神女话音刚落,柳永身边的两名歌伎眼角轻轻一跳,面色惨白:“柳七哥,这可如何是好。”

  柳永醉眼朦胧:“嗯?什么如何是好?”

  歌伎朝其他人瞅一眼,快急哭了:“旁的人要么带才子,要么带武士,只你带妾两姐妹,这可怎么比得过其他人。”

  柳永眼睫动了动,摆摆手:“不用担心,我就不在乎输赢,就是过来看看。大不了到时候直接认输。”

  ——这是无所谓输赢,就来看看热闹的。

  另一边,项羽抱着虞姬,感觉到对方情绪不佳,便低头问:“阿虞?怎么了?”

  虞姬神色复杂:“大王有两个名额,一个空置,另一个只带了妾,岂非坏事?”

  项羽就那么席地而坐,一条腿弯曲,一条腿伸直,他身材高大,虞姬不是很高,能整个人窝在他怀里,好似依人的小鸟。项羽脸上不见半点紧张,只有狂傲:“算什么坏事,此战有吾一人足以,阿虞还怕吾护不住汝?”

  ——这是自信满满,觉得自己能一打三,不需要帮手的。

  “白起。此次若论武,全程皆由你来指挥,孤不插手。”

  ——这是安心当个挂件,不拖后腿的。

  “奉先,让他们都知道你的厉害,啊?哈哈哈哈哈!”

  ——这……也是安心当个挂件,但是自己能上阵的。

  众生百态,人事无常。

  金陵各处都有议论。

  “你们说,神女会考什么?”

  “不是说了?士农工商皆考,骑、射、书、算、律皆试?”

  “说是说了,具体一些呢?比如科举,说考四书五经,那也不是直接让你背下一整本书啊。”

  “有理!若是我,骑射必然不是在平底,一定要他们在山地间比一比。”

  “还有作诗,有诗人擅长田园山水,有诗人擅长边塞诗,还有诗人擅长闺怨诗,这可怎么比?”

  “我就想知道糊不糊名?不糊名,谁敢给孔圣人低分,糊名,谁敢改卷?万一给了孔圣人低分,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反正不管神女怎么考,我绝不会去和人比斗,这不是贻笑大方吗!文人就该干干净净,诵诗书,尊孔孟!绝不能自我堕落当武夫!”

  “兄台哪朝的?”

  “宋朝,怎么了?”

  “我也是宋朝的,我赞同兄台的话。”

  “哈哈哈哈,兄台贵姓?某与兄台一见如故,不若去旁边茶馆里聊一聊?”

  “哈哈哈哈——”

  那文人假笑着,以家中还有事拒绝了。转头奔三条街外,蹲到一个武人,一个大礼行上去:“兄台打扰了,关于武艺一事,有没有什么速成的法子?”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傻子才会执着于文武地位呢。

  ……

  刘备坐在酒楼里,随手往地上泼几杯酒,权当祭祀诸天神佛。

  他的表情十分苦恼:“云长,坦之,这可怎么办?我们这一队既没有精通算数的人,也没有精于农事、工事的人,便连个擅文的也没有。”

  一张请柬可以带两个人,他们这边,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等都收到了请柬,但刘备担心关羽太冲动,就和关羽一队。而关羽肯定要带自己的儿子来见见世面,导致他们这一队严重偏科。

  说实话,神女在请柬上说得实在语焉不详,刘备认为关羽已经够慎重了,首先,他这个主公就不是那种柔弱无力拖后腿的,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提笔,就连关羽的儿子关平也是一员小将,谁敢说这个阵容不行?但依然还是被神女一棍打懵。

  “孔明,你说这……”

  诸葛亮爱莫难助,毕竟现在已经尘埃落定,没办法再自由更换队友了。

  ——不能不说这是神女的恶趣味。

  ——带那些废物皇帝过来的文臣武将,如今快把脑袋抓烂了也想不出来要怎么弥补这个差距。

  诸葛亮又安慰刘备:“主公且放心,亮此前做了个试验,让子龙将自己的请柬烧毁,随亮前来,果然可行。亮这一队有亮,还有子龙,名次应当不会太差。”

  刘备大喜:“那第三人是谁?”

  诸葛亮神秘一笑:“主公,隔墙有耳,说出来可就不灵了。”

  刘备顺从地没有再问。

  诸葛亮微笑:“主公,亮先去照看主公的的卢了。”

  “嗯,去吧去吧。”

  刘备挥挥手,继续忧心忡忡。

  ……

  又是一个房间,又是一队人。

  “朕需不需要学什么?”刘禅努力正坐,让自己变得很可靠。

  诸葛瞻和姜维对视一眼,想了想,异口同声说:“陛下不如学一学打算盘吧,臣发现后世有一物名为算盘,能够速成数算。”

  “好,朕这就去学。”

  刘禅乖乖听话,又乖乖地问:“那朕能去见见先帝吗?”

