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113章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上)

话说周瑜气得差点没把肺给炸了,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手下赶紧把他抬回船上。这时军士跑来汇报:“玄德和孔明那两位大佬正在前头山顶上喝酒聊天呢!”周瑜一听,牙都咬碎了,恨声道:“谁说老子拿不下西川?我发誓一定要拿下它!”正憋着一肚子火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说是孙权派他弟弟孙瑜过来帮忙。周瑜赶紧接见孙瑜,一股脑儿地把事情全说了。孙瑜听后拍胸脯保证:“哥,我是奉咱哥的命令来支援你的。”于是两人指挥大军继续前行。

他们走到巴丘这个地方,又有探子报告,说上游有刘封和关平两员大将挡住了水路。周瑜一听更是气得直冒烟。就在这时,又有人通报说孔明派人送信来了。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信上写道:“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信东吴大都督公瑾兄台:自从柴桑分别以来,小亮我一直对您念念不忘。听说您最近想去攻打西川,但我斗胆认为这事儿有点悬。那益州民风剽悍,地势险要,刘璋虽然软弱,但足以自保。现在咱们要是劳师远征,物资转运几万里,想要完全成功,除非是吴起再生来定策略,孙武再世来收尾。曹操在赤壁吃了败仗,哪会轻易忘记报仇?你现在兴兵出征,万一曹操趁机偷袭江南,那咱们可就粉身碎骨了!我实在不忍心看着你冒险,特此告知,请您三思。希望您能采纳我的意见。”

周瑜看完信,长长叹了一口气,叫人拿来纸笔,开始写信给孙权。然后召集众将领说:“我不是不想尽忠报国,只是天命如此,我也无奈啊。你们以后要好好辅佐孙权,共同成就一番大业。”说完这话,他就昏过去了,过了一会儿悠悠醒来,仰天长叹:“老天爷,既然有了我周瑜,为啥还要生个诸葛亮出来?”连喊了几声之后,他就嗝屁了,享年36岁。后来有人为此写诗感叹道:“赤壁战场留雄烈,青年时期美名扬。弦歌知雅意,举杯谢好友,曾捐粮三千斛,常领十万兵。最终命丧巴丘处,凭吊起来真是让人伤感。”

周瑜的遗体暂时停放在巴丘,部下将领们将他临终前写的书信,派人火速送往孙权那里。孙权收到周瑜去世的消息,痛哭流涕,打开书信一看,原来周瑜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信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我周瑜虽才疏学浅,却承蒙您的厚爱与重托,得以信任,统率兵马。本应竭尽全力,以图报效,但生死由天,寿命有限;壮志未酬,身先死,心中遗憾何其深重!如今曹操仍在北方虎视眈眈,战事未平;刘备暂居江东,犹如养虎为患;天下局势尚未可知。现在正是朝臣夜以继日忙碌、主公日夜担忧的时候……”

鲁肃那家伙忠诚得不得了,办事从不含糊,绝对能接替周瑜的工作。人嘛,临终前说的都是真心话,如果孙权您能听进去,我周瑜死了也瞑目啦!”孙权看完信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公瑾你可是个顶级cEo的人才啊,现在竟然这么年轻就挂了,我以后靠谁去呢?既然你在遗书中力荐鲁肃,那我当然要听你的。”于是当天就任命鲁肃为新的cEo,总管兵马;同时下令把周瑜的灵柩运回老家安葬。

在荆州的孔明晚上抬头看天,发现一颗将星掉地上了,他嘿嘿一笑:“哎呀,周瑜这下估计是凉透了。”到了早上,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玄德。玄德派人核实了一下,果不其然,周瑜真的归西了。玄德问孔明:“周瑜这一走,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孔明淡定地分析道:“代替周瑜领兵的,八成就是鲁肃。我再看看星座运势,发现东方有将星聚集,所以我打算以吊唁为由,去江东转一圈,顺带挖掘几个牛人来辅佐主公你。”

玄德有点担心:“就怕江东那边有人对先生不利啊。”孔明满不在乎地说:“周瑜活着的时候,我都不怕他;现在他都仙去了,我还怕啥?”就这样,孔明带着赵云和五百名小弟,带着祭祀用品,乘船前往巴丘进行吊唁。半路上得知孙权已让鲁肃当了新老大,而周瑜的灵柩已经回到了柴桑老家。

孔明直接杀到柴桑,鲁肃倒也够意思,热情接待。周瑜以前的手下都想趁机干掉孔明,但一看赵云全程贴身保护,一个个都不敢轻举妄动。孔明在周瑜灵前摆好祭品,亲自倒酒祭奠,然后跪在地上声情并茂地念起了悼词:“唉,公瑾老哥,你怎么走得这么突然!人的寿命长短都是天注定,让人怎么能不伤心呢?我真的好痛心啊,先敬你一杯!愿你在天之灵,能享受这份祭奠。想当年你年少时就跟伯符交好,仗义疏财,为了百姓舍弃个人利益。你弱冠之年便如大鹏展翅,帮助奠定了江东霸业。你壮年时期镇守巴丘,让景升省了不少心,讨逆的任务你也处理得妥妥的。你风度翩翩,娶了小乔妹子,真不愧是汉臣女婿,给朝廷争脸面。你还劝阻过用质子的馊主意,始终坚守原则,振翅飞翔。记得那次蒋干来访鄱阳湖,你从容应对,展现出超凡气度和高远志向。你的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策划火攻打败曹操,扭转乾坤。回想你当年威风凛凛的模样,如今却早早离去,让我悲痛欲绝。你的忠肝义胆、英魂正气,虽然生命终止于三纪(注:古代一纪为12年),但威名永垂不朽。我对你无比怀念,愁肠百结,肝肠寸断。苍天似乎也为此昏暗下来,全体将士无不悲伤,主公为你哭泣,朋友为你泪流不止。虽然我不才,但也希望能出谋划策,协助吴国对抗曹魏,辅佐汉室安定刘家江山。咱俩可以相互支援,首尾相应,无论生死存亡,都不必忧虑担忧。唉,公瑾兄,咱们从此阴阳两隔!愿你保持那份贞操,虽死犹生,若你的灵魂有知,请鉴察我这颗真诚的心:自你之后,世上恐再无如此知己!呜呼哀哉!请你好好享用这顿祭奠吧!”

