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翻译们的迷乱情史>第66章 画家

还有画家许亚云,本来是个门外汉,是中学里教历史的边缘化老师,他为了改善生计,下了班就在家学着画国画,慢慢地送到外面去卖。因为自己是新手,许亚云特别虚心地向所有人请教,包括画廊的每个翻译。

许亚云非常会来事,每次来画廊结账,都会主动给翻译们买冰棍等零食,讨好大家。许亚云心里清楚,如果大家多介绍推荐他的画,他的收入就能提高。同时许亚云认真地请翻译找出他的作品不足之处,争取不停地改进以迎合市场,就是说:什么好卖?他就画什么。

在许亚云身上,没有一丝文人和艺术家的清高和穷酸劲,反而有商人浓厚的青铜味道。许亚云的画,大多数都比较简单,因为他学画最短,技能最弱。但许亚云贵在能扬长避短,作品创意新颖独特,让人耳目一新。所以许亚云的作品在文化斋功力一般,但销量却是遥遥领先。

许亚云见到了文化斋的后起之秀孔文龙,对他也是极为客气和热情,希望他对自己的作品加大讲解和推销。孔文龙对许亚云的境界比较赞赏,夸奖他是用智慧在创作。

..............

画家韩光明,是个最不像画家的画家,他身材低矮,相貌粗犷,嘴里还有个镶了金的大牙,被郭大成称呼为“野兽派画家”。别看韩静鸣其貌不扬,但在绘画上却聪明十足,他的画功和选题都是极其符合市场的需求,画得既甜又媚,是典型的“商品画”作者。

文化斋的翻译们最喜欢的就是韩光明的作品,每个人在给老外讲解的时候,都说韩光明的画是自己的作品,所以他的画在文化斋销量仅次于许亚云。但由于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韩光明的作品是自己的,翻译们就经常在老外面前穿帮,气得嫂子不准女翻译这样说,女孩们就说嫂子偏心,只喜欢男翻译。

文化斋和画院卖的这些画,在旅游行业被称为“行活”,就是不算艺术,只是商品。同真正的艺术品绘画相比,首先都是从名家画册里临摹而来的赝品。其次都是像流水线一样同时绘制在很多同样大的宣纸上,每次画同样一部分,最后同时完工,并不是画完一张再画下一张,所以不是一次完成的。

这样就大大加快了速度,一次能完成一堆作品,也就能多赚钱。但给懂行的人看,一眼就能识破,毫无技法和美感,更没有艺术价值。所以,“行活”又叫“商品画”,跟艺术扯不上边。

可事情就是这样,就是这些被专家称为“垃圾”的商品画,养活了95%以上的画家,只剩下5%的画家是在真正的从事绘画创作。所以,普通人买的绘画作品基本上都是行货、商品画,这是比较可悲的。

当然,普通人也不懂绘画,只当是个摆设和装饰品就算了。所以,孔文龙等翻译们才能轻易地把中国画卖给外宾,如果他们懂中国画,那打死也不会买这些垃圾艺术的。因此,卖画给外宾这个行业,是细分旅游市场和绘画市场的结合,是地地道道的特种行业。

.............

韩光明另外一个为人称道的事是他的娇妻,她叫何小梅,是个湖南姑娘,她也是画院几十个画家里最漂亮的媳妇。何小梅很小就到了西京打工,碰巧认识了学画的韩光明。韩光明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貌所折服,然后就死皮赖脸地纠缠她。

作为一个在大城市最底层的挣扎的打工妹,没有多少选择,何小梅就被连哄带骗、稀里糊涂地就被大家把她和韩光明扯到了一起,从此掺杂不清。最后,何小梅没有办法,只好嫁给了这个其貌不扬的西京青年。从此,韩光明在画院开始趾高气扬起来,因为他有了得意的资本。大家不禁叹息:这是真正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不过,孔文龙对韩光明的作品还是非常喜欢,主要是非常好卖。所以,孔文龙总是对老外说,这些落款是“光明”的都是他自己的作品。在画廊卖画,每个翻译基本上都会选择一个画家的作品说是自己的画,这样人多的时候不会穿帮。

但这种固定死板的方法都是初级水准和普通翻译的手法,到了高手阶段,就没有任何章法限制。高手善于察言观色,看到老外喜欢或者注意哪个作品,就当即说是自己的,这样大大增加了成功的机会。

这如同武侠小说,初学武功,死守剑法、拳谱,高手却是无招胜有招、随心所欲。可见,世上再不相同的事,其本质往往都是道理相通的。孔文龙既然死守韩光明的作品为自己的画,他就离真正的高手还差远着呢。

..........

画家王一生,是专攻竹子的作者。他的作品功力深湛,笔法娴熟,尤其是墙上的大雪竹,更是气势磅礴。翻译们介绍时,都说是教授的作品,其实王一生和孔文龙同岁,也都才26岁。因为是专攻的原因,画竹子无人可比,但画其他题材就基本上比较平庸了,因为题材单一,所以他在画廊作品较少,收入也不高。

但凡专攻一门的人,大多都有些死板、不灵性,显得老实和幼稚。但王一生也有能拿的出手的事,那就是他娶了一个飞机上的空姐。据说,不善言辞的王一生,是靠不辞辛苦,整天大晚上跑到机场接送,才打动人家的芳心,最终成功地抱得美人归。

为此,王一生曾经省吃俭用,甚至负债买了一辆重庆80摩托车,这在当时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也就成为这条街画家和翻译中第一个骑上摩托的人。

.............

苏秋果,听上去是一个朴实接地气的名字,但他画的却是现代画,也是工艺画。苏秋果主要画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画,当然全是是靠模仿旅美大画家丁绍光。在画廊的四周墙底下的镜框里,有一些苏秋果的作品。

这类作品特点鲜明,喜欢的人非常喜欢,而不喜欢的也非常排斥,当然也属于小众作品,销量低迷。所以,苏秋果也整天为生计奔波,常常是为吃饭、喝酒一筹莫展。

苏秋果的形象还是非常有感染力的,他本人是个大帅哥,个子比孔文龙还略高,气质也不错。可惜的是苏秋果经常为五斗米犯愁,平时就穿的奇奇怪怪、不修边幅,一看就是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让人唏嘘不已。

............

最后出场的画家林建强,是以画牡丹着称,他是多面手,除了牡丹也能画其他的东西,像动物、花鸟,另外还能画山水。在做人做事上,林建强自然比王一生和苏秋果强多了,既活道又能干,自然更加招人喜欢。可见,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能画出什么样的作品,这是绘画界的千古定律,和文学界如出一辙。

林建强的女朋友也是画家,她叫季玉涛,也在画院学画。季玉涛是画院女生里边最漂亮、最有气质和最有魅力的画家,在画院,也只有鹤立鸡群的林建强才配得上她。他两个人的相好那就是水到渠成,天作之合。

季玉涛,像男生的名字,简直名如其人,性格也像男生一样豪爽干脆,有些像赵红玉。季玉涛留着一根长辫子,走起路来也是风风火火,特别英姿飒爽。文化斋的男翻译,包括孔文龙和薛豪义都不算是阳刚汉子,大家对季玉涛,大家都毫不掩饰地欣赏和喜欢。

季玉涛的作品更是大气,画廊最中间只挂大四季和“六君子”(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人物画像)。这个“六君子”就是季玉涛的大作,当然是临摹三秦省着名画家王西京的作品。曾经,画院刚开始对外宾卖画时,大家还讨论过这个话题:卖给外宾临摹着名画家的作品合法不?后来,画院领导说只要不写名家的姓名(只写自己的名字)就行,算是习作,不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