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第305章 混乱的众议

直到所有的郡代表都到场,庚哥简单先说了两句。

这么严肃的事儿场面他的确得露面,按规矩这种大事儿何太后也应该露面。

但长腿御姐有了心爱的自然科学研究,不耐烦这些繁琐的仪式了。

加上这些年被儿子宠得也任性,直接没来。

就安排了个小内侍,宣读了一份皇太后诏书,把这次洛阳盟议夸得是天上有地下无,说是复现上古圣王治世的迹象。

能堪与今日之盟议一比的,唯有为华夏开启世袭帝王制的涂山之会

什么孟津之誓、召陵之盟、葵丘之盟、践土之盟,都远未够班。

反正话里话外都是强调这事儿的意义多重大。

重大你还不露面,搁这儿忽悠谁呢?

说是夸这次洛阳盟议,但这盟议不是你儿子弄的么?

说到底还是夸儿子。

老寡妇夸儿子,那能有谱么?听听得了。

小内侍宣读完太后诏,又赐了在场群臣些茶果糕点,跟群臣说这是太后亲手准备的。

所谓的亲手准备,制作过程中何太后但凡往里头加过一瓢水,就算我输。

但也是恩赐,诸人皆离座长揖相谢。

会来事儿的还朝永安宫的方向拜了拜。

然后就到庚哥讲话了。

是真简单说了两句,而不是唠叨一大堆。

“虽尚有五郡未至,但今日得见吾大汉一百单二郡大德齐聚一堂,共议国是,朕心甚慰。”

“孟圣有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徒逞兵戈之利,令黎庶涂炭,争若坐而论道,以众议而论是非?”

“孔圣尝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朕虽身负天命,亦不敢逆天下滔滔众议。”

“故今请诸治郡之大才,重议典制,共举贤良,授朕以道德,协朕安天下。”

说完等诸臣行过礼就溜了。

他可没兴趣坐这儿等这帮人把所有东西都议出来。

但说出来的理由就是不想给在场的公卿大臣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畅所欲言。

庚哥退场之后,大鸿胪韩融才公开宣读了《举太师疏》的详尽内容。

什么身份有资格提名太师人选之前已经公布了,而且人选都固定了。

一州一州的投,看州中各郡支持谁,哪位候选人得票最多那个州的州票就归谁也是早就宣布的。

这会儿也就更详细了一点。

先投一轮,如果没人得州票超过七票的话,就筛选出得州票最高的两位。

然后以这两个人为目标再投一轮,决出获过半数州票的太师。

自己选的太师,跪着也要认,你们选的你们就要听从他的政令。

是这个意思。

蛋是,蛋是这是整个举太师盟议的最后环节。

按照东廷和以大鸿胪为代表的西廷公卿的说法,要确定的内容不止是太师人选而已。

太师的任职年限、任职地点、权力范围、西廷财赋来源等等这种细节都要议。

而且要在太师任职人选出来之前就确定。

理由是,人选出来之前议定,大家都是出自公心。

如果人选出来之后再议定,这些投票未免就基于利益考虑太多,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争斗。

这么说程昱也承认,的确有点这么个意思。

其实采用这种形式选重臣在华夏治下似乎还是头一遭。

但对东廷却驾轻就熟。

因为县一级的推举制中各种投票方式他们已经玩儿了好多年了,各种花儿都玩出来了。

按议程第一项投票是议太师的任职年限

有投票权的虽然只有那一百零二位郡代表,大殿之中的朝臣却并不止有他们。

这可事关自己以后的顶头上司,西廷台面上的公卿几乎全到了。

也有博士院关心此事的大儒,以及如荀彧这样的东廷重臣。

所谓议政,当然不是上来就投票,而是几种方案摆到大家面前讨论。

东西廷官员都可以上去发表意见。

当然为了打开局面,还是有几套备选方案供大家议论的。

每套方案都有提出方案的人各自上去说了一堆理由,争取大家的认同。

以前曾经有的方案无非是两种:久任,三年。

久任就是一直当下去,当到被革职迁职或者死。

先秦诸侯官职爵位基本都是久任甚至世袭。

郡国守相这种地方职务从秦一统六国实行郡县制才开始。

任期从西汉前期的“久任”至宣帝年间大致以三年为期。

东汉前期复归“久任”,然后再次废乱。

官员任期制度的完善要等到宋代。

从有宋开始,任职要回避原籍,三年一任,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根据考评的成绩来确定职务的升迁任免。

到清朝,开始有“万事胚胎,皆由州县”之说,有识之士对州县长官的任期予之高度重视。

乾嘉两朝着名的清吏谢振定在《察吏八则》奏折中,对官吏的任期和调动提到:

“一州县毋轻吏调。官不久于其任,虽敏才未有能裨于地方也。”

但这些都是地方官,中都官职却是向来没有任期的,基本都是久任。

你能够一直担任到帝王觉得看你不顺眼了或者看你太顺眼了,给你调职。

太师这种职位,说起来就应该是久任。

毕竟皇帝的老师,当上了还不是当到死么?

然而这职位的设置,按照二颖给打的样子,等同于在皇帝的直辖三州之外代行皇权了。

天下十州之主,想想都恨不得能抢到手中,并且世袭才好。

世袭是不可能世袭的,你看二颖都没世袭。

程昱出发之前,关于这个议题跟阿瞒讨论过,对他们来说最有利的方案当然是久治。

西廷也有投机派,因此有人提出了久治的方案,上去引经据典的议论了一番。

他刚下去,自然又另有人上来一番批驳,说若是中都官,自然无碍。

因为其贤愚自有圣断。

但这种代天子治天下的职务,一经选定那是天子都没办法随意贬斥的,若众议有误,其又势大当之如何?

所以他觉得应该是三年,因为三年就可以看出来贤愚了。

如果合格有能力,三年后大家肯定还是继续选你,你怕毛线啊?

他斥责觉得太师任期应该久治的有私心,是在谄媚外臣,其心可诛。

马上又有人跳出来,说如今天下纷乱,就算选上太师,要统一政令讨伐不臣都需要耗费时间。

三年根本看不出贤愚,至少应该一庚年,也就是七年。

又有人出来说应该是十年,这人却没有从当今天下局势等种种说起,只从天干为十,说一个天干才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又有人跳出来说用天干为什么不用地支?

开始还是一个一个的站出来说自己的主意,后头就乱了,各自坚持自己的主意,吵作一团。

给程昱的感觉就是,这帮人其实根本就没办法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所以才搞出来这个投票制度。

他却不知道,这是荀彧与贾诩诱导下故意搞出来的。

吵就是吵给他们看的。

(感谢暗帅同学的4个爱电,感谢晕晕乎乎的赵大叔同学的2个爱电,感谢‘☆’同学的2个爱电,感谢潜水窥屏同学的爱电,感谢阅读、点评和催更的每一位朋友,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