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13章 打上门

太医院院使戴思恭本以为方时生命垂危,骑着马极速赶往永昌侯府。

当他把手搭在方时手腕时,脸色瞬间变得古怪:

“方司柬,你这……”

话未说完,方时眨了眨眼睛,有气无力的开口:

“戴院使,我是不是快死了?经过你两天两夜的不眠不休,才将我救活?我是一滴酒也不能喝,是不是?”

“咳咳!”

戴思恭一下子便反应过来,长叹一声:

“唉!老夫只有三成把握,能不能活下去就靠方司柬的命数了!”

说完,戴思恭转头看向蒋瓛:“蒋都尉,你找个人去我家说说,我这两天就待在永昌侯府。”

“行,我知道怎么做了。”

坐在床边的蓝溪听到戴思恭话,彻底放下心,直接起身走出门外,她准备打架去。

很快,蓝溪便来到侯府大门口,这里已经集合了上百名护卫,个个都是军中好手。

蓝溪提着长枪翻身上马,阴沉着脸喝道:

“去江夏侯府!”

“喏!”

“嗒嗒嗒……”

马匹声很快吸引了路上行人侧目而视,刚进京的徐达看见这一幕,好奇问道:

“允恭,这不是蓝家大丫头吗?这是准备去干什么?”

“儿子不知,要不要跟上去看看?”

“算了,先去见陛下,蓝家大丫头应该有分寸。”

同一时间,江夏侯府中,一位家丁跌跌撞撞的冲进周骥房中。

“公子,不好了!”

刚穿好衣服的周骥,看了眼床上一丝不挂的女子,一脸满足,对于莽撞的家丁也难得有了好脾气。

“什么事?”

“永昌侯嫡长女蓝溪带着一队人马,冲府里来了。”

听到蓝溪这个名字,周骥浑身一颤,双腿有些发软,也不知是吓的还是虚的。

“这母老虎怎么来了?”

周骥一脚踹向趴在地上的家丁:“说,你们是不是又嘴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公子,打死我们也不敢啊!”

周骥在房间中来回踱步,半晌后才做出决定:

“本公子先去外面逛逛,母老虎来了就说我不在。”

双脚还没跨出门框,家丁猛得抱紧周骥右腿,眼泪混着鼻涕流下:

“公子,侯爷说了,他回来之前你不能出去,要不然会杀了小人的。

公子啊!小人跟你这么多年,你就发发善心,给小人一条生路。”

周骥满脸戾气,怒吼出声:“贱奴,你想让本公子再躺床上三个月?

再不放开,杀了你全家!”

家丁连连摇头:“公子,大小姐在家中,你不会有事的。”

周骥愣了下,有些狐疑:“你说大姐今天回家省亲了?”

“是啊!大小姐现在就在前厅!”

“哼!”

周骥冷哼一声:“放开!本公子倒要看看,这母老虎敢把我怎么样。”

在周骥心中,这个大姐完全继承他爹衣钵,就算十个蓝溪也不是他姐姐的对手。

有了撑腰之人,周骥昂首阔步走向前厅,刚到前厅还未来得及开口,只见蓝溪带着一队兵马,杀气腾腾的冲进来。

“给我把江夏侯府砸了!”

“谁敢!”

周淑大喝一声:“蓝溪,你想做什么?这里是江夏侯府,不怕我到陛下那边参你一本?”

蓝溪抬起手阻止护卫的动作,有些疑惑开口:

“你是周家大姐姐?你怎么回来了?”

周淑缓缓靠近蓝溪,一米七的身高显得异常高大,锐利的眼神死死盯着蓝溪:

“两年前你就打伤我弟弟一次,那是他活该,我也就没跟你计较。

这次,你无缘无故又打上门,真以为江夏侯府好欺负不成。”

“无缘无故?”

蓝溪瞪大双眼,枪尖直指周骥:“他敢对我相公下毒,就别怪我杀了你弟弟。

若我相公死了,我要你整个江夏侯府陪葬。”

“东宫司柬方时?”

周淑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猛得回头看向周骥:

“你想杀了方司柬?”

???

周骥此刻也是一脸懵,什么叫下毒害死方时,他巴不得离永昌侯府远远的。

“我什么时候下毒害你家相公了!”

“还敢狡辩!”

蓝溪长枪直戳周骥面庞,吓得周骥面色惨白跌坐在地。

“啪!”

周淑一手握住长枪,眼神冷冷看着蓝溪:

“蓝溪,你别太过分了!”

“今日,我就过分了!”

说着,蓝溪直接放弃长枪,一拳轰向周淑。

身为江夏侯府长女,又是南雄侯的儿媳,周淑同样不甘示弱,两人很快就缠斗在一起。

两人决斗之时, 朱元璋、朱标父子两人正在谨身殿接见钱唐等人。

“钱卿,邸报第三期把孔圣人家族所经历的大事加上,让所有人都知道孔圣后人一直都是‘仁义为先’。“

钱唐不明所以,怎么好好的宣扬曲阜孔家干什么?嫌孔家名声不够大吗?

“陛下,一期不足以写尽孔家事迹,可否多加几期?\"

“不用全部写进去,着重写孔圣人对管子的评价,以及历朝历代对孔家的封赏,还有因何而赏,特别是大成至圣文宣王。”

“轰!”

在场所有人脑子嗡嗡的,他们均不是傻子,若不加上管子还没什么,若有管子加之大成至圣文宣王这名号,这就是在打曲阜孔家的脸。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邵质艰难的吞咽下口水:“陛下,要不再想想?管子是管子,与孔圣人毫无干系。”

朱元璋正准备呵斥,赵好德率先发声,语气说不出的冷漠:

“管子辅桓公尊王攘夷,这才有了诸夏不乱,才得到孔圣赞叹,怎能说毫无干系?

我看不仅要写孔圣人如何称赞管子,还要将管子所做之事写清,比如戎狄伐燕。”

如今情形实在不适合对上孔家,然而朱元璋想做的事,除了马皇后和朱标,谁也阻止不了。

邵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朱标身上,轻声开口:

“陛下、太子殿下,至圣文宣王足以宣扬圣人之德,前面‘大成’两个字要不别加了。

科举取士将至,朝廷这时候不能节外生枝,让天下士子议论纷纷。”

“有为什么议论纷纷?大成至圣文宣王有什么问题?”

朱元璋摆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邵卿,咱这是在宣扬圣人之德,难道还有读书人不认可吗?

也是,单单邸报怎么能够,咱现在就下旨弄个牌坊,将邸报内容抄一份刻在牌坊上。

曲阜孔家是圣人后裔,牌坊就送到曲阜去,让当地百姓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