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进击的大明铁骑>第229章 杨延宜兵发辽东

戚金与将领们观战完毕后,进行了简短的讨论。

可无论是火炮发射的准度、还是那种新型的火器,又或者火铳射击的频次,到他们都没意识到的多兵种配合。

无论哪一个角度,他们都已经完败,输得彻底。

观战的秦邦凭和秦民凭两人,也对望了一眼,各自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前番与他们发生交战的是这样一支队伍,哪怕他们只有八百人,相信白杆军这几千人已经交代在这里了。

不会有任何的机会,也不可能只有几十个伤亡,而是全军覆没。

戚金想到秦邦凭刚才的遭遇,他摘下头盔,走到杨延宜身边,咬了咬牙,就准备跪下去。

杨延宜却没有任何伸出手来扶他的动作,只是就那么静静的望着他。

戚金动作做了一半,等着杨延宜来搀扶呢,等了一会儿,见到杨延宜好像没有那个准备。

他心一横,就准备当着自己下属的面,跪倒在地。

这时,杨延宜却一把将他扶起,说道:“戚总兵,本都督这套火器操练如何?”

戚金老脸一红,好在他已经晒得足够黑,而此时光线条件并不是那么好,因此倒不算太显眼。

“都督这天子亲军,火器操练的确独步天下,我服了。”

杨延宜将他扶起来之后,目光眺望向远方,说道:“不然,建奴也几乎拥有与我们相同的火器,只是不知他们还……”

话说到一半,他想起了马林的战死。

马林以身做饵,炸毁了建奴汉军火炮营,这是否会是整场战斗的转折点呢?

戚金倒没有跟建奴交过手,在他的印象中,建奴应该是被明军踩在脚底下蹂躏的。

李成梁当初就是这么干的。

但听这位都督的话里,建奴似乎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他还不知道,建奴已经攻占了铁岭和沈阳,现在整个辽东已成水火。

杨延宜说道:“胜负已分,但后事却还没处理完。咱们各自扎营,明早赔偿过百姓后,就此分别吧。”

朝廷的旨意是,他们已经调拨给了这位都督听令。

但现在听这位都督的意思是,不用他们了?

戚金还想再说什么,杨延宜却摇摇头走开了。

秦邦凭和秦民凭两人追了几步,杨延宜也没有理会他们。

两人对望了一眼,带着军队就回到了自己的营地内。

这一百士兵,已经是从五千名白杆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却依然完败在杨延宜的长枪队之下。

但是!那些长枪兵,他们一转眼又去操练起火炮和骑马冲锋了?他们不是步兵吗?

他们也意识到了一点,杨延宜的队伍中,好像没有去区分兵种。

同时,这也意味着,他的士兵什么都会。

杨延宜当初的确是这个建军思路,因为他的兵少,所以只能全能化,当作特种兵来培养。

但是,一旦兵员变多了之后,那就必须要固定兵种,往更深、更强的方向去发展了。

这也是他要招揽这两支队伍的原因。

但此刻,他却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

白杆兵撤退后,戚金带着他的将领,又去实地观察了一次刚才的战场。

阵地中央那一个个巨大而深邃的坑洞,无不述说着刚才他们所投掷的火器的威力。

可这都督,似乎不愿意接纳他们了?

长夜很快过去,但有人几乎整晚都没怎么睡好。

天明之后,杨延宜找来通州的知州,让他将当初百杆军与浙兵大战时,死伤的百姓家属找了过来。

最后以每人二百两银子的赔偿额度,房屋倒塌另算,谈成了赔付。

那些百姓也不是没有去告状,只是知州拿这些兵痞一点办法都没有。

除了赔付,杨延宜还向他们展示了那两个为首者的尸首。

百姓们其实也只要一个公道而已,现在见到这位都督大人如此的好说话,赔付的银两也都足额支付了,主犯也受到了惩治,也就不敢再奢求什么了。

这个年头,本来他们的性命就如同草芥一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杨延宜看到他们满意的神情,心里却不是那么好受。

这本来就是一场无妄之灾,这两拨兵痞一番争斗,城门失火,殃及的往往都是手无寸铁的池鱼。

若不是杨延宜今天亲自,主犯根本不会死,也不可能有任何的赔付。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杨延宜跟戚、秦二人说道:“此去辽东,九死一生。本督的兵,最重赏罚分明!若不是看你们想着为朝廷效力,今天死的绝对不止两人而已。”

“但事情既已结束,本督却不能再用尔等了。尔等既受朝廷召命,便自行去向朝廷报道吧。”

说完,带着八百亲军,头也不回的走了。

马炯跟在杨延宜身后,有点焦急的问道:“大人!咱们正缺精兵!亦缺时间!若是拖久了,开原怎么办?”

