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3章 别把我晃死了

次日清晨,方时从军营中醒来,想到昨晚的事,匆匆吃了早饭便去训练场找蓝玉。

“喝、喝……”

“用力,没吃饱饭是不是,像个娘们一样。”

“……”

方时一路小跑到蓝玉身边:“蓝将军,你找个人帮我锻炼锻炼。”

蓝玉一脸惊奇:“方小子,你一个读书人就好好读书,训练多辛苦,别找罪受。”

“你以为我想,我又不是受虐狂。”

方时没好气说道:“再不锻炼身体,我怕哪天被你给晃死了。”

“过不去了是吧!”

蓝玉脸色沉了下来:“方小子,我都给你道歉了,你还想咋样?”

“我咋样,我就想让你找个人帮我锻炼身子,又没让你赔钱。”

“行行行,你自己要找罪受,我也不管。”

话落,蓝玉对着不远处训练方阵喊道:

“蓝英,你去给方小子练练身子。”

“是,义父。”

听到这话,方时行了一礼,便跟着蓝英走了。

蓝英带着方时来到一处阴凉之地,开始为方时示范。

“方司柬,大家都是从扎马步学起,在战场上下盘一定要稳,等一段时间后,就要学跑步而后锻炼手臂力量。

你也先从扎马步开始,就像我这样就好。”

方时认真看了会,随后点点头:

“我明白了,我先试试,你再帮看看。”

说着,方时开始按蓝英的姿势扎马步。

蓝英看了眼,接着帮方时调整姿势:

“方司柬,你说这橘子是不是越酸,效果越好,哪里能找到这种橘子?”

“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酸橘子?”

“你昨天跟义父说的生子秘方,义父昨天就让我去找橘子,我找了一下午都没找到酸的。”

“橘子就行,没有那么多讲究,鸡肉鸭肉什么也多吃点。”

蓝英满意看着自己的杰作:“那我知道了,一会我就去买橘子。

方司柬,今天先在这里蹲一刻钟,明天再加点时间,刚开始都这样。”

“明白,循序渐进。”

“嗯,不过再怎么训练,你也打不过你家娘子,何必这么受苦呢?”

???

方时愣了好一会:“我家娘子?我什么时候结婚了,我怎么不知道?”

蓝英捂着嘴巴摇摇头:“没有没有,你听错了,我去买橘子了。”

[马皇后替自己找的对象吗?]

方时并不认为自己听错,在他看来是蓝英说漏了嘴。

[武将之女吗?]

往蓝玉方向看了眼,方时心中思忖:

[蓝英知道,蓝玉必定也知道,蓝玉之女?]

[不可能,蓝玉女儿是蜀王妃,老朱再看重自己也不可能,放弃蓝玉和皇家联姻。]

[不是蓝玉女儿,也一定是蓝玉一系,有些难办啊!只要朱标死了,自己怕也逃不过去。]

突然,方时眼中精光闪过:

[我就不信,提前十年准备朱标还能死。]

[我不仅要救下朱标,还要救下马皇后和朱雄英。]

“嘶……”

方时倒吸一口气,随着时间推移,脚下越来越酸软,渐渐开始抖动。

一刻钟后,方时再也坚持不住,一屁股跌坐在地。

“哈哈哈……”

蓝玉毫不掩饰自己的嘲笑声:“方小子,我说了你是自找罪受。”

方时轻轻捶打自己双腿:“我愿意,你管得着吗?”

“我才懒得管你,我过来是问你,那些军官已经将故事记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让他们说给士卒们听?”

“随时可以开始,就等晚饭那段时间吧,哪个卫所说得好,你就当全军的面给那个卫所奖励。”

“你出钱吗?”

“你去请太子殿下提几个字不就好,要什么钱。”

“咦……”

蓝玉眼神一亮,坑我这么多次,要点补偿也不过分。

“不愧是你,有空我就去找太子,你好好休息。”

方时缓缓起身,走回自己营帐,他要写个奏疏送上去。

拿起笔,方时想了一会,在纸上写下:

‘微臣启奏:今北方初定,民生不稳,民心未定…………’

良久之后,方时看着手中奏疏,陷入了沉思:

[不管是为了发展北方经济,还是为了北方民心,迁都势在必行。]

[大明准备双线作战,肯定不会现在就开始建造都城。]

[提前准备还是可以的,比如选定哪个地方作为都城。]

[我就不信,朱标现在身强体壮,前去巡视北方,还能病死。]

想到这,方时最后看了遍奏疏,确定没有犯忌讳便走了出去。

方时没有直接前往皇宫,而是回到家中,准备洗澡换衣。

在路过一间茶楼时,一道声音吸引了方时的注意。

“方小子、方时。”

方时转头看去,只见一个中年人正对着他挥手。

方时忙不迭上前行礼:“见过林叔,多日未见,林叔可好。”

林易招呼着方时坐下,并给他倒了杯茶:

“看你这身官服,我就知道你是大才,以后林叔还要靠你关照。”

“邻里之间互相关照是应该的,我听林婶说你出京进货,想来最近生意不错。”

林易摆了摆手:“别看赚的多,路上花费也多,赚点小钱温饱而已。

路过曹县时,又看到那么多人连饭都没得吃,一下子善心发作,赚的全送出去,白跑一趟。”

话落,就指着站在身后,一个头发微白的中年人说道:

“这个就是曹县过来的,看他孤寡无依,又有一些手艺在身,就请了回来。”

“山东曹县?”

方时有些疑惑:“这地方拥有大量淮河支脉,土壤肥沃也算是鱼米之乡,不说吃饱穿暖,也不该连东西吃都没有。”

“谁知道呢,我也问过,那知县也不是贪污懒政之人,或许是因为天灾吧!”

说到这,林易一脸狐疑看着方时:

“你都没出京,怎么知道曹县的情况?”

“书上说的,做官了总要了解各个地方的基本情况。”

林易瞬间来了兴趣:“那我考考你如何,看你是不是个庸官,就像小时候考你算学一样。”

方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行啊,我正好也看看我学的如何。”

“假设你是曹县知县,你该如何让治下百姓吃饱穿暖?”

“你可真问倒我了。”

方时喝了口茶,笑呵呵说道:“我又没去过曹县,根本不知道现在出了何种问题。”

“随便说说,反正都是纸上谈兵。”

“也对,我也不可能去曹县当官。”

方时想了一会,缓缓开口:“首先得知道全县上下粮食生产情况,而后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对应的措施。

再看看曹县有何特产,例如枣树、菊花等等,在农闲之时,可以让百姓们将这些特产进行加工,例如红枣可以酿酒、菊花可以制药,而后卖给商人。

县里每个地方的环境不同,池塘多的村子,可以组织村民养鱼;

野果多的,可以组织村民种植水果,而后进行加工贩卖或直接卖给商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