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第435章 金银洲策略

“表面亲近大靖,暗地间谍渗透,伺机窃取靖朝的技术机密;同时发展航海,到金银洲跑马圈地,占山为王。”

叶繁道:“别的都好说,这两件事非做不可。”

“除了间谍的事情,其他你与朕和长公主所想一般无二。”杨漓月道:“虽说相隔万里之遥,但是若要是放任其他外邦之人来日侵占,待他们壮大,迟早是大靖心腹之患,朕必然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金银洲,必须掌握在我大靖朝手里!”

“陛下威武!”叶繁笑了笑,想着杨漓月先前出了金银洲,还说到各路藩王就京,再以长公主殿下的行事风格,以有些猜到她们有什么样的打算:“没猜错的话,杨首辅是打算将各路藩王打发到金银洲去,为靖朝驻守海外飞地?藩王殖民策略?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藩王殖民?”杨漓月没太理解:“什么意思?”

叶繁道:“也可以叫分封吧,将具有不稳定因素的藩王们封到大洋彼岸去,既能让他们驻守一地,又能让他们远离中枢。说实话,圣火教那篇讨伐女皇的檄文影响挺大,若非你是靖朝战神,威名赫赫,靖朝王师又有先进火力军备加持,无人能敌,谁也不敢保证那些藩王此番会不会顺势来个借勤王之名,实想改弦更张的企图。藩镇势力,始终是个隐患,能就此解决,确实不错。”

“没那么简单的,就算各路藩王愿意接这个活。”

杨漓月心思重重看着墙上的舆图:“金银洲确实太远了!真正的天高皇帝远!中央实际很难管控到位,想让金银洲成为大靖朝版图之一,在那里设立州县,实在有点天方夜谭。最多能做到类似于藏地高原的半自治。”

叶繁沉默,知道这话不错,这还是跨洋过海,曾经那个世界的蒙古帝国,侵略版图几乎覆盖了整个亚欧,在陆地相连的情况下,尚且无法控制,最终还是崩裂成了三大汗国以及元帝国,不禁轻叹出声:“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而且你以前说过,后世子孙若是窝囊,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咱不可能还管得到百年之后的事情。”

“那会是朕说得潇洒了。”杨漓月苦笑两声:“或许不在这个位置,才没有那么多想法吧,坐上了这个位置,朕也不能免俗,希望大靖朝能够万世永昌。”

“就算能万世永昌,那也是我们看不到的一天了。”叶繁笑道:“不过倒是有一个人,能够最大程度上,免除你的忧患,让金银洲各路藩王听命中央,不胡乱行事。”

杨漓月情绪复杂地笑了笑:“你这主意,就跟杨洁说的一模一样了。”

叶繁耸耸肩,不算意外,以长公主的政治智慧,自然不会想不到。

真要建设金银洲,无疑是个庞大的工程,藩王代君镇守,源源不断的将士,匠人,甚至一搏富贵的普通人漂洋过海,没有人能保证,隔着一望无际的海洋,忠诚会被稀释得稀碎,除非有一个能压得住所有人的统帅,有足够的威望和权力,且对中央没有丝毫反叛之心。

这样的人,普天之下,只有一个——杨忆!

曾经做过嘉德皇帝的杨忆,论威望,没有任何人敢得罪这个主动禅位的吴王,任何人都知道,只要吴王不反,全天下没有人敢动他分毫,至于他会不会反。

这个问题属实可笑,要说反他还真反过,成功将自己逼下台了!

“他确实各方面都非常合适,但是……”杨漓月淡淡道:“你们就没想过,他连皇帝都不愿意做,怎么会愿意去做金银洲的王?杨洁倒是出了个主意,让朕直接把白云升调往金银洲,但这种强制手段,不过徒惹他生气罢了,就算他迫于无奈从了,又能有几分真心愿意做事。”

“而且……”杨漓月低声轻叹:“朕也舍不得他跑那么远去,跨海隔洋,将来见一面都难,他毕竟是朕的弟弟。”

“或许,你可以问问他的意见。”叶繁道:“铁甲舰已经成功在东瀛晃荡了一个来回,性能更好些,新的蒸汽船已经在建,到金银洲一趟的行程,估摸着半个多月,撑死一个月也够了,不至于说此生再难见这么极端。”

杨漓月轻声道:“你让朕再想想吧。”

……

……

杨忆的事先放一旁,但发展金银洲的总策略是不变的,没几日,各路藩王就受到了首辅杨洁的会晤,坦言希望各位王爷助力朝廷,发展海外疆域之事。

所谓藩王,打小在权力中心长大的,谁看不出其中的政治目的,既有人帮忙跑到海外圈地,又大大降低了本土藩王势力的顽固问题,可谓是一劳永逸。

虽然不曾强制,但各位王爷心里清楚,若是拒绝了这份差事,他们将来就跟那位在京城办起足球俱乐部的四王爷杨浩一样,只能做纯粹的京城一闲人,空有名头,但不再有任何实权,这一次,他们更是连私兵配置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若奉命前往金银洲,却能有比以往更多的私兵,更大的封地,甚至是更大的权力!

毕竟天高皇帝远嘛!

一看舆图,大家伙最先蹦出的无疑就是这句话。

各路藩王还在纠结思考的时候,朝廷关于金银洲发展方略的重要檄文已经发布全境,同时征召愿意远渡重洋的志愿者共襄盛举。

征召之人没有任何限制,不论如今是何身份,别无长技只会种田的农民,还是郁郁不得志的小官小兵,或是多年落第的读书人,只要你们愿意,这就是一个全新的机会。

只要报名,立刻安排,待来日,漂洋过海,落地分田,开垦新天!

一时间,全国躁动,街头巷尾无不谈及此事。

有人讳莫如深,觉得这是没事找事。

同样有人跃跃欲试,不断做着家里人的思想工作。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总还是有那样一部分人,不甘不愿地混迹在底层;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心怀大志,却找不到那条康庄大道,他们时刻想要抓住突破当下的机遇。

当然,也有一部分真正的能人志士,和国朝统治者有着同样犀利的战略眼光,透过浩渺烟波,看到了那块大陆背后潜藏的价值和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