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233章 在寻秦记里开地图27

  老实说在阿玉看来, 这秦国的军功升级制度其实是一种另类的科举制度。甚至比科举更公开,公正,毕竟这没有读书识字这些成本, 只要敢拼就行。是一种惠及到几乎所有人的进步方案, 是人才上下流通的关键……更是社会金字塔底层百姓的希望所在。

  哪怕是他自己, 听着那墨家弟子叨叨叨的说其立功的过程, 算计自己还有多少功劳就能升级什么的,也忍不住跟着有些心动。差点没给这小子忽悠的直接搬家来秦国了。好在他坚持住了,不然这杂家高人的形象啊,差点就没了。不过在怎么忍,影响还是有的,最起码这会儿他是不想再听这小子盯着这一个话题说下去了, 所以赶忙重新问起了他关心的和氏璧的事儿。

  是的, 就是和氏璧, 虽然这会儿他对于下手有些动摇,可他更知道自己的机会就那么两个, 一个是在秦国王宫, 一个是在赵国王宫,至于路上?作为一个电视剧, 他不觉得和猪脚怼上是什么好主意,万一遇上个猪脚定律可怎么办?只要一点点差池, 暴露了身份,那麻烦可就大发了。

  所以即使这会儿他对于是否会影响秦国国策有疑惑,却依然继续他的打探的计划, 心下琢磨着这秦国和赵国两处王宫的盗宝可能性。你说这事儿太扯?王宫不是那么好进的?亲,阿玉可是从那个能到大宋皇宫御膳房偷烧鸡吃的武侠世界来的,你说这战国年代的王宫对他有啥难度?

  既然没难度,他自然能挑挑拣拣,给自己寻找更好的时机和最合理的方案。

  “你是说,近来老臣出入宫中频繁?若是这么说……对了,邯郸之围结束之后,统计伤亡数字可大?”

  “和长平之战比,只有多没有少的,哎,这一次虽说确实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可到底对着赵国逼迫太过了,不然也不至于……楚国插手中原诸国的战事向来不多,因和大秦姻亲不断,还常相互配合,这一次都忍不住,可见大王到底是急切了些。想一鼓作气,只怕……”

  墨家的子弟常年在外游走,见闻最是广博,故而即使没什么政治天分的,也能偶尔当个事后诸葛亮,说出些难得的见解来。这不是,这一番话听到阿玉耳朵里那就相当的有道理嘛。

  “大王年事已高,想得些功绩,好在将来于秦国历代先王那里有些交代,也算是人之常情。只是可惜了,这一次功亏一篑,如今接连两次的战事,也损伤了不少的元气。想来休养生息数年是一定的。”

  “确实,我也曾听人这么说过。据说各处的郡兵已然散了,便是军功统计也增加了不少的人手,想来是想早些将这些给了了。对了秦玉,听说你想在秦国开个杂家的学堂?这起学堂的事儿倒是容易,有咱们墨家在,不管是起屋子还是去官府报备都能一并给办了,可到时候让谁来教导?前些日子我遇见秋生他们的时候,他们还说没出师呢。这……可不能因为着急,毁了你们咱家的名声。”

  墨家弟子除了钜子和顶下名分的师徒,别的墨家弟子多以兄弟相称,因为阿玉和他们交好,这样的习惯也一并给带到了杂家这里,对着阿玉,那是有什么问什么,半点客气什么的都没有,好像阿玉不是那个已经名声在外的杂家大能一般。

  阿玉对于他们的习惯早就已经处之泰然,根本不在意不说,还能一同开着玩笑,一边下套,往里头装人。

  “怎么会没人?我杂家的东西,那就是包容兼并,只要是世上有的都能学,这就是杂家,所以啊,我都想过了,不行可以在城里寻那些不得志的过来兼职,哪怕是给上论语呢,那好歹能让学子识字了对吧,不亏。”

  “要是这么说,那还真是啊,名家那嘴多厉害?纵横家死的都能说成活的,都是本事,就是道家,医家……我听说你也挺懂这个?那相互交流一下,让他们帮着上几日课确实也是可以的。”

  “可不就是这么说嘛,你看啊,种地相关的,那可以让农家的人来帮忙教上几日,和手艺技巧相关的,你们墨家匠人那边也一样很胜任,就是武艺,你小子都能当个先生对吧。”

  对啥?别当人都是傻子,都说到这份上了,就是脑子再慢也反映过来了好不,这合着就是用其他家的人帮你杂家□□弟子呗。这空手套白狼的本事……怎么听着比方士那些家伙都玄乎呢?

  “都,都让别人当先生,那,那你呢?合着你自己啥都不用干?”

