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朵看着电视中陈默匆匆吃了两口东西,又继续开始在那里创作,心疼的直皱眉头。

这几天没有陈默的日子,她心里一直是空落落的。

天天在一起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但真等到陈默走了之后,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虽然每天都会打电话,也会视频。

但总是没有他在身边,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

对,少了安全感。

有陈默在身边时,她总是不用担心太多。

就算他前一段时间上班去了,并不是整天陪着自己。

可只要是离自己不远,她就是非常的安心。

今天是陈默开始比赛的日子,她特地白天的时候强迫自己睡了一天,就是为了能在晚上陪着陈默一起。

或许别人看着眼前的直播画面一点意思都没有,但小朵可是一分钟都不想耽误。

都说认真工作的人最帅,现在的陈默,在她眼里就是那种感觉。

看着就啃了几口饭的陈默,她心里可难受了。

拿起手机就想打过去电话提醒他,但刚拨完号就颓然的挂断了。

他正在比赛呢,手机肯定不能带过去,打了也白打。

只能是在这里心疼的看着电视里的陈默,默默的关心。

……

陈默还真不是不想吃饭,他是实在吃不惯这里的食物。

看着眼前的鱼味的炸薯条和汉堡可乐,就有种想吐的感觉。

这几天在这里吃的已经够够的了,真是吃不下。

幸好之前从国内带过来的那些东西,让他还能改善改善生活。

要不然,只吃这些东西,指不定饿成什么样呢……

反正不想吃,那就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改编上吧。

经过一上午不间断的改正,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感觉。

现在正是将那种感觉转化成曲谱的时候。

一口气将刚才的思路写下来,然后先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这次的感觉不错,跟后面的主乐章不冲突,又能起到开篇的作用。

而且加上了这段,更能表现出那种破败的战后场景。

可以说现在的这首《克罗地亚狂想曲》,单独拿出来演奏完全没问题。

经过了自己的改编,也并没有比原版逊色多少。

能做到这一点,陈默就觉得非常欣慰了。

当然,能给如此经典的曲子加上一点,还能完美融入,也得益于陈默的认真学习。

如果没有深厚的乐理功底,只依靠前世的记忆,那他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改编。

在钢琴上弹了几遍,又修改了几个和弦,这首曲子算是完整的写完了。

拿起乐谱,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首曲子,主体部分仍旧是根据前世记忆所抄下来的。

但前奏的很长一段,都是自己创作的。

而且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写的还不错。

所以,可以说这首曲子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自己所写的第一首。

相当具有纪念意义。

……

知道自己的钢琴水平并不是太出色,他特地多练习了几次。

等他抬头看下时间,惊奇的发现已经快五点了。

时间过的也太快了,自己压根就没感觉过这么快就马上要到截止时间了。

不过他倒是无所谓,反正已经写完了,正好省的等了。

起身活动了两下,突然感觉腹中空空,饥饿感涌上心头。

中午就吃了两口汉堡,又在这里待了一下午,不饿才怪呢。

想到晚上又要吃那些料理,陈默有点发愁。

怎么就不能让人吃点好的呢。

……

也许是为了彰显公平公正,他们这些参赛选手的演出顺序都是临上场之前才抽签决定的。

在这之前,他们要先在这里吃晚餐,再统一到演出场地。

可能组委会觉得中午那顿确实太寒酸了,晚上要给他们吃点好的。

所以晚上的时候直接安排一个自助餐。

看着那大龙虾,大螃蟹,陈默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进入场地,相熟的人还在热情的打招呼呢,他早就迫不及待的奔向了取餐区开始拿东西吃了。

还别说,大英还是有美食的,比如这次的自助就挺不错。

看来之前的那些东西应该是于会长抠门,不舍得花钱……

风卷残云般的吃了一顿后,终于是缓解了饥饿感。

吃饱了,他抬头观察起周围这些竞争对手们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次的比赛规格真的挺高,不愧为世界最权威的比赛。

可以说,你能看见的选手,除了陈默,其他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同样,不少人也都是用好奇的眼光来打量陈默。

在这样级别的比赛当中,出现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这让他们没想到。

当然也有明白为什么陈默会出现在这里的,向跟自己相熟的人介绍他。

在得知“预赛”排名第一的,竟然是陈默之后,不少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甚至一个胡子都白了的老头在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来到了陈默身边跟他打着招呼。

“你好,我是布劳恩,可以跟你聊几句吗。”

这老头用不是那么标准的英语跟陈默说着。

陈默其实不需要他自己介绍,就知道他是谁。

这位布劳恩先生可是非常了不起,在汉斯国可是国宝级作曲人。

其从二十多岁开始创作,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止。

这个世界许多的经典名曲,都是出自眼前这位布劳恩先生之手。

就连在汉斯国举行奥运会,都是邀请他写的曲子。

交响乐团现在经常演奏的曲子,不少都是出自这位大佬之手。

这位在音乐领域,特别是交响乐这块,真可以称之为大神级别的存在。

而且他并不只是在创作领域有名,更重要的是他在音乐教育学领域,非常的有建树。

好多音乐学院用的课本,都是这位大神写的。

就算是在国内,陈默学的不少课程都是根据这位大神写的内容直接翻译过来的。

“布劳恩先生,能跟您聊天是我的荣幸。”

“您可能不知道,我的不少知识,都是从您的书中得到的,我甚至应该称呼您一声老师。”

陈默见到他这么说,非常客气和尊重的回答。

他这可不是虚情假意的客气,而是发自内心的。

对于真正有学问的人,陈默都是非常尊敬的。

“哈哈,那真是太好了。”

老头听见陈默的话,哈哈大笑。

“那以后你就称呼我为老师吧,我可是非常荣幸。”

陈默:……

这老头好像自来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