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进种田文里当中医>第7章 你家那破门

  不消片刻,小姑娘就带着她爹来了。

  中年人一见纪应淮,就点头哈腰脸上赔笑,“老爷,丫头不懂事,给您添麻烦了。她脑子笨,学不来仙术,您别把她的话放心上。”

  送出去做人家的学徒,不知道何时才能赚上钱孝敬他这个爹,中年人才不想做赔本的买卖呢,他心里算得门清。

  亲事都谈妥了,邻村老刘家愿意花十五两白银买他家丫头,这钱一到手,他就能把相好的娶回来了。相好的肚子里已经有了他家的种,巫医说必然是个男胎哩!

  有了男宝,未来还愁没人给他养老吗?

  纪应淮明白打蛇打七寸的道理,也不反驳他,慢悠悠地从衣兜里掏出个钱袋子来。

  那袋口一松开,里头可不是白的,而是黄灿灿的金子。

  中年人眼睛都看直了,这乡野地方,哪得见这么多的钱。

  “她脑子笨?”纪应淮笑着问。

  “不不不,老爷,”中年人立刻摇头,伸手一用力,拽着他家丫头一同跪下,压着孩子给纪应淮磕头,“她肯学,学学总归能学会的,您愿意教,是这丫头的福分。”

  “我给你三两黄金,日后这孩子就跟着我学习,吃穿用度都算在我账上。但拜师之后,你不能来这儿影响孩子,除非她想见你。”

  三两黄金!

  比老刘出的要生生翻一倍!

  这个世界,一文钱可以和现代的一块钱划等号,一两白银五百块,一两黄金相当于十两白银*。三两黄金,就是一万五。

  中年人喜不自胜,连忙答应。既能抛掉拖油瓶,又能赚一笔大的,他这是走了什么大运啊。

  纪应淮叹了口气,他妹妹结婚的时候,光金镯子都不止一万五,在这里,一万五却能买一个小姑娘的命。

  把贪财的爹送走后,小姑娘乖乖地跟着两人进屋。

  “你叫什么?”纪应淮问她。

  “爹说女儿家要名字没用,日后都要随夫姓。但娘私下里管我叫妞儿,”她期待地看着纪应淮,“您要给我取名吗?”

  “你有喜欢的名字吗?”

  小姑娘下意识摇头,又顿了顿,“我喜欢菜花。”

  娘还在的时候,每到满田油菜开花,都会指着花田告诉她,以后一定要长成和那菜花一样明媚亮眼的姑娘。

  “油菜花别名芸苔,那,你就叫小芸吧,怎么样?”

  “好!”她很兴奋地念了两遍自己的新名字,觉得比村里其他孩子的名字都好听。

  她终于不用羡慕别人了。

  虽然条件简陋,但环境再破,怎么说也总得有个拜师仪式。

  纪应淮与安立夏在长凳上一同坐下,旁边桌上放着他们刚刚准备好的茶水。

  小芸端端正正地给他俩磕了头,敬了茶,“师父,师母。”

  “好,”纪应淮接过,饮了一口,“下面的话,我说一句你复述一遍。”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师徒二人认真地念着,这是孙思邈《大医精诚》里的内容,是每一个中医学子在初入学时,都需要学习铭记的。

  纪应淮大一时的某个周末,他们整个专业都被喊去了图书馆前面,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一起诵读医学生宣言与《大医精诚》选段。

  虽然很难说有没有形式大过内涵的嫌疑,但着实能调动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青年人的齐声朗诵,无论在今后的哪一天回想起,都如震春之雷,令人触动。

  再迷茫无措时,也可唤回初心。

  在医学这条漫长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打击,最容易消耗的就是能支撑学子前行的信念。

  既然小芸入了门,纪应淮和世间所有的老师一样,希望她能真正从自己这儿学到东西。不说造福一方、青史留名,至少得成为一个好医生,一个有仁心、有技术且为患者考虑的医者。

  就如医学日内瓦宣言所述那般,“我将用我的良心和尊严来行使我的职业,我的病人的健康将是我首先考虑的。”*

  家里多了个孩子,拥挤的小卧室里得给她理个床位出来,日常用品也得准备。

  不过好消息是,他们近日就要搬进县城的新宅子,那儿的家具物什纪应淮都请人置办好了,新买的家仆们隔日就到村里来接人。眼下先凑合两天,之后小芸就可以有自己的房间了。

  纪应淮盛了两碗炖好的鸡汤,安立夏与小芸一人一碗。剩下的汤和肉舀进米饭锅里,盖上盖闷着,到中午就是一锅香喷喷的鸡汤饭。

  他在空出来的锅里把红烧鸡肉做了,一会安立夏只要盛出来就能吃。

  看着餐桌边一大一小慢慢喝着汤,脸上是如出一辙的沉醉,纪应淮轻笑,“二位,往边上坐坐,我搬个桌子。小芸,喝完了到路口来找我,先学学问诊。”

  “是,师父。”

  “夫君,今天早上的霞云怪怪的,怕是要下雨。”安立夏忧心道。

  他们家连斗笠都没有,若下了大雨,淋湿了容易伤风。

  “好,一会瞧着不对我就回来。”

  出摊的时间晚了些,已经有几个等在那儿了。闻着他身上的肉香,有人调侃道,“纪老爷今天家里烧的什么好菜呀?”

