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我给官配发盒饭[快穿]>第58章 一亩灵田10

  路琢的堂叔堂伯,还有路琢他爸以前的好友径直来到路琢家院子里。

  由路琢的堂伯开了口。

  他直接道:“二狗,县上抓贼是不是给了奖金?这钱,你得还你爹当初住院借的债。”

  陆云柯闻言点点头后径直走到了屋里。

  几个叔伯对视一眼,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不想还钱,耍脾气?

  路琢他爸的好友把手背在后头,绕着院子走了几步,走到烤漆崭新,轮胎圈发亮的自行车旁,按了一下车铃铛,又摸了摸车上的牌子,惊奇道:“呦,还是凤凰牌的!”

  其他几个中年汉子也围过来。

  “刘家老大结婚买的是红旗牌的吧,他媳妇

  刚开始也想买凤凰牌,刘家老大嫌贵,没舍得。”

  “那是,安阳牌比凤凰牌足足便宜了二十块,二十块啊,都能买个收音机了!”

  路琢他堂伯尝试打探郴易风的口风:“郴知青,你们回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提的真不少,县上抓贼给的奖金这么多啊。”

  听到几人这变相催债的话,郴易风终于琢磨过来。

  对啊,路琢哪来那么多钱,还是整50的大钞。

  因为上一世的记忆影响,郴易风下意识认为侦破案件及时找到自己的是周峡,根本没想到路琢在里面起到的作用,他怎么想路琢也不是能存下50巨款的人,真要是抓贼有奖励,周峡不该是给自己吗?

  他没答话,推开门,对在木箱子里翻找的陆云柯道:“路琢,我打疫苗的钱哪来的?”

  “借的。”陆云柯从箱子角落摸出一个发黄的账本,翻了翻,回头对郴易风道。

  男主的便宜不能占,男主男人的便宜更不能占,那钱就只能算他向周峡借的。

  早晚得一分不差的还清。

  郴易风闻言目光变了变,正想追问,就见路琢推开门走了出去。

  几个乡邻打量完自行车,确定路琢的确有钱后,也不迟疑了,直接催促起来。

  “二狗,你说吧,你啥时候才能还钱?”

  “孩子要吃药,地里要上化肥,叔伯们都等不起啊。”

  “你也担待些,要是钱不够,你可以向几个知青借点。驴车不是他们弄丢的么,借你些钱应该能成吧。你们年轻人不养家不晓得,叔伯们家里十几口人呢,每张嘴都要吃饭,庄稼耽误了,能要我们一大家子的命啊。”

  陆云柯翻开账簿,对众人亮了亮按了手指印的借据,表示他谁的钱都没忘。

  这是路琢他爸记的账,临终前专门交到了路琢手里,叮嘱路琢替他还钱。

  账本第一页记录的就是村长章平,章家借给路琢家的钱最多,他家没催过债,但是章平在村民的要求下,会按时提醒路琢不要忘了还钱。

  路琢他爸是家里的独苗苗,路琢的爷爷是在结婚生子后打仗的时候没的,村长章平是路琢爷爷的战友,所以对路琢和路琢爸都挺照拂,能帮衬就会尽力帮衬。

  奈何路琢自己没地没营生,吃了上顿没下顿,哪里能存下钱还给别人。

  看到还有账本,几个债主可算松了口气。

  有账本子就成,能证明路琢不是故意不还钱。

  陆云柯从兜里掏出十块钱给了孩子生病的那人,又对其他人道:“只有,这么多。剩下的,端午还。”

  讨债的几人对视一眼。

  乡里乡亲的,他们也不会逼得太紧,今天更多的是来试探路琢的态度,见他准备还钱,几人就商讨一下,决定给路琢筹集到钱的时间。

  路琢的堂伯将露着棉花的夹袄拢了拢,心满意足道:“行,二狗,端午还啊,你可别忘了。”

  “端午前麦子就开始灌浆了,耽误不起,我们眼巴巴等你还钱买化肥农药,你可别骗人。”

  现在地里施的是堆积沤好的农家肥,不花钱,但农家肥肥力不够,等麦子灌浆必须得追肥,不然收成会少一半。

  陆云柯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点头道:“不会忘的。”

  看他神色沉稳,颇有些摄人的气势在身上,讨债的几人被说服了,摆摆手朝院子外走:“那就好,端午我们都来你家送粽子啊!”

  “二狗啊,你听清楚,还上钱才能吃你婶子包的粽子呦!”

  陆云柯眼底浮现出一丝笑意:“好。”

  到底都是会在危难时帮衬乡亲的人,刀子嘴豆腐心,连讨债都会给人留余地。

  等几个人走了,郴易风走过来,从陆云柯手里接过账簿。

  他一页一页仔细翻看:“你家欠了多少钱?”

  他可是记得很清楚,上辈子他临死,路琢还欠着村里人的钱。

  姓路的当时特意凑到自己病床前,可不是良心发现专程去道歉的,他是想借钱。

  道歉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十几年都没还清的债务,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数目不小。

  他一边看一边心算,等翻完账簿,账也算清了。

  郴易风意外道:“一千三百三十六块七毛五分钱?欠的真不少。”

  一千多,抵得上郴易风他爸一年,普通工人家庭三四年的总工资了。

  “喂,端午节只剩二十天,你要从哪借一千三百块钱去?”

