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182章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下)

五月份的时尚潮流,丕感超酷炫的寒疾,但医治无效,只好召集超牛的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三人进入他的时尚寝宫。丕把曹睿召唤过来,指着曹真等超潮人说道:“朕病得如此严重,已经回天乏术。这小子还太小,你们三个超模辅佐他,别让朕操碎了心。”三人都说:“陛下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我们愿意全力辅佐陛下,直到永远。”丕说:“今年许昌城门无缘无故崩塌,这是不祥之兆,朕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正说着,有个内侍报告说征东大将军曹休入宫问安。丕把他叫进来,说:“你们都是国家的顶梁柱啊,如果能齐心协力辅佐朕的儿子,朕死也瞑目了!”说完,泪流满面,然后挂了。享年四十岁,在位七年。于是曹真、陈群、司马懿、曹休等时尚达人,一面大哭,一面拥立曹睿为超酷大魏皇帝。给丕谥号为文皇帝,甄氏为文昭皇后。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其他的文武官僚也各有封赠。然后大赦天下。因为雍、凉二州缺少时尚潮人守备,司马懿就上表请求守卫西凉等处。曹睿同意了,于是封司马懿为提督雍、凉等处兵马的时尚大佬。司马懿领了圣旨,就高高兴兴地去了。

早有细作飞报入川。孔明吓了一大跳,说:“曹丕死了,小曹睿即位,其他人都不足挂齿:司马懿这人有勇有谋,现在他督雍、凉兵马,等到训练好了,必定成为咱们蜀中的大患。咱们不如先发制人,起兵灭了他。”参军马谡说:“现在丞相平了南方回来,军队疲惫不堪,只应该好好休整,哪里还能再远征?我有一个计策,让司马懿死在曹睿手上。”孔明问是什么计策,马谡说:“司马懿虽然是魏国的大臣,但曹睿一直怀疑忌恨他。咱们不如密密麻麻地派人到洛阳、邺郡等处,散播流言蜚语,说他要造反;再弄些司马懿的告示贴得到处都是。让曹睿心生怀疑,必然会杀了此人。”孔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派密探去实施这个计划了。

却说邺城门上。有一天突然贴出一张告示。守门的人把它揭了下来,然后上奏给了曹睿。曹睿看了看,上面的文字是这样的:“骠骑大将军总领雍、凉等处兵马事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以前太祖武皇帝创立了大业,本来想立陈思王子建为皇帝;可是很不幸,奸人谗言四起,过了很久他还在潜伏等待机会。现在的皇孙曹睿啊,素来没有德行,妄自尊大,简直辜负了太祖的遗愿。现在我顺应天意人心,择日兴师动众,以此来满足万民的期望。告示贴出来以后啊,大家各自归命新君。如果有人不顺从的话呢,就灭他九族!先来通知你们一声,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了。”

曹睿看完司马懿的表章,吓得脸都白了,急忙召集文武官员商量。太尉华歆说:“司马懿上表请求去守卫雍、凉,就是为此事。先前太祖武皇帝曾对我讲过,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绝不能给他兵权,否则日后必是大患。现在他的反心已经萌发,应该赶紧除掉他。”王朗也说:“司马懿深明韬略,擅长兵机,素有大志。如果不早点除掉他,日后必定成为大祸。”曹睿于是下旨,要御驾亲征,讨伐司马懿。

突然,大将军曹真站出来说:“不行。文皇帝把孤儿托给我们几个,知道司马仲达没有异心。现在事情真相还不清楚,就这么急着出兵,反而会逼他造反。也许是蜀、吴的奸细施行了反间计,想让我们自乱阵脚,然后趁虚而入。请陛下明察。”曹睿问:“如果司马懿真的谋反,那该怎么办?”曹真回答:“如果陛下心里有疑虑,可以效仿汉高祖游云梦泽之计。御驾亲临安邑,司马懿一定会来迎接;我们就可以观察他的动静,趁机在车前将他抓捕。”曹睿采纳了这个建议,命令曹真监国,亲自率领御林军十万,直奔安邑。

