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第85章 长孙皇后的推荐

汇聚在长安城中,差不多有十几万灾民,还没有散去。

马上就有更多的难民,又要来到长安城中...

在祭完天之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就回到了皇宫中休息。

李世民坐在宫殿中,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他看着窗外的晴空万里,却感受不到一丝丝的阳光。

蝗虫与旱灾同时肆虐,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新型的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加上外面不时的传来他得位不正的流言,他也微微感到头疼。

他很明白他现在迫切需要通过一些手段,快速地平息这次灾难。

只有这样,他才能向所有人证明,他是大唐最需要的皇帝。

由此,才能堵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嘴巴。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现在除了一板一眼的赈灾外,并没有什么快速解决灾荒的办法。

并且在大朝会中,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口中得知。

长安城中的米价飞涨,在得知蝗虫来了之后,已经到了六匹一斗。

再过几日,就算是十匹一斗,亦或者更贵,怕不是也没有不可能。

起初,在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李世民也是勃然大怒,暗气这些胆大的商贾,竟然敢在这种时候,大发国难财。

他大声质问为什么房玄龄和杜如晦,为什么不大加惩治这些不知死活的商贾。

可他们接下来的话,却又让李世民脸色阴沉无比。

因为房玄龄在惩罚了那些卖高价的粮商之后,那些粮商,就索性不卖粮食了,将粮铺关了起来。

你嫌我贵,我不卖总行了吧!

这一招,直接让朝廷犯了难。

家中有粮,确实不用慌。

可家中存粮不多的百姓,心可就太慌了。

担心日后无粮可吃他们,接着又担心旱灾与蝗灾可能短时间不会平息。

于是,他们就开始疯狂的跑到平价放粮的官仓,那里购买粮食...

可是,官仓里面的粮食,又要赈灾又要放粮,又有多少的粮食,可以这样无休止的折磨。

根据户部的估算,再这样七八日下去,长安仓的粮食,恐怕就要消耗殆尽了。

到时,不光是百姓,就连官兵也要陷入恐慌之中。

李世民让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去和那些勋贵和大户们沟通,问他们是否能够平价放些粮食出来。

可他们似乎认定了朝廷粮食有限,死都不肯松口。

把李世民气的够呛。

李世民心中憋屈,来到后宫长孙皇后这里,想要安静一会。

“观音婢。”

李世民看见正在刺绣的长孙皇后,将心中的忧愁,全部道出。

“蝗虫与旱灾同时出现,你觉得我该如何是好?

长孙皇后看向李世民,没有直接选择回答他的话,放下手中的物事,问道。

“二郎,事情已经这么严重了吗?”

李世民苦笑一声,惆怅的说道:“关中已有地方,出现了严重饥荒,有些地方甚至开始卖儿卖女,以求生存?就算是在这长安城内,也从昨夜开始,陆续饿死人了,你说严重不严重。”

看到丈夫惆怅的样子,长孙皇后轻轻地握住了李世民的手,道。

“二郎,您一直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想到办法,带领百姓度过这个难关,不要气馁。”

“虽说,我只是一介女流,帮不了二郎你什么大事,但近些时日,我在宫中也号召众多姐妹,捐献了一些首饰,算是我们这些人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李世民听完,眼中闪现出感动的目光。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就在李世民沉浸在长孙皇后的感动时,长孙皇后想到了大儿子李承乾。

于是,她朝着李世民问道:“承乾,除了今天祭天的时候,妾身看了他一眼,随后便跑的没影了,这些日子都不曾回宫,难道是陛下给他安排了任务?”

听到长孙皇后提到李承乾,李世民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语气中带着满意的说道:“承乾这孩子,现在真不错,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夸这孩子识大体,体恤百姓。”

“哦...二郎能和妾身说说嘛?”

“这有什么不能不说的,承乾自从上次出城施粥救济灾民,不忍百姓受苦,现在几乎都住在了城外,据说,他还说百姓一天不度过这次灾难,他就一天也不离开,朕心甚慰啊。”

“没有生命危险吧?”

