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我在三国当皇帝,被后世直播日常>第122章 开天地之先,秦王兵马大下乡

日子逐渐变得平静,刘景开始每日走街串巷,吃喝玩乐。

白鹭开始专注自己的直播。

而宜阳也在秦王府众文武,诸多贤臣良将的帮扶治理下,呈现出了一片积极向上的景象。

若是把大汉撇开,单单来看宜阳,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盛世景象。

荀彧、陈宫等人处在宜阳,甚至觉得自己不是活在汉室倾颓、战事频发、国乱民艰的时期,而是处于大汉昭宣之治的世界里,日日领略着盛世的无上风采。

众文武都沉浸在了宜阳盛世的幻想之中,就连本地的七十万百姓,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也是刘景担忧的一点,不知何时起,秦地,不,宜阳,处处都充斥着懒散、盲目的情绪。

刘景觉得他们有些遮住耳目了,自己心中很清楚,皇帝老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不知何时...

那时候,才是乱世割据的起点,而且现在各地就已经有迹象了,停调不听宣,私人部曲隐匿...

刘景摇了摇头,不能想那么远,还是想想怎么提高生产力,要让百姓幸福、军队有战斗力,自己在将来,就不会被动。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也要一步一步来。

...

“来人。”

两名亲卫迅速来到殿内。

刘景伏在桌案上,“去,将自皇甫将军以下,所有师旅级将领都请来。”

“喏!”

...

“大王。”

皇甫嵩携带着秦王府众多骨干大将,联袂而来。

左侧皇甫嵩、杨方、王阔、曹操、齐虎。

右侧关羽、张辽、肖豹。

余者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张驰、柱子、顾绵等将分列于后。

刘景看着自己的班底,满意的点点头。

“老将军。”

皇甫嵩出列。

“孤记得,大军是五日一训吧。”

“回大王,正是!”

刘景想了想,沉吟后说道:“往后改一下,大军改为三日一训,训练当日,由宜阳县衙贴补,一日三餐,两次训练,可休沐一日,回家探亲,不过全军要以团旅为单位,不能一同歇息,要分开来做。”

皇甫嵩点点头,那没问题,训练日能吃三顿饭,想来众军士只会盼着能训练几日。

况且只要饭食跟得上,别说三日一训了,只要大王保证粮饷,就是一日一训,也是问题不大的。

“其他的时间,孤考虑了一下,拟定,每半个月,兵马要成建制的要下乡一次。”

一旁的卢植也有些疑惑,下乡?下什么乡??兵马下乡干嘛去??

劫掠???那可万万不可啊!

皇甫嵩也问道:“大王,这下乡?所为何事啊?”

刘景温和道:“我们军队,是百姓将自己娃们送来的,都是年轻汉子组成的,要知道,我们秦王府的军队,不说宜阳县兵,就三个郡的守卫师,就足有三四万人,我们一军和二军的主力作战兵马,也足有十一二万。”

刘景端起自己的茶杯,抿了一口,润润嗓子:“这十几万人马是什么概念呢?孤的将军们。这意味着,有十万以上的家庭,他们家里缺了一个顶梁柱,这就是我们大汉的子弟兵啊。”

“所以孤的意思是,隔上几日,我们的兵马要到下边走走,看看各地百姓有什么需要,让部队,去进行帮扶,去做义务劳动!”

“我们要加深,和百姓的联系,要打造我们秦王府兵马的形象,你们不光是孤的队伍,除了要做一支保家卫国、能打胜仗的队伍,还要做一支,咱大汉老百姓,自己的队伍!”

刘景慷慨激昂,大书见解。

众将面红耳赤,热血上涌。

“喏!”

“末将誓死支持大王决议!”

“推行军队下乡政策,秦王府义不容辞。”

“此时刻不容缓,以末将愚见,不如明日便突击来上一次,也算是提前熟悉业务了。”

“啊对对对。”

“这和这些时日,程普县尉、韩当贼曹带着三千县兵办的事情,倒是有种异曲同工之妙啊!”

“大王妙计安天下,p...咳咳,末将没什么学问,没词了。”

...

众将纷纷开口,言辞激烈,都是支持刘景的想法。

虽然今日军方会议挺让人意外的,但是心里真的是热乎乎的。

刘景看到众将都支持,心中也很是宽慰。

站起身来,双臂一展。

“去吧,孤的将士们,去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才能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战的!”

“喏!”

“末将领命。”

......

“大王真乃神人也!”

殿外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

刘景快步来到殿外。

荀彧搀扶着荀爽老先生,荀攸和陈宫跟在身后。

原来是刘景突然召集众多大将,他们都以为大王是要开启战端了,但是目前京兆尹、扶风郡、冯翊郡都不稳定,凉州大乱,也是威胁不小,而汉中郡更是尚未经营。

众人纷纷前来劝谏,结果却是刘景令兵马下乡,帮百姓做实事去了。

这让众多智囊脸颊一红,有些不好意思。

荀爽也是担忧战争会破坏宜阳的盛世景象,连饭都顾不得吃,一个人拄着拐就冲着王府而来。

路上碰到荀彧,吓得荀彧连忙搀扶,二人同乘一车。

“大王此举甚善,要知道亚圣孟子曾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王这是身体力行,践行着圣人之道啊,老朽,老朽真是...”

荀爽说着,竟不自觉哭了起来。

众人也是唏嘘不已。

刘景有些无语,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他穿越而来,更是王者之尊,清楚的知道几十年后,我汉人的悲惨命运,自然是不能只是顾着自己享乐了。

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施政,至少,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负担少一点,完全没有想着儒家经典之说。

可能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吧。

不过刘景也不辩驳,这个时代,有这些硕儒、文人之师,这等大佬们帮自己传播塑造名声,利远大于弊...

众臣也福至心灵,一同高呼:“大王真乃神人也,臣(末将)等佩服。”

刘景大笑,畅快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晋文齐桓,略输文采;

秦皇汉武,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冒(mo)顿(du)单于,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众人皆惊,山呼:大王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