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齐王家的小夫郎【完结】>第26章 永溪镇

  ◎算是面皮吧,也叫凉皮◎

  春末的夜晚,虫鸣啾啾,叶青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第一次有些失眠。

  阿替的胆子是越来越肥了,惹了事儿不但毫无愧意,竟然还当街搂抱他,是不是等两天还要强吻他啊?蹬鼻子上脸,这臭小子!

  还有生意,令人发愁,虽说还是能赚钱,但跟风的人愈多,收入必然会一天天减少,任谁也高兴不起来。

  天气渐热,人们的食欲也在逐渐下降,就像大哥,干了一天活,今晚却吃得不太多,有什么食物比较适合天热时吃呢?

  晚饭时大哥吃了不少的黄瓜,但黄瓜又不能当主食,不顶饱。

  对了!怎么忘了凉皮,加了很多黄瓜丝的凉皮!

  这算是夏天最受欢迎的平民小吃之一。

  叶青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其实秦时便出现了凉皮,距离现代差不多有两千年的历史,但这小镇上他没发现有卖的,或许可以试试看,反正材料便宜。

  有一段时间,网上流行自制凉皮,他当时看了视频,也跟着试了试,因为工具不合适做出来的有点厚,但味道竟然比在外面买的还好一点。

  除了材料新鲜,主要是他调的辣油好吃,高中时奶奶年纪就很大了,身体也不好,起不了那么早给他做饭,叶青云就经常熬一碗辣油放在那儿,每天煮面条时加一点再加点酱油拌着吃,省时间。

  久而久之,他调的辣油味道越来越好。

  唯一麻烦的是工具,就是蒸凉皮用的凉皮锣,现代有不锈钢的,轻便又好用,但这时候可没有。

  只有铁器和铜器两种勉强可选,铁器也是那种沉重笨拙的黑铁,成品坚硬,白铁皮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现在也没有,看来还是铜器适合点。

  尽管比铁贵一些,但铜质地更软,熔点也低,更容易打造出这种轻薄的器物,像精巧的铜手炉,帷帐挂钩,铃铛之类的都随处可见。

  盘算好之后,叶青云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饭点过后,瞅着人少时,他让萧鸿一个人看着摊子,而他边打听边摸去了街尾的铜匠铺。

  老铜匠一听他的描述,很快便明白了,“我晓得了,小哥你要的这个圆盘不费铜,说难也不难,但要轻薄,内面要平滑,还要带两个把手是不?”

  “嗯嗯是这样。”叶青云点着头,到底是匠人,一听就明白,“要两个。”

  “行,那你说一下尺寸,我记着,我手上还有活,明天做你的,大概三天后来拿。”

  叶青云根据家里的锅大小订了尺寸,老铜匠给他算了算,收了他两百八十文。

  还可以,不算太贵。

  接下来还要准备别的材料,阿嬷种的菜地里也有黄瓜,但是现在还没结,需得去菜市买,花生家里倒是有不少,还有绿豆芽。

  叶青云下午收摊回去后就找出绿豆泡上了。

  老太太见状,怕他没有经验,提醒他道:“云哥儿想吃豆芽啦?你这泡得有点多,怕是两顿都炒不完,一点点豆子都能生出来好多。”

  叶青云笑道:“阿嬷,我是准备用来做别的,放心吧,不会浪费。”

  三天后,凉皮锣做好了,叶青云过去取了回来,和他想象的差不多,这小镇上的铜匠手艺居然还可以。

  豆芽也已发好了,时不待人,他打算明天就开始做,收摊后又去跟张屠户打了招呼,让他最近不必再留肉。

  张屠户小声问他:“我这两天也听说了,是抢生意的太多了吧?”

  叶青云淡笑道:“人家做什么我也管不着,总之,多谢张大哥这段时间的关照,等天冷了后万一再做肉食,到时候说不定还要麻烦你呢。”

  “哎!不麻烦不麻烦,就顺手的事,我还要谢你照拂我生意呢,哪天需要猪鬃时,跟我说声就行,不买肉我也给你留着。”

  叶青云再次道了谢,带着萧鸿和两个锣锣回去了。

  今天收得早,他打算晚上先做一点试试看。

  蒸凉皮要洗面,刚回到家后,东西还没收拾就先和了一块面团饧着。

  叶大哥从田里回来,看到他带回来的这两个新玩意儿,好奇问道:“这是干嘛用的,云哥儿?这么薄的平锅能做生煎吗?”

  “这不是平底锅,是蒸凉皮用的。”

  趁着人都在,叶青云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打算。

  叶大哥有点懵:“那,把生意都让给他们了,以后我们就不做了么?”

