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玄幻奇幻>路遥车马慢>第57章

  这栋小楼每层都是这样的简单构造,其实放在帝国时期算是不错的房子了。

  可惜,它的房龄太老了,比路昭的年纪大了两倍,谁知道它的硬件和结构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且屋里脏乱陈旧不说,又是粗糙的水泥地面和墙面,窗户漏风,电灯也没几个好的,改造起来确实还得花不少钱。

  刚刚走进这个老胡同时,路昭也注意过,附近的其他房子多多少少都进行了翻新改造,有的甚至推倒重建了,只有这栋小楼老旧得一枝独秀。

  见他脸上流露出不太满意的神情,一旁的雄虫连忙又吹了一通,可惜路昭和宋悦并不吃这一套,宋悦直接开口:“虽然这儿交通方便,但是房子也太老了呀。而且这附近都是老胡同,环境也说不上好。”

  他和屋主讨价还价半天,屋主才勉勉强强把价格往下降了一百块,表示不能再低了,并且要求在春节前交钱办手续。

  宋悦把路昭拉到一旁商量:“我哥认识做建筑的朋友,得请人来评估一下这个房子的主体结构。要是结构没问题,那这个价格还算可以。”

  路昭见过更破更旧的房子,反正要改造,脏乱旧倒也无所谓了——主要是上午看的那套实在太偏僻了,那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实在让他打起了退堂鼓。

  他听从了宋悦的建议,请人来评估房子结构,确定房屋主体结构没有问题后,自己又去建材市场跑了几趟,把改造房子的花费算得清清楚楚。

  要砌一个新厨房,这个是最大的花销,然后还得改造厕所、换楼顶玻璃、换门窗、粉刷墙壁、打家具。

  就算他绝大部分活都自己干,买这些材料也不便宜,估算下来至少得花五六百块钱。

  这个开销,会掏空他一两年以来的积蓄,并且还得和朋友借钱。

  在这样的压力下,路昭不得不又把位置偏僻的那套房子捡起来,在两个中间权衡比较。

  最后,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宋兴的一句话。

  “小路,你是学经济的,应该知道市场竞争越自由,商品价格越趋近它的本身价值。”他说,“所以,当你不知道如何选择时,就选接受范围内最贵的那个,因为钱比人更会选东西。”

  路昭咬咬牙,掏出三千五百块钱,买下了这间独栋的老房子。

  他和屋主签好了合同,办完房屋所有权变更手续,过了半个月,就拿到了崭新的房产证。

  这会儿已经十二月中旬,路昭打算明年开春改造房子,便抓紧时间又接下了几件翻译的活计,努力打零工挣钱。

  宋悦也给他出主意,说春节期间南边宁海港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宋兴叫他过去锻炼锻炼,他俩可以趁着寒假一块儿过去打工,顺便还能批发一批货回来卖掉。

  “最近流行起电子手表了,不用上发条,比机械表方便。百货商店里的电子表款式好看,但是都卖得很贵,我哥说电子手表也分很多种,有些款式不好看或者外壳有瑕疵,工厂就会低价处理。”宋悦在草稿纸上列着清单,“我们就买这种低价处理的手表,首都穷学生这么多,肯定有人买。”

  路昭在旁说:“为什么不批发一些无瑕疵的、款式新颖的手表呢?好东西是不愁卖的。”

  宋悦白了他一眼:“好的手表,百货商店里多得是。它们的成本摆在那呢,你就算降价,也降不了多少,人家能付得起这个钱的,为什么不去百货商店买?商店还保修。”

  路昭讪讪地抓抓脑袋。

  毕竟家里是做生意的,宋悦的脑子比他转得快多了:“要么,就做这个市场里第一个卖手表的人——可现在你早不是第一个了,那就只能做市场里第一个卖‘便宜’手表的人。”

  路昭被他说得心动,王志听了却不以为然。

  揄禧郑鲤——

  “批发东西也要本钱,那些残次品如果带回来卖不出去,岂不是都砸手里了?”他说,“人家都愿意掏钱了,难道会愿意买残次品,不多花点去商店买个好的?”

  宋悦说:“我又不是傻,难道会批发质量有问题的货吗?”

  “如果质量没有问题,只是外壳有点瑕疵,工厂处理的价格也不会低到哪儿去。”王志说,“质量没问题的货,是不愁卖的啊。”

  宋悦同他争了起来,两个人噼里啪啦地打嘴仗,王志坚持认为他们本钱少,经不起亏,而这项“生意”风险太大了。

  吵到最后不欢而散,第二天正式放寒假,王志一大早就赶火车回老家了,宋悦则闷闷不乐的,一个人收拾着行李箱。

  正在这时,寝室门被推开,路昭气喘吁吁跑进来。

  宋悦头也不抬,一边把衣服收进皮箱,一边说:“一大早去哪儿了?”