  纪应淮温和地笑着,说是大娘送他家夫人的老母鸡,他不过是沾了夫人的光,饱饱口福。

  众人就带着善意地笑开了。

  这村里如今都知道,新晋的举人老爷和他的小夫郎感情可好了,两人上哪都要一块。

  小芸出来时,纪应淮正在给一个青年切脉。

  他是林参的亲戚,叫林木,平时老是做梦,还全做噩梦,经常半夜吓醒。

  前几天晚上半梦半醒地出去放水,见到了个古怪的黑影子,在田里飘来飘去。

  他当时没被吓到,回来后躺在床上越想越怕,竟硬生生吓得发了场高烧。

  还好比较年轻,身体结实,自己熬一熬也挺过来了,就是落下了点后遗症。

  “老幺,我这,我一放水就停不下来,滴滴答答的,怎么办呀?”林木愁眉苦脸,他刚娶妻,这毛病影响夫妻生活。

  胆气虚容易受惊,小便淋漓不尽又属淋证*,纪应淮综合两方考虑,给他开了药。

  “放心,吃了药就会好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哎,”边上有个汉子插嘴道,“说到黑影子,我昨晚也见到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装神弄鬼。”

  “什么样的黑影?”纪应淮心下一动,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他问道。

  汉子想了想,“人样的,有好几个。我在院子里打水,掩着门,那黑影子没看见我。路上和田里都有,不知道在干什么。”

  好几个?

  纪应淮微微皱眉,怎么,有人想作乱?

  “这周边有出现过歹人吗?”

  林木和汉子都摇头,“咱们这儿可太平了。”

  “不过老幺你得当心着点,”林木压低声音道,“你风头太盛,尽量早点搬去县城吧。这村里,眼红你的人可不少。”

  汉子也凑过来,“是了,纪老爷,你家那破屋门都关不牢。”

  纪应淮谢过他们的善意提醒,心里也稍稍在意起了这件事。人红是非多,昨夜那粪水已经是在给他敲警钟了。

  安立夏说今日有雨,果真西天的乌云就堆起了小山,朝他们这儿推过来了。

  纪应淮搬桌子回去,小芸帮他把长凳提上了。这姑娘人瘦瘦小小,力气倒还挺大。

  她估计是在家里干活做惯了,一时间闲不下来,进了屋也不坐着,就跟在两个大人身后转。

  瞧着她,就好像瞧见了刚进医院的实习生。纪应淮笑道,“你俩都去坐,等我炒个蔬菜就开饭。”

  “师父,我给您烧火吧。”

  小芸不等他回答,一溜烟就跑去灶口了。这孩子挺机灵,眼里也有活。纪应淮心想,要是他导师见了小芸,估计会很喜欢。

  安立夏不想一个人呆着,就默默地站在纪应淮身边给他拿碗筷。

  外头轰隆一声,半边天都黑透了,屋里点了灯,热腾腾的肉汤饭被端上了桌。三个人围坐在墙边,像是一家三口,温馨极了。

  纪应淮拿了破木盆去墙边放着接水。前些天来人的时候,他找过瓦工,试图修一修房顶。但瓦工说这木梁都烂了,一动说不定房梁都能塌下来,修不了,劝他们早点搬走。

  这雨眼看着得下挺长时间,下午是摆不了摊了。纪应淮边吃边想着,去了城里得先找个就近的门面,把医馆开起来。

  不求多大规模,先保证不露天,不会受下雨影响。

  这里不做官的举人,薪水是每月十二两白银,相当于六千块,另外还有粮食五担。

  完全不用担心饿肚子。

  纪应淮感谢纪幺给他留了个铁饭碗,不然光靠行医赚钱,他可能还得去干点兼职。

  收拾完碗筷,纪应淮擦好桌子,开始给小芸上课。安立夏闲来无事,蹭课一块听。

  小姑娘年纪太小,还没学过文化课。纪应淮没给她直接讲中医基础理论,而是从纪幺的记忆里翻出来一篇给小孩子认字的文章,写在纸上教她。

  纪老师深谙小学语文课的流程,铁面无情地给她十分钟记词汇的时间,然后就默写。

  没有一个小孩能逃离默写的苦难,小芸愁眉苦脸地在纸上奋笔疾书。她确实很聪明,一遍背过去差不多就记住了。

  “师母。”

  纪应淮轻轻叫了一声,安立夏若无其事地缩回手,心虚地整理衣袖。

  小芸卡在了一个字上,他想提个醒,没想到就被夫君抓住了。

  安立夏操着慈母的心,怜爱地看着孩子,小芸,自己加油。

  【作者有话说】

  金银换算*:此处为私设。仅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引用自百度。

  《大医精诚》选段*:摘自孙思邈《大医精诚》

  医学宣言*:摘自医学日内瓦宣言,百度可搜到。

  林木的诊断*:参考《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