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红楼同人]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完结】>第九十四章、“见或不见, 麻烦都在那里”

  林如海几人只被义忠王邀请过来凑趣,今日正经能在太子身边商议大事的,都是手里面有兵的几个王爷。

  宴席散去, 贾赦这回玩的最开心:“虽然没多少酒喝,也听不得几首曲子, 这回你们也来, 我还多看几处景。”

  先前贾赦来的时候, 如何敢真的放开心思玩乐, 就算这个撷芳园长出神仙花木,也不如他在家里喝酒听戏痛快。

  离开园子,众人与苏哲告别, 贾敬、贾赦、林如海一路。

  贾敬拢着手,忽然问:“如海, 你去江南可有打算, 我手下有几个幕僚,很能办事。”

  这辈子真是奇怪, 贾敬现在也没喜欢神道的苗头,反而是贾瑚先被道士化走。、

  现在的贾敬,分明对仕途经济甚有研究。

  林如海微笑,抱拳婉拒:“多谢操心, 可惜我一去不知状况,不必带太多人, 先前我去庐州,也只带去一个能算账的。”

  贾敬也不好说什么,自己上赶着去举荐人, 似乎也操之过急, 林如海祖籍苏州, 凭着几代林家积累,想找得用的幕僚,信手拈来。

  贾敬道:“你心中有数就好。”

  林如海又再拜过:“兄长一片美意,不妨与我引荐一二,我年纪轻,多认识些人也好。”

  林如海也想瞧瞧是哪些人,让贾敬如此热心,竟是要引荐到自己这边来。

  等林如海回到家去,贾敬的帖子送到,送来的还有不少人的拜帖。

  贾敏取过来看,冷笑出声:“盘根错节,哥哥这边走不通,和宁国府敬大哥倒打得火热。”

  上面明晃晃的就有薛家,还有几个都是和王家不清不楚的人物。

  林如海瞧着妻子脸上半点不掩饰的厌恶,心头思绪涌动,妻子比自己敏锐,这些人确实是有能耐之辈,但也是钻营之辈,一想前世黛玉的日子,林如海对薛家和王家,乃至不规矩的贾家人,都喜欢不起来。

  贾敏气鼓鼓道:“我就是有几分私心,偏着大嫂。”

  林如海把那几封帖子顺手扔进废纸篓:“有私心就有私心,谁又没存着私心呢?”

  贾敏在灯下杵着脸叹气,拿起剪子挑一下灯芯子:“前儿我给梅姑送去一匣子补药,也不知道古板的朱大人,收也不收。”

  听说梅姑身子不妥,贾敏这回进京,除去家中嫂子,一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找不到,还要各处赴宴应付场面,倒不如在庐州城待着自在。

  林如海安慰贾敏,朱谦不是那等古板的人,旁人送的不收,贾敏送的一定会收下。

  十月二十四马上就到,贾赦带着贾琏,还有宁国府的贾珍,一起把人送出城去,走了十来里地,贾敏再三催促,方才回转。

  林璋走南闯北惯了,倒不觉伤感,林珺没个概念,年纪小,傻兮兮的觉着坐车看风景有趣。

  只有贾琏一路哭着回去,眼睛肿的像桃儿,看得贾母都心疼的一声儿,一声肉。

  贾琏的兄长贾瑚,莫名其妙就被道士拐走修行,家里还不给去看,自己现在要当迎春的大哥,感觉压力很大,没有先前跳脱,也跟着贾珠定下心读书写字,回来还会指导妹子迎春的功课。

  林如海南下,一直走到扬州城,去盐运衙门交割。

  林璋才下船,踏上繁华的扬州地界,顾不得冬日寒风割面,伸着脑袋看码头上各色年货贩子。

  林家在扬州有屋,知林如海要到此赴任,早有老仆从苏州搬来不少家当,一一布置。

  林璋还挺喜欢这个地儿,小桥流水,九曲回廊,比庐州城的院子大多了。

  他拉着林如海的手边往里走边念叨:“我还以为爹爹的衙门会在苏州,咱们就能回家了!”

  眼看儿子越来越懂事,林如海现在说话也不把他当小孩,耐心和他解释:“正是我们祖籍苏州,所以朝廷规定不能回原籍,你们若想回去,等过几日天暖和,让你母亲带你们回去住几日,祭拜先祖。”

  按理说林如海应该趁着年关回去祭祖,但公务上耽搁不起,若头一遭交割没弄好,给自己留下祸患,他还怎么闲着支使人。

  林珺在后面扯着母亲的手要追,听得一知半解,翘起食指指着前面,大声嚷嚷:“等,爹爹,等爹爹。”

  林如海回身又腾出一只手牵着老二,三人从游廊走过。

  “爹爹忙,你们先回去打扫屋子,我后面回去。”

  父子三人絮絮叨叨往后院走,新到一个地方,林璋和林珺都稀罕极了,各处月亮门、山石堆 ,都要走一回,忙到傍晚,吃过饭,两兄弟爬到塌上一横一竖,睡得死猪一样。

  贾敏看着儿子的睡颜发笑:“我们也该正经请先生,让他静下心进学,听说珠儿今年下场,你说他能不能中秀才?”

