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191章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上)

忽然,潮流播报员来报,马谡、王平、魏延和高翔四位大神抵达现场。孔明先请了王平进会议室,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批评教育:“哎哟喂,我让你们俩跟马谡一起守街亭,你怎么不拦着他点呢,这下整出大事了吧?”王平委屈巴巴地回应:“亲,我当时真的是三催四请,苦口婆心劝他在主干道上筑个土堡稳住阵脚,结果参军大人傲娇到爆表,完全不听我的建议,害得我自己带着五千小弟离山十里外安营扎寨。结果魏兵突然杀到,把整座山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硬是冲杀了十几波突围未果。第二天形势急转直下,兄弟们纷纷投诚。我一个人难以为继,只能找魏文长求救。半路上又在山谷里被魏兵困住,幸亏我拼死杀出重围。等回到咱们原来的营地时,早已经被魏兵占领了。后来在前往列柳城的路上偶遇高翔,于是我们仨分头行动去突袭魏军阵地,本想着能一举收复街亭。但到了一看,街亭周围连个伏击部队都没有,我心里就开始犯嘀咕。爬到山顶一望,发现魏延和高翔两位老铁也被魏兵围住了,我二话不说就冲进去救人,把他们成功解救出来后,我们三个就汇合在一起。我怕阳平关失守,所以赶紧回来防守。真的不是我不尽职啊,丞相你要相信我,不信你问问其他部门的经理。”孔明一听,挥挥手示意王平退下,然后又招呼马谡进来接受他的单独辅导。

在帐前,马谡自己绑得跟粽子似的跪在那里。孔明一看这阵势,脸色瞬间垮掉:“哎呀妈呀,你这人号称从小就读遍兵书,玩转各种战术,我可没少敲边鼓提醒你:街亭那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你拿全家老小发誓接了这茬儿,早知道听王平一句劝,哪至于捅这么大篓子?现在军队败退、将领折损、城池沦陷,这一系列锅全归你背!要是不严肃军纪,大伙儿还怎么服气?你现在犯法,可别怪我心狠手辣,毕竟规矩就是规矩嘛!不过你放心挂不了念,你走后,你的家人我包月供应粮食,保证他们不会饿肚子。”

马谡一听,眼泪哗哗地:“丞相您对我比亲儿子还亲,我在心里早就把您当成了亲爹!我知道这次死罪难逃,但我希望丞相能理解那个舜帝杀鲧用禹的典故(大概意思就是老爸犯错,儿子补救),这样我即便去见阎王爷也无怨无悔了!”说完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孔明抹着眼泪说:“咱俩的关系铁到可以穿一条裤子,你家孩子就是我家孩子,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然后挥挥手示意左右将马谡推到了辕门外,准备执行斩首。这节骨眼上,参军蒋琬从成都风尘仆仆赶来,看到武士正要砍马谡,吓得魂飞魄散,大喊:“刀下留人!”他跑进去对孔明说:“嘿,兄弟,当年楚国杀了得臣,文公是挺开心,但现在天下还不太平呢,咱就把这么个智谋过人的大臣咔嚓了,是不是有点儿亏大发了?”

孔明擦着泪回应:“想当年孙武之所以能称霸全球(此处夸张修辞,意指制胜天下),靠的就是纪律严明。现在四处烽烟四起,如果这时候废弛军法,我们还怎么平定乱世呢?唉,按律确实该斩。”话音未落,武士已经提着马谡的人头回到台阶下。孔明悲痛欲绝,大哭不止。

蒋琬一头雾水:“既然幼常已依法受罚,丞相为啥还哭得那么伤心?”孔明哽咽道:“我这可不是为马谡一个人哭,我是想起先帝在白帝城弥留之际曾对我说:‘马谡这人啊,说得比做得好听,不能重用。’现在看来,真是被他说中了。我深感自责,回想起先帝的话,忍不住痛哭流涕啊!”

周围的大小将士们,一个个也都跟着流泪。这一年,三十九岁的马谡在建兴六年夏天五月与世长辞。后来有诗云:“守不住街亭真闹心,可怜马谡纸上谈兵精。辕门斩首严法治,丞相泪目思先皇明。”

却说孔明挥泪斩马谡,这波操作简直比砍瓜还溜,头颅展示一圈,还贴心地用针线给缝上,整得跟个精致洋娃娃似的,然后又给他搞了个豪华棺椁,亲自操刀写祭文,那场面,感人肺腑、悲壮至极。不仅如此,孔明对马谡的家人那是格外照顾,福利待遇升级,每月定时供应大米,生怕他们吃不饱。

接着孔明不甘寂寞,自己给自己搞了个“自黑”文案,让蒋琬这个信使跑去后主那儿发朋友圈:“主公,您瞅瞅,我就是个冒牌人才,领着军权纯属误打误撞。结果现在出了街亭的大翻车事件和箕谷的小迷糊事故,这锅我不背不行啊,用人没用好,识人不清,简直就是《春秋》里边那个该被责备的大帅啊!所以呢,我想主动降级三级,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过错。哎呀,真是羞愧到尘埃里去了,我现在就趴地上等您的裁决!”