  这两位大臣又猛摇头:“如今去见先帝,实在无颜,不若打出个名声来,再去拜见。”

  刘禅便又乖乖听话。

  虽然他很想他爹。

  *

  青霓坐在云上,看着下面各个名人行色匆匆,一个头两个大的模样,禁不住抿嘴一笑。

  玛丽苏系统被触发,天上落起了樱花雨。

  五彩小蛇抬头,用湿漉漉的双眸盯着宿主。倒不像是一条冷冰冰的爬虫,更像是林间亲昵依赖人的小鹿。

  青霓抚摸着蛇首,笑着说:“统统,这可是盛景,五千年名士齐聚一堂,一定能碰撞出很漂亮的火花,也能解决很多遗憾。”

  人间的神女祠有人在烧香,青霓侧耳去听,发现是宋濂,要把科举考题给她过目。

  神女从神女像中走出来,瞥一眼题目,玩味地问:“怎么没考经义?”

  宋濂尴尬地笑。

  这场考试里可是有孔子孟子的啊!难道还能给这两位大佬考儒家经义吗?

  神女不管,神女就想看热闹:“加上去。再加一些诗词赏析。”

  宋濂:“……”

  宋濂不懂,但宋濂大为震撼。

  他只能垂头应是,出了门,抹抹额头汗珠,连忙进宫去找朱元璋:“上位,你说这可……”

  上位听完之后,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神女是这般说的?”

  宋濂看到朱元璋这副模样,莫名从心中生出一丝欣慰:“是的,上位。上位能不能劝……”

  话没说完,就听上位哈哈大笑:“考!一定要考!”

  宋濂:“?”

  *

  科举嘛,肯定是先考文再考理……不是,再考武。

  许多还没发明科举的朝代名人暗暗把这个政策记下来,打算回去之后就试一试。

  还有那些只用竹简不用纸,或者纸张质量太差劲的朝代,更是把整个造纸术都给打包走了。

  孔子进考场,拿起毛笔,又摸摸纸张,不禁感慨:“真是好东西。”

  若他那个时代有这些,恐怕文章传播能更广吧?

  上首,考官们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你们能认得出来谁是夫子吗?”

  “认不出来。”

  “我也是。夫子也没流传个画像。孔家那边也来人了,但在城里晃了一天,愣是没能找出他们祖宗是谁。”

  “这可难办,若是我们之间谁眼瘸,给了夫子低分,出门后能被学子打死。”

  “放心,夫子肯定会得高分!”

  其他人立刻看向说话的这个人,瞧见他胸有成竹模样,松了一口气:“哦?兄台有何见解,快快说来!”

  那人自信满满:“我请宋公多出一些儒家经义,夫子是儒家圣人,怎会得不到甲等,还需要我等来给他作假?再把题目出难,除却夫子外无人能答得出来,不就能拉开夫子与其他人的分数差距?”

  其他考官大喜过望:“好啊!正该如此!”

  “不过,神女也出了不少题目,怕就怕……”

  这话一出,考官们又开始愁眉苦脸起来。

  ……

  孔子看到考题是儒者的微言大义,露出笑容。

  这不就稳了吗?

  李白看到考题里有自己所做之诗的赏析,笑着拿起酒喝了一口。

  这不就稳了吗?

  霍光,张居正,李斯……面对着如何限制权臣权力的题目,陷入沉思。

  这……稳是稳了,但总觉得出这个题目的人不安好心。

  萧何盯着有关于大明内政的题,迟疑地拿起笔。

  管仲盯着“你怎么看大明财政”(附带一系列财政相关)的题,总觉得自己被薅羊毛了。

  商鞅拧眉:“如何改进大明律法?”

  ……

  青霓拿着考题,托腮。

  “朱元璋果然夹了不少私货。”

  系统摇头摆尾:“这不是衣衣你默许的嘛。”

  “毕竟要给大明带来一些改变,靠我就算了吧,我怕我把大明带歪了,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比较好。”

  “那衣衣你觉得孔子孟子这些人能考高分吗?”

  青霓脸上流露出古怪之色:“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你说呢?”

  ……

  三日后,所有人都走出考场,不少心理素质不行的人当地嚎哭出声。

  “好难啊……”

  刘禅揪着姜维衣袖,猛擦眼泪:“伯约,好难啊呜呜呜呜呜——”

  姜维安抚他:“陛下没事的,大家都难。”

  刘禅泣不成声:“可是……可是……关于《出师表》,相父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我任用贤能啊?相父不就是规劝两句吗,能有什么原因啊。”

  “这……”

  “还有,《出师表》里,相父多次提到我父亲,用意为何——我,我也不知道相父用意为何啊呜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