尽管听到大儿子如此懂事,但是长孙皇后身为母亲,还是情不自禁的问了一句。

“危险倒是没什么危险,就是遇到的麻烦不少,让他也有些疲惫不堪。”

“什么麻烦啊?不好解决吗?”

长孙皇后见儿子李承乾遇到了麻烦,一个劲地向李世民询问,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李承乾遇到的困难,就算无法出手帮他,帮助他出出主意也是好的。

李世民转头看向门外,似乎眼神已经飘向了长安城外,看到了此时正在赈灾的太子李承乾。

回过神来,李世民说道:“还能有什么事,无非就是长安城中的一些百姓,与那些大户人家的家仆,在听到蝗虫又来了之后,舍不得家里的存粮,装扮成难民的样子,混进赈灾的队伍里,白吃朝廷的赈灾粮食呗。”

“啪...”的一声,就算是一直保持着皇后的仪态,从不曾轻易发火的长孙皇后,也不禁怒火中烧。

她对着李世民说道:“还有这等刁民,抓住了之后定要好好惩罚不可。”

“可一开始,还好,可以从衣服和外观上辨认出来,现在他们也都有学有样的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脸上也不嫌脏的抹上东西,不认真辨别的话,根本看不出来区别。”

他的目光落在长孙皇后的身上,看到长孙皇后皱眉的样子,似乎也在绞尽脑汁的思索着对策,接着说道。

\"可这么多灾民,这么多张嘴在等着吃饭,承乾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仔细辨别,只能放任他们混吃混喝了,这让承乾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只不过,长孙皇后一时间也没有想到办法。

但这个世界很大,有些人天生就具备领导者的特质,长孙皇后,显然也是这类人。

她不会想办法,但是明显她会用人,而且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挖掘他人的潜力。

如何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从而帮助他人实现自己的目标。

只见她抬起头来怔怔的看向李世民,李世民也被长孙皇后的眼神,给看的浑身不自在。

他下意识的问道:“观音婢,你怎么了?这么看着朕干嘛?”

“还请二郎见谅,这个问题,妾身确实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李世民似乎早有预料,也不曾露出失望的眼神,只是就在他准备开口说些宽慰的话时。

长孙皇后又开口说道:“但是我想到一个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人!”

“哦?是谁?”

李世民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实在是他也被这个问题困惑了两天,有些烦不胜的烦的意思。

见到李世民一副急切的样子,长孙皇后也没有刻意的卖关子,直接了当的说道。

“恪儿。”

“恪儿?他行吗?”

长孙皇后听到这句话,一时也被气笑了,你这父亲是不是也太灯下黑了一些。

于是,她反问道:“二郎,恪儿素有急智,你看,在兕子落水的时候,那种新颖的急救办法,在突厥使者发难中,谁会想到在油中加醋,捞取铜钱的法子。”

“你啊,脑中除了国家大事,也要适当的关心一下那些孩子。”

听到长孙皇后的提醒,李世民这才想起了李恪的所有高光时刻。

“对啊!我怎么把这个小子给忘记了,这小子一直鬼点子多,或许真的有办法,这真是一个好主意,观音婢,我这就下令,让他进宫来见朕。”

提到李恪,李世民似乎也想起了这小子,也购买了不少的粮食,若是他愿意拿出来赈灾,那么自己又可以转换几天了。

想到这里,几乎没有思考,他就朝着外面喊道。

“王德...”

“二郎。”看到火急火燎,就忙着召集李恪的李世民,长孙皇后微笑着打断了他的话。

李世民有些不明所以,他朝着长孙皇后不解的问道。

“怎么了,观音婢?”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的眼睛道:“二郎,恪儿是一个重感情的孩子,也很有主见,你不要强逼利诱他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事,这样,这孩子表面不会说什么,以后肯定跟你离心离德。”

听完长孙皇后的一番话,饶是李世民也不禁有些脸红,他刚才正准备白嫖李恪购买的粮食,没有想到就被长孙皇后看了出来。

他此时,表面上没有什么神情,但声音还是颇显心虚的说道。

“放心吧!我有分寸...”

