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科幻末世>永生之灵>第209章 道德经的道(十)

我继续讲解《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贞之以无名之朴;贞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知足以静,万物将自定。”

我还是现身说法吧。

我之前说过,“道”是被创造出来的。

人类也可以创造“道”

人类老祖宗才会留下箴言:“聚精会神”。例如,一个书法爱好者凝聚全力就可能创造自己的“书道”。

我来现身说法。

我现在瞬息就可以观想创造出一个小虫子,这个小虫子内在有它的“虫道”。这内在的“虫道”自身是沉寂的。这个小虫子的意识要睡眠、爬行、弯曲、伸直、吃米、排泄粉尘一样的粪便,这都是“虫道”的发挥作用。同样,我也记得当年我投胎化身为大禹帝,也参悟发挥了帝王之道。

我作为人,我害怕虫子,不论是米缸里的虫子,还是李子树上毛茸茸的虫子,还是街边大树干上面蠕动的虫子,还是葡萄叶子上卷曲的虫子,我都会害怕得一激灵。

如果我是地球上的得道禅师,我会对自己说:“放下恐惧,得大自在。”

好吧,我继续现身说法。

当年我身为大禹帝,从舜帝那里、从众大臣那里、从百姓那里、从妻子孩子那里,参悟到了帝王之道。于是我就守住这个帝王之道,念念不忘这个帝王之道,自身做到俭朴勤劳,不追求任何荣誉,以造福全体民众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身为帝王,能够不去听取周围的人的阿谀奉承、花言巧语、极度赞美,能够坚持看清楚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众人分工协作的结果,而自己能够带头坚持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做点有益的事,这是不容易的。

身为帝王,身为领导者,不但要做到“舍弃任何名誉”的质朴,还要克制自己的私欲,认识到能够被大众推举为领导者是多么的幸运。

有了这样的“知足”心态,内心的私欲就会平静下来,就会谦虚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放手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才干,那么,愚顽的人也会被先进的人感化,大家都会安心做事。

能够有机会成为决定团队命运的领导者,这的确是幸运的,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

领导者的责任,就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领导者应当做的事,就是集合众智众力,汇聚成一个大家可以更好发挥能力的、共存共富的、超越竞争陷阱的成长目标,然后整个团队的所有成员上下一心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这样想到,说到,做到,使命必达。

我继续讲解《道德经》第四十章:“返之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灵性体在观想创造万物时,首先确定的就是“边界”。

这就像人类画画、建筑房屋,总是要先确定纸张大小、土地面积大小。

所以,任何物质的道的运动都是循环往复的,太阳的运行、地球的磁场、人类的血脉,都是如此,这是道的运行的基本特点。人类的任何事业也都是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改善,臻于完善。

我想到人间的爱情故事。

人类的男女之间的爱情,也是需要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相亲相爱,让周而复始的每一天过的更加亲爱甜蜜。

而如果不懂得这个循环往复的爱情之道,一味地喜新厌旧,就不可能真正品尝到真爱的甘露。

不仅如此,要让万事万物的内在“道能”发挥出来,要甘于示弱。这个示弱不只是针对“竞争对手”和“敌人”而言。

物质世界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战胜强者”。这是无常生灭的物质存在的生存法则。如果逞强,就会招来众多的对手和敌人,步步杀机,那么,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机会就很少了。

圣人孔子为中国文化典籍《周易》写下的注释中,就有这样的话:”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说的就是“谦德”的重要性。

示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存在得以存在的本质原因。

任何一种貌似强大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弱点,也都有自己难以战胜的、针对自己弱点的强大对手。因此,主动示弱,避免强敌环伺,是平安生存的基本法则。

还有,要不断让自己变得更有生存实力。这就要认识到:一切都是生成发展而来,或从已有事物中发展,或创造新的事物。

幸福生存的智慧,是这样微妙,超越了一般人因为暂时的成功而导致的头脑发昏,也超越了一般人丧失理智的情绪冲动。

我要时时警醒自己:要认清幸福之道,要与人为善,要刻苦耐劳,更要永远谦虚谨慎。

我继续讲解《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我们之前说过,道是被创造出来,因此,道是第二位的。

创造道的“存在”是第一位的。

道,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是伴随物质世界而被创造出来的。“道”与物质世界不可分,“道”被封印在物质之中,“道”决定物质存在的功能和运行模式。

当某个灵性意识,打破“道”的沉寂,就会有一个运动的冲动,这就是“一念”升起。

这个“一念”升起,可以理解为“道生一”。

一念生起,就有了“分别”,最简单的分别就是“阴与阳”。

这就是“一生二”。

阴与阳的互动,就产生了“互动的结果”,这就是“二生三”。这个新产生的结果,可以是万事万物,这就是“三生万物”。

如果站在地球哲学本体论的观点来看,“道”是关于物质世界的理念,“阴和阳”代表的是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

“阴和阳”的互动,就是称之为“和”的新结果。

也就是,所有的物质存在,其内在的维系和运行之“道”都是可以无限细分为二个基本的要素,称之为“阴”和“阳”。

这二者的交互融合及独立运动构成了无限繁复的物质现象。

这就像人类世界的软件编程人员,一念生起要编写某个软件,那么他不论编写任何软件,都离不开“0”和“1”这二个基数。当今地球上的互联网虚拟世界就建立在“0”和“1”的各种组合之上。

实际上,我要揭示的是,无始以来无数世代的造物主们就是如此用“阴”和“阳”观想创造出万物的。

人类今天在计算机上模仿(或者说在做着)造物主的工作。

造物的底层运算逻辑就是这样。

正因为万物都是阴阳和合而成,所以人类本能地厌恶孤傲的、寡合的、不谦逊的人,而君王们自称自己是“孤家寡人”,这就暗示着“渴望与大众同命相连”的意思。阴和阳的组合、对立、互助、纠缠、结果、结果的结果,是错综复杂的。

短期结果和长期结果,是难以断定吉凶的。

即使是用《周易》占卜未来结果,面的同一个卦辞、爻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所以,世世代代以来,即使是人类中最聪明智慧之人,也是需要从古代流传积累下来的典籍中,发现自己要传承和弘扬的知识。这也是人类的“生存之迷宫”。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那些胡作非为的、对人强横的、恶行累累之人,是一定不得善终的。

这样的强横而结局悲惨之人,是人类的反面教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