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科幻末世>永生之灵>第41章 水之宇宙

……此刻,我坐在电脑前,窗外响起了滴滴答答的落雨声,我所在的城市,下雨了。

此刻,我的灵魂,承载着亿万年的记忆,被囚禁在我的地球肉身之内。我有被囚禁的感受吗?不,这是我自愿的。

这就像我自愿的呆在一间屋子里,在这里读书,写作,思考我的命运,也许还会迎来敲门声。

我并不着急,因为我已经存在了亿万年。

但我还是会恐惧,还是会有一丝丝的恐惧爬上我的心头,就像一个婴儿爬上母亲的膝头……

有多久了?我有多久没有听到下雨的声音了?

现在,我的孤寂的血肉的心,在雨声中轻轻地跳动。

而我的灵魂,却被这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子拉回到我在2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的记忆,那时的雨水多么充沛啊,多么让人喜悦啊。每一次的大雨,都会让原始的人类痴痴地望着一直延展到森林的雨幕,看那雨滴溅起茅草地和小溪之间的裸露的滩地的泥浆,那真是让我真心无比痛快的岁月啊。

我喜欢水。我跟人类聊聊“水”,如何?

在回忆我的水之生涯之前——

关于“水”这个话题,我先说说公元1993年冬天出土于中国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的发掘.

这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出七百多枚有字的竹简,经过中国一批一流的考古专家整理,最终梳理出了《缁衣》、《五行》、《道德经》、《太一生水》等多部经典文章。

我感兴趣的是《太一生水》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呢?

《太一生水》开篇是这样的内容: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物质宇宙最初被创造出来的性状,是以“水“的形式存在的。

或许有人会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

我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这就是我最初的珍贵记忆之一。这种珍贵的记忆,比你们地球人的热恋的记忆要热烈无数万亿倍。

说到关于“水”的问题,我的灵魂的记忆一下子回到我所经历的另一次的物质宇宙初创的洪荒世代。

我之前说过,高级灵性存在试图创造有形的世界。所采用的方式,是聚焦灵性的凝神,在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之后,终于有一位古灵凭着自己的意念和不可思议的凝神观照,在无限的虚空中,创造出了第一滴水。

这是第一个、最初的、无比原始的物质世界起点。这不可思议的水滴,其中包含了无敌灵性最精微的凝神之力。

说到这儿,我又忽然想起在图书馆看到的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水之精为志。”

如此看来,这句话也不是什么比喻,而是一句实在话,说的是:“水之中藏着灵性的微妙的意志。”

难道不是这样吗?

如果有一个地球人,静下心来去认识水,就会发现:

其实人类对“水”并不了解。

为什么是水帮助你们地球人烧饭煮菜?

为什么是水给你们洗脸洗脚洗身体?

为什么你们地球表面70%的面积是水的海洋?

为什么你们地球人的肉身70%的重量是水?

为什么水可以是冰、可以是水、可以是水蒸气?

为什么有水的地方就有生物?

啊,水,真的奇妙。

我又想起中国经典《道德经》中说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我回忆起,在那洪荒宇宙的初创时,那水的诞生,在那开天辟地的洪荒世界,带给古灵大能们何其纯纯的喜悦。

在此基础上,古灵们一鼓作气,赋予了水多种绝无仅有的品德:

1.固态、液态、气态;

2.可以洗净万物;

3.随圆就方,无穷变化与适应力,倒进杯子就是杯子的形状,倒进罐子就是罐子的形状;

4.向下奔流,积水成渊;

5.滋养万物……

站在地球人的角度,也可以罗列出水的许多永恒的美好品德(可供人类学习借鉴):

水,不争。不与山争,不与万物争,能流则流,能绕则绕,能屈能伸,不能前行则蓄积成洼、成池、成潭、成湖。

水,有志。一直向下流去,流向最低处的大海。

水,有恒。不论前程有多少的坎坷,注满一个坑然后继续前行,再注满一个坑,再继续前行,从容不迫。水滴石穿。

水,自净。水可以洗脸或洗脚,但水仍可以变得洁净。

水,变化。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机,可以是固体的冰,可以是液态的水,可以是无形的蒸汽,可以是湖,可以是溪,可以是大洋,可以是浪花。可以是冰凌花。水,美哉!

水,利益众生。人类需要水的滋养和沐浴,动物、植物需要水的滋养和沐浴,水利益一切众生却不求回报。

水,无我。水潺潺或滔滔流去,从不关心自己的问题,而只是去解决别人的问题,或灌溉田亩,或蓄水养鱼。

水,大爱无疆。人体的70%是水,地球表面的70%面积是水,人类就生活在水的小环境和水的大环境之间。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水是人类之母啊,也是所有生物之母啊。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话:

“水是有智能的。对水说坏话,水结成的冰晶就难看;对水说好话,水结成的冰晶就好看。”

哎,我还回到——记忆中的那个宇宙的创世之初吧。

古灵们创造的第一个星球,是真正意义上的“水星”。

这个“水星”的真实形状就是一大块水,这就像地球人把一盆水泼向空中。这最初的一大块水,也就是“水星”,尺寸大到比你们所在的银河系还要大百亿倍,不可思议的大。古灵们终日沉浸在水中,实验和创造各种稀奇古怪之物。

注意,古灵们是没有物质躯体的。

在无边无际的纯净的水中,古灵们做了各种凝思和苦想,构造出一点点复杂起来的粗苯之物,然后就丢在水中,任其自生自灭。

我记得之前说过,除了时间,没有谁能让被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消失,而只可以转化为其他物质形式,包括地球人所谓的以“能量”形式存在的物质形式。

当初,我在水之宇宙,我的灵魂融化于水中,经过亿万年,水之宇宙渐渐化为一团团分离的水之星球,而在这水之星球中,又有无数的古灵们“有意创造之物”和“无意丢弃之物”。

我建议地球人可以这样理解:

1、所有自古以来被创造出来的“物质”,其实都是有或多或少的一丝“灵性”在物质之内的。

2、那些被当作“垃圾”或是“废物”,而被创造者随意丢弃的物质,实际上也会继续其存在之旅,做出种种变化,成为物质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可以称之为“无用之物”或是“偶然之物”……

下面,我继续聊“水”。

再一次地强调水的品德,“水”是唯一聚集了古灵大能们至上智慧的被创造物,其他的任何物质存在物,都不能与水相提并论。

在水之宇宙演化的后期,水之星球中的各种造物,开始膨胀、成长、隆起,形成水之星球的内核,同时或多或少地吞噬着浩瀚存在着的水体,最终,固体内核、水之外表的星球诞生了。

但是,演化并未停止,新的征程开始了……

一些星球的表面的水体开始变得稀少,开始蒸发……

而在那些保留了水体的星球,智能生命体在孕育。

关于水之宇宙,就说这些吧。

啊,富有生机的诗意的水啊。

中国经典《论语》中记载了圣人孔子的感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我也要赞叹说:善哉水德,水德善哉!

我也为“水”写一首小诗:

水清清,人清清;

水浊浊,人浊浊。

水之善,人之善;

水不争,人何争?

水之道,柔克刚;

人之道,弱胜强。

求富有,求幸运,

学水德,善利人。

嗯,在下一章里,我可以谈谈有70%是由水组成的人类肉身的一个奇妙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