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200章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下)

听说曹真已挂了,魏主立刻马不停蹄地下令催促司马懿出战。司马懿带着大军气势汹汹地来跟孔明对峙,先派使者送了一封挑战书过来。孔明一看,对众将们说:“曹真这回估计是凉透了。”然后在回复的信中淡定地写下“明日决战”,让使者带回去了。当天晚上,孔明又分别给姜维和关兴密授锦囊妙计,让他们按计划行事。

次日清晨,孔明集结了祁山所有兵马,浩浩荡荡开赴渭水边,那是一片一边靠河、一边倚山,中间则是一片开阔平川,堪称绝佳战场!两军相遇后,以弓箭手稳固阵脚,三通鼓响毕,魏军营门大开,司马懿骑着马出来,身后跟着一票将领。只见孔明悠然自得地坐在四轮车上,手中轻摇羽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司马懿开口道:“我主公效法尧舜禅让,传承二帝之位,坐镇中原,之所以容忍你们蜀国和吴国的存在,全因我主仁慈宽厚,怕伤及无辜百姓。你孔明不过是个南阳的农夫,不懂天命,却强行侵犯我们,按照道理早该把你灭掉!如果你能省悟并改过自新,那就早早退兵,各自守好疆界,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以免生灵涂炭,这样大家都能保全生命。”

孔明笑眯眯回应:“我受先帝刘备临终托孤,哪能不尽心尽力去讨伐敌人呢?你们曹氏家族迟早会被汉室所灭。你的祖父辈都是汉朝臣子,世代享受朝廷俸禄,却不思报恩,反而助纣为虐,难道不觉得羞耻吗?”

司马懿听罢,满脸尴尬地说:“咱俩就战场上见真章吧!你若能胜我,我甘愿不再担任大将军之职;但如果你败了,就早日回到你的老家去,我保证不会加害于你。”

孔明挑眉问道:“你想跟我比武艺?比兵法?还是比布阵?”司马懿回答:“先比比阵法怎么样?”

于是,司马懿进入中军帐中,手持黄旗挥舞指挥,左右军队迅速排成了一个阵势,接着再次上马出列,问孔明:“你能看懂我的阵型吗?”孔明微微一笑:“我军中的小将都能布置这样的阵型,这是个混元一气阵。”

司马懿不甘示弱:“那你摆个阵我看!”孔明步入阵中,轻轻一摇羽扇,再走出阵前,反问道:“你看得懂我这个阵吗?”司马懿硬着头皮说:“这种八卦阵,怎么可能认不出来!”孔明调侃道:“既然认出来了,敢不敢打我的阵?”司马懿梗着脖子答道:“既然是认识的,有什么不敢打的!”

孔明笑道:“那你就尽管放马来吧。”司马懿回到本阵中,叫来了戴陵、张虎、乐綝三位将领,给他们详细安排:“孔明布下的这个阵,按照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分布。你们三人从正东的生门杀入,往西南的休门冲出,然后再从正北的开门杀进去,这样就能破阵。你们一定要小心谨慎!”

于是,戴陵英勇担当,位于中军,张虎奋勇当前,乐綝则稳守后方,各自率领三十名精骑,打算从生门杀入蜀国阵营。两军齐声呐喊助威,三人如猛虎下山般冲进敌阵。然而,他们发现蜀军布阵严密,宛如一座座连环之城,无论怎么冲击都难以突围。三将情急之下,调转马头向西南方向突破,却又被密集的箭雨封锁住去路,仍然无法摆脱包围。

在那迷宫般的阵法中,他们只能左冲右突,但四面八方尽是门户重重,早已分不清东西南北。三位将领顾此失彼,只能乱闯一气。此时,只见愁云密布、惨雾弥漫,战场上充斥着喊杀之声。魏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地被俘虏,都被送到了蜀军的中军大帐前。

诸葛亮坐在帅帐之中,看着面前被捆绑起来的张虎、戴陵、乐綝以及他们带领的九十个士兵,微微一笑说:“我若是抓了你们这些小兵小将,哪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这样吧,我放你们回去见司马懿,让他再好好读读兵书,重新温习一下战略战术,等他准备好了再来和我们决一雌雄也不迟。既然饶了你们性命,就先把武器和战马留下吧。”说着,便让人给这帮俘虏脱掉衣服,涂上黑墨,让他们光着膀子步行出阵。

司马懿见到这一幕,顿时火冒三丈,转身对身边的将领们吼道:“这样就被人家挫败了锐气,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回中原去面对那些大臣们啊!”话音未落,他亲自拔剑在手,带领一百多名骁勇善战的将领,催促全军拼死反攻。

正当魏蜀两军再次短兵相接时,突然阵后鼓角齐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滚滚而来,原来是关兴领着一支军队悄无声息地从西南方向发起攻击。司马懿赶紧调派后军抵挡,同时又催促主力向前拼杀。不料,局势再次反转,姜维率领军马从另一侧悄然杀至,蜀军三面包抄过来。司马懿吓得魂飞魄散,慌忙下令全军撤退。

