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粥天下周天子>第314章 决策

三人一听,顿时都有些惊呆了,一时不知如何答话,俱都愣在当场。却听郭壹接着说道:“等我们夺回了燕云十六州,那才算是有了点实力有了点底蕴!那时才能让义军上下都能真正的信服,你们要做什么,我接着便是。但是现在……却是真的不合时宜!”

听郭壹这么一说,三人心里方才缓和下来,不约而同地长出一口气,相互看了看,孟崇周方才说道:“既然贤侄这么说……那咱们就……就这么办!”

郭存义皱皱眉头说道:“只是要夺回燕云十六州……以咱们的实力……便是再大上十倍,也比不上契丹贼,有那么容易吗?”

郭壹看着他笑道:“叔父,你觉得便是在咱们现在的基础上,再增加十倍的力量,与契丹贼相比如何?”

郭存义想了一下,仍然摇摇头道:“恐怕仍然有所不如。”见孟崇周、李成孝都看过来,便掰着手指头解释,“咱们现在所辖人口不过二十来万,据说契丹贼境内有二百多万人,看这所管人口也不过十倍之别,但别忘了,背地胡人以游牧为生,因此造成契丹贼多的是马!他们所管之民,不论男女老少,俱会骑射,若是召集军队,几十万马军是不成问题的!若是想一力南侵,那便是召集百万左右的军队也有可能!但我们呢?便是有二百万三百万甚至更多的管下之民,那想召集几十万军队,也很难!因为中原汉人,擅经营而不擅争斗,而我们又缺马,便是组建军队那也得经过大量的训练,还多是步军。而步军对马军,天生就容易吃亏。便是兵力相等,以步敌骑,那也容易落败,何况我们肯定达不到与契丹贼那样的地步!”

孟崇周、李成孝听了,也默默点头,随即都把目光转向郭壹。

郭壹叹息一声,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随即微微笑着说道:“三位伯叔,你们担心的我也知道。但我先前在新南寨那边可是讲过的,我们现在建立的新军,与曾经所有的军队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以前所有的军队包括我们义军,都用得是刀枪弓弩之类的冷兵器,这样的军队可称之为冷兵器军队。而我们现在着手建立的军队,要全部实行火器化,不再用以前冷兵器军队所用的刀枪弓弩,这样的军队叫热兵器军队!冷兵器军队是建立在农耕社会的基础上的,对上同样是冷兵器军队的北方游牧政权,确实是以步敌骑,是要吃很大亏的。但我们的新军则是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的军队,哪怕我们现在只是最原始最初级的工业化,可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那扫平草原大漠,真的是不在话下;只要工业化继续实行,那北方游牧部族以后便有马,那也对我们中原再无威胁,那就只能永远成为给我们牧马放牛的牧民,再不能成为中原之患!”

三人听了,仍然有些疑惑,面面相觑看了一会儿,倒是李成孝迟疑地问道:“贤侄,咱们相谈甚少,你所说的‘工业化’,我也曾人给我提到过,你写的那些文稿,我也曾经看过,只是仍不能理解,为何工业化就会成为你所说的会将这个天下的所有事物,都给弄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郭壹笑道:“叔父,我先前在新南寨那边,曾经把这个工业化当成一个课题,给大家讲过几节课,但因为一则咱们才开始建工坊,所谓的工业化就算是才启动,那也没有大的成效;二则工业化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有素质的产业工人,这点现在根本不具备,只能慢慢培养。但工业化的一个显着成效你们应该是看到了,那就是热兵器的运用。”

提到热兵器的运用,孟崇周、郭存义、李成孝三人都眼前一亮,看着郭壹点点头。不说别的,单是当初郭壹用那些小炮协助他们义军将杜重威大军给击溃,便可见其威力了,何况后来交给刘知远的大炮,只是试炮时恰巧遇到了来破关来袭的契丹贼,便一顿炮轰,将其打得魂飞魄散,一溃千里。这两场战斗已经充分说明,火器确实是较之以前的军队所使用的兵器,都是有着天差地别的优势的!

