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申国志>第46章 抽签

上宛城宵禁刚刚结束,立即便有不少小商贩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高价买粮。

都尹府的粮吏前来,监视的市井无赖上前寻衅阻拦,加上望风之人通风报信,这商贩旋即一哄而散。

偶尔抓上几人,便立即被大群市井无赖围上,索要说法。粮吏们多是文官,得不到什么便宜,对峙之间,多是找个机会让人寻隙逃走。

在甲字厅时商议时政,裴满多是夸夸而谈,被人指正之后也没想过多少反思,只是将时政当做一个问题带过,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背后牵扯到多少人和利益。

二人从周休那里接过整个东都府官粮的权力之后,裴满一开始是志气高涨,想着要在东都府大展拳脚,把一众奸商打趴下。

可刚接过粮权两日,裴满便被数不清的小事缠住,一开始的志得意满退去,裴满打起了退堂鼓。

陈阵一直指导裴满不要关注这一日捉了多少人,跑了多少人,要关注的是如何将已经上升了两倍之多的粮价打压下来。

市井中那些投机的小商贩虽然在无形中拉高了粮价,可真正难对付的还是在陆镇粮仓被烧前就开始囤粮的那些大商人,如何胁迫这些人平价让出粮食,才是两人需要考虑的事情。

毕竟造势之后,这些人是要借机套利的。

陈阵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件事上来时,对于粮商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囤粮的情报便显得尤为重要。

“上宛城的吴家,大致有多少家产?”

确认完毕上宛城粮仓的余粮,回都尹府的路上,陈阵忽然问裴满。

“这我怎么知道。”

裴满警觉地看向陈阵,在陈阵没有说出来意前,裴满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上宛城的吴家也四处举债,既然是借钱,债主自然要知道吴家的底细。裴家垄断了海盐,家产在三十万两白银之上,借给吴家的钱不下三万两白银,你家中近来频繁来信,定是让你查过上宛城这些商家的家产。”

“哦……”

裴满骤然想起什么一般,说:“我父亲问的是我要不要添点衣裳,近来家中购置了一些布料……”

陈阵盯着裴满不说话,裴满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说:“好吧,吴家算上地契和外债,大致有四万两白银的家产,是上宛城最小的一家。最大的那家是都内杜家的分家,光是东都府的家产就有四十万,算上其他都府的家产,有人在百万两以上。”

“杜家没有买过粮。”陈阵提醒裴满。

“比起几倍的利润,杜家更看重长远发展。而且杜家在新政之后不断收回在东都府的产业,但却在东都府借出了不下六十万两白银。对杜家来说,更看重各个家族在借钱时抵押的产业。”

“裴家也是这样吗?”

陈阵的话像是戳中了裴满的痛处,裴满摇头说:“裴家制盐却不能贩盐,利润不高,和杜家没法比。一旦离开滏口,家族顷刻间就将分崩离析。杜家底蕴深厚,就算离开东都府也没关系。”

说话间,两人回到了都尹府。走进院子,远远便见到屋内坐了一人,裴满抛下陈阵,猫着腰走到一根柱子后看屋内,惊得叫了一声:“元开!”

屋内的那青年正低头看着案上的书册,听到有人叫自己,连忙抬起头。

见到裴满从院中跑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起身走向走过来的二人,说:“鸣贞,守正,好久不见。”

裴满和怀进年纪相仿,扶青云时便和怀进的关系非常好。

和压在头上的那些前辈总是板着面孔的严肃不一样,怀进为人谦逊温和,临危不乱,总是一副泰然处之,尽在把握的模样。

虽然轮到怀进手中的任务大多完成得不算太好,但也挑不出来太多的毛病。

裴满曾听武醴说过,怀进在扶青云后不止一次因为能力有限要放弃青云士的身份,是在六席鲁子通的劝说下才坚定下来。

裴满觉得武醴嘴中的话只能听信一半,因为武醴后来又说裴满再去寒池就把他踢出青云部去,裴满将那段话听成了打压自己的借口了。

“元开,就你一人来的么?”