后主打开这条动态一看,回复道:“孔哥,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咋这么较真?”这时费祎跳出来神助攻:“皇上,治理国家必须重视法律和规则,出错了就得认,孔明大大这么做,正好体现了担当精神。”后主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拍板决定:给孔明降职为右将军,但继续行使丞相职责,依旧指挥千军万马,同时派费祎去汉中传达这一消息。

接到降职通知,孔明虽然表面平静,但费祎担心他心里难受,赶紧开启夸夸模式:“蜀国人民听说丞相之前一举拿下四县,可高兴坏了!”孔明一听脸色一变:“嗨,别提了,拿下了再丢掉,跟没拿到有什么区别?你这样夸我,我反而更尴尬了。”费祎不死心,又抛出一个话题:“最近听说丞相收服了姜维,皇上那叫一个乐呵!”孔明气呼呼地说:“打败仗回来,寸土未得,反倒拿个人才来安慰自己,你说我能爽吗?”费祎最后问:“那咱们是不是重整旗鼓,再战魏国哇?”孔明摆摆手:“以前几十万大军在祁山、箕谷摆阵,人数比敌军多,还不是被打得找不着北?问题不在人多人少,关键在于将领策略。现在嘛,咱得减员增效,严明法纪,自我反省,才能在未来逆袭;不然的话,兵再多也没辙!大伙儿以后要是真心为国家考虑,那就使劲挑我的刺,揭我的短,这样一来,大事可成,敌人能灭,胜利指日可待!”费祎和其他将领听完,纷纷点赞孔明的深刻反思,费祎便回成都复命去了。

孔明在汉中这片潮流前线,一边爱兵如子、关心民生,一边励志军训,还亲自设计制作各种攻城略地的神器,囤积粮草、预备战船,为未来的战斗布局。这个劲爆消息被潜伏的情报员刺探到,火速传到了洛阳总部,魏主曹睿一听,立刻召集司马懿来开战略研讨会,讨论如何应对蜀军可能的侵袭。

司马懿淡定发言:“目前不宜攻打蜀国啊老铁!你看现在这天儿热得跟烤箱似的,蜀军肯定窝在家里吹空调呢,如果我们贸然深入他们的地盘,他们只要守住那些险要之地,咱们可就不好办了。”曹睿有点焦虑:“那万一蜀军又来骚扰怎么办?”司马懿脑筋一转:“我掐指一算,诸葛亮这次很可能模仿韩信暗度陈仓的套路。我推荐一个人去陈仓道口筑城防守,稳如泰山,绝对万无一失——这人身高九尺,臂长如猿,箭法超神,智谋过人。要是诸葛亮敢来侵犯,他完全可以搞定。”

曹睿一听喜出望外:“快说,这是哪位大神?”司马懿回复:“这位叫郝昭,字伯道,太原人氏,现任杂号将军,正在河西地区驻守。让他去,准没错!”曹睿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提拔郝昭为镇西将军,并下令让他严防死守陈仓道口,使者拿着圣旨迅速出发执行任务。

这边刚安排完,突然有人报告,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送来急件,说是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愿意带着整个郡投降,并秘密提供了七条破吴妙计,声称东吴分分钟可以拿下。曹睿赶紧打开文件,和司马懿一起围观。司马懿看后赞叹:“靠谱,看来吴国是要凉凉了!我愿意率一支军队支援曹休。”正说着,人群中冒出一人反对:“孙权那帮人说话反复无常,不能轻信。周鲂这家伙聪明得很,他怎么可能真投降?这八成是引诱我们入坑的诡计。”众人一看,原来是建威将军贾逵。司马懿点头称是:“贾逵说得也有道理,机会和风险并存,不可不考虑。”于是曹睿决定让司马懿与贾逵一同协助曹休,三路大军分别向皖城、阳城和江陵进发。

而在时尚前沿的武昌东关,吴主孙权召开了一场高规格的战略会议,当众宣布:“最近收到鄱阳太守周鲂的秘密情报,说魏国的扬州都督曹休有入侵意图。周鲂使出一招‘假降计’,忽悠魏军深入我们的核心区域,我们可以设伏兵一举擒获他们。现在魏军分三路杀来,大家有什么好点子没?”这时顾雍站起来说:“这种重大任务,除了陆逊陆伯言没人能担得起。”孙权听罢大喜,立即召见陆逊,封他为辅国大将军、平北都元帅,统率所有潮流部队,代行国王职权,赐予象征最高权力的白旄黄钺,文武百官都要听从他的调度。一场三国版“智斗”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