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义军一弓兵>第278章 定西城

“怎么办?还要继续向西撤吗?再向西就是准噶尔的地盘了。”车臣汗向来没有什么主见,故而向土谢图汗问道。

“不去了,跟他们拼了!实在是太欺负人了。再说了,到了准噶尔的地盘,只能是寄人篱下。”扎萨克图汗气不打一处了来。

“还是继续向西迁移吧!他们人比我们多,火器还这么犀利。”土谢图汗无奈地说道。

“那就赶紧收拾家当走吧!”扎萨克图汗刚才嚷嚷着要跟大华军拼命,也只是过过嘴瘾而已,该认怂还得认怂。

形势比人强,漠北三部只得收拾家当继续向西逃窜。

马天佑带领黄君浩部、陈新茂部、叶有为部、3万民夫,浩浩荡荡,来到哈尔乌苏湖。

哈尔乌苏湖位于漠北西部的一个淡水湖与另一个淡水湖哈尔湖相隔不过四五十里距离,该地区水草丰茂,曾经是突厥人的起源地之一。

漠北三部刚刚撤走,马天佑领大军就赶到了哈尔乌苏湖地区,并照例给哈尔乌苏湖改了一个顺口的名字-漠西湖,并给即将在漠西湖边修筑的城取名为定西城。

即将修建的定西城地处漠北最西面,新疆北面,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牢牢地扼守住了漠北西面和新疆北面的门户。

鉴于定西城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担心漠北三部会联合西面准噶尔部共同入侵漠北,马天佑决定加快定西城的修建速度。

当然这个时期准噶尔部还只是一个规模稍大一些的部落,还没有成长为后世的准噶尔汗国。

在马天佑来漠北前,李向东就特意叮嘱过马天佑,要特别留意漠北西面的准噶尔部落,如果有机会最好能消灭准噶尔部,不要给准噶尔部成长起来的机会。

马天佑也不知道李向东为什么这么看重准噶尔部,认为准噶尔部会快速成长为大华朝的大敌。

现在准噶尔部只是一个规模较大的部落而已,根本没法跟大华朝叫板。

不过马天佑也没有多想,既然皇帝陛下有交代,肯定有他的道理,那就好好去执行。

皇帝的预测向来精准,他有好多的预言在后期大多都能够得以验证,说不定准噶尔部以后真的会成长为强大的对手,必须把他们扼杀在摇篮中。

既然漠北三部已经逃到了准噶尔部的地盘,马天佑也不好主动派兵主动越境,就把工作重心放在筑城上。

马天佑让黄君浩把骑兵分散出去,负责警戒工作。

陈新茂部负责开采石头、砍伐树木工作。

叶有为部及三万民夫负责筑城。

由于有了上一次的筑城经验,这一次筑城工作非常顺利。

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修建好了定西城和北湖城。

这两个城池都是标准的凹六边形棱堡,城墙上布满炮位和射击孔,墙垛上还有遮雨屋顶。

城内营房、粮草仓库、弹药仓库、食堂等设施一应俱全,最多可以同时容纳5万人驻守。

定西城和北湖城修筑好了,马天佑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一直还有些担心漠北三部会趁城池还没修好时候来骚扰。

现在定西城和北湖城总算是修好了,最危险的时候也过去了,也不怕他们来找麻烦了。

马天佑预感漠北三部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迟早会来找麻烦,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城池修建好了,接下来要进行垦荒屯田了。

要在漠北进行垦荒,灌溉水源的问题就成了头等大事。

镇北城、北湖城、定西城三座城池虽然都是依水而建,河流湖泊里有大量的淡水可供灌溉,但河流、湖泊的地势比较低,引水就成了大问题。

通过挖沟渠引水,也只能灌溉到地势低洼的地方,地势稍微高一些的地方,就没有办法了。

这样一来能开垦的田地就非常有限了,那将满足驻军屯田的需要。

另外要想永久的把漠北留在华夏大家庭了,却又必须要从关内大规模移民,大量的移民必须要开垦出足够多的田地才能养活驻军和移民。

漠北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实现粮食自给,最好能为当地驻军提供粮食补给。

漠北远离内地,不可能总是依靠从内地运输粮食养活驻军和移民。

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进行大规模开垦田地。

马天佑看着北湖和定西胡这么多的淡水,却因为地势问题却能大规模引水,心里就开始着急上火。

李向东收到马天佑关于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感到非常奇怪,北湖拥有世界第二的淡水储藏量,竟然还说水不够用。

看到马天佑的解释,李向东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湖泊的地势太低。

李向东想了一下,然后在奏章上写下批复意见:风车提水。

要想把水从低处提到高处,在关内的解决办法一般是采用修建水力水车来提水,利用水流的冲力来提水,效果也很好,但水力水车受地形的限制,必须修建在河流边,在湖边就没办法用了。

另外漠北的河流大多数属于季节性河流,一年中总有一段时间会断流。

另一方面水力水车提升高度有效,不能实现逐级提水的要求。

而风力水车就不同了,只要有风就能修建风力水车,而漠北最不缺的就是风,环保无污染,还不耗费资源。

同时代的欧洲小国荷兰就是利用风车的典范,早期他们利用风车磨面、锯木头,后期利用他们风车来抽取低洼处的海水。

漠北完全可以利用风车逐级提水,从理论上来说,只要修建足够多的风车,就能把湖泊中的淡水资源输送到任何一个地方。

另外还可以顺便建几个风力磨坊磨面,甚至风力锯木厂,风力纺织厂等等利用风力资源的项目。

李向东指示纺织机械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到漠北,帮助漠北修建风车。

有了纺织机械公司的支援,漠北三城开始大力修建风力水车,沿线逐级输送灌溉水,充分利用了各大湖泊的淡水资源,漠北的灌溉水不再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漠北一下子新增了大量的良田。

从理论上来说,风车修到哪里,哪里就成为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