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141章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上)

却说孔明跟黄忠大叔商量:“老黄啊,既然你铁了心要去打这场硬仗,那我让法正跟你一块儿去参谋参谋。记住,凡事都要好好策划再行动。你放心去吧,我随后会调派人马给你们接应。”黄忠一口答应,带着法正和自家部队上路了。孔明扭头对刘备哥说:“这位老将呢,不用多说话刺激他,他自己就憋着一股劲儿,但要是不安排人手接应,他孤军奋战也难成事。”说完,孔明招呼赵云过来:“云哥,你带一队人马抄小道,做奇兵去接应黄忠。如果黄忠胜了,你们就不必出手;要是黄忠遇险,你们立马救援。”

紧接着,孔明又派刘封、孟达两位兄弟:“你们领三千精兵,在山里那些险要地方多插旌旗,壮壮咱们的声势,好让敌人摸不清头脑。”仨人各自领命去了。孔明还不忘给马超发密信,让他按计划行事。同时,他又调遣严颜大伯去巴西阆中守关隘,与张飞、魏延联手夺取汉中。

再说另一边,张合和夏侯尚一同来到夏侯渊这汇报工作:“报告老大,天荡山失守了,夏侯德、韩浩两员大将也都折在那儿了。现在听说刘备亲自率兵来抢汉中,咱们得赶紧向魏王报信,请求增援精兵猛将啊!”夏侯渊一听,立即让人火速传信给曹洪。曹洪日夜兼程赶到许昌,把情况告诉了曹操。曹操一听大惊失色,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准备发兵救汉中。长史刘晔这时候站出来说:“主公,汉中若是失守,整个中原都会震动。您可别嫌累,必须亲自挂帅出征!”曹操悔不当初:“哎呀妈呀,早知道就应该听你的话,就不会有今天这档子事儿了!”于是曹操即刻下令,集结四十万大军亲自出征。这一幕发生在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

曹操整兵三路,浩浩荡荡出发:先锋部队由夏侯惇挂帅,曹操亲自领中军稳坐指挥,曹休则负责殿后,全军有序行进。曹操骑着那匹白骏马,金鞍玉带,威风凛凛;身边的武士们高举着大红罗的销金伞盖,左右两侧排列着金瓜银钺、镫棒戈矛,旌旗上绣着日月龙凤图案,真是气势非凡。护驾的龙虎官军共计二万五千人,分成五队,每队五千人,分别身着青、黄、赤、白、黑五色战甲和旗幡,队伍色彩斑斓,极为壮观。大军出征潼关,曹操在马上遥望到一片茂密林木,问身边随从:“这是何处?”随从答道:“此地名为蓝田,这片林木之间是蔡邕先生的庄园,如今蔡邕的女儿蔡琰与丈夫董祀就住在这里。”

原来曹操早年与蔡邕交情匪浅。之前蔡琰曾嫁给卫仲道,后来被北方异族掳走,在北地生下两个孩子,并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胡笳十八拍》。曹操得知此事深感同情,派人带着重金去北方赎回蔡琰。左贤王畏惧曹操的势力,便将蔡琰送回汉朝。曹操便将蔡琰许配给董祀为妻。

当日大军行至蔡琰家门前,曹操想起蔡邕旧事,便命军队先行,自己带领百余名亲信骑兵下马来到庄前。此时董祀在外任职,家中只有蔡琰一人。蔡琰听说曹操来访,连忙出来迎接。入堂拜见完毕,蔡琰侍立在侧。曹操偶然瞥见墙壁上挂着一幅碑文拓片,起身细看。他向蔡琰询问,蔡琰回答说:“这是曹娥碑。当年和帝时期,上虞有个巫师曹旰,擅长祭祀乐神,五月五日在船上饮酒跳舞时不幸落水身亡。他的女儿曹娥当时才十四岁,绕江痛哭了七天七夜,最终跳入江中,五日后背负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乡里人在江边安葬了她。上虞县令度尚奏报朝廷,曹娥被封为孝女。度尚让少年才子邯郸淳撰文刻碑以记此事。当时邯郸淳年仅十三岁,一气呵成,不加修改,直接写成碑文刻于墓旁,世人皆称奇。我父蔡邕闻讯前往观看,当时已是傍晚,他在暗中用手摸读碑文,并在碑背后挥毫写下八个大字。”

曹操低头念道:“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他转身问蔡琰:“你明白这其中含义吗?”蔡琰摇头道:“虽是先父遗墨,但妾身实不解其意。”曹操又环顾众谋士问道:“你们可有人能解?”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应答。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人,答道:“小人已解其意。”曹操定睛一看,原来是主簿杨修。曹操对他说:“你暂且别说,让我先想想。”于是辞别蔡琰,带领众人离开庄园。刚上马走了三里地,曹操突然领悟过来,笑着对杨修说:“你现在可以告诉我答案了。”

杨修解释道:“这其实是一句隐语。‘黄绢’是指黄色的丝帛,‘色’字旁边加上‘丝’,合起来就是个‘绝’字;‘幼妇’是年轻女子的意思,‘女’字旁边加上‘少’,就成了个‘妙’字;‘外孙’即女子的儿子,‘女’字旁边加上‘子’,组合起来就是个‘好’字;‘齑臼’是用来盛五辛调料的器具,‘受’字旁边加上‘辛’,便是个‘辞’字。所以,这八个字连起来解读就是‘绝妙好辞’。”

