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兴汉>第237章 曹操一战天下定

酸枣,位于后世延津县西。

荥阳位于后世荥阳市东北。

两地相距约两百里。

此时的黄河,并不在后世的位置上,在流经广武城的时候,流向后世的新乡市。

也就是说,与后世荥阳在黄河之南,酸枣在黄河之北不同。

此时的荥阳和酸枣都在黄河之南。

酸枣联军抵达荥阳附近后,只要渡过汴水,也就是荥阳北的敖仓。

“汴水,又称汴渠,连通黄河与济水和鸿沟水,自是为了方便各地粮食运到敖仓。

始皇帝统一中国后,在敖山置仓积谷,以应对随时可能的战争。

除此之外,敖仓还是漕运的中转站,将从黄河而来的山东漕粮转运长安、洛阳(水运而来的山东漕粮往往因为黄河中上游弱小的水运能力而滞留,在敖仓卸粮后,可存储,也可经陆路直到雒阳和长安)。

大汉对其重修,并设置敖仓官治理仓务,直属中央。

敖仓当关中与山东之冲,储粮丰富。”

曹操纵马扬鞭,指着汴水对面的敖仓开口道。

“敖仓西是广武城,只要我们渡过汴水,进攻敖仓和广武城,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粮草。

然后令一直偏师布防荥阳方向的徐荣,大军则可以直接进攻成皋!

到时候,徐荣只有投降,或者强行来攻,如此攻守之势异也,徐荣必败。”

酸枣联军浩浩荡荡,旌旗遍地,几乎看不到尽头。

在曹操的先锋军用舟船相连,搭设浮桥的时候,各路军纷纷赶到。

众将受到曹操的邀请,都来到汴水边,观看对岸的局势。

只见无论是敖仓还是广武城,都是紧闭大门,根本没有军队外出。

“哈哈哈哈,我大军一到,徐荣定然龟缩于荥阳城中,岂敢动作!”

曹操大笑。

臧洪微微皱眉,道:“徐荣乃是董卓麾下骁将,我们大军十万。

当渡河一半,待困住荥阳之后,另一半再渡过汴水。”

“哈哈哈哈哈!子源,为何如此畏首畏尾,难道我们这十万大军,都不能给你安全感嘛?”

曹操仰天大笑,马鞭指着对面,“诸君,我十万大军已经来到汴水边,徐荣若有胆色,当整兵半渡而击。

可是,徐荣呢,哈哈哈,如乌龟一般缩在荥阳城中。

诸君不必迟疑,此战,可谓是一战而天下定。”

这一次,众人大都站在了曹操的一边,毕竟十万大军,而且是真的十万大军,单骑兵就有两万余。

臧洪也点点头,他也觉得此战必胜,之所以分兵过河,不过是为将者的一种习惯使然。

毕竟一路万一败退的话,另一路还可以接应。

这时,刘岱道:“孟德,你如此鼓吹天下定,此战若真的天下定,你当居首功。”

“不敢,不敢。我不过临阵画策罢了,能一战而天下定,都是诸君之功!”

曹操虽然豪气满怀,但并没有得意忘形。

张超问道:“徐荣不过偏师,我们就算击败他,又怎么会是天下定呢?”

曹操指着前方道:“雒阳空虚,徐荣败,我大军直入雒阳。

到时候兵分两路,一路围困雒阳,另外一路伏于小孟津一带。

皇甫嵩知天子危难,必然回军来救。

如此盟主和韩冀州趁机掩杀。

皇甫嵩就算不败,也必然兵马疲劳,到时候在他渡黄河的时候,我们趁机半渡而击之!

如此,皇甫嵩此等名将被执,雒阳百官必然献城。

这岂不是一战而天下定。”

众人闻言,不由得纷纷点头,说到用兵上面,曹操确实有独到的见解。

这时候,一员虎将策马而来,大声道:“启禀奋武将军,浮桥已经搭设完成,可以渡汴水了!”

“好!”

曹操环顾众人,拱了拱手:“诸位,咱们渡水!”

“渡水!”

“渡水!”

胜利在望,现在是捞取功勋和战绩的最好时刻,众人也不再迟疑,一个个兴奋的叫道。

那种积极的样子,就好像去晚了就吃不到肉了般。

当然,他们虽然积极,但最起码的调动还是知道的。

曹操的先锋军首先渡过了汴水,然后分兵突进,一支前往敖仓,一支前往广武城,斥候也飞快的撒了出去。

随后众人的大军也纷纷渡过黄河。

“什么,徐荣居然在荥阳北建下营垒?”

一骑斥候来报,曹操皱起了眉头:“此僚还真有些魄力!夏侯惇,曹洪,随我率军三千,前往抵挡。

哼,若是在城池之中,我们倒也无法。

他却出城兴建营垒,是欺我十万大军如无物啊!

传令诸君,我已领兵防御,可继续渡河!”

