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李子树下的小夫郎>第67章 第 67 章

=

接下来的几日,村里的人还是正常的作息,不过大部分的人还是听了劝,先把粮食留着了,也有些人多留了个心眼,跑去柳家问了,知道柳家也把粮食留着,才没再说什么。也许他们会觉得,如果陆青山只是好心告诉他们,他们不太会相信,但如果自己也留着粮食,就不会做这种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毕竟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何至于要平白闹这一出。

胆战心惊过了几日,官府还是没有出告示,也没有看到什么外来的人口,渐渐有人坐不住了,现在再不到镇上去卖,行商的车队就要过来了,等车队过了之后,铺面就不需要那么多粮食了,到时候价钱就会降下来,所以陆陆续续也有了一些人到镇上去卖粮食。

不过陆家还是没有放松,陆家位置靠后,这几日赵天白和陆青山忙着把院子外面的围栏加固,深居简出的,若不去留意,自是不会发现他们家已经外面的围栏都多了一层,也更高了一些,上面还有锋利的倒刺。

终于陆家等来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有才寄过来的信,因为最近的路已经过不来了,水淹了一半,另外一半都是难民,络绎不绝的都往这边来了,搭了最快的送信人,沿着山侧的另一边远路,快马加鞭赶了半个月才到。

陆家的大门被敲响的时候,已经围了不少人了,这几日村里人几乎都草木皆兵了,更别说这张扬的马蹄声,声音本来就很大。

信使大声问:“哪位是陆青山陆公子?有您的信!”

陆青山大步上前道:“我就是,先进来说话。”

开了院门,让一身风尘疲惫的信使进门,马儿看着都疲惫了不少,知道是日夜兼程赶来的,连忙叫陆阿娘热了点饭菜,让他吃了再回去,先取过信看。

信上的内容与陆青山知道的大差不差了,还说水患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水一时间也退不下去,所以流民四散,大部分都往京城的方向去了,水患严重的三城已经彻底被淹了。李有才在的城府还好,但也淹了一大半,好在住的宅子的位置高,所以他也无事,这封信是他安稳下来之后立刻就写了,然后请人送的,快马加鞭就为了早一步将这消息送到陆青山手上,让他们好早做防备。

虽然大部分的流民都是往京城的地方去,但一路上走走停停,各个地方都有不少,让陆青山小心,若是有流民进村一定要当心,不要与他们产生正面的冲突,他们是一路逃难而来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除了一条命,什么都没有了,自然连死都不怕,让陆青山一定要保重自身,顺便将这个消息告知府衙,做好救助难民的准备。

陆青山自是不耽搁,一目十行简单看完后,回房快速写了一封信,叫信使回去的时候带走,也好给李有才证明信已送到。

陆青山没套马,备了鞍子准备骑马进城,这样也更快,他脸色很沉,事情比他预料的还要麻烦,他原以为只是水患,如今看来,可能还有更大的问题。李有才在信中隐晦的提出,离城在水患之前,有几十个人上吐下泻,咳嗽发热,像是得了疫病,好在管控得当,没有往外扩散,已经被隔离医治,结果突然就发大水了,整座城都淹了,那些百姓有没有好,疫病来源是什么,都还没有查出来,要是他们带着疫病一路北上,这沿途的百姓会有多少被感染,陆青山简直不敢相信,关键朝廷竟然也没有管这件事,一点消息都没有。

陆青山快速的交代着,“我要进城一趟,不用给我留门,若是回得快的话,回来也是半夜,李兄算着这封信应该会五六日前到,但因

为绕了远路,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流民已经快到了,不能再耽搁了。”

“外面门别开,房里的门也要锁,不认识的人敲门千万别开,最好待在一个屋子里,等我回来再说。”

“你去吧,千万小心。”柳小雪回道,“我等你,多晚都等你。”

陆青山摸了摸他的脸,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起身上马,随着哒哒的马蹄声,很快消失不见。

“雪哥儿,二山走远了,别看了。”陆阿娘看他呆愣愣的,轻轻的唤他回神,一摸他手冰凉冰凉的,心中的怜爱更甚,到底还是个孩子。

“阿娘,我没事。”柳小雪勉强回了个笑,他这几日更加嗜睡,而且总是莫名其妙的感到难过,刚才陆青山说要进城去的时候,他是想拦着的,他也不知怎的,就是不想让他去,心里没由来的害怕。

