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万人嫌成为郡王之后>第16章 怀抱

  因为……”时佑安试图蒙混过关,“……只是当时落下病根,之后手上便使不上力气罢了。”

  他匆匆拉住戚长璟的袖子:“我们快些回去吧陛下,我已经好困了。”

  说着他还马上揉揉自己的眼角,似是真的因为困倦而睁不开眼睛。

  戚长璟面无表情,伸手拢住时佑安的后颈,带着威胁意味捏了捏,肩头的雪随着他的动作扑簌扑簌往下掉。

  “说实话,是不是因为文昌侯?”

  后颈传来滚烫的触感,时佑安忍不住瑟缩地抖了一下,不敢直视戚长璟的眼睛。

  “……是、算是吧,”感受到戚长璟平静的外表下隐约翻滚的怒意,时佑安终于还是倒豆子一样全说出来了,“……都是前朝的事了……”

  前朝哀帝有一女,乃长公主,哀帝十分宠爱,封号玉华公主。

  玉华公主喜欢吟诗作画,颇爱墨宝,常常在公主府办文人宴会,邀请京中一众有才之人聚在一起吟诗作乐。

  那是前朝已经是风雨飘摇之时,哀帝不理朝政,也因此,那些个怀才不遇的青年才俊都纷纷投入长公主名下,盼望着能走出一条仕途大道出来。

  时佑安本来作为文昌侯嫡子,是不必要出席这种宴会的,只是文昌侯远离政治中心许久,哀帝又常年不召见,文昌侯心里惴惴不安,便趁着一次宴会,让时佑安代表文昌侯府去搏一搏名声。

  玉华公主的宴会每次都办的奇巧无比,时佑安去的那次,众宾客皆头戴面具,流觞曲水。

  轮到时佑安的时候,他便写了一幅字,只是简单的“国色天香”四字。

  由于戚凝和时佑安的祖父极擅书法,两人在世时便指导时佑安练字,所以别的不说,时佑安却是能写得一副与他个人外表极为不相符的字来。

  因此,当宴会结束后,玉华公主看到四个劲瘦有力的“国色天香”四个大字简直喜不自胜,连忙打听那日宴会上写字的是何人。

  只是宴会隐瞒人的姓名,只能从小厮记录的请帖中知道此人来自文昌侯府。

  找不到人,玉华公主便直接入宫,央求自己的父皇下旨召人入宫。

  旨意传入文昌侯府后,文昌侯自然喜不自胜。

  但是他并没有让时佑安入宫。

  戚凝离世后,文昌侯便对时佑安漠视了许多,看着自己这个容貌惊艳的儿子也算不上喜欢,反而时佑成为人圆滑,颇得文昌侯之心。

  文昌侯属意让时佑成继承侯位,只是有时佑安这么一个嫡子压着,贸然让时佑成继承显然不合礼数。

  也因此,当圣旨传入后,文昌侯便直接想了这么一个顶替之法。

  让时佑成顶替时佑安入宫面圣,若能博一个好名声,之后再提继承也就顺理成章了。

  时佑安虽然对父亲失望,可是对面圣一事并没有太大执念,也就默认了文昌侯的行径。

  然而时佑成心思却要更歹毒一些。

  计划虽然行的通,保不齐之后时佑安出门再说些什么,写些什么字,若是再传出去,只怕终归是要露馅。

  面圣当日,时佑成临走前便派人绑住时佑安,将他丢进柴房,又把悄一关在地牢,除去一日三餐,不准他出去。

  于是时佑成入京的整整十日,府上竟无一人发觉时佑安失踪。

  当时正值深冬,十日未曾松开双手,再加上寒气入体,等时佑安被松绑之后,他的双手便再也不能提笔写字了。

  单是握笔便会颤抖不已,又怎么有力气牵好缰绳骑马呢?

  月光斑驳地洒在时佑安脸侧,耳边鸦青色的碎发猝不及防被戚长璟拂过。

  下一刻,他便跌入一个温热的怀抱中。

  时佑安眼神有片刻的茫然,后知后觉地伸手回抱住戚长璟。

  “……是、朕的错。”戚长璟沉寂了许久,随后轻声在时佑安耳边道,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你在乱说什么呀陛下,”时佑安哭笑不得,“这些事情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你不明白。

  戚长璟眼神发暗,眼底泛起一层血色。

  他若是、他若是能早些重生,重生回这些事情发生之前 ,玉奴何至于此?

  哪怕他在重生之前,若能看的更明白些、若能……

  戚长璟闭上眼睛,生生咽下涌上的戾气。

  “那些谣言……”戚长璟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沉静下来,“也是因为此事吗?”

  “嗯,”时佑安略点一点头,歪着脑袋思考了片刻,”当时时佑成对我很是提防,都是他散播出去的吧。“

  他脸上一片平静,倒像是对此事毫不在意的样子:“陛下,你别为我介意这些小事,你还要——”

  “不是小事。”

  戚长璟忽然道。

  “什么?”

