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玄幻奇幻>路遥车马慢>第120章

  路昭在留置处待了九天了。

  最开始的几天,还有人轮流来审问他,后来看他实在是个硬骨头,又拿不出什么让他屈服的证据,便把他丢在屋里不管了。

  他住的这间屋子,像是旅馆房间改造的,有一个独立卫生间,外头屋里就是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

  每天三餐和水有人送来,除此之外,再没有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消遣娱乐,连纸笔都没有。

  路昭一个人在屋里干坐着,只待了两天,就受不了,砸门叫人,让人给他送早报晚报和书籍来看。

  这些人虽然不放他走,但也不敢苛待他,便每天早晚给他送当日的报纸,还找来了几本书,给了他草稿纸和铅笔。

  摸到这些东西,路昭的心总算沉静下来,每天看看书,写写日记。

  他现在能确定自己不会有什么罪名,只是不太确定,这个刚刚得到的职位还能不能保住。

  现在几位老领导应该也在帮他想办法,不过对他而言最坏的结果,也只是这次考察作废,重来一遍罢了。

  虽然重新动议提拔事项,可能要再等个一年半载,但路昭并不胆怯。

  到时候他还要去领导跟前自荐,反正他跟这个举报人卯上了。

  心里有大概的想法,路昭就不慌张,一天一天地等下去。

  只是原本跟宋悦约好了这周相聚庆祝的,也不知道宋悦来首都了没有,他在这里关着,也没个家里人能在外面招呼转圜,估计宋悦打不通他的座机电话,就要犯嘀咕了。

  路昭轻轻叹了一口气,把椅子拖到窗边,将玻璃窗一左一右拉开,看着窗外的夜色。

  这留置处为了防止留置人员跳窗逃跑,窗外封上了一排铁栏,手指粗的每根铁栏之间,只有一个拳头的缝隙,连朝窗外探头都困难,跟坐牢没什么两样。

  可是,路昭的视线还是可以越过铁栏,看向外头广袤无垠的星空。

  从四月中旬回到首都,到今天五月九日,他在首都好像什么都没干,就过去了一个月。

  明天就是五月十日,是他的二十六岁生日,看来要在这间狭小的、孤独的留置室里独自度过了。

  路昭的目光略微黯淡。

  由于他二十岁生日那天,是母亲去世的日子,所以这些年来,他从没庆祝过生日。

  整整六年过去了,自己成长了很多,做成了很多事,比起那时一无所有、满心迷茫的自己,要好了不少。

  可他现在,好像也还是一无所有。

  被关在留置室里,身边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没有领导同事和老百姓。

  路昭鼻子有些发酸,连忙深吸一口气,握住了胸口的小吊坠。

  这小小的吊坠仿佛给了他无限的安慰。他抬起眼睛,看向头顶的星空,就好像二十岁的时候,和方先生一起在楼顶看星星。

  虽然首都的星空,没有暨州那样澄澈,但月亮还是一样明亮又温柔。

  路昭就这样抬头看着月亮。皎洁的月光穿过铁栏,洒在他面庞上,投射出一条一条栏杆的阴影。

  可路昭的眼睛依然亮晶晶的,生意盎然。

  “方先生,今晚的月色好美。”他握着胸前那颗玫瑰花吊坠,轻柔地喃喃。

  高原上,寒冷的黑夜过去,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缓缓升起,万丈金光洒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有人迎着旭日的光辉,爬上了山坡,朝远远的戈壁滩深处翘首凝望。

  先是一个人,然后是两个。

  三五个,十来个。

  人越来越多,可大家都只看向一个方向。

  最初大家还议论纷纷,或激动、或紧张地讲着,会不会成功。

  可临近早上八点,议论声便慢慢小了下去。

  所有人都紧张地握着拳头、攥着衣摆,静静地等待着。

  方曜和陈英杰搀着喻晓,也慢慢爬上了山坡。

  喻晓和方曜都已经瘦得不像样,可眼中却饱含着孤注一掷的、期待的光芒。

  只有一次机会。

  数万人夜以继日、奉献奋斗的五年,全部押在了今天。

  喻晓扶抓着方曜的手臂,似是感慨万千,似是紧张难言,枯瘦的手不停颤抖。

  他说:“小方,咱们就看今天啦。”

  方曜点点头,虽然紧张,但还是勉强笑了笑:“我可盼了太久了。再不回家,我老婆给我做的这双布鞋都要磨穿了。”

  喻晓低头一看,方曜脚上穿的,果然还是五年前他穿过来的那双布鞋。

  五年间他自己把它缝缝补补,打满了补丁,一直穿到了今天。

  喻晓说:“对,要回家了,等回去,给你老婆买三金。”

  这时,身后的二二一工厂内的喇叭里,响起了广播。

  “投弹飞机已到达投弹区,倒计时一分钟,各部门做好准备。”

  山坡上一阵喧闹,然而立刻又静了下去,大家纷纷戴上护目镜,屏气凝神。

  方曜也戴上护目镜,喻晓抖着双手去掏胸口兜里的护目镜,半天也没掏出来,方曜连忙帮他取出来,给他戴上。

  广播喇叭传来声音:“倒计时,三十秒。”

  喻晓咽了口唾沫,两只发抖的手紧紧交握着,看向遥远的戈壁滩。

  方曜也一同看向戈壁滩深处,喃喃道:“老师,我们一定能成功。”

  广播喇叭嘹亮地喊着。

  “五、四、”

  大家也在心中跟着无声地呐喊。

  “三、两、幺,投弹!”

