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我竟成了死对头的朱砂痣>第三十二章

  冯野松带着他去看了一个又一个的碑。

  最后叶古榕驻足于帝王绍运图碑,它的上部是宋代以前的帝王世系,自黄帝、颛顼、尧、舜等五帝,经夏、商、周、秦、汉,至隋、唐,直至南宋理宗为止,共13个朝代、247个帝号,用纵横线示意,是全图的中轴主体。

  此外还有左下侧的“秦六国”“五代僭伪”与右下侧的“春秋十二国”“东晋夷狄杂处中夏”(五胡十六国)为补充。

  下部说明文字主要阐释“世道之理乱,王统之离合”的观点,歌颂宋太租创业之艰难,并发出“自古及今治不能十一而乱常叭九”的感叹。

  再看看字体,具有明显的宋代风格,但是因为是碑文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冯野松这时才说:“我今早起床的时候,手机给我推送了条新闻。”

  “大概意思就是四大宋碑再次受到人们关注。”

  “这给了我灵感,我认为你可以先放一放瘦金体的,你瘦金体写的几乎无人能比了。”听到这里,叶古榕恍惚了,他没想到曾经赋予他荣耀的瘦金体已经成为了他的全部。

  这不是他的初心,他确实该离开那个舒适圈。

  令他意外的是,冯野松竟然观察到了这一点。

  好在能够及时止损。

  “我之前看过你模仿过一些碑文,我觉得很好,那样的行书排在一起让人感觉很不错。”

  “而且更加贴近题目。”冯野松认真的说。

  “嗯,我觉得你说的有点道理。”叶古榕在意识到他死磕瘦金体的那一刻就开朗了。

  冯野松没跟他闹,笑着说:“你知道为什么我不喜欢练字吗?”

  “为什么?”叶古榕十分配合的问。

  “我觉得我写的每一副字都是我的碑。”冯野松看着面前的碑林,沉声说道。

  叶古榕想起了冯野松早逝的母亲,虽然对他父亲了解并不多,但是他从很多人口中听说过。

  他向来不听信别人的议论,但也旁听了不少,多少有点猜想,冯野松今天这个反应似乎坐实了这个猜测,但毕竟是人家家务事,他也不好涉及太多,所以他只是在旁边安安静静的站着。

  冯野松看了没一会,就打算走了,这一趟来的很值,墓碑上的字是很有灵魂的,让人看着就能沉静下来,对于他这种热爱文字的人来说,看见碑文热泪盈眶是常态。

  他很感谢冯野松的说走就走,哪怕是一时兴起,他也很感谢。

  到家的时候叶古榕着急的不行,想立刻去写一副行书的李煜的破阵子,他之所以选择破阵子这首诗,完全是因为李煜作为一个皇帝,而破阵子是在亡国时作的诗,与那副帝王绍运图碑匹配度极高,即使他不是一个好皇帝。

  冯野松拦住了他,“你先休息这一天,奔波了一天,总有些劳累,还不如休息好了,明天好好的写一幅字,一气呵成。”冯野松这样劝道。

  叶古榕想了下,认为他说的有理,而且匆匆忙忙的确实也完成不了什么好的作品。

  现在也挺晚了,那就洗洗睡吧,他在心里想。

  “那行吧,我去洗澡睡觉了。”说完他就准备离开。

  “等一下。”冯野松拉住了他。他一脸期待的问“我今天表现好不好?”眼里的期待就快溢出来了,他记得叶古榕说过只要自己表现得好他就会答应自己。

  “还行吧,等比赛结果出来了在下结论吧。”就他那点心思,都明明白白写脸上了,叶古榕怎么会不知道。

  “行啊,不过你之前可答应我想出来后,我们就在床上见咯。”冯野松一脸坏笑。

  叶古榕笑着撇了他一眼,略带嘲讽的说:“还惦记呢?小chu男。”

  “可不是吗?叶老师这样的我怎么能不惦记。”冯野松也笑,他笑的痞痞的。

  叶古榕没再和他开玩笑,而是去准备洗澡了。

  “行了快睡吧。明早还要去写字呢。”叶古榕把冯野松到处乱摸的手拿下来,不耐烦的说。

  “那好吧。”冯野松不再到处摸他,而是直接把他抱入怀中,现在在他心里,叶古榕就是他的人了,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他就抱着,抱着软软的,很舒服,而且他发现只要抱着叶古榕睡他就不会做噩梦了。

  叶古榕没有再去掀开他的手,反而任他抱着。

  对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叶古榕自认不是什么好事,但他舍不得冯野松对他的好,选择赌一把,他不由得叹了口气,为自己感到悲哀。

  但不久就睡过去了。

  到书坊的时候,他依然先去看了看孩子们写字。

  把上周的优秀一点的作品拿出来夸了一遍,然后在指出一些缺点。

  有些胆子大点的孩子,嚷嚷着想继续听故事。

  叶古榕无奈,他永远拒绝不了可爱的小孩子。

  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李煜。

  “那我们今天来说说一位与书法关系不大的古人吧。”

  毕竟还是小孩子,虽然来学了书法,但是整天整天都泡在书坊里,多少有点疲惫。

  一听说跟书法无关,一个个的都来了精神,竖起耳朵听。

  “首先呢,这位古人叫李煜。”

  孩子们听到这,都表示有所了解,毕竟他的虞美人几乎是家喻户晓。

  叶古榕对这场面有所预料,但还是继续说。

  “他呢,出生于七夕,很浪漫吧?”叶古榕笑了笑。

  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表示很浪漫。

  “本无心皇位,最后却成为皇帝。”

  “纸醉金迷,琴棋书画。特别喜欢作曲,写诗。”

  “他爱过正妻大周后,也和小周后偷过情,最后也爱过小周后。从这里看或许他并不如他诗里那么深情。”

  “三十岁是前他没能为南唐做些什么,三十岁之后他什么也做不了。”

  “宋军杀入皇宫,捕获了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

  “所以他写下了破阵子。”

  “被捕获后,他写出了更多杰出的诗作,他是个作诗的天才,却不是当皇帝的料。”

  “最后做出了家喻户晓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叶古榕念诗的时候,声音软软的,很适合这首诗,悲伤而苍凉。

  孩子们沉浸其中,仿佛他们就是那个亡国的皇帝,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在最后呢,宋朝以为他要复国,在他生日这天,赐了毒酒。”

  “死于七夕。”叶古榕说完最后四个字后,很多孩子脸色都不太好。

  生于七夕是浪漫,那么死于七夕呢?他们在内心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