“是。”怀进向陈阵行了一礼,说:“我前日从东垆回都内,令君要我选择留在都内还是去都尹府。我听说东都府有难事,请命来东都府和二位会合。”

“你从东垆来时,见过文兴么?”裴满好奇地问。

裴满口中的文兴是十席图机图文兴,裴满和图机许久未见过面了。

“没有。他们三人没来过东垆,我家中家事太多,他们不便过来。”

“那他们三人回都内了?我每次写信去问,政尧都不告诉我。”裴满气鼓鼓地问。

“还未回都,南都府的情况比预料中要更艰难一些。”

大概是知道顺着裴满往下说便是没完没了的家常话,怀进隐去微笑,看向陈阵,说:“鸣贞兄,令君在我来前托付我,要我告诉你,五黄仓不会供给东都府任何粮食,东都府既然有富商囤积粮食,便说明都府的粮食是足用的。令君在鸣贞来时拜托过两位一定要平抑粮价,便是信任二人能够如约做到。”

陈阵还在震惊之时,怀进接着说:“我来时,令君交付我一封公文。”

怀进从袖中取出公文打开,陈阵看上去,脸色顿时惨白,这封文书说的是不光五黄仓不会供给东都府粮食,而且各个都府不会借调银钱给东都府购置粮食。

还有一策更加严苛,陆镇粮仓被烧一案,司寇礼核十日内不能破案,则东都府所有礼氏族人全部贬职,礼核本人发配从军。

陆镇粮仓被烧一案,司寇府暗中调查,进展缓慢,并非是司寇府有意懈怠,而是因为陆镇地处偏僻之处,此案缺乏人证物证。

“令君写文时,情绪如何?”

“这封文书不是令君写的,而是唐奢在令君的授意下写的。我在旁看着,唐奢数次询问令君是否书令太过严苛了,令君倒是没有生气,还对唐奢一一解释。”

“令君是如何解释的。”陈阵连忙问。

“我一开始不知道这件事如此严重,是唐奢问到礼核时我才开始留意。令君说,礼核是二十一辰在东都府的立足点,若是礼核推翻了,那么二十一辰的势力就会退出东都府。鸣贞、守正会安全不少。”

“有人要害我们?”裴满撅起嘴,怒气冲冲地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令君和东府军有约定,若是令君输了,幽慎庭就难在东都府立足了。裁出军士的那些武官,青道宫,甚至是那些囤粮的人,都有可能对我们不利。”

怀进说完,又露出了和善的笑容,颇有歉意地说:“都是我的不好,要是我早些来,还能为你二人分担些。”

“也没办法,毕竟……”

裴满连忙宽慰怀进,宽慰到一半时,见到怀进眼中的哀伤,他止住了声音,害怕自己的话让怀进联想到什么不好的事情。

“令君的意思,礼核是这次粮案的元凶?”

陈阵看向怀进,怀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令君没有这么说过,只是说二十一辰不敢在都内寻衅,只敢在令君不在的地方找事,而玉夫在北都府护卫,令君又一再催促西都府建设先策军,所以令君关注不及的东、南二都府就成了二十一辰和令君对抗的最佳选择。我猜这也是令君迟迟不召回重光三人的原因。”

“他们三人在南都府做什么?”出于好奇心,裴满追问。

“我回幽慎庭时想去拜访他们,但是最终还是没见到。”

“我们还是先想办法平抑粮价吧。”

陈阵将二人唤到跟前,从袖中取出三根木棍,说:“我们三人抽签,抽到短的那根的人去和城东吴家的家主接触,将他策反。”

裴满听闻,不等陈阵说完,便将一根木棒抽出,抽出之后,他兴奋地问:“我这根是长的还是短的。”

得到陈阵的回答后,裴满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饶有兴趣地看着接下来的抽签。

陈阵抽出一根,和裴满比对一下发现还是长签。

裴满顿时担忧起来,倒不是他担心怀进不能策反吴家的家主,而是因为怀进这才来东都府没多久,对东都府的情况不太了解,让他去策反一个粮商不是易事。

“要不还是我去吧。”裴满担忧地看着陈阵,说。

“既然抽签是元开,那便是元开去。你和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

听陈阵说更重要的事,裴满连忙摆手说:“我资历不如鸣贞,元开,还是让我去吴家吧。”

陈阵向裴满使了个眼色,裴满顿时领会了陈阵的意思,说:“不过我家是盐商,怕不招待见,元开既然抽到了签,还是元开去吧。”

等怀进离开后,裴满连忙问:“鸣贞刚才是什么意思?”

“前几日收到庭中来信,我便知道元开要来,所以找了个事先支开他。就算从内部攻破一个粮商也没有用,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找到粮食才对。”

“哪里有粮……”

裴满忽然想到了什么,他“噢”了一声,紧接着小声说:“我知道了。”

在陈阵的凝视下,裴满挤出笑容,说:“既然鸣贞害怕,那我跟从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