孔明读完祭文后,扑通一声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眼泪哗哗跟喷泉似的,伤心得不要不要的。众将领议论纷纷:“都说孔明和周瑜关系不好,现在看他哭得这么伤心,那些传言都是扯淡。”鲁肃看到孔明这样悲痛,自己也深受感动,暗自思忖:“孔明还真是个重感情的人,倒是周瑜心眼太小,结果把自己搞垮了。”后来的人还为此写诗感慨道:“卧龙还在南阳睡梦中,又一颗明星坠落在舒城。既然上天造就了公瑾这样的英雄,尘世间为什么还要出现孔明这个bUG级人物呢?”

鲁肃办了个豪华趴体招待孔明,酒足饭饱后,孔明正打算乘船闪人,突然江边冒出个穿着汉服、头戴竹帽、腰系黑绳白鞋的家伙,一把拽住孔明就开笑:“你把我们周大都督气得够呛,现在又来吊唁,是不是觉得东吴没人能治得了你了?”孔明定睛一看,好嘛,原来是凤雏庞统老兄。两人相视一笑,气氛瞬间从尴尬转为喜剧,携手登船开始互诉衷肠。孔明还贴心地给庞统留了封信,内容大概是:“我看孙仲谋那小子可能不会太重用你,要是有啥不顺心,随时来荆州找刘备大哥混啊,他可是出了名的宽厚仁德,保管不会埋没你的才华。”庞统点头答应,两人就此别过,孔明潇洒回荆州。

另一边,鲁肃亲自护送周瑜的灵柩到了芜湖,孙权前来接驾,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在前头主持了一场豪华版告别仪式,并下令在周瑜老家风光大葬。周瑜有两个儿子一闺女,老大叫循,老二叫胤,孙权对他们关爱有加,各种优待福利安排得妥妥当当。这时鲁肃拍着胸脯说:“哎呀,我就是个打酱油的,承蒙公瑾看重推荐,其实我自己清楚能力有限,不过呢,我倒认识一个人,这家伙牛逼得不行,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智谋堪比管仲乐毅,决策能力跟孙武吴起有一拼。以前周瑜和孔明都对他推崇备至,这人现在就在江南晃荡,主公何不赶紧拉拢过来?”孙权一听,两眼放光,忙问此人是谁。鲁肃淡定回复:“这位大咖是襄阳人氏,姓庞名统字士元,江湖人称凤雏先生。”孙权听罢连连点头:“哦~原来是他,久闻其名,既然如此,那就速速请来让我见见这位高人!”

于是,鲁肃热情地邀请庞统去和孙权见个面。庞统一亮相,孙权一看,这人眉毛粗得像俩毛笔头,鼻子高耸入云,脸黑得跟包公似的,胡子短而密,整个一古怪造型师的杰作,孙权心里顿时觉得不太对味儿。他问庞统:“兄弟你这一生主要学的是啥?”庞统潇洒回应:“别那么死板嘛,随机应变才是王道。”

孙权又问:“那你这才华跟周瑜比咋样?”庞统微微一笑:“咱俩学的东西大不同。”孙权一听,心头更不爽了,毕竟他最爱的就是周瑜小哥哥,见庞统这么轻视周瑜,内心更是五味杂陈,便对庞统说:“你先回去吧,等我哪天用得上你了,再请你过来。”

庞统听罢,长叹一口气离开了。鲁肃一看,赶紧对孙权说:“主公啊,你怎么不用庞统呢?”孙权撇撇嘴:“这家伙太狂了,用他有啥好处?”鲁肃反驳道:“喂喂喂,想当年赤壁大战的时候,人家庞统可是出了连环计的大招,立下了首功啊!”孙权倔强地说:“那会儿曹操自己傻乎乎钉船,未必是他的功劳,反正我是坚决不用他!”

鲁肃无奈地找到庞统,安慰他说:“不是我不推荐你,主要是我们主公不肯用你,你先忍忍哈。”庞统低头沉默不语,只管唉声叹气。鲁肃接着问:“你不会是对咱们东吴没兴趣了吧?”庞统也不搭腔。鲁肃继续追问:“你这么有才,去哪儿不能发光发热啊?老实告诉我,你打算去哪儿?”

庞统这才开口:“我想跳槽去曹操那里试试水。”鲁肃一听,直摇头:“哎呀,你这不是明珠暗投吗?你应该去荆州找刘皇叔刘备,保证重用你。”庞统嘿嘿一笑:“其实我本来就想去找刘备,刚才只是开个玩笑啦。”

鲁肃一听,立马拍胸脯保证:“行,我这就给你写推荐信,你辅佐刘备,肯定能让孙、刘两家停止内斗,联手对抗曹操。”庞统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于是求了鲁肃的推荐信,径直前往荆州拜见玄德大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