祭完天,李恪就在想着要不要出手,帮助阿耶李世民一把。

却完全没有想到,此时的李世民,在已经把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

“害...不是说皇帝还不差饿兵嘛?”

“怎么完成这么大的一个祭天项目,就算是遇到旱灾,怎么连饭也不管了。”

说着,李恪便让湘荷赶紧去安排一顿午饭,尽可能的搞简单一些。

倒不是他也需要节省粮食,而是,实在是真的饿了,需要快一点吃到饭...

只是,这口饭显然不是这么容易吃到的,就在他坐在客厅里喝茶的时候。

宫里就跑来一个年轻的力士,过来传话,说是李世民召见。

李恪一时间不知道,李世民这是闹哪样,自己上午不还在宫中吗?有什么事,当时说了不行吗?

自己才到家不到一会,这不是来回折腾人嘛。

当然了,这些话也只是放在心里抱怨一下,万万不敢说出来。

只不过,顶着压力,李恪跟着那个力士说道:“小王吃口饭,吃饭马上就进宫,你不用担心...”

看着小力士,欲言又止的样子,李恪又轻声道:“要不一起吃点。”

小力士...

面对李世民的突然传唤,李恪顿时也有些把握不住。

而此时的他,也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开始向领导者这个方向前行。

想不明白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

于是,趁着这等饭的这一点点功夫,他偷偷喊来漓纺,让她去将长史马周喊来...

从接手调查酒楼泄密事件开始,马周就一直在不断地在外奔波。

他先是约谈了几个后厨人员,接着又在醉仙摸排,收集线索。

就在他想着下一步,要不要引蛇出洞的时候。

收到了李恪的传唤,没有办法,他只好先行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路快马加鞭回到蜀王府。

来不及喝口水,马周回到蜀王府中,立刻前往李恪的书房。

他看到李恪坐在桌前,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立马出声道:“微臣马周,见过殿下。”

\"宾王,你回来了。\"

李恪抬头看见马周,温和地笑着说道,\"坐下来,有件事,我需要和你商议一下。\"

马周点点头,坐在了李恪对面,开门见山地说道。

\"殿下,有什么事,这么急着找我回来。\"

李恪苦笑一声,也一脸摸不着头脑的表情说道。

“我也不清楚,刚刚接到阿耶的手赦,要我去皇宫里走一趟。我心中没底,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马周皱起眉头,\"殿下不是才从皇宫回来吗?现在怎么会被叫去皇宫?会不会是关于粮食的事情?毕竟整个长安城中,除了官仓,就属殿下的粮食最多了。\"

李恪沉思了片刻,\"这个我还不清楚,不过我的粮食都是分批买的,应该没人会具体知道我们的数量吧。\"

说到这,他有些底气不足的接着说道:“再说了,我们又不是造反,就是买点粮食酿酒,怎么了?”

听到李恪的这句话,马周的牙齿都感觉有些痛。

酿酒?

谁踏马酿酒,几万石,几万石的买...

有些牙痛的马周,果断地说道。

\"先不管这么多了,殿下,你必须先应对陛下的召见,弄清楚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现在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如果陛下真的意在咱们蜀王府的粮食,相信也不会强取豪夺,我们是真金白银买下来的,总不能说拿去就拿去,总的来的好处。\"

“不然,不会服众的。”

李恪听完,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好,就按你说的办,宾王,你最近也不要去管酒楼的那些小事了,在府里待着,我总感觉,除了粮食,阿耶还要我干其他的事。\"

“哦?怎么说?”

于是,李恪就将秦琼曾经无意中泄露的话说了出来。

“你是说,有可能圣人是要殿下你去施粥赈灾?”

“嗯...”

“那这倒是一个机会,殿下,不是一直不想待在长安这是非之地吗?要是趁此立功,离开长安倒也有机会,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现在长安粮食短缺,自古救灾若能成功便也罢了,若是失败,不仅会使得长安民众忍饥挨饿,更会使得朝廷的威信大损,到时候就算不是殿下的过错,怕不是会被拉出来...”

后面的话,马周没有说出来,但是,李恪已经明白其中的意思。

一时间,他倒也有些踌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