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我在三国当皇帝,被后世直播日常>第120章 有谁能拒绝大冷天的来一块蜂窝煤呢

徐庶将卢恩泽喊来:“卢百户,从锦衣卫账上,支取五千钱,给老人家,记秦王府的账。”

卢恩泽道:“喏!中校大人放心,卑职这就去办。”

老翁连连摆手道:“大人,大人,太多了,老头子这车炭,不值那么多钱的。”

徐庶叹了口气,百姓多淳朴,生活却是,真令人痛心呐!

“老人家,收下吧,是我们做的不好,让你们受惊了,这是秦王府的地界,有大王庇佑,日后若再有冤屈,可到锦衣卫衙门诉说,大王会处理的。”

卢恩泽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老人家,有事,得不到伸张,可以召锦衣卫。”

王方傻了,你们锦衣卫处理?那我们县衙做什么???

不过他还在众人的监视之下,也不敢多言,只是面露苦涩。

“卢恩泽行事果决,多次为百姓排忧解难,其行甚善,孤怜其心,特加郑县试百户卢恩泽为郑县锦衣卫百户所百户,加中尉勋,月俸600钱,粮10斛。”

卢恩泽面色通红,激动道:“微臣,谢大王提拔!此生纵刀山火海,末将也绝不退缩。”

周瑜倒是走之前,又多看了几眼这个年轻的小将,若有所思的离去。

......

一连大半个月,一直到元宵节之后。

刘景一直在三辅之地转悠。

秦王来三辅视察的事情,也宛如一阵风,吹遍了秦王各郡县官吏的耳中。

别的不说,表面工作做的是真齐整。

因为刘景是微服,更不想不打扰百姓,所以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只看,不说!

...

又一日。

“打道回府吧。”

刘景叹了口气。

周瑜问道:“大王,不再去下边看看了吗?”

刘景摇了摇头。

“没必要了,孤看的已经够多了,现在的官吏,明显都在做样子,看不出什么了。”

周瑜和徐庶默不作声,官场,忌讳多说。

尤其是摆在明面上跟着秦王出行的他俩。

秦王有什么举动,都会和他们挂上钩。

他们没有正式步入仕途,这个时间点不适合到处树敌。

刘景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众人便一阵收拾。

旬月之间便回到了宜阳。

...

“大王,司隶校尉张忠的儿子,司隶校尉主簿张通派人送来了钱财一亿。”

卢植来到刘景府内汇报。

秦王国一直没有设秦王相,卢植这位秦王傅,除了日常教导,还在刘景的示意下,担起了治民之责。

秦王府的内务也是大宝和秦王傅卢植进行对接的。

刘景点点头:“孤晓得了,张通没有亲自前来?”

“那倒没有,来者是司隶校尉府的书佐。”

刘景不置可否,也没当回事。

卢植犹犹豫豫,还说忍不住提醒道:“大王,非是臣恶意挑拨,这司隶校尉张忠啊,是太后的外甥,而且为人,极其贪婪,还很狭隘,记仇,若是...”

刘景心中一暖:“王傅,孤自然知道,不过孤说句实话,只要父皇还在,不论太后作什么妖,张忠此僚煽什么风,点什么火,都奈何不了孤。”

卢植眉头紧皱,他担心的正是这个,陛下鼎盛年华,却沉迷酒色,贪图享乐,身子日渐消瘦亏空...

若真有一天,卢植虽然担忧,但这等逆天之事,深守为臣之道的卢子干,自然知道不该说,也不能说!

大王与陛下,亲生父子,感情甚笃,陛下对大王又极其宠爱,大放权力。

要知道自前汉以来,藩王都被移除了治民权了,可现在呢?

秦王自己开府建牙,所有官吏,都是秦王一手提拔的,边郡兵马也在大王掌控。

可以说如今的秦王刘景,可比孝景皇帝那时的梁王刘武还要强势得多。

朝廷什么事情都没有插手,秦王府的大小官吏也是直接为大王负责。

大汉四百年,哪怕是各朝的太子,也没有秦王恩宠多,权力大。

卢植将心思藏起,颇为忧愁的离去。

......

刘景不露声色,待卢植离去后,从桌案下,缓缓掏出一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正是传国至宝---玉玺!

刘景面色复杂的看着手中至宝。

心中叹道,老爹啊,我果然不如你思虑长远。

...

此时的刘宏,阿嚏!啊~~~嚏===

“怎的回事?天冷了,朕也受寒了吗?”

刘宏喃喃道。

张让见状连忙送来一件华丽的毛皮裘,小心翼翼的给刘宏披上。

刘宏醉眼惺忪的看了一眼。

两颊通红道:“让父啊,到一旁歇着吧。”

“哎,你们,接着奏乐,接着舞~~”

刘宏快乐的摆手,示意台下的上百舞姬,和乐师们,继续他们的表演。

看到皇帝开怀,众人心中一松。

比较凉快的舞蹈无缝衔接,靡靡之音也骤然而起。

刘宏精明的神色迅速地隐匿于瞳孔之中,再次被迷恋与陶醉替代。

......

长乐宫。

董太后气的破口大骂。

“他刘景是个什么东西,竟然还吓唬通儿,巧取豪夺本宫外甥上亿家产。”

董太后左右来回踱步。

最后瞪着通红的双眼,厉声问道:“这事,跟皇帝说了吗?”

张忠先是一愣,露出苦笑:“太后殿下,这,这事臣怎么敢跟陛下说呢?”

“秦王是抓住了臣子滥用权利的尾巴,私自超范围征税,要是秦王追究不放,那可就是杀头的大罪啊!”

董太后扑通一声,坐回主位之上,面色难看,久久不语。

“不行,绝不让让这目无长辈的小子,过得如此舒畅。”

张忠眼中精光一闪:“太后,您的意思是?”

董太后冷哼一声:“你且附耳过来...”

......

秦王府。

已经步入二月份了。

天气依旧冷清的很。

刘景高居于王座之上。

看着桌案上已经成型的蜂窝煤,眼中精光流转。

“好,好啊。”

“呵呵呵,墨夫子,你们天工院的大师傅们,真是心灵手巧啊,这层出不断的各种墨技,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本王吩咐的各项猜想,都在大家的辛劳之下,化作现实,你们就是孤的大宝贝啊。”

“好,赏!孤要重重的赏赐大家。”

墨羽羞涩一笑:“大王,这些都是老臣该做的。”

“大王给了我们这些工匠前所未有的尊严,我等手艺人,怎能不拼死为大王效命呢。”

刘景摇摇头:“孤不允许你们拼死,孤要你们活着!”

“若不是有你们这些百工之集大成者,怕是我人族老祖们,到现在都还是磨牙吮血,艰苦求生。”

“倒是你们,给了我大汉,前所未有的进步,给了百姓们,更为便利的生活啊,你们是民族的功臣啊!大汉所有子民,都要对你们感恩才是。”

墨羽心中感动更深,不禁落泪,饱含深情:“臣,多谢大王支持,”

“墨夫子不必感伤,孤会加大对天工院的支持,大家勿忧。”

“喏!”

墨羽再次拜谢。

刘景喃喃道:“这大冷天的,冰雪未消,天气尚未转暖,有谁能拒绝在这大冷天,来一块儿蜂窝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