曹操听罢大惊,连连称赞:“正合吾意!”大家都惊叹于杨修才思敏捷。没过多久,大军抵达南郑。曹洪前来接应,并汇报了张合的事宜。曹操说:“这不是张合之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曹洪又道:“现在刘备派黄忠攻打定军山,夏侯渊因知您率大军到来,故坚守阵地未敢出战。”曹操听罢说:“若不出战,难免显得怯懦。”于是派人持节令前往定军山,命令夏侯渊出击。刘晔劝谏说:“夏侯渊性情过于刚烈,恐中敌人计策。”曹操便亲笔写了一封信给夏侯渊。

使者带着曹操的手书来到夏侯渊营中,夏侯渊接过并拆开查看。信中写道:“身为将领,当刚柔并济,不可只凭勇猛行事。如果一味依赖勇气,那就如同一个普通的敌手而已。我现在屯兵南郑,正是为了观瞻你的出色才能,希望你不要辜负‘妙才’二字。”夏侯渊看过之后欣喜不已,打发使者回去后,立即与张合商议作战计划。夏侯渊说:“如今魏王亲自督战讨伐刘备,咱们长期坚守此地,怎么建功立业?明日我要亲自出战,务必要活捉黄忠。”张合劝阻道:“黄忠智勇兼备,又有法正辅助,不可轻敌。此地山路险峻,我们应当坚守。”夏侯渊反驳道:“倘若他人立下功劳,我们有何脸面再见魏王?你只管守山,我去出战。”于是下令:“谁愿出去引诱敌军?”夏侯尚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前往。夏侯渊嘱咐他:“你去引诱敌军,与黄忠交战时,只准输不准赢,我有一条妙计,如此这般……”夏侯尚领命,率领三千兵马离开了定军山大寨,准备迎战。

话说黄忠老将军与法正军师带着兵马稳稳驻扎在定军山口,一连好些天都向夏侯渊发起挑战,可这夏侯渊却是个“宅男”,坚守不出。黄忠琢磨着要主动进攻吧,又怕山路崎岖险峻,敌人搞个伏击啥的,那可就亏大了,所以只能忍耐,继续守着阵地。

这一天,突然有探子来报说山上曹兵下来叫阵了。黄忠正准备亲自率队迎战呢,这时候他的副将陈式跳出来嚷道:“老将军您歇着,小弟我愿替您上阵。”黄忠一听乐得直拍大腿:“好好好,小伙子你上!”于是让陈式领着一千人马出山口列队应战。

不一会儿,夏侯尚带着曹军冲了过来,两人交手没几个回合,夏侯尚便使了个假败计策溜之大吉。陈式一看对方逃走,心想机会来了,赶紧带兵追上去。可是刚跑到半路,两旁山上的滚木礌石如同雨点般砸了下来,把陈式这一千多人给困住了,进退不得。正打算调头跑路的时候,背后冷不丁冒出夏侯渊的大军,陈式哪儿挡得住啊,被夏侯渊生擒活捉回了曹营,他的一干手下也投降了不少。侥幸逃回的几个士兵急匆匆报告黄忠:“不好啦!陈式兄弟让人家给抓了去!”

黄忠听罢心头一紧,立刻找法正商量对策。法正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夏侯渊这小子性情浮躁,自以为是,勇猛有余但谋略不足。我们可以激怒我方将士,然后步步推进,每前进一段就筑营固守,引诱夏侯渊忍不住出来决战,这就是传说中的‘反客为主’战术。”黄忠觉得此计甚妙,当下就把物资奖赏给了全体官兵,搞得整个山谷里都是欢声笑语,大家伙儿都愿意豁出去拼死一战。

当天,黄忠就按照法正的策略开始拔寨推进,每前进一步就筑起一座营寨,稳扎稳打。夏侯渊这边听说后,也是憋不住了,非要出去跟黄忠正面硬刚。张合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劝阻说:“老夏啊,这是人家给我们挖的坑,不能跳啊!”但夏侯渊压根儿不听,命令夏侯尚带着几千精兵出击,直接杀到了黄忠的寨门前。

黄忠见状,二话不说跨上马背,提刀迎战夏侯尚,两人交手只用了一回合,黄忠便势如破竹地把夏侯尚生擒回来关押在自家大营里,剩下的曹兵全都被打得屁滚尿流,回去跟夏侯渊汇报战况去了。

话说渊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派人去黄忠大本营传话:“老哥,咱们来个公平交易如何?我用陈式换回夏侯尚。”黄忠爽快答应,约好第二天在山谷空旷处当众交换人质。次日一早,两军都来到约定地点摆开阵势,黄忠和夏侯渊各自骑马立在自家阵营的旗门之下。

黄忠带着被俘虏的夏侯尚,夏侯渊也牵着陈式走出阵来,俩人都没给交换的人穿盔甲,就穿着薄薄的便衣意思意思。鼓声一响,陈式和夏侯尚如同参加百米赛跑般各自朝着自己队伍狂奔而去。可关键时刻,夏侯尚刚跑到自家阵营门口,就被黄忠精准地一箭射中了后背,虽身中一箭,但夏侯尚还是忍痛奔回了自家阵地。

这一下,夏侯渊气得火冒三丈,二话不说拍马直冲向黄忠。黄忠正求之不得,两人马上展开激战,你来我往、刀光剑影,战至二十多个回合,突然曹军那边锣鼓喧天,响起鸣金收兵的信号。夏侯渊一听这声音,只得硬生生地拨转马头撤退,而黄忠哪能错过这个机会,趁机带领部队杀了一波气势汹汹的反击。

回到阵中的夏侯渊怒气未消,立即追问负责指挥的军官:“为啥这时候鸣金啊?没看见我正跟黄忠干得火热吗?”那军官战战兢兢回答:“报告将军,小人在山坳里瞥见蜀军旗帜晃悠了几处,怕是埋伏有伏兵,所以才紧急叫您回来的。”夏侯渊听罢,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决定谨慎行事,严守阵地,打死也不轻易出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