司马懿不知道曹睿的来意,想要展示自己的威严,于是整顿了兵马,率领数万甲士前来迎接。有近臣向曹睿报告:“司马懿果然率领了十多万兵马来抗拒我们,显然是有了反心。”曹睿慌忙命令曹休先迎上去。

看到曹军逼近,司马懿还以为是天子亲自来了,于是埋伏兵马准备迎接。曹休走出来说:“仲达你受先帝托孤之重,为什么要反呢?”司马懿一听这话大惊失色,汗流浃背,问曹休是怎么回事。曹休把以前的事情详细告诉了他。司马懿说:“这是吴、蜀的奸细施行的反间计,想让我们君臣自相残杀,他们好趁虚而入。我请求面见天子分辨清楚。”于是赶紧让兵马退回,到曹睿的车前跪下哭着说:“我受先帝托孤之重,我怎么敢有异心呢?这肯定是吴、蜀的奸计。请允许我率领一支军队先打败蜀国,然后再去征讨吴国,以此来报答先帝和陛下,表明臣心。”曹睿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犹豫不决。

华歆这时又说:“不能给他兵权。干脆将他罢免回家算了。”曹睿听从了他的意见,将司马懿削职为民,命令曹休总督雍、凉兵马。曹睿则驾车返回了洛阳。

而探子得到这些消息后,立马通报给了蜀中。

孔明听闻司马懿被贬,犹如中了彩票头奖般兴奋:“老夫对伐魏这事儿琢磨很久了,就怕那司马懿一直掌控着雍、凉的兵马。如今他终于掉坑里了,我可算能松口气了!”次日清晨,后主刘禅召开早朝大会,众臣云集,孔明挺身而出,递上了一份堪称“史上最强辞职信”——《出师表》。

表文这么说道:“哎呀妈呀,先帝打江山还没一半呢,就撒手人寰了;现在咱蜀汉三分天下,益州这边儿有点疲软,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但是!宫里的保卫队员们和前线的忠肝义胆们都没闲着,他们都是为了追忆先帝的大恩大德,想要报答在您身上啊。所以嘞,陛下您得多多听取各方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激发大家的斗志;千万不能自我贬低,说话没谱,把提建议的路子给堵死了。

宫里宫外都是一家人,赏罚分明这点很重要,别搞双标哈。要是有人干坏事或者表现优秀,都应该交给有关部门处理,该罚的罚,该赏的赏,这样才显得咱陛下治理国家公正公平。像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个靠谱兄弟,绝对是忠心耿耿,脑瓜聪明,先帝当年就是看准了他们,特意留给您的。我觉得嘛,宫里的大小事务,无论啥事,都跟他们商量一下,绝对错不了,肯定能帮您查漏补缺,提高工作效率。

还有那个向宠将军,性格温和,军事精通,先帝曾经高度评价他是个人才,让他负责管理部队是极好的选择。营中的事情也一样,甭管大事小情,都让向宠拿主意,保证能让部队和谐有序,各尽其才。

总之,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前汉兴盛的原因;相反,亲近小人,疏远贤臣,那就是后汉衰败的教训啦。先帝生前常跟我聊这个话题,每次提到桓、灵二帝,都是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个个都是忠贞不渝的硬核选手,希望陛下能够信任并重用他们,那样的话,咱们大汉复兴指日可待!

