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笔下升官>第35章 游子归乡

看着窗外的熟悉风景,张子辰此刻心里复杂,今天是2月16日,大年二十八,村子里很多在外的游子不管混的好的,混的不好的,这时候几乎都已经回家了,而自己还在路上。

不过自己并不孤单,班车上自然是人满为患,很多出门务工就业的人此刻正和自己一样踏上回家的旅途。

灵山市离北泉县小荒村其实并不远,灵山市到北泉县一个多小时,北泉县到小荒村也是一个多小时,加上中途转车等车的时间,四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

汽车很快就到了北泉县汽车站,此时时间才十点多,北泉县汽车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拖儿带口的,但是脸上却写满了幸福。

这是游子归乡,他们从祖国各地而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目地,那就是家。一年到头只回家一次,离乡的时候有多痛苦,回家的时候就有多幸福。

张子辰买了一张到小荒村的车票,发车时间是11点,张子辰坐在候车室看着人来人往的人,陷入了沉思。

背井离乡到底为了什么,为了远大前途?为了出人头地?他想更多的是为了孩子、为了一日三餐。

离乡的苦张子辰深有体会,他在北安读了四年,每次暑假回家都是刻骨铭心。

有人说,越有出息的孩子,离家越远,离父母越远。这个张子辰深有体会,他从小虽然家境不好,但成绩优异,一直是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奋发图强,只想有一天离开这个贫穷的小山村。

但是真到离开了,反而又极为不舍,开始怀恋,开始热泪盈眶。

此生如能得安稳,谁愿意颠沛流离。

很快时间就到了十一点,张子辰就听见售票员拿着大喇叭大喊:前往东江县方向的旅客准备上车,车子要发车了。

张子辰收拾好行李,上了开往东江县方向的车,这车要从小荒村路过,所以张子辰每次都坐的这趟车。

看着这中巴车,破破烂烂的,张子辰就知道离家不远了。

车子缓缓开出汽车站,驶上了一条柏油路,这条路是一条县道,连接北泉县和东江县。

看见中巴车挡风玻璃上印着的东江县,张子辰又想起了陈琴琴,陈琴琴家就是东江县的,不知道她是否已经回家过年了。

人吧,就是贱,陈琴琴这么对他,他还总是想起陈琴琴。没办法,陈琴琴是张子辰的初恋,人总是对自己最初拥有的东西恋恋不忘,在一起三年啊,不是说割舍就能割舍的。

一路上张子辰都在回忆,回忆自己和陈琴琴的过往,回忆自己校园的往事。在这个回忆中,车子停在了小荒村的村口,售票员说道,小荒村的下车了。

张子辰才从深深地回忆中清醒过来,拉着自己的行李,下了中巴车。

又一次回到了熟悉无比的土地上,张子辰顿时感到全身放松,提着行李就往家走去。

这不是子辰嘛,你回来过年了,听说你在市农业局当大官了,过几天给我儿子安排一下工作啊?还泡了市长女儿?还成为作家了?

路过小荒村情报中心,一个个问题,问得张子辰无法回答,赶紧逃跑,他知道肯定是小毛回来到处乱说,等下非得去他家收拾他。

终于来到了自己家小院里,张子辰习惯的大喊道:爸妈,我回来了。

快坐下吃饭,我和你爸今天什么都没干,就等着你回来,饭菜都做好了,张子辰的妈妈说道。

你们先吃啊,不用等我,每次我要回来,你们就不吃饭,非得等我回来才吃。尤其是,张子辰望着王丽说道:妈,你本来身体就不好,非要等我,下次要先吃了,我回来自己再吃啊,等我干嘛。

王丽说道:以前你上学校远,你现在工作忙,难得回来一趟,妈呀想和你吃一顿团圆饭。

张子辰鼻子一酸,是啊,从上了高中在北泉一中住校以来,一直到北安大学上学,在毕业到灵山上班吧,回家的次数真的是越来越少,而爸妈年纪却越来越大。

哎,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啊。

正在张子辰感伤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哥,你回来了。

子期,长这么高了,是学习压力小了,还是你放松了啊,张子辰开玩笑道。

哥,我可没有偷懒,你看好了,高考我肯定会超过你,考上京北大学。

有出息,你能考上京北大学,我给你买一台好的笔记本,你自己去电脑城选,张子辰高兴的说道。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我自己选,你别抵赖啊,爸妈可都听见了,张子期说道。

