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135章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上)

话说孙权在濡须口那儿正忙着集结兵马呢,突然收到情报:曹操带着四十万大军从汉中浩浩荡荡地杀过来要救合淝。孙权赶紧和一众谋士商量对策,先派出董袭、徐盛两位猛将带领五十艘大船在濡须口设伏,又命令陈武带着人马在江边来回巡逻放哨。张昭捋着胡子悠悠地说:“现在曹操远道而来,咱们得先挫挫他的锐气。”孙权一听,就对着帐下将士喊话:“曹操大军压境,哪位勇士敢站出来打头阵,挫挫敌军的嚣张气焰?”

凌统二话不说挺身而出:“小弟愿意领兵迎战!”孙权问:“你打算带多少兵马?”凌统答:“三千精兵足矣。”在一旁的甘宁斜眼看着,忍不住插嘴:“用不着三千,我只要一百骑就能搞定,何必兴师动众?”这一说,凌统顿时火冒三丈,两人就在孙权面前争论起来。

孙权一看这架势,冷静地说道:“曹军兵力强大,我们不可轻敌。”于是命令凌统带领三千兵马到濡须口去侦查敌情,遇到曹军就开打。凌统领命后,带着三千兄弟离开了濡须坞。没过多久,前方尘土飞扬,曹军先锋张辽率队抵达,与凌统激战了五十回合,难分胜负。孙权担心凌统有闪失,便让吕蒙前去接应他回营。

甘宁见凌统回来,立马向孙权请缨:“今夜我只需带一百骑兵去劫曹营,哪怕损失一个人一匹马都不算成功。”孙权听罢,觉得甘宁勇气可嘉,便调拨了一百名精锐骑兵给他,并赏赐了五十瓶好酒、五十斤羊肉,给士兵们壮行。

甘宁回到营中,叫来这一百个兄弟排排坐,亲自给他们倒上酒,自己先干为敬,连喝了两碗,然后对大家说:“今晚咱们奉命去偷袭敌营,你们都满饮一杯壮胆,奋勇向前冲啊!”众人面面相觑,有点犹豫。甘宁看出了大家的心思,拔出剑来怒喝道:“作为将领,我都豁出去了;你们这些家伙还在这儿磨叽啥?”大伙儿看到甘宁发飙,纷纷起身抱拳表示:“愿誓死跟随将军!”

甘宁让大家把酒肉吃喝了个痛快,约定好二更时分行动,每人头上插一根白鹅毛作为标记,全副武装骑上马,飞奔至曹操营寨,推开鹿角障碍,齐声呐喊,直扑中军企图擒拿曹操。但曹操的中军防守严密,车仗相连,围得跟铁桶一样,根本找不到突破口。不过甘宁带着这一百骑兵左冲右突,硬是吓得曹兵乱作一团,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敌人。那甘宁率领的一百骑,在曹营内横冲直撞,逢敌必杀,各营之间鼓声震天,点起无数灯火,喊杀声响彻云霄。

甘宁从寨子南门一路砍杀出来,无人能挡。只见他们如同一阵旋风般闯入敌营,搅得曹军鸡飞狗跳。

孙权老哥下令让周泰率一支兵马前来接应,而甘宁带着一百名精锐骑兵顺利返回了濡须。曹军那头担心有埋伏,也不敢轻易追击。后世有人为此事赋诗一首:“战鼓震天响如雷,吴军所到鬼神哀!百箭齐发直穿曹营寨,人人夸赞甘宁真是猛将一才!”甘宁带领这一百号人马毫发无损地回到营地,到了门口还让大家伙儿一起敲锣打鼓、吹笛子,口中高呼“万岁”,整个场面热闹得不得了。孙权亲自出马迎接,甘宁一下马就拜倒在地,孙权赶紧扶起他,握着他的手说:“你这一趟出去,可把老曹吓得不轻啊!我这可不是故意考验你,纯粹是想见识见识你的胆量。”说完赏赐给他一千匹绢和一百口利刀。甘宁接过赏赐,二话不说就分给了部下。孙权又对众将领们说:“曹操那边有张辽,咱们这边有甘兴霸,足以互相抗衡啦。”

