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欢乐宋>第219章 壮志和破绽

贾共的“去去就回”实际上足有两个时辰。

慕容景也不着急。在贾家用了丰盛的午饭,然后继续读书,等待。

老仆对慕容景格外客气。虽然老仆并不清楚事情的原委,但他见家主手握荆条出门之时,虽面色憔悴,却迈着大步,昂首挺胸。那个全家的主心骨又回来了,这都是这位慕容公子的功劳啊!

果然,贾共回来的时候一扫颓废之气,斗志昂扬。大声吩咐老仆去兰州城最好的酒楼订一桌席面,他要与慕容贤弟一醉方休。

两人推杯换盏,什么正事也没谈,连贾共与禹藏花麻相见的过程也没提及,只是一起回忆过往,诉说当年的豪情壮志。

掌灯时分,慕容景告辞,留下了自己的下榻之地。

贾共要跟他一起走的,但不是现在。走之前,总得给人家一晚上时间安顿好家人。他回去等贾共处理好家事再去找他就行了。

次日吃过早饭,贾共找到慕容景,两人各骑一马,出兰州,西行。

路上,慕容景将所知之事和盘托出,没有任何隐瞒。王韶太厉害,志愿军太厉害,这时候要还藏着掖着那就跟自己找死差不多了。

他们的目的地是陇朱黑城,位于湟水下游,距离湟水汇入黄河的河口百里左右。

这里本来是董毡的地盘,但现在已经被木征和李玄辅占领了。占领的过程很轻松,李家当真树大根深,蛰伏几十年居然还有巨大的影响力。

木征和李玄辅率领河州残兵跑到陇朱黑城下,城里的内应直接打开城门,转瞬之间,城池易主,犹如反掌。

他们也没有为难董毡派到陇朱黑城的大小官吏。关了几天,掌控全城之后,每人发一匹马,让他们自己回去。并且给董毡带话:暂借一时,等夺回河州就还给董毡。

至于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们是否会还,只有天知道。其实,就算还了又如何?下次再来一遍不就行了。

董毡能怎么办?慕容景推测,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难不成挥军东下,血战一场,重新夺回去?先不说他有几成的把握,即便成功夺回去,王韶再恰到好处地领军赶到,到时候董毡怎么办?左手提着木征的脑袋,右手提着李玄辅的脑袋直接请降吗?

还不如让木征和李玄辅顶在前面抗一阵呢!抗得住,他就不用直面王韶和志愿军;扛不住,让王韶杀光那些李家余孽也不错。

而在陇朱黑城内,实际上是做主的是李玄辅,木征已经沦为傀儡。

木征的宰相吕宣根本没出河州城,居家待死;他的爱将青宜结鬼章和达马都已战死;身边只剩一个忠心的宦官——德吉。

李家却毫发未损。

这是当初在河州木征和李玄辅达成的交易:李玄辅主动提议全城征兵,作为交换,木征要对李家安排退路之事睁一眼、闭一眼。

木征被迫同意,因为他也找不到别人啦!

至于青宜结鬼章和达马之死,慕容景承认,这是他的谋划。李家请他做这件事,目的是消除木征的羽翼。而他也想利用这两人顺手达成另外的目的,可惜没成功。

最后,慕容景坦言,虽然他们现在要去陇朱黑城,但他并非为李玄辅谋划。

东边的大宋也有很多人要阻止王韶和志愿军,但却不便表明身份,只愿为此出钱,出力,给他提供帮助。他也并非为这些人谋划,只是借用而已。

说到底,为人谋,何如为己谋?

一路缓缓西行,沿途不断有人汇入,都是慕容景招揽来的。

其中大多为江湖武人,看起来悍勇而少智。但贾共知道,这都是表面的样子罢了,说不得,这些人的后面就是某位大人物。

文士也有,却比武人要麻烦得多。文人相轻嘛!听闻贾共败于王韶之手,不免面露鄙薄,甚至出言讥讽。

不过贾共对此并不在意,一笑了之。他已抛却心魔,更上层楼。

也有识大体的,找他询问败因。贾共并不遮掩,侃侃而谈,犹如说的是别人的故事一般。这倒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连那些之前讥讽过他的也委婉致歉。

众人一边赶路,一边讨论。说到如何才能战胜志愿军,贾共直言,他不知道。

志愿军战力凶悍,甚至作为后军的降卒和新兵都可以直面兰州精锐而不落下风。背后的原因就是那套“骗人”的制度,让志愿军上下都以为他们是为自己作战,故而悍不畏死。

但要想让他们知道真相,无异于让所有和尚去修道。除非先打败他们,可这却又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

而志愿军的前军只怕要更加厉害。一日破河州,谁能想到?具体有多厉害,得到了陇朱黑城再打听喽!那里才有当事人嘛!

话题转到志愿军下一个进攻目标,贾共推测:如果他是王韶,肯定选择进攻湟水,而不是兰州。

因为禹藏花麻已经丧失斗志,唯想苟全,根本不可能出兵援助。甚至如果西夏想经过兰州去截断王韶的后路,他还会阻止,因为他怕西夏趁机吞了他。

若逼得急了,他直接投降王韶也并非不可能。

那西夏若想救援湟水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翻越祁连山,与董毡军并肩作战,正面迎击志愿军。这显然也是不可能,莫说西夏与青唐的世仇,就连董毡和木征都不可能并肩作战。只能等着王韶将他们各个击破。

这一战,湟水的胜率极低,虽然大家都是去帮忙的,但现实就是如此。

而唯一的胜机,贾共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其实不在陇西,而在东方。

王韶的上策是在河州休整,坐等董毡和木征反目,收渔人之利即可。倘若如此,那大家都是白忙一场。

唯有逼迫王韶,让他不敢等待,迅速进军,急切之间,或许才有机可乘。

能做到这一点的,在东方。

因为,志愿军有一个巨大的破绽——他们不是大宋的军队,而是以个人名义组成的。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志愿军的强悍,同时也成为了他们无法修补的破绽。

贾共扫视众人,道:“就看东方诸君能不能利用好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