  所有人的拳头一下子攥紧了。

  成功,还是失败?

  所有人都屏气等待着。

  草原上只有早晨微凉的风,吹拂在脸上。他们好像等待了一个世纪,才熬过这漫长的四十几秒。

  轰隆——

  一个比太阳还耀眼的巨大蘑菇云冲天而起,一瞬间周围只剩铺天盖地的白光,连日月天地都被吞没。

  等这白光过去,众人像猛的一下活了过来,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成功了!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所有人叫着、笑着,冲下山坡,把帽子一把摘下来拼命地抛。

  喻晓激动得也往前跑了几步,颤颤巍巍:“成功了、成功了……”

  他一边笑着,一边泪流满面,紧紧抓着方曜的手臂:“小方,我们也有超级原子弹啦!”

  方曜的眼眶也湿润了,激动地附和他:“老师,我们成功了!”

  陈英杰在旁,高兴地抱起金珠转了好几圈,金珠胸前的兜里还睡着觉的小虫崽被他闹醒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陈英杰哈哈大笑,把巴掌大的儿子掏出来,捧在手里猛亲一口。

  “咱们也有超级原子弹啦!”

  几千公里外的首都,路昭在留置处过了生日。

  今天依然没有人来审问他,但是楼道外总有人急急地走来走去,还有气急败坏的喊声,不像前几天那样安静。

  不过,到了下午,窗外不知怎么突然热闹起来,等到晚上七八点,更加热闹非凡,不远处的定安门大广场上还放起了烟花。

  “今天又不是过年过节,怎么这么热闹。”路昭两手抓住铁栏,好奇地凑在窗边看。

  这时,屋门口啪嗒一声,一份报纸从投递口塞进来,掉在了地上。

  路昭便起身,去捡起今天的晚报。

  刚打开报纸,就看见头版一张巨大的整版整幅照片。

  一颗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而起,旁边配着醒目的大字。

  “我国第一颗超级原子弹今日试爆成功。”

  路昭双眼一亮。

  怪不得大家都在庆祝,这可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喜事。

  他拿着报纸走到窗边,很快读完这则新闻,然后看向窗外。

  不远处,烟花正升腾而起,在夜空中绚烂绽放。

  “真漂亮。”路昭微笑着,隔着铁栏杆,看着窗外的烟花。

  碰上这等国家大事,好像自己的那点坎坷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他坐到书桌前,拿出白纸,开始写信。

  [方先生:

  有一个好消息与你分享。

  今天我们国家的第一颗超级原子弹试爆成功了。

  虽然我一点不懂什么叫“超级原子弹”,但是我知道,手里有了武器,才不会被人欺负。

  报纸上说,我们是全世界第四个拥有超级原子弹的国家,有了这样厉害的武器,就没有人能轻易让我们屈服了,我们从此真正站起来了。

  看到这样的好消息,好像整个人又有了新动力。这样想想,我也算是见证过历史重大事件的人了。

  不,这其实不算是第一次见证历史。

  从我刚来首都时到现在,短短八年,大家的收入翻了番,火车的速度快了一倍,宁海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见过的奇迹其实不算少了。

  而这些奇迹,正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亲手铸就的。]

  写到这里,他顿了顿。

  上一封写给方先生的信里,还告诉他自己可能要升职了,谁知道碰上这样的风波。

  还是不要写下来,让方先生徒增烦恼了。

  他便写下:

  [我在首都一切都好。

  路昭。]

  写完,他将信纸折起来,然而没有信封可装,只能暂时把它夹在书里。

  他又回到窗边,趴在窗棂上,继续看窗外的烟花。

  不断升起、绽放的烟花,将他的黑眼睛照得亮晶晶的。

  虽然烟花一纵即逝,但真是漂亮啊。

  路昭看见这样的美景,就又想起和宋悦一块儿挤在工厂的楼梯间里,看宁海大湾广场上的除夕烟花时的场景。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宋悦的梦想,两个人住在隔壁楼,站在自家阳台上,就能一起看大湾广场的烟花。

  路昭轻轻叹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见,楼下的大院门口,来了几个人。

  是宋悦,带着德阳县摆摊卖鞋的老吴和另几个老百姓。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一章的时候心情很复杂。

  方曜全心全意为国家奉献,他的阿昭却在他不知道的地方,被人诬告陷害,被关在留置室里。

  而阿昭虽然不知道方曜在做什么,但看到超级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新闻,依然受到鼓舞。

  两个人虽然没有对方的音讯,但冥冥之中又奔赴同一个方向。

  可贵的是,阿昭越来越坚强了,不会那么容易被击溃了,那些他吃过的苦,最终都成为了他的铠甲。

  私心给阿昭庆祝一下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