第二天,张辽领兵前来挑战。凌统看见甘宁立了大功,斗志昂扬地说:“我想去对阵张辽。”孙权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凌统率领五千兵马离开濡须,孙权则亲自带着甘宁来到前线观战。两军阵前,张辽策马而出,左边跟着李典,右边跟着乐进。凌统也纵马提刀,冲上前线迎战。两人斗了五十回合仍不分胜负。曹操听说此事,亲自骑马来到旗下观看,见到两员猛将激战正酣,便悄悄指示曹休放冷箭。曹休立刻闪到张辽背后,拉开弓弦,一箭射中了凌统座下的战马,那马受惊跃起,把凌统摔翻在地。乐进一看机会来了,立马挥枪刺向凌统。就在枪尖即将触及凌统之际,只听弓弦再响,一箭射中乐进的脸颊,他也翻身落马。双方军队见状,赶紧各自冲上前去救回自家将领,鸣金收兵。

凌统回到营地后特来感谢孙权,孙权告诉他:“刚才救你的人正是甘宁。”凌统一听,感动得不行,对着甘宁连连磕头道:“真没想到您能对我这么仗义!”自此以后,凌统与甘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也不闹矛盾了。

再说曹操眼瞅着乐进中箭受伤,让他先回帐内疗伤。次日,曹操精心策划,分兵五路来攻打濡须:自己亲自率中路大军;左一路由张辽领军,左二路由李典负责;右一路由徐晃挂帅,右二路由庞德坐镇。每路都带了一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向江边。此刻,董袭和徐盛两位将军正在楼船上看到曹军五路兵马压境,周围的将士们都显得有些紧张。

徐盛豪气干云地拍着胸脯说:“吃老板的饭,就得为老板拼命干活儿,怕个毛线啊!”于是他带着几百个猛男,乘小船横渡长江,直捣李典大军内部。董袭在船上指挥作战,让士兵们敲锣打鼓造声势,谁知突然间江面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波涛翻滚得跟龙王闹情绪似的。眼看着大船就要翻了,船上的兵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跳到小艇上逃命。董袭一看这架势,二话不说拔剑怒吼:“咱们可是领了任务在这儿抗敌,谁敢擅自弃船逃跑,看我不砍了他!”结果真有那几个胆小鬼被他斩首示众。不过没多久,风更大了,船也真的翻了,董袭英勇就义,直接把命交代在了江口。

此时,在李典军中横冲直撞的就是徐盛,那叫一个威猛!

另一边,陈武听到江边的战斗动静,立马带一队人马赶来支援,正好碰上了庞德。两军立刻扭打成一团,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孙权正在濡须坞里休息呢,听说曹兵杀到了江边,二话不说,带上周泰亲自带兵来增援。他们正巧看到徐盛在李典的军队中搅和得像包饺子一样热闹,赶紧率军加入战局。没想到的是,张辽和徐晃这两员虎将竟然把孙权给团团围住了,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个时候,周泰从混战中杀出一条血路,跑到江边却发现孙权不见了踪影,又立刻调头杀回阵中,一边挥舞大刀一边问自家兄弟:“主公在哪?”手下士兵指着战场最激烈的区域说:“主公被围得死死的!”周泰听罢,瞬间化身开挂勇士,一路砍瓜切菜般闯入包围圈,终于找到了孙权。他对孙权说:“主公您跟我走,我给您杀出条出路。”于是周泰奋勇当前,孙权紧随其后,两人合力突围。

周泰初次杀到江边时发现孙权又不见了,他愣都没愣一下,再次返回战场寻找孙权。终于找到孙权后,孙权愁眉苦脸地说:“弓箭手密密麻麻,我们怎么冲出去啊?”周泰拍拍胸脯,坚定地说:“主公您只管在前面走,我断后护驾,一定能把您安全带出去。”孙权闻言便策马疾驰,周泰则拼尽全力保护,身上多处受伤,箭矢穿透重甲,好歹算是救出了孙权。关键时刻,吕蒙带着一队水军及时赶到接应,把孙权安全送上船。