李自成也跟在杨延宜身侧,闻言却是支楞起耳朵来。

昨夜他曾问过都督这个问题,但都督没有回答他。

今日,正好看都督是打得什么主意?

杨延宜叹了口气说道:“将帅不合,乃兵家大忌!战场上若做不到如臂使指,谈何取胜?这两位将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所谓请将,不如激将。若是要用他们,还要费一番功夫。”

马炯闻言点了点头,他现在只想尽快回到辽东,为父报仇。

李自成却把这些都听了进去,他现在终于能领会杨延宜对他的嘱托了。

在杨延宜身边做事,他学到了很多,指挥也好,御将也罢,这都是其他人教不了他的。

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

杨延宜也不怕他们就此离开,他们毕竟是受到朝廷召唤的,此来未面禀天子,就此折返,那算怎么回事。

果然,在杨延宜率军出发后。

浙兵和白杆军,也都跟在了后面。

他们两个都没有注意到的是,他们之间的仇恨,仿佛已经稍稍消减了,再也没有几日前那股火药味了。

在杨延宜前往通州平事的时候,朱由校也没闲着。

他让英国公张维贤带领五千京营士兵,在城外二十里垒起了一座点将台。

杨延宜的粮草辎重已经都准备好,此刻就等他们返回京师。

除了点将台之外,他还让张维贤把之前杨延宜上交朝廷的那些盔甲,也搬了出来,用木头架子装好了,放在台下。

这是铁岭岳托那五千多镶红旗的铠甲,虽然里二层的锁甲和铁甲已经被杨延宜拿去装配了。

可最外面这层棉甲却没有损毁,而是作为战利品交给了朝廷。

现在又被朱由校拿来做门面,以向秦、戚二人及京城百姓,以壮杨延宜的军威。

等到杨延宜率军到达前,文武百官皆出城二十里以迎接。

点将台外的警戒线外,京城百姓也是人山人海般,观看着仪式。

杨延宜早已成为京城百姓心中的战神,此刻这位大明神剑,即将再度返回辽东,去与建奴决一死战。

这些百姓是来送行的。

戚、秦二人何时见过如此场景,他们看到那些缴获的火器、铠甲后,对建奴也有了新的认知。

拥有顶级装备的不一定是精锐士兵,但是精锐士兵,他的装备一定是顶级的。

那些镶红甲精湛的制造工艺,已经从侧面说明了他们主人的勇武。

而在步行前往点将台途中,两位老将也在两侧民众的交谈中,大概的知道了这位年轻的杨都督之生平。

他以区区锦衣卫百户的身份,成功守卫住了开原,并且收复了铁岭。

就连努尔哈赤,都死在了他的火炮之下。

而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小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做到了武将、文臣的顶峰。

这样的人不跟,去跟谁呢?

他们两个心里那个悔意啊!如滔天一般。

朱由校此刻在民众中的声望也已经到达了顶峰,他身穿明黄服饰出场的时候,百姓们自发的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戚、秦二人眼见杨延宜登上点将台,收下了那枚“龙虎大将军”的军印和一身新制造的将军铠甲,心里满不是滋味。

召他们入京的是神宗,却没想到神宗已经驾崩了,就连当初的太子殿下,后来的光宗也已经驾崩了。

现在的皇帝,乃是一位十六岁的少年。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在这位少年天子心中的份量可想而知。

朱由校也没有理会他俩,只是陪着杨延宜说话。

戚、秦二人对视一眼,在远处跪倒在地,高声禀告道:“都督!末将戚金、秦邦凭请战,请都督应允!”

朱由校听说了昨夜杨延宜的处理,现在见到这两位老将军请战,知道杨延宜必然已经彻底掐灭了他们嚣张的气焰了。

杨延宜回头望了过来,高声说道:“本督说过了!我的兵,最重赏罚分明,军纪最严!你们做得到吗?”

“末将唯都督之命是从!不敢稍有违反!”

杨延宜哈哈大笑,走上前来将两人引荐给朱由校。

两人又连忙跪倒见礼,朱由校勉励了二人一番,说道:“将帅不合乃兵家大忌!杨都督是朕的大明神剑,不可稍有损毁!如今,朕就将这柄大明神剑托付给两位老将军了!”

说完,又亲自将他们扶了起来。

两位老将何曾受过这个礼遇,当即感动得老泪纵横,发誓一定会听从号令。

杨延宜心中大定,知道后世浑河之战中,白杆军与戚家军不合的场景不会再发生了。

天启元年四月二日,杨延宜率领本部八百亲兵、五千白杆军、八千浙兵,兵发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