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37章 遇到绝望时刻,什么都好商量

薛祥有些不明所以,什么叫我是君子,就应该让陛下下旨?难道不是小人才需要陛下下旨!

想了半天,薛祥也想不出所以然,索性摇摇头不再纠结:

[算了!无非为了变法,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太子不被影响就好。]

方时没有骗薛祥,离开工部衙门后,便直接进宫找朱元璋。

听到方时求见,朱元璋放下手中毛笔:

“方小子刚好来了,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是!”

不一会儿,方时走进来,朱元璋将桌上一本奏疏丢给方时:

“你看看,陕西那边常年缺水,最近又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特别会宁附近,百姓现在连水喝都没有,想个办法出来。”

“会宁?”

[甘肃会宁?]

方时有些疑惑:“那边百姓不是家家户户都备有水窖?水窖的水也用光了?”

站在一旁宋讷出声回应:“不是所有百姓都有能力建造水窖,而有水的百姓在这种时候也不可能拿出来。”

方时一脸无奈:“臣能想到的是找水,两山交汇处、花草茂密处、跟随蜜蜂等等,一些风水堪舆师也知道如何找水。

一句话就是,官府组织各种人才,各种器具寻找地下水,为百姓打井。”

方时确实没有办法,他总不能炮轰龙王庙。

“你的意思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找水,而不是调动周边府县去帮忙?”

“远水解不了近渴!找寻地下水才是最重要。”

朱元璋不置可否:“你找咱有什么事?”

方时扫了眼在场众位大学士,发现大多都是熟人,也没有犹豫,郑重开口:

“臣想要工部的工匠做些事,请陛下应允,这是奏疏!”

说着,方时从怀中掏出奏疏,躬身举过头顶。

朱元璋接过奏疏快速看了遍,眼中满是疑虑:

“经世致用?你这是让儒家与工匠结合起来,真不怕出门被读书人打死?”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此乃晦庵先生所言,天下读书人无不奉为瑰宝,怎么会厌恶。

工匠也学格物致知之学,这不正是圣人所要的教化吗?读书人怎么会不同意圣人的话。

若因此来围殴臣,只能说明这些读书人都是小人,是个不忠不义之辈,枉为儒家子弟。”

“无耻啊!”

朱元璋扫了眼下方众人,长叹一声:

“都听到了吧!要以方小子为鉴,万万不能像他这么无耻。”

说完,再次将目光转向方时:“那是工匠们的立身之本,除了最亲近之人,任何人都不会传授,单靠这些可说服不了。

要是放那些工匠出去,他们转头去蒙元或海外诸国,我大明该如何做?

哪怕工匠们都应下,你觉得户部有足够的钱粮进行钻研吗?”

“单靠这些福利当然不行,若是在这之前,工匠们陷入绝境,他们就会同意,这是两权相害取其轻。

此次钻研的钱粮可以通过与海外诸国的贸易来补足,至于卖国之辈没什么好说,灭族绝嗣即可!”

“行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先去翰林院转转,明天把章程递到太子那边,让太子决定。”

“臣告退。”

望着方时背影,朱元璋越来越想退位:

[这狗东西比咱狠、还比咱毒,也只有标儿和小宝能压他一头。]

[这皇帝当的真不爽,老四这孽障在干什么?怎么还没军报传来。]

“标儿,方小子太无耻了,平日之时多提点他,别让他越来越过分。”

“儿子明白。”

朱元璋满意点点头,方时短短几年就爆出原来面目,还是他的标儿好,一直是所有人眼中的仁义之君。

“陕西那边就按方小子那样做,那些堪舆师、风水师召集一批送过去。

让户部根据宋元两朝的海贸利润情况,上一份奏疏,咱要知道若大明重新开启市舶司,需要哪些条件,商税定多少合适,一年利润会有多少,优势劣势通通给咱写清楚。

还有,把方小子的奏疏送一份给茹太素,让他按方小子的样子写奏疏。

再敢写篇万字文章出来,咱打不死他。”

“臣遵旨。”

提到茹太素这位户部尚书,朱元璋就头疼不已,有才是真有才,啰嗦也是真啰嗦。

几万字奏疏就几百字有用,看完后的朱元璋都气疯了。

一看到茹太素,朱元璋就觉得方时是真好;一看到方时,他就觉得自己是圣人。

方时也没法,他有很多种办法,却只能选择最激进,最能败坏名声的。

所有好名声必须留给朱标,所有黑锅他都得背,若是他背不了,可以推给蓝玉,甚至朱元璋,只有如此,朱元璋才能放心。

就像现在,方时不仅要败坏朱元璋名声,还要给朱标攒好名声。

“方司柬,荀子一书大多都是根据性恶所编写,陛下说了你来决定,你觉得如何?”

面对众大儒的目光,方时一脸淡然:

“晚辈已经问过陛下和太子,陛下说人性本恶,应该编写。

太子说,人性本善,荀子之言与理学相违背,只需挑出无关性恶的章句即可。

然食君之禄、尽君之事,晚辈觉得还是编修荀子之言。”

刘仲质皱了皱眉头:“韩非子、商君书,可以用于律法。

荀子大多从礼法层面述说,如此一来与孟子相冲突,有些不好编写了。”

“一阴一阳谓之道!并无冲突!”

方时摇摇头:“个人教化当然要性善,让人人觉得自己本性为善。

律法、礼法等制度一定要根据性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好人所受到伤害。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此言与天命之谓性相同。

不管天性是善是恶,吾等都要编写进去,让后世之君明白。

况且,这既是陛下意思,吾等也只能听从。”

“那佛道两家呢?”

方时摇摇头:“不知道!我没看过!诸位前辈都是大儒,你们肯定比我知道的要多。

至于编不编修由你们来决定,我只有一句话,还望前辈们不要忘记。”

“说!”

方时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子不语,怪、力、乱、神!

晚辈需要大明官员,哪怕面对天灾,也会带着百姓勇敢面对,而不是一遇到事就拜神求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百姓可以各式各样,君王、官员、将士必须坚定信念,相信人定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