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翻译们的迷乱情史>第85章 升级

孔文龙开始准备过完十五就去上班卖画,过年前后花了好多钱了,也该挣钱了。正月十六这天,孔文龙来到了文化斋画廊。只见紧挨着文化斋的另一侧,已经盖好了门面房,嫂子告诉孔文龙,这也是她家的。以前卖画时,这里一直围着施工,还老吵着翻译卖画,现在终于结束了。

孔文龙向嫂子拜年,并祝福文化斋新年更加红火兴旺。嫂子说:“今年文化斋要升级变样,做大做强。”孔文龙问怎么实现?嫂子回答说:“首先,把这两间门面房在中间打通,就是在墙上开一个圆门,这样可以挂两个屋子的画。然后再做一个大锦盒,也放满镜芯,这样翻译带的老外多了就能在两个地方同时进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在外屋等候。”

孔文龙大喜,说:“嫂子,这样太好了,以前我带人来了想往里面走,可里面没忙完我只能在外面等,好多老外着急都走了,太可惜了。”

这时候,其他翻译都陆续来了,大家和孔文龙一样,一是在家待腻了,二是都缺钱花了。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大家都感觉像过了好久一样,互相之间有着聊不完的话题。有谈论春晚的,有打听给出去了多少压岁钱了?还有被家里催婚的等等,画廊里面叽叽喳喳的,真是热闹非凡。

嫂子说:“差不多都到齐了,把门先关上,今天咱们再开个会,说一下今年的新打算。”孔文龙过去把门关了,大家进了里屋围着锦盒坐下,等着嫂子发言。

嫂子又说了一遍两个屋子打通的事,然后她说:“还有两个事给大家也说一下,一个是从今年起,画廊扩大了,也上了档次,以后镜芯要报150-180元了,不要再报120元了,这样能增加画廊的收入,让翻译也能多提钱。第二个是要把画院的詹清平画家请过来,让他当场作画,以后带来了老外先看老詹作画,然后再看镜芯。如果可以,先把老詹画的卖了,再卖镜芯,老詹的画卖了提钱和镜芯都是相同的。”

严有才问:“那老外还价了,100元还卖不卖?”嫂子回答:“当然要卖,但你必须先报高,卖不了再说。”停了一下,嫂子又说:“两个屋子卖画,报价必须一样,否则老外互相一问就穿帮了,还有说哪个画是自己的要互相通个气,免得说重复了。”

薛豪义插话说:“嫂子,你要和老詹说好,如果老外不喜欢他的画,他不能逼老外,否则后面的镜芯就没法卖了。我以前听说过老詹在画院逼老外买画的事。”嫂子说:“你放心,老詹那里我会和他说好,不能因为他影响了整个画廊的生意。”

................

会很快就开完了,嫂子也不想耽误大家当天的生意,毕竟今天是农历年开门的第一天,非常重要,而且还来了那么多翻译。孔文龙刚要出去工作,嫂子把他喊住,问:“小孔,年前听你说好像要结婚,现在咋样了?”

孔文龙无奈地摇摇头,说:“不好意思嫂子,赵红玉她爸不想让她那么早结婚。”嫂子说:“还早?她今年都25岁了,这是她爸在挑你的事。你今年别贪玩,好好跑,多挣点钱,到时候多拿出几万块钱往她家桌子上一搁,你看她爸还有啥好说的?”

孔文龙说:“嫂子说得对,我也这么想,不能让她爸看不起我。”嫂子说:“你好好干,我一直看好你呢,你今年就是文化斋的顶梁柱。”孔文龙笑着走了出去,同时还伸出手来比划了一个象征胜利的“V”字。

所有的翻译都跑到了鼓楼外面去叫人,包括平时总是喜欢坐在画廊门口捡人的林丽人、王慧心,这几天都出来了。蛰伏了一个正月的翻译们各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孔文龙、薛豪义和严有才三个男翻译,更是冲到了最前沿阵地——钟楼地道口,严有才甚至跑到了更远的钟楼书店门口。

当天晚上,画廊结账时,营业额达2000元,这在刚过完年的淡季已经很不错了。

第二天,画院的画家老詹果然早早就到了,嫂子给大家隆重地介绍了他,大伙一致说对老外就说是詹教授。老詹早就听说了孔文龙,还专门和他握了手,表示今后要精诚合作。从此,孔文龙带来了翻译,都先交给老詹,他能直接干掉最好,至少已经卖出一张画了。

如果老詹现场画时老外不想买,孔文龙马上就把老外拉到里屋去看小镜芯,也不影响什么。老詹在画廊现场作画也有好处,以前翻译们给老外说是学校举办的画展,有的老外还不相信,现在看到确实有“教授”在画画,就更像真的了。

老詹今年快五十岁了,到底是比翻译们多吃了几年饭,他对老外的观察和判断往往比带着老外聊了一路的翻译还准确。老詹一边作画,一边用半生不熟的一点土味英语和老外交谈,同时还对老外察言观色。

老詹如果发现老外感兴趣他的画,就报高一点的价格,反之就开价较低。有时候,老詹先说200,看一下老外的眼睛,如果老外没感觉,他就又加上80元;如果老外眼里一惊、眼睛睁大,他就加上人民币三个字,就是200元钱。总之,老詹特别能揣摩老外的心理,把灵活报价运用的得心应手,这一点,翻译们都自愧不如。

见的老外多了,老詹甚至能决定给老外画什么内容,比如:给一般人主要画竹子,这是最代表国画的题材;给老年人和带小孩的画动物;给情侣画两只鸟,等等,真正做到了看菜下饭、因人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