郭壹说道:“工业化如果形成一定的规模,不但可以量产军械,还可以将军械的成本大大降低!比如我们现在造火枪,造一支火枪的所有人工加起来,那几乎上百个!更不要说还有火药、子弹这些必不可少的东西;之后的维护保养虽然是军兵自己,但一些保养工具和枪油之类的东西,也得造,那林林总总的加起来,至少也得一百好几十个工!这还是钢铁已经炼好的情况下,不然还得再加上很多的人工,单是人工就把这一支火枪的成本给推到很高很高了,所以农耕条件下要实行军队全部火器化是很难的。但如果在大工业的生产条件下呢?那生产一支火枪,需要的钢铁可以由钢铁厂炼出来,然后负责军械生产的工坊把进入其生产线的钢铁分别用各种工艺制成火枪所需要的部件,而生成这些部件则不必像现在这样的全部由工匠用人工来打造,而是由机器来统一生产。那一支枪管现在用人工,再少再少那怎么也得个二十来个工,但在专门制作枪管的机器上呢?可能也就眨几下眼睛便能出来一支!而这样的工坊有很多,这样的生产线也有很多,分别负责各种各样的部件生产,统一由机器组成的流水生产线来生产,时间成本、人工成本统统都会大幅下降。现在我们那么多工坊,那么多工匠,一个月才能生产一百来支火枪,但要是全部由专业的机械来生产……一个月的产量至少也得几千支!而且工业化一旦实行,那规模会越来越大,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总而言之,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如果都实行工业化的生产,那都会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比如咱们现在农田里种小麦种水稻,那一亩的产量才有多少?”

李成孝答道:“这个我知道,咱们义军在山里许多小平原河谷地带,也是有不少耕地的,一亩小麦产量大概在二百多斤,如果有三百来斤那就不得了了。至于水稻……基本没种,不过我幼时到过南方,也看到听说过,水稻亩产量比小麦要高很多,一亩大概有三四百斤,有时遇到年景好丰产的话,一亩能产五百多斤!”

郭存义是北方人,也没有去过南方,只听说过南方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却不知道是怎么个富庶法。此时一听南方粮食产量平平常常的都有四百来斤,不禁瞪大了眼睛:“南方水稻一亩有三四百斤?丰产能有五百斤?”见李成孝和孟崇周都点头,便恍然大悟似的说道,“怪不得人都说江南富庶,乃是鱼米之乡,一亩产量几乎是北方的两倍了,同样的地产量却多一倍……那……那能不富吗?”

孟崇周和李成孝都笑了起来,并连连点头。

郭壹却笑着说道:“而工业化中的农业生产,无论是小麦还是水稻的产量,至少都能提高一倍!也就是说小麦的亩产量七八百斤是正常的,水稻的亩产量一千斤左右也是寻常;如遇到丰年那产量再高点也没啥!”

“还没啥?”郭存义瞪了郭壹一眼,“贤侄啊,你是年幼,又出生在文仲兄家,是没吃过苦的,更没饿过肚子!你说的这亩产量真要是达到了……那预示着……天下再无饥馑啊!”

郭壹微微摇头:“叔父,天下人饿不饿肚子,诚然与粮食产量有关,但绝大多数饥荒都不是因产量高低引起的,而是因为有那些吃人的人……是他们引起的啊!”见三人听后,都郑重的点头,便又接着说道,“当然粮食产量要想达到那个程度,至少要很多学问很高、但又专精于种植的大学问家来做这些才成;而且也需要一些特殊的肥料和药品,这些肥料、药品可以让小麦水稻等作物少生病,还能长得壮不倒伏,还能结穗多,颗粒饱满……,总之这些也得是在大工业化中的农业,才能做得到!”

孟崇周看着郭壹慢慢说道:“那……或许很难……很难吧?”

郭壹微笑着看着他道:“当然会很难,但再难也不需流血牺牲,伯叔们意图恢复大唐,连死都不怕,还怕做这些?况且……如今我们只需要把地基打好,那些事情要交给从学堂里毕业的人来做了!”

