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翻译们的迷乱情史>第81章 哥姐

大年初二,是传统的女婿回门的习俗。孔文龙作为预备女婿,带着孔妈妈早已准备好的四样大礼,来到了赵家。每年赵家的初二是最热闹的,只有老大一家去了丈母娘家,其他人都在。大姐一家本来就住在同一个家属院子里,反而比谁都来得还晚。二姐一家三口虽然住在最远的纺织城,却都跟在孔文龙后面早早就到了。

第一次见到到二姐家人,孔文龙在赵红玉的介绍下,热情地和他们打着招呼,拜年祝福。孔文龙觉得这个二姐也长得很漂亮,只是气质没有大姐好。当天二姐穿了一身笔挺的西服,还烫了一头的大花,这是当年最流行的螺丝头。

二姐夫个子不高,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普通人的样子,还特别腼腆内向,都结婚多年了感觉在赵家还很紧张。他们的女儿娇娇才2岁,还老是缠着让大人抱着不下来。

二姐赵红霞上面有一个明星般漂亮的大姐,既是值得骄傲的好事,也是让她自卑的坏事。从小她就是在大姐的阴影下面长大的,她都听腻了左右邻居对大姐的赞美和夸奖,相比之下就显得自己那么普通和黯然失色。

都说不能在一个女人面前夸奖另外一个女人,这句话用在亲姐妹身上也照样合适。就这样,赵红霞逐渐养成了不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秉性。

说来也怪,别看二姐整天愁眉不展、一副病怏怏的样子,还特别招男孩。在二姐结婚之前,好几个条件相当好的男孩都在追求着她。可能是因为二姐总表现得特别柔弱可怜,像林黛玉似的郁郁寡欢的样子更容易激起男孩们的保护欲,她一点儿也不缺男朋友。最后二姐选择了相貌普通但有正式工作的邢海天,就是现在的二姐夫。

赵家父母对二姐的对象其他方面倒还满意,一开始就是嫌他家是遥远的广西人,将来两家走一回亲戚别提有多么麻烦?但二姐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和邢海亮好了下去。年轻人结婚,哪还考虑那么遥远的事情。

二姐的性格决定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就找普通人结婚成家,再过普通人的小日子的生活方式。后来,她们两口子有了一个女儿,就是现在的娇娇。二姐对这个丫头是出奇地溺爱和娇惯,其他人看不过去,都在劝二姐,她说:“我这个孩子反正又不是男娃,她长大能坏到哪里去?”别人听了这话也就没办法再劝了。

.............

最后,大姐全家也到齐了。说起大姐的故事,那更是精彩,大姐从小就是大人眼里的漂亮丫头,长大后自然就成了公交总公司的风云人物,在方圆几里那都是大家公认的一枝花。

每天大姐出来进去,都有小伙子们骑车围追堵截,追她的男孩先后都能有一个连。大姐人长得漂亮,还能歌善舞,特别招人喜欢。大姐从小就没心思好好上学,早早就知道梳妆打扮臭美了。

大姐是顶替赵爸爸的工作进了公交公司上班的,因为相貌出众,一进厂就被冠名为“厂花”的称号,代表着单位的美好形象,全厂大小的领导都对她关心照顾着,干的是最轻松、最干净的活,天天迟到早退都没人过问。很快,大姐就成了厂里公主一般的人物。

大姐就很快找到了杨万军,就是赵红玉现在的大姐夫。杨万军当时是厂里的技术员,电大毕业的他在厂里格外地出类拔萃,加上人也长得帅,那眼睛里就没瞧得上的普通姑娘,但他对大姐却是一见如故。他们两个人当时是厂里的一对金童玉女,可谓郎才女貌,特别相配,一下子就好上了。

赵爸爸知道他们的恋情以后,是坚决地反对。因为赵爸爸和杨万军的父母特别熟悉,杨爸爸是文革年代厂里的另外一派的领袖,是赵爸爸那一派的死敌。这两派的老大自然是势如水火的关系,根本就不可能不计前嫌和握手言和。

赵爸爸就逼着赵红英和杨万军分手,可骄傲任性的赵红英宁怎么能够顺从家长的安排呢?赵爸爸发火了,甚至以断绝父女关系来威胁大姐的婚事,可大姐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抗争着。天底下从来就没有能拗过子女的父母,最后只能是赵爸爸彻底妥协了,勉强答应了他们的婚事。

然后,很快大姐他们就有了女儿盈盈,今年已经7岁了。盈盈完全继承了妈妈赵红英的优点,既漂亮又活泼,当然也是从小就能歌善舞。曾经有儿童歌舞团要盈盈去发展,都被赵红英两口子拒绝了,那条路太窄了,万一将来不成就麻烦了。

............