  “不是小事,”戚长璟摸了摸时佑安的脑袋,“只要是玉奴的事,都不是小事。”

  时佑安不好意思地笑了,脸色发红道:“陛下,你忽然这样说,倒教我……”

  怎么能是小事呢?

  戚长璟垂下眼帘,半遮着眼睛想到。

  这辈子便是为你而来,谋反、登基……桩桩件件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你。

  “朕会彻查,”戚长璟沉声道,“哪怕是聂随这种陪着朕打江山的功臣也听信谣言,可见谣言之危,毁你清誉,朕绝不姑息。”

  他忽然想到那日聂随说的话。

  ……御史大夫蒋庚年。

  身为朝廷御史,竟然也会传此谣言。

  .

  次日,晨。

  知晓圣上看重郡王殿下,礼部这几日一直着手准备着册封大典的流程,同钦天监一起定了个好日子。

  刚下早朝,承乾殿点上龙涎香熏着朝服,顾忌着郡王殿下的身体,地上的地龙烧的旺腾腾的,戚长璟只穿着一件单薄的龙袍也不觉得冷。

  “……圣上,正月廿一正是甲辰年甲子日,宜祈福祭祀,正是册封的好日子。”

  戚长璟递出礼册,还算满意地点一点头:“那便这个日子罢,立春之后,太后或许也能入宫了。”

  礼部尚书低头称是,拿着礼册缓步退下了。

  纪得全带着几个小太监把今日的奏折搬上来,挨个给圣上放好。

  戚长璟随手翻开一个折子,刚看了几眼便皱紧了眉,“啪”的一声甩在地上。

  小太监们吓的慌忙跪下。

  纪得全小心翼翼地揣摩着圣上的心意,弯着腰把奏折捡起,又小心翼翼地放回案几上。

  诶呀,圣上发了火气,他也不敢上去劝啊!

  若是宫里有个娘娘,此时端上来个茶水,能让圣上消消火也是好的呀!

  不知是不是上天听到了纪得全的心声,这样想着,时佑安就高高兴兴地捧着一个盘子来看茶了。

  余光看见时佑安,戚长璟倏地松开眉头,也不生气了。

  “走慢些,小心摔了烫到。”

  纪得全:……

  时佑安把茶杯放到案几上,竟是直言道:“我可看到了,陛下,你变脸变的真快,刚才还生气呢,这会儿又换了个笑脸给我瞧。”

  戚长璟冷哼一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还行。”

  听见这番评价,时佑安不大满意地翘起嘴巴:“哪里还行,我泡的很好的!”

  他凑过来看了看刚刚摔在地上的折子:“陛下可别气坏了身子。”

  提到折子,戚长璟眉眼又带着几分怒意:“嘉靖关都督蔡和春上奏给朕要人手,说嘉靖关兵力不足。”

  他眯起眼睛:“兵力不足?边关无战事,哪里来的人手不足?他分明就是想吃个人头税!”

  时佑安缩缩脖子:“……若是蔡和春是真的人手不足呢?”

  “嘉靖关易守难攻,对面就是漠北王庭,”戚长璟揉了揉眉心,“朕看重嘉靖关,派给蔡和春的兵力已是其他关守的十倍有余,他尤嫌不足。”

  “除非……”戚长璟看了一眼时佑安,忽然想到,“除非蔡和春有事瞒着朕。”

  “如此,唯有令蔡和春速回京城复命。”

  可是嘉靖关距京城遥远,如今又是冬季,若是蔡和春有心推脱,戚长璟也无可奈何。

  得派个人去接他。

  ……该派谁去呢?

  戚长璟脑海中兀的闪过一个人影。

  “玉奴,你可还记得长珩?”

  时佑安一片茫然,皱着眉毛拼命思考。

  ……嗯,这谁?

  戚长璟无奈叹气,伸出骨节分明的手指点了点时佑安的额头:“是你小舅舅,戚长珩啊。”

  时佑安惊的瞪直了眼睛,伸手指着自己:“啊啊?我舅舅?可是陛下您——”

  您不就算是我舅舅吗?

  “朕同你又不是亲舅甥,”戚长璟冷着脸,“长珩才是你的亲舅舅,和你的母亲一母同胞,是你娘亲的亲弟弟。”

  不知为何,时佑安隐约觉得圣上似乎很不喜欢自己称呼他为舅舅。

  不过眼下他也无心思考太多,抓着圣上的龙袍忙问:“哇,可是、嗯……小舅舅怎么不在京城?”

  “长珩如今在江南陪着你的皇祖母,”戚长璟瞥了时佑安一眼,见他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激动,又加了一句,“怎么,很想你亲、舅舅过来?”

  时佑安没注意他话语中刻意强调的“亲”字,下意识点点头。

  这下戚长璟彻底没了笑意。

  时佑安后之后觉,忐忑不安地偷偷瞄了一眼戚长璟阴着的脸,郁闷地想。

  圣上可真不好伺候,他怎么又不高兴了。

  作者有话说:

  纪得全:(自戳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