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第584章 土木堡真相:淮王也先

《国榷》与《明实录》中。

那些尘封的历史再度被翻开。

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第三日。

一支瓦剌军队,刚刚越过宣府,这支军队规模并不大,仅有两千余人。

但他们并非南下侵扰的敌军。

而是前来朝贡的使者。

带队之人正是淮王也先。

他身兼太师、中书右丞相等多重身份,但最为尊贵的无疑是淮王这一封号。

自正统六年朱祁镇掌权后,也先便被封为淮王,从此成为了皇帝朱祁镇在北方安插的忠实臣子。

作为大明亲王的也先,对此封号倍感珍惜。

他不仅在瓦剌部落中炫耀自己的荣耀,还在每次进贡时都大声宣称自己是淮王。

并誓言永远忠于皇帝朱祁镇。

从正统六年起,他每年都亲自率领使团前来朝贡,对皇帝的命令言听计从。

无论是征战还是其他事务。

都毫不打折扣地执行。

相较于也先的父亲。

一生为大明效力却仅获封顺宁王的待遇。

而也先却是淮王,这是单字王。

是明朝亲王待遇,朱祁镇对也先的赏识与厚爱无疑让也先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报!前方树林中发现一支队伍。

人数约二十余人,服饰各异。

既有锦衣卫之装,也有京军之服。

正在林中休憩,行迹颇为可疑,是否上前询问?”手下急匆匆前来禀报。

淮王也先听闻,心中不禁疑虑重重。

暗忖这莫非是土匪或强盗之流?

当即下令:“前去交涉,告知他们我们是瓦剌的进贡队伍,为皇帝陛下献上良马而来。

速速让道!”

待使者离去,也先的队伍继续前行。

不久,一名瓦剌兵疾驰而归。

气喘吁吁地禀报道:“太、太师……”

也先眉头一皱,挥鞭怒斥:“都说了。

叫我淮王!这是大明皇帝陛下亲赐的封号,岂容尔等轻慢!”

瓦剌兵慌忙改口:“是、淮王。

前方那支队伍中。

竟、竟有大明皇帝陛下在休憩!”

也先闻言,顿时惊愕不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沉声问道:“你确定没有看错?”

瓦剌兵肯定地答道:“属下已报明身份。

陛下让淮王前去参见!”

也先深吸一口气,整理仪容。

随即率领朝贡队伍前往参见皇帝朱祁镇。

在一片茂密的林间。

皇帝朱祁镇端坐于一块巨石之上。

神态凝重。

四周,仅有数位锦衣卫和京军士兵守护在旁,他们的目光坚定。

仿佛随时准备为皇帝献身。

淮王也先快马赶来发现了皇帝。

他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震惊。

“陛下,您怎会在此地?

不是说好,由臣前往京城与您会合吗?”

“臣这次进贡的马匹都带来了!”

话语中充满了关切与不解。

朱祁镇尴尬地笑了笑,道:“不提那些了。

朕的武将谋反,袭击了朕的车队。

朕想要回到京城,你可否助朕一臂之力?”

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恳求。

“什么?”

“可恶这些人竟然敢做这种事?”

说完后,也先陷入了沉思。

没人知道此时也先在想什么。

朱祁镇见状,继续说道:“朕一直信任你。

才赐予你淮王的封号。

若朕能平安返回京城,你将是最大的功臣。如何抉择,你自己看着办吧!”

也先听后,立刻单膝跪地,坚定地说道:

“陛下,您无需多言。

自从您册封我为淮王之日起。

臣的性命便属于您。

这些年,陛下多次助我瓦剌,臣愿拼尽性命,助陛下返回京城!”

朱祁镇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不错,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你永远是朕可以依靠和信赖之人!”

也先站起身来,问道:

“陛下,臣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臣有骑兵两千,是否应该攻破居庸关。

护送您至京城?”

朱祁镇摇了摇头,道:“此举无济于事。

杨俊的骑兵众多,再加上宣府的兵马。

而且居庸关乃是天下雄关,你只有两千人难以成事,而朕已行走了两日,却未遇杨俊兵马。

想必他已在居庸关设伏等候朕了!”

也先面露忧色,问道:“那陛下。

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大同新任总兵广宁伯刘安,是朕的人。

我们可以前往大同寻求他的帮助。

只要有了大同的兵马,我们便可从紫荆关入京城,只要进入京城。

朕便可掌控局势,处置那些叛臣!”

也先听后,立刻拱手道:“请陛下放心。

臣等必竭尽全力护送您至大同城下!”

朱祁镇点了点头,道:“有劳淮王了!”

也先再次跪下,表忠心道:“臣也先。

誓死效忠陛下、我们这就出发吗?”

朱祁镇站起身来,目光坚定:

“出发,前往大同!”

与此同时,在居庸关的城头上。

杨俊焦急地询问着杨能:

“信都已经发出去了吗?”

杨能神色凝重地点点头:“已经发出了。

我们找了个理由,说是遭遇了瓦剌军队的袭击,此时也先应该正在前往居庸关的路上。

时间上正好能对得上!”

杨俊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好,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让也先轻易通过这里。

等他来了,我们就扣下他的贡品。

然后把他赶走!”

突然,杨俊发现杨信的神色有些异样。

便关切地问道:“堂弟,你怎么了?

怎么看起来心事重重的?”

杨信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堂哥,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京中的事情。

你说于叔叔能够顺利完成计划吗?”

杨俊皱了皱眉头,摇了摇头:

“这个就不好说了。

如果立朱祁钰为皇帝的话,那还好办一些,毕竟他性格软弱,容易被我们掌控。

可是太子就不同了,他年轻还小,性格尚未定型,我们也不知道他将来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能接过话茬,继续说道:

“所以伯父才让于谦掌握大权后。

派我们进京。

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京中的兵马。

只要我们掌握了兵马大权,就可以让皇帝下什么诏令,他就得下。

到那时,就是我们杨家飞黄腾达的时候了!”

正当三人议论纷纷之际。

突然城下不远处传来马蹄声。

十几个骑兵正向居庸关而来。

杨能一脸疑惑地望着远方:

“这难道是也先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