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进种田文里当中医>第62章 文字版全家福

  带着打量意味的视线不停地从四面投过来, 他们一是在看五王爷,另一则是在看纪应淮。

  五王能走路的消息一传开,昨夜的京城就仿佛炸了锅的鱼塘, 知情者们将信将疑, 抓心挠肝地想亲眼瞧上一瞧。

  如今真的见到了,个个眼中多少都带点震惊。

  因为当年的太医们,可是对五王的腿下了定论的, 说他一辈子都得靠着轮椅过了。

  王爷这是从何方寻来的神人,竟能将他治好,叫他同正常人一般行走?

  诸位命官不约而同地朝纪应淮看去,在他们心里,纪应淮已经成了医术碾压太医署上下的大能了。

  圣上膝下共六子, 朝堂之上,除了五王外, 还有两位也在。另外三位各自在自己的封地呆着,一般不在表面上掺和朝中事务。至于私底下如何,那就不知了。

  王爷们在前头兄友弟恭地互问早安,站在他们后面几排的人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枪打出头鸟, 被逮住拿来开刀。

  纪应淮在浓重的火药味里听到了一声“圣上到”。

  喊话的人嗓音尖细,不那位和纪应淮友好打招呼的庞公公,而是皇帝身边的另一位宦官, 季公公。

  “跪——”

  满朝臣子齐刷刷撩起衣摆,跪地高声三呼“万岁”。

  “起。”

  皇帝今天喊起喊得非常快, 差不多等他们刚呼完, 朝堂上的余音未消时就说了。

  这么及时是为了什么呢, 当然是为了五王爷那脆弱的膝盖。这才好起来没多久, 万一跪出了什么问题,那又是好一番折腾。

  但皇帝又不好单独赦免他不跪,他要是不跪,那不就摆明了腿还没好透吗?

  今日要宣布立储的大事,他不希望有人逮着五王的腿说七说八。

  各部照常做了些进度汇报,讲了些要紧的急需处理的事情。这种汇报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太医署的事情的,他们只需要听一听,了解了解形势。

  但这会不一样。

  政事都处理完了,皇帝没说退朝,他不紧不慢地朝站在边上角落里的一名小太监招了招手。

  小太监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圣旨来,低头恭敬地把它双手呈给季公公。

  “念。”皇帝道。

  季公公接过去,他一打开就明白了,这是立储的诏书。

  “昊天有命,皇王受之……承帝星之征兆,命五王钰州入主东宫,赐太子印,即日起掌代行国事之权……”

  诏书读完,大殿内悄然无声。

  “儿臣接旨,谢父皇。”五王爷道。

  这圣旨和他手里那份是一模一样的,皇帝一共写了三份,父子俩各持一份,剩下那份要收入皇祠,留档封存。

  见季公公没有上前把圣旨交给五王,朝臣们心里都有数了。看来五王爷早就知晓了这件事,而他们还全都被蒙在鼓里,云里雾里,直到现在被通知到了才看清局面。

  “恭喜太子殿下。”满朝命官又是一跪,不过这回三呼的是“千岁”。

  退朝后,新太子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带着纪应淮都被几个官员搭话了。

  现在是权利大洗牌的时候,混乱是难免的。大部分人都想讨好一下五王,以便未来他即位时,能分到点好处。

  哪怕他们急切又热情的嘴脸会显得很功利,也在所不惜。毕竟想要往上爬,脸面算得了什么呢。

  太医令好不容易把徒弟从人堆里扒拉了出来,悄悄带他离开了前朝。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还是少掺和为妙。

  在前往太医署的路上,临近蕴春湖时,太医令突然停住了步伐,并朝纪应淮比了个噤声的动作。

  雕琢精美的假山石后头,有个身影正在发疯似地甩着鞭子。定睛一瞧,纪应淮发现他正在抽打的人是个小太监,好像还是刚刚递诏书那位。

  这小太监一声不吭地趴在石桌子上,被打了连疼都不喊一声,抽都不抽一下,看着似乎已经晕死过去了。

  “该死的,又多了一条因果……要怪只能怪老皇帝叫你去拿了东西……又废了一个,这个本来还想着他挺聪明,想留着用……”

  纪应淮和太医令对视了一眼,这人的声音苍老沙哑,听起来仿佛是刚从古墓里爬出来的千年老干尸。

  宫里有这号人物?

  太医令觉得自己没见过,要是见过一次,这极具代表性的嗓音他肯定能认出来。

  茂密的枝叶挡住了他俩的视线,纪应淮怎么也看不清那个人具体长什么样,只能瞧见他微微弯了弯腰,试探了一下小太监的鼻息,然后抖抖袖子转身走了。

  纪应淮抬腿想要过去看看,被太医令扯着后脖领子就拽了回来。

  “快离开。”太医令低声催促道。

  二人才往前走了没多远,身后就传来了脚步声。

  宦官捏着尖细的腔调喊住了他们,“太医令大人,学士大人,请留步。”

  “见过季公公,”太医令回头时,脸上顿时挂起了营业式的微笑,“公公有何事?”