  “做呀。”叶青云解释道,“等以后吧,也不是特意让给他们的,何况现在天热了,肉馅儿在外面容易坏,不能跟人家开店的比,暂时换一样东西试试看。”

  “行。不管什么,只要云哥儿想的,去做便是。”

  叶青山拿起了凉皮锣,试了试手感,“你刚才说这个要放在开水里面蒸,那拿出来时把手不烫吗?我给套两个木把手吧。”

  “嗯,还是大哥想得周到。”叶青云笑道。

  趁着云哥儿洗面时,叶青山找来两根小木棍,用柴刀劈开,再把中间挖空,打磨光滑,然后包在铜把手上,用细绳扎紧。

  面里和的时候加了点盐,既可防止凉皮开裂,吃起来也会更筋道,饧了一会就可以加水洗,边搓边洗,盆里的清水慢慢变成了白汤,最后只剩一块软软的面筋。

  叶青云让阿嬷把面筋放在小锅笼屉上蒸着。

  而那盆面糊水还要静置一会儿,然后把澄出来的清水倒掉一些,就可以开始蒸凉皮了。

  大哥帮忙烧水,叶青云把洗净擦干的锣锣里面先刷上一层油,把面糊水搅拌均匀,舀了一勺放进去,晃匀,放在锅内的开水上面,盖上锅盖大火蒸。

  也没有钟表计时,他估摸着有一两分钟了,掀开锅盖一看,凉皮已经熟了,平整透亮地贴着铜盘,赶快把另一盘也倒上面糊水,把熟了的换出来,放入凉水盆中,边上用铲子轻轻一刮,一张完整的皮子就揭了下来。

  成功了,看着晶莹剔透薄薄的一张凉皮,叶青云长出了一口气。

  他今天只是试做,没有和多少面,不一会儿便蒸完了。

  切成条后放在盆里,辣油准备好,黄瓜切成丝,蒸好的面筋、花生碎、酱醋、芝麻酱、蒜汁、焯熟的绿豆芽拌在一起,熟悉的味道窜入鼻中,叶青云笑了起来。

  分到几个碗中,摆上桌,老太太看着稀奇,最先拿了筷子,呵呵笑道:“云哥儿又整新花样了,阿嬷来尝尝看。”

  奇异的香气勾得人食指大动,几人也不用招呼,纷纷伸了筷子。

  第一口便觉鲜香爽滑,面筋和凉皮筋道弹牙,黄瓜豆芽鲜嫩,香脆的花生碎,浓香的芝麻酱,再加上叶青云的拿手辣油,这味道无法形容,只勾得人埋头苦吃,连水都顾不上喝。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已盘干碗净,叶青云把粥推了过去,笑道:“阿嬷,您慢点,喝口米粥。”

  而后问他们几个,“怎么样?这个能好卖吗?”

  叶青山点点头:“我觉着行,好吃,就是这么多调料带着不麻烦么,要卖多少钱一碗才有的赚?”

  成本叶青云早算过了,“看着样数多,但很多都是自家种的东西,比起肉便宜多了,再说了天热,这个比较耐放,如果好卖的话应该比生煎包赚钱。”

  几人都无意见,全票赞成,决定明天就开卖。

  第二天,饶是叶青云天不亮就起床,蒸完一盆面时,太阳也已升得老高了。

  算了,反正这个也不适合早上空腹吃,就舍弃掉早点的生意吧,留着白天卖,以后也不用这么辛苦早起。

  到了地方,有老顾客过来打招呼:“叶老板今天怎么这么晚,是家里有什么事吗?”

  哪里就老板了?叶青云笑着摆摆手道:“不是,今天做了点别的吃食,耽误了时间。”

  那顾客过来一看,“哟,这是啥,米皮吗?给我一碗尝尝。”

  “算是面皮吧,也叫凉皮,王大哥吃不吃辛辣的?”

  得到肯定回答后,叶青云给他拌了一碗。

  那顾客只浅尝了一口,便被惊艳到了,低下头,一口气吃得干干净净,大呼过瘾。

  边上好奇的人也陆陆续续过来尝试,叶青云忙了起来,让萧鸿帮忙切,他只负责拌。

  日头渐高,街道上开始热起来,他的凉皮也越发受欢迎,午时刚过就卖完了,甚至还没来得及送一份给林老板尝尝。

  这时又有客人来了,叫道:“老板,你那个凉皮来一份。”

  叶青转头回道:“卖完啦,明儿个请早……”

  忽然愣了一瞬,“牧哥儿!”

  “嘻嘻!”

  作者有话说:

  前年自己学着做过几次,特别麻烦,耗时间,几个小时就做了两碗出来,但确实比卖的工业凉皮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