  “我去银行取钱了。”路昭说。

  宋悦一愣,惊讶地抬头看他。

  “我觉得,还是要去试试,就算不能做这个生意,还可以做别的。”路昭的脸蛋被冷风吹得红扑扑,“那么多海州的大老板都往宁海港去,那里肯定有很多机会。”

  宋悦望着他,笑了出来。

  “不用提前取钱啦,宁海港现在肯定也有银行了。”他说,“快收拾东西,我们现在去火车站,还能赶上上午的最后一趟车。”

  路昭的行李不多,昨晚就收拾好了,他把现金分散藏到每件衣服里,然后背起这个缝缝补补加固过的旧书包,手里拎着早上刚买的馒头鸡蛋,跟着宋悦一块儿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这是路昭第二次坐火车。

  与第一次离开老家到首都求学时的迷茫忐忑不同,这一回他踌躇满志,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外面的新天地。

  宁海港在暨州东南角,比路昭老家所在的暨州西南角的地理位置要好太多——对内连着一条大江,对外靠着海,有天然的港湾,南下到海上邻国的航线也很好走。

  坐了三天两夜火车,第三天傍晚,路昭和宋悦在终点站宁海火车站下了车。

  跟着黑压压的人群走出车站,外头接站的人也不少,还有许多拉客的的士司机。路昭眼睛尖,很快看到了人群里有个纸板写着“宋悦”、“路昭”两个名字。

  “那个应该就是你哥哥叫来接我们的人。”他拉拉宋悦,两个人在人群中艰难地挤过去,走到那个举着牌子的高大雌虫跟前。

  雌虫一看宋悦,和宋兴有五六分相似,连忙问:“是宋老板的弟弟宋悦吗?”

  “对对。”宋悦连忙说,“走走,咱们快出去,后面还好多人呢。”

  雌虫接过他的行李箱,带着他们往外走:“我是厂里的司机,大家都叫我老李。”

  老李是暨州常见的雌虫长相,身材健硕高大,皮肤晒得黝黑,扁平的面部和厚实的嘴唇让他看起来沉稳可靠。

  宋悦和路昭跟着他坐上小轿车,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宁海港来。

  老李自己也不是宁海本地人,三年前宁海港刚刚对外开放时,他听人说这里有活干,就从暨州北部下来务工,算是见证了这个小渔村日新月异的飞速变化。

  路昭一边听着他的介绍,一边看着车窗外。

  外面的建筑和首都比不了,可也已经建起了不少高楼大厦,路上走的都是年轻人,他们脚步轻快,脸上满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真是个青春洋溢的城市。

  老李把他们送到了离海港不远的一处新小区。

  “这是宋老板年初新买的房子,据说这儿也是他朋友开发的,算是整个宁海最好的小区了。”老李提着他们的行李,把他们送上楼,“他让我把你们送到这儿住着。”

  宋悦一边爬楼梯,一边问:“我哥人呢?”

  老李说:“最近是春节,厂里最忙的时候,宋老板就住在他自己办公室里,不回来。”

  宋悦撇撇嘴:“这点真是和老爸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老李把他们送进屋,屋门钥匙留给宋悦,就匆匆下楼走了。

  这套房子宋兴估计也没住过几次,又新又空荡,路昭去厨房看了看,连米面粮油都没置办,柜子里只有好几个主食罐头。

  两个人开了罐头草草解决晚饭,就去洗漱洗澡。现在虽然已是深冬,但宁海在这片大陆最南端,依然十分温暖,宋悦洗完澡出来,甚至觉得有些热。

  “这儿的气候真舒服。”他擦着湿漉漉的长发,“连冬天都这么暖和。”

  路昭在外头的客卫洗了澡,这会儿头发都快干了。他说:“暨州一直都是这样的。但是到了夏天,就会很热。”

  “对哦,你老家就在暨州。”宋悦才想起来,“你老家离这里有多远?”

  路昭想了想:“我老家在暨州最西边,大概要坐一天火车吧。”

  宋悦说:“一天火车而已,很快就到了。离得这么近,你今年春节回去过年吗?”

  路昭顿了顿,摇摇头。

  “可是,你去年也没有回家过年。出来这么久,你家人都会想你的。”宋悦说,“你应该也想家了吧。”

  路昭当然想家。

  去年春节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块儿,虽然也算热闹,但每每想起以前在家过年的团圆景象,听见学校附近居民区传来的欢声笑语,怎么可能不难受?

  可是……

  “我要是回去,可就出不来了。”路昭说,“我妈妈好不容易才把我送出来,我得有出息了再回去。”

  宋悦对他的家庭情况还算了解,就拍拍他的肩:“对,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让你爸爸、你弟弟对你刮目相看。”

  路昭笑了笑,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虽然父亲一直很偏心,看不起自己,但要是自己有出息了,他大概就会转变态度吧?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方先生会下线一段时间,阿昭要开始成长了

  谢谢追更的宝贝们!每天看你们的评论是我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