  “尚衣局已经赶制好了学士大人的官服,特地叫我来知会一声,您今日回府时,莫忘了去取。”季公公道。

  纪应淮心道这么快,他礼貌地感谢了一下这位皇帝身边的大人物,“多谢公公提醒。”

  “学士大人无须多礼,这是我该做的,”季公公躬身告辞,“二位,我要去找老庞,就不多聊了,告辞。”

  “公公慢走。”

  纪应淮盯着宦官的身影,总觉得身上发寒,心里毛毛的。

  大概是他说话声音太尖锐了吧。

  过了蕴春湖,没多远就到了太医署。去给娘娘们请平安脉的太医这会才拾缀了东西准备过去。

  纪应淮进了小书房,继续他昨天的工作。基础理论已经整理了三四十页了,上午加加紧,说不定能干完。

  秋意渐浓,这日升月落的时间也变了,下了朝过来时天色还是带着蓝调的。

  他写了许久,和煦明亮的光线才照进了室内。与阳光一同进来的,还有轻轻的脚步声。

  安立夏推开小门,跨了进来。

  “夫君,”他看见纪应淮望着他,连忙把关门的动作放得更轻了些,“我打扰到你了吗?”

  纪应淮指了指身边的椅子,“没有,过来坐。”

  “小芸和明禾上学去了?”他问。

  “嗯,沉木送他们去的,我们在宫门口就分开走了,侍女把我直接带到了这儿来。”

  安立夏看见砚台里的墨快干了,就没坐下,往上面倒了点小瓶子里的水,帮他磨墨。

  “夫君,今天一早,戏园来人了,”安立夏道,“他们说多谢咱们帮了衍冬,要请我们去那儿听戏。我回绝了,但他们执意邀请,还说今晚让我们一定要去……这,该怎么办呀?”

  “他们要请的应该是王爷王妃,不方便明说才拿我们当幌子吧。今日立储一事刚刚确定,王爷大抵要忙,应该是没空的。晚上我们回了小院,就说身子不适,敷衍过去就得了。”纪应淮给总结资料收了个尾,一边将这最后一张纸放到边上去晾干,一边道。

  看戏什么时候都能看,非得定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很难说这邀请底下是不是带点别的什么。

  纪应淮不敢自作主张。

  他虽然是个现代人,但名著和历史都是学过的。现在在外人眼中,他是五王爷这边人,他冒冒然去了戏园,指不定那些人要猜测王爷和戏园沾点什么关系呢。

  “哦,好。夫君,你写完啦?”

  安立夏手上的动作不停,他侧过脑袋去,瞧了瞧桌上的纸页,“这是要编书吗?”

  “对,这一本已经写好了,一会墨水干了,我就给导……太医令看看去。”

  纪应淮脚边有一大摞空白的书页纸,是太医令特地叫人搬来的,好方便他干活。

  他抽了一张出来,开始默《伤寒论》。

  至于为什么不先默《黄帝内经》,那当然是因为他内经记得没伤寒全乎。

  两人一个磨墨一个著书,屋里一派静谧祥和。

  安立夏看着夫君笔下工整有劲的字迹,越看越觉得欢喜。等他写完一页稍作休息时,立夏默默给他递了张空白纸。

  “夫君,你能不能,写写我的名字。”

  其实之前就写过很多回了,纪应淮还教过他的,但安立夏就是想看夫君再写一写,想让他多写几遍。

  纪应淮自然是无条件满足他的愿望,“好。”

  安立夏三个字端端正正地印在了纸页上。

  “这边,”他指了指名字左边的空白处,“夫君,在这儿写你的名字好不好。”

  “好。”纪应淮按照他指的地方,签了名。

  安立夏看着这页纸,抿着唇笑了。他在一边自己高兴了好一会儿,然后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蹭过来。

  “这下面,写小芸的名字。这样我们一家人就齐整了。”

  纪应淮点点头,把小芸加上了,“那明禾要不要加上?”

  “……”安立夏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明禾应该和王爷王妃写在一张纸上。”

  好,纪应淮明白了,立夏要的是族谱,不是师徒传承名册。

  “把这张纸收收好,以后藏在咱们自己家里,或者粘在墙上,也算是一种全家福。”

  安立夏不懂全家福是什么,但听起来像是全家都有福气的意思,他就高兴地应了,把它拿在手里,轻轻扇着风,好让墨水快些干。

  孩子们上了一天的课,他们就在小书房待了一天,不过今天下班纪应淮没让他导来催。因为要拿朝服,他提前就走了。

  尚衣局的官员叫他回去试试衣服合不合身,不行就拿过去再改。安立夏听后,不知为何上了心,一回去就催着夫君去试新衣。

  纪应淮不知他的忧虑,还挺疑惑。

  这朝服是宽松款的,并不显身材,压根和制服|诱惑沾不上边,立夏这么着急是要做什么?

  【作者有话说】

  小纪老师的日常:治病救人,著书立说,贴贴立夏~

  立夏日常:夫君这个,夫君那个,夫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