  看,连人家孩子都知道不对了吧,阿玉你这事儿干的太偷懒,小心天怒人怨啊!可惜,谁让这遇上的是阿玉呢?这脸皮的厚度,真心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只见阿玉挑着眉头,满脸惊疑的说到:

  “怎么能说我自己不干活呢?那不是分身乏术嘛,关键时刻我还是会过来的,最起码这开学,这教导杂家典籍肯定不能假手于人对吧。”

  等等,你这意思是,除了这两样,别的你都能随便丢给别人?为啥越听越觉得不对呢?那墨家的娃正想在说点什么,不想这里还没有开口,那边阿玉一个转头,指着外头街道两边的屋子,问起了各种等级房屋的细节,将话题呼啦一下就扯开了。不单是扯开了,还正好是问到了这人的得意处,于是越说越兴奋的他,直到最后走出去回家才反应过来,自己被忽悠的有多惨。

  “果然,我就知道,除了我们墨家,就没一个是靠谱的,哎,都说能者多劳,这劳的是不是也太多了点。”

  真是呵呵了,也怪不得阿玉敢这么忽悠呢,合着这就是个自恋狂啊!不忽悠他忽悠谁?什么叫除了墨家,没一个靠谱的?什么叫能者多劳?合着这会儿连着学堂都还没起来呢,他俺这里居然是已经做好了要帮忙的准备了?那你还和阿玉叨叨个什么啊!

  这边的墨家弟子怎么叨叨,阿玉不关心,在送人离开之后,借着观察各处农事的借口,阿玉常常在外头一走就是一日。还常常不是在田间地头教导些黔首农户种地,就是王山林边的猎户人家,教导一些陷阱技巧,如此不过是几日的功夫,因为他的名声,或者其他,而关注到阿玉这么个人的各方势力就在移开了他们的目光,不再刻意盯着了。也给了阿玉更多的宽松时间。

  什么?为什么来这里不藏着掖着?若是以往,隐藏着走动倒是也有可能,可如今,特别是在秦国,那就不成了,因为阿玉如今可不再是以往的阿玉,从最初的增产农事技巧,到和农家合作制定的精耕细作的方案,粪肥的应用,石磨,踏碓等的发明等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巧方,让阿玉已经有了不小的名声,二作为名人,这关注度……离开这么些日子,想做到一点行踪都不露几乎不可能。

  特别是在秦国,这个规矩严谨,执行力一等一的国家,因为阿玉的很多农事,器物上的改良,执行的最完整,最彻底,效果最好的地方就是秦国,在这里,阿玉的名声几乎和农家的老大一个等级,为此连着杂家其他派系的人都受了福荫,在秦国过的相当的滋润。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坦然而来,用嘴实在的接借口更合理些。

  作为执行最好的国家,作为成绩嘴突出的地方,发明人过来查看,研究提升的可能性这个很正常对吧。既然正常,阿玉自然用的很顺手,不单是迷惑了人,还顺带的真的过了一把研究人员的瘾,记录下了足足一大本这个时代人们耕作的习惯习俗,以便将来查询。

  有了这么一个大大的本子在,阿玉半夜当个什么梁上君子,往秦国的王宫里窜来窜去自然也就更有底了。哪怕是出了什么事儿,愣是谁只怕也难以将这小贼和他这样一个研究型人士联系在一起对吧,这伪装做的,阿玉觉得自己要是去干什么间谍,一定也能胜任。咳咳咳,这个不能瞎想,一个不好要是让组长知道了,一脚将他踢到抗战雷剧里头,他估计都能憋屈死。

  感觉有底的阿玉,运气似乎也一并上来了,不过是往秦国王宫走了四五趟,不但是将人家宫里的乱七八糟的事儿看了个够,熟悉了整个王宫的格局,连着人秦王的宝库都给摸到了。若非心下还有那么点底线,差点就真的当了一个梁上君子,做一次盗宝大案了。

  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他放下了在这里获得和氏璧的念头,因为他看到那宝库里布满了斑斑血迹的列代秦王的盔甲宝剑,有些历史久远的,甚至能追溯到最初和戎人征战的年代。也看到了秦王简朴的寝宫,看到了一张张军功赏赐的名册,看到了秦王下令,从王宫用度中划出三成,补贴兵士犒赏缺口的手令,这个贫寒的边陲挣扎出来的国家,三十几代君王的付出,让阿玉不忍心毁了他们任何一次希望。

  “罢了,还是去赵国吧,和氏璧,作为和平的礼物,还是让它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好。”

  阿玉也看到了秦国送和氏璧以示和平的计划。虽然这后头还有一系列的谋算,即使没写明,阿玉也一眼看穿了,可他依然不能做到,因为自己毁去这个希望。不管后头还会发生什么,最起码在秦国送出和氏璧的那一瞬间,在赵国接受和氏璧的那一瞬间,这两个国家几年的战事才算是彻底平息,才能让百姓真正的得到休养。

  “等到了赵国……我再去就是了。”

  下定了决心的阿玉回到了咸阳的住所,从第二日起,彻底的将心放到了田间地头,匠人工坊上,那一刻他的心平静的像是被洗涤了一般,整个人都通透起来,那种历经数世的疲惫都一扫而空。恍惚间他突然灵光一闪,猛地想到一个问题。

  一直以来,他接触各个朝代,负责的搜索任务,不是人物接触了解,就是知识传承寻找,基本都是些无形之物,怎么这一次突然要一个有形之物了?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不对?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阿玉想不通,可这个问题现在也没人可以给他答案,或许当他回去之后,就会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思慕雪 20瓶;古典的彩蝶 2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