因为今天是大年初二,赵家的儿子赵红凯没在场,他们一家三口去了丈母娘家了。说起赵红凯,他的婚姻还算平顺。赵家一共5个孩子,一儿四女。平日里都是大女儿赵红英在管事,赵红英养成了泼辣霸道的性子。

赵红凯虽然是老大,但却是个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主,家里无论大小事都指不上他,赵爸爸说是因为家里女孩子太多了,阴气太重的缘故。后来孩子们都大了,姑娘们的男朋友就顺理成章地包揽了这些力气活。尤其是小女儿赵红玉,后来居上,她一弄就是叫来十几个男生到家里来帮忙,买煤、买粮的事都被她承包了。

因为赵红凯是家里的独子,还有4个待嫁的妹妹,就引来了好多姑娘们的青睐,她们都想争着嫁到赵家。可赵红凯也和赵红霞一样,偏偏选了大嫂韩喜梅。韩喜梅貌不惊人,但却有着其他姑娘难以相比的优点,那就是她有着一份正式的国企的工作,在从前那个年代,这就是可以秒杀一切情敌的秘密武器。

赵爸爸对韩喜梅的工作比较满意,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嫂的家里是三秦省北边的秦北人,那里的人都有祖祖辈辈投靠亲戚的风俗,这一点赵爸爸见多识广,是完全了解的。当时还有一个公交公司家门口的北山门城中村的陈姑娘,对赵红凯也是非常倾心,赵爸爸也很喜欢那个姑娘,可赵红凯嫌对方没有正式工作,最后还是选择了韩喜梅。

赵家身处的公交总公司,全厂几乎都是司机,第二代的孩子们首先学的都是开车。除了赵家的孩子们,整个公交总公司家属院,恐怕找不出没有驾照的年轻人。当然了,以前国家管理不严,他们随便托个人就能办来驾照。

主要是赵爸爸坚决反对家里的孩子学开车,他自己开车,可他经历过了太多开车的灾难。全厂的司机,几乎没有不出过车祸的,压死人的也比比皆是,因为车祸受伤致残的都一大把,还有不少闯祸坐牢的呢。尽管当年赵爸爸是厂里的司机标兵,是水平最高的试车员,甚至是驾校考试的裁判,但是他的孩子们都没有一个学过开车。

最后,赵红凯上了厨师学校,通过了职业考试,成了一名高级大厨。但赵红玉却抱怨说她也没吃过几次哥哥做的菜,只有每年过年,赵红凯才不得不亲自下厨,给大家做一桌子大菜。

赵红凯作为大厨,有自己的一整套后厨工具,光刀就要带七八把。每到吃年夜饭的时候,赵爸爸就坐在桌旁仔细品尝,还每次都能挑三拣四地指出儿子的不足之处,搞得赵红凯直冒冷汗。

平时都是大家先吃,等赵红凯全部做完了菜和汤过来,大家都吃了不少了,赵红凯却只端起一盘拌黄瓜,就着啤酒就够了,其他的好菜他几乎都不碰。大厨就是这样,辛辛苦苦给别人做好了美食,自己也就没有胃口了。和其他大厨有一点不同的是,赵红凯非常消瘦,外人绝看不出来他是个厨子。

嫂子韩喜梅也还算争气,婚后第二年就给家里添了一个小孙子,就是都都。凭借这个儿子,韩喜梅轻易地完成了赵家传宗接代的神圣使命。这可是个两代单传的家庭,韩喜梅一跃而上,差不多就成了家里的太上皇,坐月子时一家老小都围着她团团转。

从此,赵家的家务事彻底和她不再沾边,都由赵妈妈和几个小姑子包揽了。赵爸爸更是趾高气扬了,因为赵红英的婚事让他在家里郁闷了很长时间,这下总算能扬眉吐气一下了。

都都是个聪明的孩子,明显比同龄的孩子早熟,脑子特别好使,三岁就会自己拿钱去买好吃的了,然后就开始帮助家里面去厂里的食堂买馒头,这让左右邻居是羡慕和夸奖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