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山河永固>第30章 狂澜起

  洛边县算是洹州府最偏僻、最贫瘠的一个县城,土地不像宁涧县那般肥沃,因为收成不好,辛苦劳碌一年,到头来连果腹都是问题。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可刁民还没出来,反倒出了一群贪官污吏。县令巧立名目、设置各种苛捐杂税、搜刮民脂民膏,只顾自己利益,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细算下来,洛边县的赋税竟比别处高了三倍还不止。

  自然条件恶劣,又没赶上故远林那样的好官,每年的粮食打下来交过赋税,留下来的连越冬都困难。而长阳村,就坐落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之地,村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最艰难的时候连野菜都吃不上。

  就是这么个每天都在为温饱发愁的村子,竟然出了个秀才。

  虽然不是成绩最好的“禀生”,没有公家按月发给粮食,不过按照规定,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各项特权。可是这些好处安怀元一个都没捞着,不仅赋税照交,还交得比别家还多,稍有反抗便拳打脚踢。

  安怀元也曾报过官,可县令老爷坐在堂上,根本不将他一个秀才放在眼里,反过来给他扣了个“以下犯上”的罪名,打了几十棍丢出去,差点丢了性命。官官相护,县令上头还有府尹罩着,安怀元无处伸冤,只能忍气吞声。最难的时候家里没有一粒米,全靠安母贩凉茶换几个铜板,母子两个艰难度日。

  长阳村从建成到现在没出过一个读书人,村长惜才,反抗不了上头的命令,掏空自家米缸时常接济,多亏了村长,安怀元才有命去参加乡试。

  也不知是因为心里堵着一口气,还是他真的被老天眷顾,竟真被他考中了。放榜当日,母子俩喜极而泣,邻里街坊也纷纷登门庆祝,向来破落冷清的安家也终于热闹了一次。

  然而这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当晚,村长冒着倾盆大雨连夜敲响了安怀元家的门,说自己听到了风声,让他带着母亲快去逃命。

  原本以为只是运气好,县令全然没料到安怀元竟还有中举的本事。举子可以在来年春月入京赶考,离开了洹州府脱离他的掌控范围,这些恶行就有被揭露的风险。加上这县令还有个花银子供出来的秀才儿子,乡试参加了几次都没有考中,就动了歪心思,打算杀掉安怀元,让儿子顶替这个名额。

  这件事越闹越大,传遍了周围几个村子,最后传到了范玖耳朵里。

  原本范玖懒得管他这摊子事,可偏偏晏谙在这个时候来了洹州府,万一被晏谙知道了,自己也得落个失职的罪名;加之这县令是少有的有眼力见儿,平常没少往上递孝敬,范玖第一反应也想保他。

  再说安怀元也算是福大命大,借着暴雨山洪,竟也逃过了几次追杀,只是他毕竟是个文弱书生,若不是遇上了晏谙,光身上这些没得到及时处理的伤口也够拖死他了。

  故岑听得暗暗心惊,虽说未成为进士前不能授官,但中了举就已经相当于半个官身。面对一个举子,这些官吏竟已经无法无天到这个地步了吗?洛边县如此,别的地方呢?这样的事到底有多少?

  不动声色地瞥向晏谙,果然见他的脸色也难看到了极点。

  安怀元捏紧拳头:“我死里逃生,又这么好运气遇到了衡王殿下,活下来不为别的,就是要跟这些目中无人的官吏干到底!”

  他重重地叩下去,额头磕在地上发出闷响,“恳求衡王殿下替我做主!”

  “很好,”晏谙气极反笑,“县令府尹相互袒护,便将此事告到大理寺、告到刑部去,再不成便告御状。如此胆大包天,欺压当朝举子,当真以为这天下无人治得了他们了吗!”

  他看向安怀元:“你身上的伤还撑得住吗?”

  “殿下放心,”安怀元眸中满是决然,甚至带着一丝狠厉,“在让他们付出代价之前,我是绝对不会死的。”

  “既如此,”晏谙起身道,“你拿着本王的手书即刻入京!”

  原本此番回京便要将范玖等人参上一本,正苦于手里没有什么重大罪名,加上孔令行袒护,未必能让这些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如今证据送到了他的手里,若还不能将他们一窝端了,就真是他无用了。

  安怀元先一步离开,晏谙放慢了行程,确保给他留够了时间,这才入京。两位太医回宫复命,晏谙快马加鞭赶回王府,整理他要用到的东西,明日早朝他有一场硬仗要打。

  夜幕降临,故岑才终于查清了晏谙交待给他的事情进来回话,他们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情报网,许多事了解起来十分费力,而且还只能打听到大概、不清楚详情。

  “原本按照王爷递上来的弹劾奏折,范玖等人应该被即刻撤职、听候发落,但是因为他之前写的折子,弹劾王爷的也不在少数,因此范玖并没有被即刻罢免。这之中,丞相虽然没有直接出面,但绝对少不了他的手笔。”

  “想保范玖啊,”晏谙冷笑一声,“明日,哪怕是你孔令行,本王也让你保不住这个人!”

  “另外,”故岑面露担忧,“安怀元那边,进展的并不顺利。”

  “不顺利就对了。”晏谙对此倒是无所谓,他就没有抱能顺利希望。

  安怀元孤身一人去告,没有人会替他一个出身低微、无权无势的寒门主持公道;拿上晏谙的手书呢?事情只会更糟,大概率连大理寺的门都进不了。很不巧,衡王殿下也没有根基,并且正在不知天高地厚地跟丞相打擂台,插上他晏谙的旗子,连闭门羹都没得吃。

  不过晏谙要的正是这个效果,大理寺那群家伙越不将他放在眼里,他越好动手。

  他在心里盘算完,末了看见故岑满脸忧虑,安抚地笑笑:“别担心。”

  一切都在朝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

  故岑闻言,面上的虑色稍稍退却,想了想还是拿出一样东西交到晏谙手里。

  晏谙展开看了,有些惊讶地抬头,没想到他还替自己准备了这个。

  “明日早朝王爷要只身应对,属下帮不上什么忙,就在宫外等候王爷的佳音。”故岑莞尔,那抹浅浅的笑意落在晏谙心底,温柔得像一阵拂过春水的风,无声无形,唯余不尽涟漪。

  作者有话说:

  这章略短,下章看晏谙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