就一台笔记本而已,你不要看不起你哥啊,你哥以后可是要挣大钱的,张子辰得意的说着。

别说了,快吃饭吧,菜都凉了,张景说道。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中午饭,大家都很开心一家人终于聚在一起了。

吃过饭,张子辰拿出了给父母买的衣服,还拿出了一双篮球鞋给张子期。拍着胸脯说道,我上班了,以后家里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王丽拍了一下张子辰一下,别乱花钱,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你弟弟上学,你还要结婚,还要在城里买房,自己多存点钱,别让人家城里人看不起。

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我结婚早着呢,你放心妈,我以后肯定挣大钱,接你和爸还有子期,咱一家人一起去城里住。

上次你带回来咱家里的那个姑娘,好像叫陈琴琴是吧,东江县的,这都毕业了,你怎么没喊人家姑娘一起来啊,王丽说道。

妈,那个陈琴琴你看上了?她不好,我们分手了。

是不是你欺负人家了,你要对人家姑娘好,知道嘛,你本来就穷,人家愿意跟你,已经很不错了。

行了,以后给你带一个又温柔又贤惠的儿媳妇回来,总可以了吧。

子期,走,和我去你小毛哥家,看看这小子在家里干嘛呢。

张子辰和张子期一起来到了小毛家,刚走进院子,张子辰就大声喊到,小毛,快出来。

小毛很快就出来了,辰哥,你回来了啊,快进屋坐。

张子辰笑着问道,你给我老实交代?

小毛一脸疑惑道,辰哥,我交代啥啊,你这问得我莫名其妙啊。

你还死鸭子嘴硬是吧,我提醒你一下,你回来和村里人怎么说我的?张子辰问道。

小毛眼神闪躲,尴尬的说道:我就说你在外面挣大钱了,还和市长女儿谈女朋友,还成为大作家了,还在市农业局当大官,牛逼得很。

你小子是不是傻,我他娘的就和你一起跑黑车,然后快饿死了,才去当网络抢手,然后为了一个月3000块,老子才去当临时工。

老子当枪手,你说老子当作家。老子干临时工,你说老子当大官。现在李老二、王麻子、牛二叔全部让我给他们儿子安排工作。

还有王大娘,李大婶儿子结婚找我借钱,一开口就说要借十万。

反正我现在兜里就2000块,你自己吹得牛逼,你自己想办法借给他们,还有他们那些儿子些,你去给他们安排工作,老子自己都要饿死了。

张子期捂着嘴笑,小毛则一脸无所谓,你都起飞了,以后可能是前途光明,怕啥。牛逼我先替你吹出去,你还得感谢我啊。

张子辰气的脸都红了,你小子年前赶紧挨家挨户去解释,解释不清楚,以后别叫我哥。

小毛说道,我才不去,牛批吹出去了,哪能收回来。

张子辰气的呀,那这样,把你家那破面包借给我,我等下和子期去一趟北泉县,买点年货。

一箱油,不加就免谈,小毛坏笑道。

你他娘的真的是翅膀硬了,说着张子辰就要动手。

哥哥,我错了。钥匙在这里,拿去用啊,小毛求饶。

张子辰接过钥匙,走,子期上车,咱去北泉县买点年货去,爸妈买那点那够啊,哥有钱了。

辰哥,带上我呗,我也想去北泉县啊,说着小毛钻进来车里。

一行三人开着破面包往北泉县去了,张子辰其实兜里还有5000多,一天也有300多入账。

每年张子辰家里过年过的都比较寒酸,家里两个学生上学,她妈妈又身体不好,几乎都靠他爸一个人代课拿点工资,还有回家干点农活,基本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张子辰带着子期和小毛大包小包的买着,肉,水果,菜,鱼等买了一大堆。花了1000多块。又给张景买了两瓶好酒,花了400多,他爸几乎都没喝过100块以上的酒。

