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06章 支教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太明白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性,原先因为没有找到不育株水稻,他还抱有怀疑的态度。

如今确定有这种东西,他恨不得举全国之力来钻研水稻。

对于新鲜东西,只要对国家和百姓有帮助,他不吝于花费时间、金钱去钻研。

就像火炮,元末时期的火炮,在其安排工匠钻研下,如今更上一层楼。

战争时期武器会得到快速发展,就像一战、二战时期,而大明火器的发展,也是如此。

方时也看到这点,他本想等朱标上位后,再将南亚诸国作为大明假想敌,让大明去钻研火器。

谁能想到朱元璋性子这么急,安南国这么废,使他不得不重新找个敌人。

[倭国那边倒是可以,等这次回去,就让人去倭国,看看倭寇到底是不是幕府派的人。]

在方时胡思乱想之际,蓝英从门外走了进来:

“妹夫,曲阜孔论带着族人和同窗好友求见!”

“请他们进来!”

方时嘴角微微上扬:[终于来了!被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谁也受不了。]

不一会儿,孔论领着二十多个年轻人进来:

“学生曲阜孔论孔言谨拜见方布政使!”

方时笑着起身回礼:“请坐!不知诸位大才来云南是有何事?”

“听说方布政使在云南建造大量学校,缺乏大量教官,吾等自小熟读圣人之学,想承圣人之志、教化天下,还望应允。”

“承圣人之志、行教化之举,此乃吾辈读书人一生之责,望方布政使应允。”

“望方布政使应允!”

“……”

方时微微点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有诸位贤才教化,云南百姓定能明白何为仁义礼智信。

不过,由于各地道路不通,有些学校处于大山之中,诸位贤才能否受得了清贫、耐得住性子?

这些土人原先不通教化,大多以情行事,将士们若无法及时赶到,诸位安危得自己把握。”

来都来了,孔论不可能就这么回去,他也没脸回去,再危险也得硬着头皮上。

“吾等志于圣,任何危险也不会放弃,方布政使可随意安排!”

“好!”

方时大喝一声:“不愧是圣人后裔、儒家子弟,大明邸报当宣扬诸位之贤。

大明将士定然竭尽全力护佑尔等,即日起,诸位都是大明教官。

诸位的职责是教导云南百姓千字文、洪武正韵、史书以及基础算学。

与云南学子相同,诸位也是三年一考,通过者即可升迁。”

众人愣了下,孔论则是直接问出声:

“升迁?迁往何处?”

“县学、府学教官,最高可为国子监祭酒!

诸位不惜劳苦来云南教化,朝廷自然不会诸位寒心。”

“多谢方布政使解惑,吾等明白!”

话落,孔论问出自己一直以来想不通的问题:

“史书是教中华之史,亦或者土人之史?”

“中华之史!”

说着,方时在桌案上寻找,从一叠书的中间抽出一本递给孔论:

“此书记载了从燧人氏到大明的各大事件,如涿鹿之战、秦灭六国等等!

无关真假,只要让云南百姓认为他们也是大明一员即可。

你们平常的言行举止也要注意,万万不可有高人一等的举动,当以礼相待。”

孔论随手翻开书本,刚看一页便愣住了,满目不敢相信:

“这会不会太少了?周朝建立就写了文王、武王?成康不教吗?”

方时变换神色,一脸严肃:“我们的目标是让云南百姓认可大明,不是钻研史书。

这些学子大多都是贫苦出身,他们没有那么多金钱、时间去钻研史书。

记住,教化百姓就是让他们知道何为仁义礼智信。

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千万不可好为人师,该说不该说的都说。”

“学生明白!”

方时不怕这些人多教知识,就怕这些人想当然,教那些百姓怎么做人。

小孩子是白纸,可以随意写画,那些家长却不同,几十年的成长经历,他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不是随随便便说几句,就能让他们认同。

方时的目标从来都是小孩子,只要孩童能够认可大明,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孩童就会成为大明的中坚力量。

双方寒暄片刻后,孔论便离开了衙门,准备前往暂时落脚点。

路上,一名读书人好奇出声:“言谨兄,云南政策以后会在整个大明推广吗?”

孔论轻轻摇头:“不知!方布政使选择此地,应该是为了效验,若云南可行,则有可能推广。

不过,从百姓的态度看,集体土地制想来会在整个大明推广。”

“其他布政司不比云南,建国之初各地百姓都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不一定会同意,那些豪绅地主也不会同意。”

“这就由不得他们,陛下握有百万大军,不同意又能如何?敢造反不成?

还是想想怎么教导学生,我们与这些孩童言语不通,该去找人请教一番。”

与此同时,曹诚收到锦衣卫的一个情报,令其大吃一惊:

“二十万兵马已经在边境线上,随时都能进入安南?南掌国怎么会这么快?”

“已经确认过了!在陈献攻打龙兴府之前,南掌国已经集合兵马。”

“黎季氂知道这种情况吗?”

“应该不知!南掌国以暹罗国入侵南掌为借口,派人向安南求援。”

曹诚一脸凝重,南掌能集结二十万大军,便说明根本不惧暹罗国。

[暹罗有点废,王政那批人想来不会有太大问题。]

[李士修那边得缓缓了,得给南掌国侥幸之心,不能再按照原计划行事。]

想到此,曹诚开口询问:“龙兴府城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打下来?”

“没这么快!陈朝朝廷在升龙城周边强制征兵,哪怕有沐小侯爷在,也无法快速拿下龙兴府。”

曹诚无意识轻敲桌面:

[今年的互市已经结束,道衍也准备的差不多,该让黎季氂着急了!]

“传令道衍,让其九月起兵,引南掌大军前来。”

“传令唐敬祖,让其招降安南北部所有乱党,等道衍起兵后配合其拿下龙兴城。”

“王政那边怎么样?暹罗与真腊的战争结束了吗?”

“还未有消息传来。”

闻言,曹诚挥了挥手示意锦衣卫退下,紧接着拿起笔开始写信。

[占城国还是要出兵,以黎季氂的兵力,道衍不一定挡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