  林如海拉起毯子把林璋的手盖住,淡淡道:“肯定能。”

  前世贾珠就是今年中秀才,年纪轻,阖家上下寄托厚望,死去多年之后,无论谁念起,都还要道一声可惜。

  贾敏道:“有你探花郎这句话,我写信回去,让母亲安心。”

  荣国府里贾政对贾珠的学业一直上心,王夫人旁的不管,儿子是放在头一位,认真学下来,只要脑子不笨,秀才也不算太难。

  林如海又说:“他读书也有模样,不必拘太紧。我看珠儿太弱,将来考试连天连夜熬,受不住。”

  没了孩子要父母的心肝儿肉,林如海不喜王夫人对黛玉排挤,也没有那等铁石心肠,眼睁睁看贾珠死去。

  贾敏叹道:“早前儿我在老太太跟前也提过,可珠儿刻苦,家里劝他不住。”

  就说王夫人和贾政,嘴上答应下来要贾珠顾及身子,心底里怕正为贾珠的熬油一样的读书沾沾自喜呢!

  林如海看向两个睡得昏天黑地的小子,摇头微笑:“我们家这两个还是有一处好,能吃能睡,无忧无虑,平平安安,如养家豚。”

  贾敏白他一眼:“哪有说自己儿子是猪的!”

  随即转出去,掀了帘子,让乳母来领人。

  贾敏一路车马劳顿,家里没人要她出去立规矩请安,第二日就起的迟。

  等到起身懒洋洋梳头装扮,换上嫩绿刺绣兽纹对襟袄,烟色缎面裙,走出门去,管家才来说,今日一早,陈家那对双生兄弟,登门拜见。

  贾敏走到花厅,果然看见两个一模一样穿着青缎长衫的年轻人一左一右坐在客位上。

  两个孩子都长成大人了,看这个模样气派,苏家真真没亏待,教养很好。

  贾敏往前几步,可以把几人谈话都听清楚。

  林如海安慰二人:“会试并非易事,白头举子更多,你们此是能有举人功名,我心深感安慰,若你们父亲泉下有知,定能安心。”

  陈栋和陈梁两兄弟,读书刻苦,天资聪慧,也是年纪轻轻就中举,今年春天上过会试的场子,双双折戟,名落孙山。

  里面林如海又说:“至于苏家三爷所询之事,我初到任上,朝廷文书未发,我也不明,望你们转告。”

  两兄弟听了,站起身作揖:“是,晚辈叨扰了!”

  眼看二人要走,林如海又问起老先生近况,前世苏学士就是翻过下个春日仙逝。

  林如海问:“苏学士身子可还大安?”

  陈家兄长道:“大安,先生精神矍铄,一月里还能去学院讲学两回。”

  林如海安心点头,起码此刻先生不见疾病缠身,前世他能活到耄耋之年,已是喜丧,又道:“我有拜礼,还请转交。”

  常吉赶紧捧上一个檀木匣子,交于两兄弟,两兄弟再次作揖,随管家离开。

  贾敏听见一星半点,大约猜出陈家兄弟所求何事,先前见到他们二人长成的喜悦忽而淡了。

  人长大了,各人就有各人的心思,这一回兄弟二人明显为苏家三爷探风,林如海管着盐政务,稍微松点,给苏家提前放几注盐引,苏家就能多赚几箱金银。

  盐课惯例,只要你做得不过分,把盐税按时交上去,各路官员睁一只闭一只眼,大家一起发财。

  过得三日,陈家两个孩子快船回到苏州,把林如海送的礼物带到苏学士眼前。

  苏学士须发皆白,脸上皮肉皱得堆在一处,苍老的声音带着怒意:“他才刚来江南,你们用那些事去烦他作甚,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他怎么看不出苏老三盘算什么?

  苏家三爷据理力争:“先前米家先得盐引,多赚不知几万,而今咱们占着机会,当然要先通门路。”

  要是老头子愿意开口,林如海肯定会卖这个面子,他们苏家在这条商路上占不到先机,这回总算来了一个自己人!

  苏学士万万不愿:“莫要拿我的情分去为难他,这桩差使办好,他才能在圣上那边,出将入相。”

  林如海是他教出来的得意门生,仕途通达,他只愿将来林如海能拜相封侯,哪里会让苏家人把林如海拉下水。

  现在苏学士也后悔呢!

  早前不该鬼迷心窍,让苏哲迎娶黄尚书的女儿,看到现在,原先以为的助力,竟然是苏哲为官之路上的拦路虎!

  苏家三爷惹一肚子气,离开苏学士院子。

  陈家兄弟劝道:“义父,老人家一辈子教书,最在意清名。”

  苏家三爷看着灰蒙蒙的天,又垂头看地上青石板,在廊柱上猛然一拍:“光有清名,没有钱财,如何打通门路,苏家的名声,你以为只靠书院那几个举子养着?”

  陈家兄弟不知如何再劝,面面相觑。

  扬州城新官上任的林如海很闲,去衙门应个景,没多少大事,过得一两个时辰没大事,就折返回家。

  门房见他回来,赶紧上前禀报:“大人,薛家来人求见。”

  林如海眼眸变冷。

  常安恰好出门,也上前来:“老爷,拿的是王子腾,王大人的帖子。”

  林如海冷哼一声。

  “明日见。”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啊,各位!

  我终于!写到黛玉出生了!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上来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

  过几天就更到了!

  ……

  ps听说晋江用了新防盗,要答题,太奇怪了……我没设置。

  大家看文还正常吗?

  95 第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