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科幻末世>星门之偷天改命>第611章 功成

核爆过后,原本停泊着母巢战舰的位置已经被基本夷为平地,曾经在飞马星系横行无忌的无数幽灵族大军也就此伴随着蘑菇云灰飞烟灭。

各个星球的特战小队飞船从各个角度记录下了这历史性的画面,至此飞马星系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的幽灵族已然不复存在。

当然,母巢战舰驻地的幽灵族不可能全都被消灭了,毕竟他们在星门附近还有守军,或者在行星地表还有外出执行捕猎任务的炮灰兵也能躲过一劫。

不过这些个散兵游勇已经不可能在远征军面前翻出什么浪花来了。

地面那些幸存的炮灰兵暂时没人去管他们,因为在确认完核爆效果之后,远征军的特战小队都第一时间赶往了星门,那里才是他们需要扼守的战略要地。

没有了大型战舰的幽灵族,单靠幽灵战机只会被困死在行星系之中哪也去不了。

其实远征军本来有一个方案,那就是趁那些值守的幽灵战机回地表侦查情况的时候直接把星门拖走藏起来。

但这个方案实在是太折腾了,会带出一连串的新问题,所以最后还是选择让特战小队守住星门进行围点打援。

反正幽灵族驻守星门的幽灵战机在正常情况下数量有限,一般都不会超过10架,这些点数量对于一支拥有六艘小型飞船都特战小队来说,基本可以做到无损清场。

其实就算让这些幽灵战机从星门逃脱也翻不起什么太大浪花,因为驾驶幽灵战机的基本上都是炮灰兵,这些家伙智力低下,在失去了母舰的支持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从猎人变成猎物了。

各个星球的扫尾战斗掀不起什么波澜,倒是秦汉唐他们在核弹预定爆炸时间过后就开始加强了对蹲守的这艘战舰的监控。

虽然没有再次深入母巢战舰进行侦查,但是经过近二十天的时间,那些母巢病毒此时估计已经把那些还在休眠的幽灵族吞噬得七七八八了。

不过宋民妍和伊西斯预计等到幽灵女王发现不对劲估计还有个十天半个月,现在那50艘母巢战舰一朝覆灭,这里的幽灵女王是否能收到信息很快就能揭晓。

目前最好的监控方式自然是芮斯妍暗中掌控的母巢战舰中枢系统,答案也不出秦汉唐预料的很快就出现了。

芮斯妍目光闪动,“战舰的控制系统接收到了一批不明来历的信息,嗯,数量正好是五十个,内容都是说母巢战舰被攻击和毁灭的,看来还真是那些母巢战舰或者幽灵女王在覆灭时发送的信息。”

很快壹号就捕捉到翠从母巢战舰里发出来的刺耳警报声,芮斯妍也说道:“应该是幽灵女王接管了控制系统,看样子她是准备发动母舰并唤醒休眠的幽灵族,我需要干扰程序的运行么?”

伊西斯说道:“先不用,看看母巢病毒做到哪一步了?”

宋民妍和伊西斯并不太担心这艘母巢战舰能整出什么幺蛾子,这段时间他们在这里也不是干待着一点事没做,秦汉唐前几天偷偷潜入战舰放了一颗核弹,万一出现什么特殊情况,他们也能随时将其引爆。

关键是现在还没有收到那8艘失踪的母巢战舰的情报,如果不剿灭那些母巢战舰,幽灵族很可能利用他们超强的繁殖能力再次卷土重来,毕竟当年幽灵族和古人族的战争在一开始时在数量上也没有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不过很快芮斯妍就兴奋的嚷道:“有反应了,控制系统里出现了一张飞马星系的地图,里面有5个闪烁的坐标,都在我们之前没有发现母巢战舰的幽灵族势力范围。”

秦汉唐说道:“先把坐标发给翠亚号,他们会去处理这几个,还有3个没出来也好,免得翠亚号照顾不过来。”

虽然还有两艘母巢战舰没有动静,但暂时还不用为它们操心,毕竟星海茫茫,随便出点什么状况都会导致信息传递延迟,说实话现在能有5艘失踪的母巢战舰发出反馈信号已经有点出乎秦汉唐的预料了。

因为之前已经有一艘母巢战舰被病毒控制,秦汉唐还把其控制中枢给炸了,当时他都怀疑其他母巢战舰是不是已经收到了风声。

但是之后他们来到这艘母巢战舰,再加上其他突击小队的行动顺利进行,这才发现那艘战舰和幽灵女王覆灭的情报似乎并没有扩散开来,这可和之前秦汉唐的想法大有不同。

秦汉唐不知道是自己的记忆有偏差,还是剧情和现实世界之间出现了偏差,又或者是母巢病毒造成的影响。

不过现在不是追究这个事情的时候,反正事情正朝着对远征军有利的方向发展,现在最大的变数反而是翠亚号是否能及时堵到那五艘母巢战舰,毕竟按常理来说那些幸存的幽灵族会很快做出应对措施,如果判断情报无误的话,长时间继续留在原地的可能性并不大。

按照之前远征军参谋部的评估,最有可能限制母巢战舰苏醒之后进行快速反应的事情就是幽灵女王对局势的判断了。

毕竟现在可不是一两艘母巢战舰发出了遇袭的信息,而是整整50艘母巢战舰几乎在同一时间遇袭并被摧毁,说实话这个情报让不知情的人进行解读的话,得出的结论可并不一定会直指真相,反而有很大概率产生误判。

对于幽灵族而言,自从多年前古人族败走飞马星系之后,他们也算是“承平”至今,除了人类这种美食资源不能让他们肆意挥霍之外,小日子过得还是非常滋润的。

结果在他们例行休眠之际,突然接到大量遇袭警报,并且遇袭的部族还都被全灭了,这要是换位思考一下,估计任谁的第一反应估计也不是恐惧于其他族人的遭遇,而是质疑信息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