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赤裸穹隆>第1152章 天香院

这次西圣地考核,周某人确实没有参与,这就被北圣地抓到漏洞了,程序有漏洞。

这些圣地之间乱七八糟的事,周某人管不了,明年又要去北圣地的话,有些受不了。

“这样不好吧?”

“肯定不好,你必须待在西圣地,最好闭关几十年,他们就忘了。”

闭关几十年,周某人更受不了。

只好岔开话题:“又关东圣地什么事?”

“目前确实不关他们什么事,一年后可能就关他们的事了嘛。

还有,南圣地也吵吵着说你是他们的人,说你一年前就已经加入南圣地了。”

南圣地理都不想理他,什么玩意嘛。

南圣地让他厌恶,其实是身临其境了一把,西圣地的名声其实比南圣地更差。

但西圣地怎么差,还没有领教过,难以判断,如今这些大管事对他热情是真格的,喜气洋洋。

西圣地的天香院不是在第二层,也不是在第三层,而是在第四层。

以各圣地的规矩,第四层是圣殿所在,其他各个单位都是合道境的层次,只有合道境弟子才有资格参与。

而上了年纪,不急着去轮回,又有功绩的合道境,才有资格成为管事,参与圣地日常管理。

亲传弟子嘛,绝对都是圣人的同姓族人,没有任何例外。

其他圣地的亲传弟子可能还有掺插个把外姓弟子,免得面子上过不去,西圣地则是从来不掺水。

而西圣地一共才七个圣人,不久前又死了一个。

这些亲传弟子呢,修为参差不齐,从逍遥境到合道境跨度很大,只认姓氏不认资质,人数还不少,由姓氏分成了七堆。

死的是谁家圣人,也能一眼看出来,那一堆人明显垂头丧气,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很可能很快会被清理出天香院。

原本圣人为圣地而战阵亡的话,后人理应得到关照,但他们没有一点这样的信心,只等通知走人。

若是人走茶就凉,谁还有热情为西圣地奋战?

一旦有事,这几个圣人岂不是会一个比一个躲得快,不求有功但求不死,活着才是胜利?

形成这样风气的话,西圣地确实会很快消亡,稍微大一点的风浪就会翻覆。

好的制度,能让人人为之奋斗,死而后已,自然欣欣向荣起来。

不好的制度,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怎么消失都说不清楚。

周某人走进天香院时,就见这院子里坐了一大堆人忙着各自看书,又隐隐分成了七堆。

等到走进来后,很快有一人站了起来,问:“你是何人?”

周某人看看他胸前三朵云,也指了指自己胸前三朵云。

意思是,你能来这,我也能来。

“你是哪家的?”

如今不是又招人了嘛,有新人过来报到也正常。

三百新人里,其中肯定有这七姓之人,走个过场就会一一过来参加开小灶的聚会。

西圣地的七大圣人好像姓赵钱孙李周····周没有,吴郑常,死的是哪家圣人就不知道了。

这话不好回答,周某人反问:“有没有姓常的?”

“我们就是。”

此人疑惑的看他,“不认识你嘛,你不像是我们常家人。”

周某人反问:“不认识常威?”

“认识,他几时过来?”

“这里好吗?”

“还可以吧,就是丹药这些有点少,不够用。”

亲传弟子的福利已经很不错了,在这里算得上好吃好喝好招待,相当惬意。

西圣地有限的资源很大一部分养了这些人,还嫌少。

其实一个月每人发五六颗丹药已经很不得了,这些人不仅不会感恩还会嫌少,因为不知道别人的艰难,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常姓人在这七大姓里也比较强势,显然是占据了上风,颇为自傲,“你到底是谁?

我怎么就是想不起来,一直都在闭关的吗?”

有些人一直闭关到逍遥境才出来,也是有的,就算同族也未必见过。

周某人一拍胸口:“贫道乃是天香院新来管事,管着你们的吃喝拉撒。”

说自己是一个来蹭饭的人,肯定不对,马上会被这些人轻看,甚至排挤。

说是管事就不一样了,比任何人都大。

肯定没人敢到天香院撒谎冒充管事,但天香院从来没有特意安排过一个管事。

特意安排上一个,貌似也是好事。

这些人面面相觑之后,并不怀疑他的身份,站着的这个还是代表说话:“甚好,我等早就想有专门的管事来天香院了,免得去哪都是一问三不知,甚是气人。

管事大人贵姓?”

“姓周。”

“周管事,第一项,我们要求每个月增加丹药供应量,一个月才五颗,实在不够,必须增加到十颗。

第二项,钱家人是不是该赶出去了?

他们那些福利必须给我们其他人分掉。

听清楚了,他们那一部分丹药什么的,不在第一项增加到十颗的范围,得另外分。

还有第三项····”

“你叫常哭吗?”

“鄙人常喜。”

“我看你还是叫常哭吧,会哭的娃才有奶吃。”

这个常喜一恼:“你敢戏弄常某····”

周某人一巴掌扇在他脸上,直接把他扇翻在地。

这一下变故出乎意料,其他原本顾自悠哉悠哉懒得理会他的人,猛的全都站了起来。

只是被惊的站起来,并不是集体冲过来打他,有些人惊讶的东张西望,有些人盯着周某人打量,有些人迷惑的问:“怎么又打起来了?”

毫无战斗力可言。

周某人扫视了一圈,大概有一百多人,每姓大概二十多人吧,人数倒是很平均,哪家也不肯吃一点亏。

“好好给贫道听着,贫道以后就是天香院的管事,说话只说一次,没有听清楚就算你们放弃了知情权,莫谓言之不预。”

只说一次的话,确实才是最不容错过的,在场之人全都激灵灵打起了精神,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生怕错过了什么。

人家有好事含含糊糊的一笔带过,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马上有人提出了异议:“不行,重要不重要的话,最少都说三遍,而且必须说的大声。”

“没错,最少得说三遍,说一遍很容易错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