给小毛的父亲也买了一瓶同样的酒,给他妈买了一些水果。毕竟他俩穿着开裆裤都一起玩了,感情那是很铁的。

我上次给你那4000块,花完了?张子辰问道。

小毛小声的说道:还剩500块,给了父母2500,买年货花了1000多。

你也要好好找个事了,明年,不要一会跑黑车,一会又去当托了,你爸妈年纪也不小了。

我知道了,辰哥,今年过完年,我就去灵山找份稳定一点的工作。

好了,回去吧,哦,忘记了,鞭炮没买,这可是不能少的,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

走,咱仨去买几箱鞭炮去,今年过一个热闹年,说着三人往鞭炮店走去,扛了几箱放车上。

就这样总共花了一个多小时把所有东西都买齐了,一行三人开着破面包回村了。

又是一个多小时,车子开进了小荒村里,先停在张子辰家把年货下了,然后小毛自己把车开回去了。

张景和王丽看着眼前的鸡鸭鱼肉,水果灯笼,鞭炮等一大堆,眼睛也是红了。

王丽感叹道,我儿出息了,以前咱家从来都没买过灯笼,今年咱就把这红灯笼挂上了,也喜庆的过热闹年。

妈,你放心,我现在毕业了,我能挣钱了,不用一直靠着爸的工资活了,以后咱家每一个年都会像今年这样热热闹闹的。

说着,几人把年货搬进屋,张子辰拿出一瓶浆糊,说道。子期,拿个梯子来,把对联给贴上,灯笼挂上。

做完这些,已经到了晚饭的时间了,吃过晚饭,张子辰叫上小毛,来到了村口情报中心,很多年轻人都回来了,都在这里聊得热火朝天。

哟,这不是我们的大官回来了吗,不是说泡到一个市长女儿嘛,真牛皮啊。

二狗,你他娘的要在乱说,信不信,我弄你啊,张子辰上去就踢了二狗一脚。

你他娘的真没良心啊,自己泡上了市长的女儿,不给咱村这帮光棍考虑考虑啊,给咱们也找几个姑娘啊。

我他娘的要是有这本事,还他妈的借小毛的破面包车去买年货?你小子肯定是皮痒了,张子辰怒骂道。

子辰啊,明天我家杀猪,你来给我家按猪啊,看看你按市长女儿厉害,还是按猪厉害?小富说道。

大家一片哄笑,二狗继续问道:辰啊,市长女儿怎么样,上床没?你不会还是个处吧。

二狗子,你他娘的,真的和我过不去是不是,你辰哥明年就给你找个市长女儿当嫂子,吓死你。

小荒村的年轻人在嬉笑中说着自己这一年的工作生活,不管是混的好的,混的不好的,回到村里,都是一样的,大家知根知底。

大年二十九,张子辰一早便来到了小富家,今天他家杀猪。以前小时候,只要过年,每家每户都要杀年猪。现在外出务工的人多了,养猪的人也少了。

小毛,二狗昨天那一帮人也来了,就想看看张子辰按猪的水平如何。

看到张子辰开来了,小富开始起哄,子辰来了啊,走,去猪圈,我家这猪300多斤呢。

张子辰笑道,不就按个猪嘛,老子一把子力气,你们别笑,站一边看我行不行。说着跟着杀猪匠,小富,二狗四人就去猪圈了。

很快猪就被放出来了,张子辰负责按猪前腿。四人分工明确,一人提猪尾,一人抓猪耳朵,一人按后腿。一声起,四人一下就把猪按倒在地上。

这时候杀猪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这300多斤的年猪就被这样给按住杀死了。

二狗子气喘吁吁的说道:子辰这狗日的,看着斯斯文文的,还是个大学生,真有把子力气,按猪都这么厉害,肯定按媳妇也厉害。

张子辰大笑道:你别说,明年过年前老子就要把市长的女儿给按了,你们等着。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这就是农村,大家其乐融融,好不融洽,可惜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逐渐在消失,这种氛围也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