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战神家的小福包>第223章 去汉城

  “各位可能不太明白,汉城,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座贫穷城市,但是对我徐澈来说,它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淮城。

  我们要在大堰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拿下它,要是等他们反应过来,就来不及了,毕竟汉城离西边不算太远,西边的那位将军可是一个厉害的主!”

  徐澈对于这位镇西的杨将军,了解不多,但是别人口中的镇西将军可是一名和慕辰酆不相上下的猛将。

  上一次南疆的战乱,在慕辰酆撤走了以后,是他去平定的。

  不管慕辰酆在前面抵挡了多少,能够把敌人赶出云城,收回南疆,说明是一个厉害的主。

  众人一听,觉得皇上和皇后的决策没有什么问题,就决定下来。

  等着四天以后进攻汉城。

  徐澈让士兵们轻装简行,因为粮草什么的,在汉城周边的一个小镇上已经准备好了。

  徐澈这些年没少到处种地和做米粮生意,在他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时候,他就让吴掌柜到处的准备着粮食,等的就是这一天。

  要不说他徐澈敢做这个决定呢,因为粮草已经先行了,从淮城到汉城,全速前进也要十五天的。

  要是加上辎重更是一个月左右,他们可耽搁不起这么多时间。

  淮城有徐澈坐镇,慕辰酆留下了十万士兵给徐澈,以防万一。

  其实徐澈是想和慕辰酆一起去的,毕竟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粮仓了。

  可是慕辰酆不愿意他去冒险,毕竟路途遥远、还有危险是一回事,主要是淮城刚刚打下,很多事情都要有人主持。

  徐澈最后没有跟着去,没有办法,慕辰酆说的也是事实,免得慕辰酆和他在前面战斗,后面被人偷袭了。

  慕辰酆出发以后,徐澈开始着手处理淮城的事务,可是他总感觉,要是他不过去汉城,慕辰酆哪怕是把汉城打下来了,也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徐澈越想越难受,越难受就越想去,就在这时候,能主事的人来了。

  “大哥,我来了!”徐忧大老远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刚刚回去没有多久吗?”徐澈看到徐忧很是吃惊。

  “我来押运水泥呀!”徐忧说完偷偷的偷看了一眼徐乐。

  徐澈:“......”呵呵,你当我眼瞎啊,押运水泥是假,看小心肝才是真的吧。

  “恰好你来了,我有事交代你!”徐澈觉得,不利用利用徐忧这个二愣子,真的说不过去了。

  毕竟自己娇花似一样喂养的徐乐将来就要被这头猪给拱了。

  “大哥有什么事情,请吩咐!弟弟一定万死不辞、至死方休、努力完成......”

  “得了得了,别和我耍宝。”徐澈制止了徐忧还滔滔不绝的说词。

  “我要去汉城,你帮我在淮城坐镇。”徐澈和徐忧说了自己的打算。

  “什么?汉城,那可远了,而且慕大哥不是去攻打汉城了吗?你现在过去,不合适!”徐忧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

  “我必须过去,要是我不过去,我有预感,汉城攻打下来以后,也不会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必须去,你也必须给我留在这里等我回来。”徐澈不容拒绝的语气让徐忧没有了底气。

  “那好吧!哥哥,你早去早回,这里我帮你看着,至于我父母那边,我写一封信让押运队带回去就可以了。”徐忧最后也没有拦下徐澈的决定。

  “嗯,你看着办吧,乐乐,崽子那边你照看着点。”崽子们由慕潇潇和秦义带着,在边城上学堂。

  “我知道了哥哥,你放心吧!”徐乐的话让徐澈放心了不少。

  随后他就开始收拾东西,他也要轻装简行。

  他来了边关以后,学会了骑马,这一次,他准备骑马去找慕辰酆。

  因为这一次去的这条路不像其他的城池那样的平坦,马车很是难行。

  徐澈让侍女缝了一层棉花垫在马鞍两侧,徐澈怕被磨破大腿。

  等到一切准备好,他才通知了顾哲,顾哲知道以后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他知道,皇后是不会这样等在这里的,皇后一定会有所行动。

  这是这些年他跟着徐澈了解出来的经验,他们的这个皇后啊,是一个有主意的人。

  徐澈随后找到了庆王,把该交代的事情交代了,然后又把徐忧的事情也和他说了。

  现在谁人不知道,大荣的太子和他们的皇后是兄弟俩,所以基本上都没有人反对,就算是反对也没用,毕竟人家一国太子还真没有把你放在眼里。

  再说大荣国对刚刚开国的大澈来说,是一直鼎力支持的,还签订了国书。

  老庆王本来还是有点反对的,可是徐澈说,要是自己不过去,有可能那边的事情会进展的不顺利,所以就没有拦着道理。

  几个崽子身边还有暗十三等不少的暗卫在保护着,那边还有慕战坐镇着,徐澈倒也不担心。

  徐澈带着顾哲和几个暗卫,趁着夜色离开了淮城。

  徐澈和顾哲在路上不敢耽搁,除非休整的时候,不然其余的时间都在赶路。

  这一路上,百姓们还是那么的贫穷,徐澈有一次忍不住的问了一个正在捡柴火的村民。

  “老人家,为什么这里的村民都往外跑啊!”徐澈已经遇到不少离乡的人了,按理来说,冬天都应该是往家里赶才对。

  “唉,一看你们就是外地来的,不走不行啊,活不下去了啊,不走的话,冬天都得饿死,能逃奔亲戚的都已经走了,没有走的都是没有可去地方的人了。”老人说完,叹了一口气。

  “老人家,你们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徐澈不解的问。

  “唉,朝廷加重了赋税,老百姓们种出来的粮食,七成都要上交给官府,老百姓就留下三成,这哪里够吃啊,这是活活的要逼死人啊!唉!”老人说完,挑着柴回去了。

  徐澈听完以后,不禁大怒,这个狗皇帝太过分了。

  自己当初交给百姓们种植土豆、红薯就是希望百姓们不会在饿肚子,结果却是纵长了大堰朝的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