  陆云柯收回账本,解释道:“先还三百。”

  二十天当然没办法凑够一千多块钱,但端午需要还钱的只有急用钱的那几个叔伯,其他人可以年底还。

  当初借给路家钱的大部分是路琢他爸的学生,那些人有文化,现在都在县里的工厂上班,有固定工资,年底之前是不会来要钱的。

  抛去年底还的,还有占了大头的村长借的四百,路琢现在欠村里人的钱只有三百多,是全部债务的零头。

  村长的钱也得缓一缓才能还。

  当初章平借给路琢家的是他的退伍安置费,他当村长兼任村支书有工资,一月块儿八毛,攒下的都帮衬了路琢。

  也亏得章家的儿子儿媳都是路琢他爸的学生,才没和老人反目。章平的儿媳妇现在是村里的妇联主任,儿子在县政府当文员,他们家在村里算是富裕人家,而且他们早就说过,借出去的钱可以等路琢娶上媳妇再还。

  言下之意,就是路琢要是穷到娶不上媳妇,那笔巨款就算他们一家接济路琢的。

  可欠债久了,情分也就淡了。

  章平接济的多了,章家人心里哪能舒坦,碍于师徒名分不好发作,但好几年前陆云柯就和以前的哥哥嫂子搭不上话了。

  他们嫌弃路琢这个老爹主动揽下的吸血虫,有了工作进城买房后,对自己农村出身的身份也开始嫌弃,小章两口子连老爷子也好几年都没看望过了。

  已经被嫌弃到这个份上,钱早还晚还便没了差别,陆云柯这一时半会儿的也弄赚不到那么多钱,就琢磨着慢慢攒,攒够了,再添上村长平时帮衬花销的,一次性还给老爷子。

  人的善意比钱珍贵,总归消耗不得。

  当晚拎着一瓶麦乳精和一包鸡蛋送给章平,说清楚他家的钱得缓一缓后,第二天陆云柯就背着工具上了山。

  山上有路爸种的十几棵树。

  树都是打家具的木头,当初路琢他爸打算等儿子长大了给儿子修房子做家具用,可后来不幸的事一桩又一件,那些树就被暂时遗忘了。

  原身倒是偶尔会想起那几棵树,他的想法和家人一样,想把几棵树留着以后娶媳妇修房子用,奈何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早就长好能用的树也就被留到了现在。

  陆云柯花了大半个小时将树砍倒,丈量好分成几节,捆好,背在背上,一截一截搬到院子里。

  顺路他又拔了不少很韧的野草,回家后从交好的木匠家借了一整套专业工具,开始动手处理木头。

  他这边忙忙碌碌,受伤修养的郴易风见了挺纳闷。

  他走过来拿起摊开的图纸,看了两眼,有些意外道:“你想做木头家具?你知道现在紫檀木椅子卖几块钱么?”

  “十块。”

  正在处理木头的陆云柯直接道。

  这年头,木头家具便宜的连手工费都不一定能赚回来。↙本↙作↙品↙由↙

  郴易风蹙眉:“你这不是知道木头家具不值钱么,那花大工夫做这东西干嘛。就算做得好,一把木椅子出工了卖掉也赚不到几块,你得做多少才能凑够钱,来得及么。”

  当然,赚钱的前提是,路琢做的东西能卖出去。

  现在有钱置办家具的人连椅子都会买镀金金属材质的,哪里会买随处可见的木头椅子。

  陆云柯依旧埋头苦干:“我有办法。”

  郴易风挑了一下眉。

  估计是他叫哑巴刺激到了路二狗脆弱的心灵,他居然想办法改善起了口吃的毛病,最开始他才能蹦两个字,但貌似从前几天开始,他都能把几个字连词成句了。

  郴易风看了一阵,摇摇头,回房间继续看书去了。

  陆云柯将木头处理成需要组合的部件后,从厨房搬出一个罐子,用刷子仔细将早就调配好的透明树漆刷到椅子上。

  他花了一整天才处理好所有配件。

  第二天郴易风去下地干活,陆云柯继续做家具。

  郴易风也不晓得他到底是什么打算,看陆云柯抽不出空,就自己用厨房里的米面做了饭,一不小心,就多做出了刚够陆云柯吃的一份。

  忙到脚不沾地的陆云柯也就稀里胡涂的吃了。

  等第三天郴易风早上请假去城里打疫苗时,陆云柯忙碌了两天的成果也摆在了他面前。

  几个草编的箩筐,一组放东西的架子,简单到都称不上是家具。

  郴易风愕然了,心说这人不愧是只学了几天木工的花架子。

  他都忍不住要为那棵被砍了的老树惋惜:“这东西,你真想卖?”

  这种架子有点木工基础都能做出来,路二狗不会真打算拿这种东西卖钱还债吧。

  作者有话要说:

  文章背景借鉴我国上世纪70年代的大背景,所以写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查了一下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货币购买力,进行一下货币换算,也好和现在做个对比,让读者们的感觉更直观些。

  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22年,我国货币通胀率为10000%(非专业作者,只是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估算出的大约数值,四舍五入取整,并不严谨),也就是说,以前货币100块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00元的购买力(电器之类的除外,那时候国内生产力有限,这些家电用现在的眼光看,简直贵到离谱)。按照这个购买力,文中一千三百多元,相当于现在的13万,带入角色,就是主角要在20天赚够3万多才能还债。

  未来几月还得赚够10万,类似于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