想当年,我孔明一介草根,在南阳种地求生存,从没想过要在乱世中扬名立万。结果先帝独具慧眼,不顾我身份低微,三次到茅庐来请我出山,跟我讨论国家大事,这份恩情让我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于是决定跟着先帝一起闯天下。这一晃都快21年了,先帝深知我做事稳重,所以在临终前将复国重任托付给我。自接受任务以来,我每天都睡不好觉,就怕辜负了先帝的信任。所以我五月渡泸,深入荒芜之地平定南方。现在南边搞定,兵强马壮,正是时候率领大军北伐中原,拼尽全力铲除曹魏奸佞,恢复汉室,回到旧都洛阳,这就是我对先帝和您表达忠诚的方式。

至于具体策略的调整优化,以及进言献策的工作,就交由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来做。我希望陛下能把讨伐贼寇、恢复汉室的重任交给我,如果我没有完成使命,请治我的罪,好向上天和先帝有个交代;如果没有振兴汉室的良策出现,那就责成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提供更多的咨询建议,谁偷懒就批评谁。当然,陛下自己也要多思考、多听取好的建议,深刻理解并贯彻执行先帝的遗志。我真的是感激涕零啊!现在要离开成都去前线,写下这篇表文的时候眼泪都止不住,思绪万千,简直都不知道在说啥了……”

后主刘禅翻阅奏表,不禁感慨:“丞相您南征北战,辛苦得都快赶上马拉松了;刚回成都还没捂热板凳呢,又打算北上出征,这哪能不心疼您的小心肝儿?”孔明先生则淡定回应:“我肩负着先帝的托孤重任,日夜不敢懈怠。现在南方已经安定下来,咱后院没火了,这正是时候去讨伐曹贼,恢复中原的大好时机,再拖下去,咱们可就要变成拖延症患者啦!”

这时,办公室角落里的天文专家谯周突然冒泡:“哎呀,我昨晚夜观星象,发现北方正旺气十足,星星比平时亮多了,按星座运势来看,现在不宜攻打啊!”他转向孔明说:“丞相您可是天文界的学霸,怎么还坚持硬刚呢?”

孔明微微一笑:“天道变化无常,岂能被固定模式束缚?老夫决定先把部队驻扎在汉中,观察一下敌情动态再说。”谯周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孔明心意已决,他的苦劝也就未能扭转乾坤。

接下来孔明开始安排蜀国的领导班子: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人组成“中央办公厅”,负责宫中大小事务;向宠同志荣升御林军总司令;蒋琬同学担任参军要职;张裔接棒成为丞相府长史,管理日常行政工作;杜琼晋升为首席谏官;杜微、杨洪成了尚书部门的扛把子;孟光、来敏担任高级教师——祭酒;尹默、李譔两位则是博士级别的学术大咖;郤正、费诗出任机要秘书;当然,我们的天文小哥谯周继续当太史令。一众文武官员合计超过百人,共同治理蜀汉江山。

孔明回到自家丞相府,召开军事大会,对将领们进行了一番任命:前卫部由魏延同志领衔,头衔多到一口气念不完——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前军总指挥是张翼大兄弟,兼职扶风太守;王平童鞋作为牙门将,功勋卓着;后军总管李恢、吕义二位将军,分别兼任安汉太守和汉中太守,还分管粮草运输;马岱和廖化这对cp分别担任左路军的正副领导;右路军由马忠和张嶷挂帅;刘琰大叔担当中军师,邓芝和马谡分别为中监军和中参军,提供战略智慧;袁綝、吴懿、高翔、吴班四位将军分别坐镇四方,个个都是威震八方的战神级人物;杨仪、刘巴、许允、丁咸、刘敏、官雝等同志分别执掌各路护军及行参军职位,确保军队调度有序;还有胡济、阎晏、爨习、杜义、杜祺、盛勃等一众干将分别担纲不同职责,加上樊岐、樊建等从事和书记官,组成了一个阵容豪华、执行力超强的团队。

董厥,人称“帐前潮流左护卫天王”——龙骧将军关兴;右护法、硬核担当——虎翼将军张苞。以上一众重量级官员,统统归心于我们的平北大都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内外事务一把抓的诸葛亮大神麾下。分派工作那叫一个稳准狠,还顺便发了份官方通告给李严等人,让他们在川口坚守阵地,严防死守东吴来犯。