围观的村民看见路青山匆匆的骑马而去,面面相觑,还是赵天白出来说,官府不日就会出告示,叫他们回去的等着,他们才散去。

若只是流民涌进来,数量不多的话,也不会引起什么大问题,可若是有疫病就完全不同了,吃不饱饭,一时也不会死,要是染上疫病,别说能不能治好,有没有药都不好说,真是祸不单行。

陆青云瞥见柳小雪发白的脸色,以为他是害怕的紧,也只能安慰道:“别太担心,不是还没到这儿来吗?说不定他们都直接去京城了,朝廷要是知道了,自然不会不管的,总会好的。”

柳小雪确实是有些担心,但并不只是因为这件事,就是感觉有些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好像突然变得多愁善感似的,有什么东西牵扯着他的思绪,莫名的总想哭想闹。

“没有,我是担心二山,万一官府的人不信,不知道他会不会有事。”李有才的手信虽然被陆青山带走了,但朝廷上面也没有法令下来,凭他的一面之词,万一县太爷不信,随便给他安个罪名,就是一顿板子,柳小雪确实是担心的。

陆青云想着法子逗他,颇有些淘气的说:“会没事的,咱这位县太爷是出了名和善,跟座弥勒佛似的,顶多会被呵斥几句,不会随便动手的。”

他们这位县太爷,三十年前来到这里任职,然后就没有挪动过位置了,当地民风淳朴,也没有什么穷凶极恶之人,他也没有什么政绩,一年一年的就在这里耗下去了,来来往往他手下的主簿和官吏都换过好几茬了,他还俨然不动,效果堪比定海神针。

他来这的时候还是个丰神俊朗的年轻官员,经过这么多年淳朴民风的熏陶,和当地美食的感染,早已经和当地的民众融为一体,再不见当年的清秀俊逸,顶着一个有六个月大的肚子,整日笑眯眯的像尊弥勒佛,然后蓄着发白的胡须走街串巷。


当地许多百姓可能没有见过他,但大家都有听过他的许多趣事,口口相传时至今日。柳小雪听到他调皮的语气,也没忍住,轻笑了一声。

陆青云看他笑了才稍微放心,挽着他的手说话:“我看你这几日脸色都不太好,是睡不好吗?”

“没,睡好了。”柳小雪摇摇头,他近日嗜睡,这段时间他睡得比以往都要好,按理来说他气色应该不错,可陆阿娘和陆青云都说他脸色不好,他也觉得奇怪呢。

陆清云也微微蹙眉,“那你是有心事,小小年纪的怎么整日愁眉苦脸的?”

柳小雪思索着:“我也不知道,没什么心事,就是总感觉心里怪难受的。”

“怎么个难受法?”

“总感觉一会儿想哭,一会儿想笑,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想得我心里乱乱的。”柳小雪说出来都感觉自己说的乱七八糟的,可他现在心里就是很乱。

“你!”陆青云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瞪大了眼睛,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问他:“有没有看过大夫?”

柳小雪纳闷,他只是觉得思绪有点乱,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为何陆阿娘和陆青云都想叫他去看大夫,难道他命不久矣,不应该呀,他感觉自己身体挺好的,吃得好睡得香,就是心里乱。

柳小雪胡乱的摇摇头,陆青云拉起他就要出门去找大夫,柳小雪叫他吓了一跳:“ 大哥儿!我没什么事,不用去看大夫,二山走的时候还让我们先别出门了。”

“哦,对!叫二山陪你去。”陆青云脸上倒是不见焦急,甚至还有几分喜色,听见有小雪的话,好像才反应过来,他还有个弟弟,这是他弟的夫郎,耳提面命地叮嘱道:“一定得去,等二山回来叫他带你去,要不把夏大夫叫到家里来也行的,明天就叫夏大夫到家里来。”

陆青云自说自话,完全没给柳小雪说话的机会,看他脸上的高兴,柳小雪是真的不明白了,如此看来自己应该不是病了,不然他又怎会笑得如此开怀,“我,真的无事……”

陆青云横了他一眼,只叫他把剩下的话都咽到肚子里去了,看他不再反驳,陆青云心情大好,摸摸他的头,难得的慈爱道:“你晌午想吃啥,我给你做。”

柳小雪大为震惊,陆青云不爱做饭他是知道的,如此突然,他是摸不透了,兴许他是真的病了,所以才会突然对他这样好吧。

因为陆青云的跳脱,柳小雪心里倒没那么乱了,连流民可能带有疫病这种担心都冲淡了些许。

----

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