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农家子的青云之路>第39章 秀才(上

这两年当中,他们三个人都在老师的督导之下,天天刻苦努力的学习,从来不会到处游玩或者什么的,他们决定参加一个月后的院试。

就是考秀才。

这一天晚上,又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李元说到:师傅,我们三个想参加一个月后的科举,不知道您觉得怎么样?

嗯,事发突然,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

孔夫子正好吃完碗里最后一口饭,放下碗,说:确定吗?

先不要着急回答,吃好饭之后咱们再慢慢讨论。

接着,大家开始加紧吃饭!

大家匆匆忙忙十多分钟后吃好了饭,拾好了。

说:你们三个真的要确定参加一个月后的科举?

李元很坚定,点了点头!

其他两人也一样。

孔夫子接着说,你们三个可要想清楚,这考秀才不同于考童生那么简单,不仅要考四书五经填写和注解,诗,算术。

策论才是考秀才最主要的,这两年学习很认真,但是,这策论你们有把握通过吗?

如果不通过的话,哪怕前面做的再好,你们就很难通过秀才吧。

点了点头,师傅,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只是考秀才,就算有策论,应该也不会太难吧。

赵宇也说到:这两年我们在学院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接触到策论,可这半年我们也经常听夫子他们说起过,我也相信我有这个把握通过。

唐小虎也点了点头,我看也没有多难吧,主要是根据咱们的周围环境来写一篇策论,只要对生活有所了解,写上一篇简单的策论,我们三个应该没多大的问题吧。

嗯,你们三个说的也没什么问题,为师也估及了一下,这是自动主要围着府城,县城的管理来写策论吧,你们三个去该没多大的问题。

还有这几个方面。

那就是如何让下层百姓生活更好,比如说粮食,人口什么的。

那第二个方面就是商业方面的事情。

如果只考策论是这两个方面的话,你们三个人的相见相识,我也是倒是觉得没什么问题,只要不触及国家方面的东西,你们三个是没什么问题了。

既然这样,你们三个已经决定好了,就去参加吧。

让你们三个下场积累了经验,为以后做打算了。

三人很高兴,师傅我们知道的,肯定会努力的。

好。

无论是通过好,还是不通过也好,我也希望你们能继续努力学习。

那为师再问你们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们通过以后接下来的打算是什么。

是接着考举人还是三年后再考?

嗯,师傅,我肯定是觉得三年后再考。

为什么?

首先,以我们三个人的情况来看,考取秀才必定没有多大的问题,可这举人嘛,还差了一点火候,尤其是写策论这方面,如果触及国家政策的话,我们还差了很多,还得多多努力。

第二个问题,我们三个家庭背景没什么,更别提认识什么大人物了,哪怕是接着考,估计也很难通过,就算通过了,也得不到大用,何必要去浪费时间呀,所以最好还是三年后再考吧。

第三个问题,我们三个的年纪还太小了,哪怕是通过一次一次的考试上去之后,也只能按部就班的磨时间,既然这样,还不如在下面好好学习,学习多多累积累一些,你来做官以后也能知道该怎么做。

哈哈,看来你小子平时没少想这些问题吧,嗯,很好,既然你们明白自己的短处在哪里,那考完秀才之后,你们就还是在下面好好学习吧,等几年后再参加举人的考试。

既然你们都想明白了,接下来这一个月到处走走看看,了解了解这府城有什么哪里要改进的地方,能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以及管理,到时候写策论也能简单些。

所以这一个月你们就不必像以前那么学习了,到处走走看看就行了,自己能不能了解到什么,就看你们自己的观察力了,老夫也不管什么了。

好。

从那天晚上他们决定好要参加秀才之后,每天他们都会出去在街上到处逛逛,了解一下县城和府城究竟有什么区别?哪里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前面半个月,他们每天都会一大早出去,到处了解情况,然后再把了解到的情况全部记在一本书上。

接下来十天,他们都在院子里面待着,相互讨论着有关于这些情况,比如说哪里做错了,哪里有所改进,我们都在讨论这些,也写出过几篇策论。

孔夫子也给他们三个讲解过,嗯,你们这三个家伙写的这策论还是不错的,也仔细看了一下很有效果,想必通过这次秀才应该有七成把握吧。

好了,现在还有五天的时间,你们就好好休息休息,准备参加科举。

虽然一个月他们很是顺利就了解到了这些情况,但其中也有麻烦。就比如说是那钱宝,他们就遇上过好几次,每一次遇上都会发生一声争吵,只不过每次都是他们赢了,那家伙次次都被骂的体无完肤,很惨很惨的样子。

可是那家伙无论是输了多少次,每一次遇上他们几个都会和人家发生一些事情。

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样。

这几天你们三个就要好好待在院子当中,不要到处瞎跑了,没事看看书,休息休息,沉静沉静下来迎接科考。

是,师父。

是,夫子。

好了,现在没什么事情,今天晚上你们就休息吧。

接着,他们三个人就各自洗漱之后休息去了。

等他们三个走了之后,孔夫子说:还真是没想到呀,这时间过得这么快,转眼之间已经两年过去了,这小子无论是练武还是读书都非常努力,那上就要参加秀才科考了,这小子现在才15岁不到。

他十分感慨。

就连旁边的孔大也很不是滋味,他说到:老爷,还真是没想到,咱们当初第一次遇见少爷的时候,他只是一个12岁不到的小孩,这转眼之间他马上就要考秀才了,还真是时间过的挺快的。

哈哈。

老爷想必很高兴吧,会遇上一个这么好的徒弟。

哈哈哈,那是当然的,没想到当初偶然遇上一个小孩,老夫会收他做弟子,关于收弟子的事情,老夫可从来都没有想过,可谁都没想到会收下他。

没想到这臭小子无论是读书的天赋也好,还是练武的天赋也好,咱们这两年也见识过了吧。

简直就是,天才。

主要是这小子天赋也好,自己也肯努力,这两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天气好,都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练功,从来都没有一天懈怠过的。

还是老夫最得意高兴的地方了。

老爷说的还真对,少爷的确很努力,天赋也很好。

平时无论是读书也好,练功也罢,老爷都从来不会操心,也不会主动提醒他,少爷也会主动学习。

哈哈,孔夫子十分高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完之后也去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