孙权心系徐盛,焦急地问道:“徐盛还在敌营垓心,怎么才能把他救出来啊?”周泰满不在乎地说:“包在我身上!”随后他提枪再战,又一次孤身闯入敌军重围之中,成功救出了徐盛。虽然两人均身受重伤,但在吕蒙的指挥下,士兵们乱箭齐发压制岸上敌人,最终成功把两位将军救上船。这一仗,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孙权麾下的猛将们硬是用生命演绎了一曲英雄赞歌。

话说陈武和庞德展开了激烈的单挑,身后没个援兵,结果被庞德一路撵到了山沟口,那地儿林子密得跟原始森林似的。陈武想调头再战,哪知道袍子却被树枝给缠住了,硬是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成了庞德的刀下之鬼。曹操一看孙权溜了,气得亲自上马领兵追击,直奔江边展开箭雨对决。

吕蒙的箭都射光了,正手忙脚乱呢,好家伙,对岸来了一支船队,为首的将领正是孙策的乘龙快婿陆逊,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到。他们一阵箭雨就把曹军打得节节败退,紧接着登陆追击,不仅砍瓜切菜般干掉大批曹兵,还顺手牵羊抢回几千匹战马,曹兵伤亡数字那是海了去了,最后狼狈不堪地逃了回去。

在乱军之中,找到了陈武英勇牺牲后的遗体。孙权得知陈武已壮烈牺牲,加上董袭也沉江捐躯,悲痛至极,派人潜入江中把董袭的尸首捞上来,与陈武一同厚葬。同时,他对周泰拼死相救的行为深感感激,于是设宴款待周泰,亲自举杯敬酒,一手搭在他背上,泪流满面:“兄弟你两次舍命救我,身上挨了几十枪,皮肉伤痕累累,简直比刺绣还精细,我孙权要是不对你像对待自家骨肉一样恩待,不委以兵马重任,那良心真是过不去啊!你可是我麾下的大功臣,咱俩共荣辱、同进退!”说完,孙权让周泰脱衣展示给大家看,只见他全身皮肤犹如被雕刻一般,布满了战斗留下的伤痕。孙权一一指着那些疤痕询问受伤经过,每处伤痕对应一杯酒,当天愣是把周泰灌了个酩酊大醉。孙权还赐给他一把青罗伞,让他出入时都能打着,以此彰显他的赫赫战功。

孙权驻扎在濡须口,和曹操对峙了一个多月也没分出胜负。这时候张昭、顾雍两位智囊一合计,觉得曹操势力太大,强攻不易,长久对抗又会大量消耗兵力,不如求和安民为妙。孙权听从建议,派步骘前往曹营求和,并答应定期缴纳岁贡。曹操见江南这块骨头一时半会啃不动,便同意了求和条件,提出:“只要孙权先把人马撤了,我也就顺势班师。”步骘带回了曹操的答复,孙权留下蒋钦和周泰守濡须口,其余兵马全部上船返回秣陵。曹操则让曹仁、张辽留守合肥,自己率主力回到许昌。

文武百官们开始议论纷纷,一致主张立曹操为魏王。尚书崔琰却坚决反对,说这是万万不可的。其他人反驳道:“哎呀,老崔,你咋就不学学荀彧呢?”崔琰一听火冒三丈:“时机,时机,总有变化的时候,到时候自会有应对之策!”有那么几个跟崔琰关系不怎么和谐的官员,偷偷向曹操告了状。曹操一听勃然大怒,下令把崔琰关进了监狱审问。这崔琰长得胡须浓密,眼睛炯炯有神,面对曹操的威逼,他依然坚如磐石,破口大骂曹操是个欺君罔上的奸贼。廷尉报告了曹操,曹操一狠心,下令将崔琰杖毙于狱中。后世有人赞颂崔琰道:“清河崔琰,天性刚毅如铁;虬髯虎目,一副铁石心肠;奸邪之人避而远之,其声名如日中天,忠贞汉室,千古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