李成孝眼睛眨了眨,目光慢慢亮了起来,看着郭壹笑道:“这么说……贤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们是打天下的,要把天底下那些吃人的诸侯、藩镇还有各种各样的野心家,全都给扫平,再用咱们的学堂里出来的人才,继续打造咱们的工业化,那么工业化越来越大,而那时我们的江山也会越来越牢固!贤侄,我说的对吗?”

郭壹没想到这并不熟识的李成孝,倒是很简单的把他要讲的意思给短短几句话总结出来了,便笑着朝他点点头道:“对!叔父的话,便是我要表达的!”

孟崇周、郭存义、李成孝三人又相互看了看,俱从对方目光中看到了其中闪烁的光彩,也看到了对方那隐藏在内心的激动。他们三人此时都已经意识到了,郭壹并不是不愿意为他们所尊奉的义军之主,而且觉得就太行山义军这个格局还是有点小了!他的目标看来是整个天下啊!什么叫扫平全天下的诸侯、藩镇、野心家?那不就是要扫平天下,重新打出一个新的天地来吗?这不就是大唐太宗皇帝跟随大唐高祖皇帝从太原起兵时发起的雄心壮志?可那时的太宗皇帝也有小二十岁了吧?眼前这位别看个头挺高大,看着像个成年人了……可他实际年龄,现在可还是只有十三岁,便是按虚岁来算也只有十四岁啊!

三人再一细想,他们义军首领费了这么大的工夫,磨了多少嘴皮子,想了多少办法,不就是想让这位看似有那么几分明主之相的少年,能够带着他们打天下吗?现在听他述说今后的策略,很明显就是往那条路上大步迈进,而且好像比他们所能想像的还要踏实!

孟崇周见两位相处十几年,沙场上共同征战也有十来年的老兄弟都朝他微微点头,便也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又看向郭壹说道:“贤侄,我们都明白你的意思了,一定会遵照执行。现在贤侄还请把你要我们去做的那些事情说出来,我们决无二话!”

郭壹笑了笑说道:“现在我们的新军和我自己带的那支队伍,还需继续操练,让他们能进一步熟悉新军新武器的战术动作,以及提高适应战场、配合作战的能力;另外还得再进行几次实弹射击,让他们继续熟悉手中的武器。再就是我们需要云应朔寰四州更加详细的情报,另外十二州以及契丹贼所有的动态,只要我们能收集到的消息,不管重要与否,哪怕是其城中米粮蔬菜油盐、以及日用杂货的价格和多寡都要收集。”

孟崇周皱了皱眉头,觉得有些繁琐,但微一思索,还是点点头道:“好,这些我尽量派些精明的老人去做。这些年来虽然和契丹贼打生打死,但双方暗中的生意还是有的,只是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

李成孝也微微点头,随后又看着郭壹问道:“那贤侄……咱们需要做多长时间的准备呢?”

郭壹微一思索答道;“以四个月为准吧,短则三个月以后、长则不出半年,契丹贼酋耶律德光便会有大动作,那时咱们再见机行事!”

三人一听郭壹提到耶律德光,顿时心里一震,又相互看了看,再度把目光聚集到郭壹身上。

郭壹淡然一笑,看看他们说道:“这段时间以来,咱们所收到的消息是,耶律德光把石重贵逼到了墙角里再不得后退步,那石重贵必会拼命反击。他若成功,则契丹贼会败退回去,可能会消停个半年左右,但还会继续南侵。而石重贵若顶不住若败了,只怕他会再无翻身之力,进而灭国!”

三人顿时又是一惊,面面相觑着。好半晌李成孝方才问道:“那……那……贤侄,如果耶律德光吞并了石贼地盘,其实力岂不是越来越大了吗?我们要是那个时候再动,只怕他也会腾出手来专打我们了吧?”

郭存义奇怪地看他一眼:“老李,你咋会这么想?难道咱们还就会坐那儿看着他把石贼的地盘全吃光抹净不动手啊?要动手的,那最好的时机,无非就是耶律德光全力南侵,而石重贵又拼命反击之际!就像是两头抵架的牛,都正用全力顶着对方呢,这时两头牛哪一头都不敢放松,如果外面站着一个人拿把刀,只要能瞅准了,一刀一个全能给他杀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