话说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蜀军准备搞一波大的,正式开启伐魏行动。这时,只见帐下突然杀出一位老将,气势如虹:“虽然我年岁已高,但廉颇当年不服老,马援壮志犹存,我赵云怎么就不能再战江湖呢?你们这是打算让我提前养老吗?”众人一看,这不是传说中的常胜将军赵云嘛!孔明同志回应道:“自从南征回来,马超兄不幸病逝,我那个心痛啊,感觉像是失去了麒麟臂。现在看您这年纪渐长,万一有个闪失,不仅一世英名受损,咱蜀中人民的士气也得跟着下滑。”

赵云一听,更是豪情万丈:“自打跟了先帝以来,哪次战斗我不是冲在前面,遇敌就干?对于咱们大丈夫来说,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那是种荣耀,有何遗憾?我坚决要求担任先锋!”孔明苦口婆心劝不住,赵云更是撂下狠话:“如果不让我当前锋,我就在这台阶上撞个满怀,直播退(休)!”孔明见状赶紧说:“既然将军决心如此坚定,那就得找个搭档一起走。”话音未落,一人举手发言:“虽说我不是盖世英雄,但我愿意陪老将军先行一步,打头阵!”孔明定睛一看,正是邓芝同学。顿时喜出望外,立刻调拨精兵五千,搭配副将十员,跟随赵云和邓芝这对老少配,浩浩荡荡出发啦!

孔明先生这次要出大招了,后主刘禅带着一众官员在北门外十里地设宴送行,那场面真是旌旗浩荡如云海,戈戟密布似森林。孔明挥挥手告别了后主,率领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向汉中进发。

这消息像一阵旋风似的刮到了洛阳,曹睿皇上正在开早会呢,就听到近臣来报:“报告大大!边疆传来急报,说诸葛亮那个家伙,带着三十多万大军驻扎汉中,还让赵云、邓芝这两员猛将打头阵,已经率军杀入我方境内啦!”曹睿一听,吓得差点从龙椅上掉下来,赶紧问群臣:“各位爱卿,谁能挂帅出征,抵挡住蜀军的进攻啊?”

这时,人群中突然站出来一位小哥,他大声道:“陛下,我父亲就是在汉中战死的,这份仇恨我一直铭记在心,现在蜀军侵境,我愿意领着我的精兵强将,并恳请陛下再赐我关西兵马,前去破敌,上为国家效力,下为父报仇,哪怕粉身碎骨我也毫无怨言!”大家定睛一看,原来这位热血青年正是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楙,人称子休哥,性格那是相当急躁,而且还有点小气,从小就被过继给夏侯惇当儿子。后来夏侯渊被黄忠砍了,曹操看着心疼,就把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楙,从此他在朝廷里也是备受尊敬。虽然手握兵权,但还真没亲自上过战场。这回他自己主动请缨,曹睿二话不说就任命他为大都督,调集了关西各路兵马二十多万,准备迎战孔明。

司徒王朗见状,赶忙劝谏:“哎哟喂,皇上您可得三思啊!夏侯驸马可从来没真正打过仗,现在让他担此重任,恐怕不太合适吧?更何况对手可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人家可是精通各种战术策略,咱们不能轻敌啊!”谁知夏侯楙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冲着王朗嚷嚷:“哎呀我去,司徒大人,你该不会是跟诸葛亮串通好了,想当内奸吧?别看我年轻,我可是从小跟着老爹学打仗,兵法韬略样样精通!你们这是瞧不起谁呢?我夏侯楙要是不亲手把诸葛亮活捉回来,我都不好意思再见天子!”这一嗓子吼完,王朗和其他大臣都不敢吱声了。

于是乎,夏侯楙辞别了魏主曹睿,连夜奔赴长安,调动了关西二十多万大军,直奔孔明而去。这就叫:本欲白旄麾下显神威,却教“愣头青”执掌兵权。至于这场大战究竟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