曹操一边调兵提防徐荣,一边使人通知各个盟军。

很快,曹操带人来到一处高坡,远远的看去,只见徐荣的营垒兴建在平坦的大地上,一望无际,可见远处的荥阳城。

“呵呵,徐荣竖子,居然在平原之上设立营垒,这家伙,却是不知道我们有两万多骑兵啊!”

曹操捋了捋胡须,但随即也就弄明白了,“徐荣连斥候都不敢派,自然不知道我们有这么多的骑兵,所以才会在平原地带设立营垒,哈哈哈!”

在曹操防御徐荣的时候,联盟其他军队也纷纷渡过黄河。

十万大军,连绵无尽,在敖仓和广武城周围铺的满地都是。

举目看去,到处都是旗帜,到处都是士卒。

眼见十万大军都已经渡过汴水,而徐荣的营垒依旧没有任何动静,曹操微微提起的一颗心也彻底放了下去。

很快,联盟众人再次汇聚,讨论下一步的行动。

曹操当仁不让的开始主事:“羊秘和胡母彪各率一万人,围困敖仓和广武城。

我们占尽优势,无需强攻,不消两日,贼寇必然投降。”

刘岱问道:“徐荣那边呢,我们要强攻他的营垒么?”

毕竟大军在城中,出城不方便,并不像电视剧和小说里一般,一声令下,几千上万人就出城了。

要出城的话,要先放吊桥,再开城门,开了城门后,士兵才能一队队的出来。

毫不夸张的说,一万人出个城,再列阵,那至少也要半个时辰的功夫。

但大军在营垒之中就不同了。

“不需如此!”

曹操微微一笑,嘴角已经开始微微上勾。“我们可以大军西进,如此徐荣必然出兵来袭击我们,此反客为主之计也!”

张超问道:“若是徐荣不来进攻呢?”

曹操微笑的看了张超一眼,道:“那我们就将计就计,直接围困成皋,断了徐荣的归路。”

“妙,妙计啊!”

张超忍不住夸赞道。

刘岱眉头皱起:“我们有十万大军,直接打过去就行,如今还智计百出,岂不是欺负徐荣?”

说到最后一句,忽然展眉大笑。

“哈哈哈哈哈!”

众人再次大笑起来。

这时,曹操忽然发现一个人没有笑,而且还在认真的看书,顿时无语起来。

他正要训斥,忽然发现此人是山阳太守袁遗,也就是盟主袁绍的堂兄。

他急忙把训斥的话收入腹中,转而道:“诸位,你们知道大家同样都长大了,为什么只有我智计百出呢?”

闻言,刘岱等人的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

曹孟德,你什么意思?

大家捧你两句,你就真的以为自己是名将了?

若不是看盟主袁绍的面子,你能进入我们士人的圈子,你这个奸宦后人。

然而也有若有所思的看向曹操。

张超更是一脸疑惑的认真询问,道:“孟德,为什么呢?”

曹操猛地一指正在看书的袁遗:“因为,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

众人顺着曹操的方向一看,正是一言不发的山阳太守袁遗,此刻书呆子一般抬起头,愕然道:“都看我作甚,要出兵了么?”

“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时候,众人哪里还不明白曹操是在讽刺袁遗,一个个大笑起来。

什么大家同样都长大了,为什么只有我智计百出呢?

这就是个段子啊!

哪有打仗讨论事情的时候,还在看书的?

(他们可能不知道还有一位大神,在刀兵都打到门口了,还在家里读书呢。)

“嗯?”

袁遗有点莫名其妙,但见众人都在大笑,于是也跟着大笑起来。

这时,张超见笑的有点过分了,于是问道:“若是徐荣来出战,该当如何?”

他这一问,众人笑的更加大声了,刘岱甚至笑的前仰后合。

最终,还是曹操先收住了笑声,认真的解释道:“徐荣要是胆敢出来进攻,那我们十万大军还等什么呢,自然是打回去啊!

他营垒设在平原上,视野一望无际,根本无法在周围设置伏兵,我们正好大军掩杀。

尾随他直接覆平营垒,然后再跟着他进入荥阳。

徐荣一灭,我们再无任何后顾之忧,天下定。”

随着曹操的一锤定音,众人回转各自军中。

一万人围敖仓,一万人围广武城,其他七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西进军。

在进军的同时,曹操也在使斥候不断的打探着营垒中徐荣军的动向。

“战场之上,要看到我们的优点,放大敌人的缺点,充分的蔑视对手。”

曹操一边指挥,一边不忘教导卫兹、夏侯惇和曹洪等人。“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则是要重视对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军既动,斥候出行。”

卫兹、夏侯惇、曹洪等人纷纷点头,曹操,有名将之风!

很快,斥候不断来报,徐荣步骑五千出了营垒,快速向这边追击而来。

“徐荣来了!”

“此子,不知道是不畏死,还是真有妙计?”

曹操细长的眸子微微眯起,“仅仅五千步骑,就敢来游击我等数万大军,哼,真是不知所谓!”

徐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