魏军在这场混战中损失惨重,十个人里就有六七个挂彩。最终,司马懿狼狈不堪地退到渭水之滨的南岸扎寨坚守,再也不敢轻易出击了。

孔明大将军带领得胜之师凯旋祁山,正待补充粮草之际,永安城的李严大人派了手下都尉苟安负责押送粮米前来交接。这苟安可是个酒鬼,运送途中因为贪杯误事,竟然延误了十天。孔明一听勃然大怒:“我军中视粮草为头等大事,延误三天就得军法处置!你这一耽误就是十天,说吧,怎么个说法?”说着就要下令推出斩首。关键时刻,长史杨仪出来说话:“苟安是李严大人所委任之人,而且咱们的粮草大多出自西川,如果现在杀了他,恐怕以后没人敢来送粮了。”孔明听后,略一思量,便让武士给苟安松绑,改杖责八十下以示惩戒,然后放了他。

苟安挨了一顿板子,心中对孔明怀恨在心,当天夜里就带着几个亲信骑兵偷偷溜到魏国阵营投降。司马懿接见了苟安,听完他的叙述之后,并未完全相信,于是告诉苟安:“孔明足智多谋,你说的话不一定能让人信服。但如果你能帮我完成一件大事,到时候我会向皇帝奏明,保你成为高级将领。”苟安连忙表态:“只要能办成,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司马懿狡黠一笑,吩咐道:“你回去成都散布谣言,说孔明有怨恨朝廷之心,早晚要篡位自立为帝,让你家主公召回孔明——这就是你的功劳了。”

苟安一口答应,返回成都后立即找到宦官圈儿,散布孔明打算造反的小道消息。这些宦官一听吓得够呛,赶紧进宫禀报后主刘禅。后主一听也大惊失色:“这可如何是好?”宦官趁机建议:“皇上可以下诏令孔明回朝,先削其兵权,以免生出叛乱之事。”后主觉得此计可行,立刻下旨,派遣使者星夜兼程去宣召孔明回京。丞相府里,蒋琬站出来表示不解:“丞相自从出征以来屡建奇功,为何突然宣其回朝?”后主含糊其辞地说:“朕有些要紧的事必须和丞相当面商议。”就这样,一道圣旨,把孔明召回了成都。

这事儿说来就有趣了!诏书使者一路狂飙直奔祁山大寨,孔明先生亲自接待,接过诏书读完后,他抬头望天,无比惆怅:“哎呀妈呀,咱们主上年纪还小,身边肯定有那种爱打小报告的马屁精存在啊!我这正准备建功立业呢,怎么突然就要撤军?我要是不回去,那不是摆明了欺骗领导吗?可要是遵命退兵,以后再想找这么好的机会估计比登天还难。”

这时候,姜维小哥插话问道:“那万一咱们大军一撤,司马懿那个老狐狸趁机追杀过来怎么办?”孔明先生微微一笑,脑洞大开:“我们这次退军得玩点花招,分五路有序撤退。比如今天先从这个营寨开始,假设这里有一千兵马,我们就挖两千个灶坑;明天挖三千个,后天挖四千个,每天退一步,灶坑数量却要逐日增加。”

杨仪一听,有点懵圈:“哎呦喂,我记得当年孙膑对付庞涓用的是减灶之法才赢的,现在丞相您反其道而行,为啥反而要增灶呢?”孔明先生嘿嘿一笑,解释道:“司马懿这家伙打仗贼鸡贼,他知道我们撤军,一定会派兵追赶。他心里肯定会疑神疑鬼觉得我们在搞埋伏,看到我们营地里灶坑越来越多,又看不清我们到底是在撤还是没撤,就会因为疑虑不敢贸然追击。这样,我们就能慢慢悠悠地退回去,完全不用担心损兵折将的问题。”于是,孔明果断下令全军按计划撤退。

再说司马懿这边,他琢磨着苟安的计策应该已经妥当,就等蜀军一退,立刻冲上去收拾他们。正在犹豫之际,探子来报蜀寨空空如也,人马都已经撤走。司马懿心想,孔明太狡猾,不能轻易追击,便带着一百多个骑兵亲自跑到蜀营查看,数了数灶坑数目,然后回了自己营地。第二天,他又派人去查点那个蜀营的灶坑数,回报说:“嘿,那里的灶坑数量比昨天又多了一倍!”

司马懿对众将领感慨万分:“我就知道孔明这家伙够鸡贼,果然是在玩增灶的把戏!如果我贸然追击,肯定中了他的计。咱不如先撤回来,好好策划下一步行动。”于是乎,司马懿决定不再追击,让孔明毫发无损地退回成都。川口的老乡们后来告诉司马懿,说孔明退兵时,并未见增兵,只见灶坑增多。司马懿听闻仰天长叹:“孔明这小子学起虞诩的战术来,连我都给骗过去了,他的智谋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最终,司马懿只能率大军返回洛阳。这就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至于孔明退回成都后会怎样,且看下集分解,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