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之黄天当立>第167章 交州刺史

郭旭面色平静,实则心中长出了一口气。

世家出身的他和平民豪强出身的周仓管承等人格格不入的。

一个月前,双方就在张致的指示下,开始接触,磨合,但效果甚微,双方互相看不上。

这也是为什么郭图早已想到,却憋着不说,偷偷教给自己侄子的原因,他很清楚,郭旭如果不拿出点真材实料的东西,很难被周仓和管承所接受。

一旦被周仓和管承接受,好处自然显而易见。

周仓是水军统领,地位极高,管承也肯定是前途无量,攀上这两棵大树,郭家基本上就稳了。

作为舰队中地位最高的二人之一,管承也在这艘斗舰上,此时也上前道:“先生所言有理,但我们现在淡水不多了,该怎么办?”

郭旭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只缺淡水吗?食物缺不缺?”

“食物倒是不缺,我们的鱼多的吃不了。”

管承手下的三千本部人马都是管家的部曲出身,这些人黄巾起义前就是渔民,捕鱼的本事没有放下。

郭旭想了想道:“如果只缺淡水的话,从现在起,淡水限量分配,只要能多坚持一天,我们换个地方,趁着夜色只派少数人悄悄靠岸,补充淡水,只要再往南数日,便可躲过此劫。”

周仓和管承对视一眼,点头道:“好,就这么办。”

当即令人将淡水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另外下令,不再靠岸,而是转头继续向南,直至过了上次交易的山越部落一天的航程之后,这才再次向西。

留下管承指挥船队,周仓亲自带领一支小队,靠近海岸,周围都是山林,没有见到人烟,周仓只得令人接了大量的溪水,重新上路。

此时,山越部。

孙策确如郭旭所说,带着数千人马埋伏在周围的群山之中。

周仓带着庞大的船队,根本无法瞒过孙策,尤其是他们需要靠岸补充淡水。

在徐州最后一次靠岸时,孙策这边就得到消息了。

没有出动水军,因为如果派出小股水军,怕打不过,如果全体水军出动,又怕太史慈趁机打过江来。

孙策与周瑜商量一番后,亲自带人来到山越部,直接擒下部落中的几名族老。

确定他们与周仓有过交易,而且约好,下次还会来。

可孙策带人在此埋伏数日,始终不见动静,按照周仓在广陵郡出现的日期计算,应该到了才是。

派出数支小队前去查探,直到数日之后,才从一个靠近海边的小部落得知,隐约看到过船队。

等孙策反应过来,周仓已经到达南海郡了。

眼看快要到达目的地了,周仓终于松了口气,这时手下人来报,远方发现一小支舰队。

没想到竟然节外生枝,周仓连忙命令停止前进,让楼船后退,斗舰上前,组成攻击阵型。

远处的舰队也发现了他们,不但没有避开,反而加速冲了过来,这时靠的近了,能看清对方的船,体积不小,不过是渔船,不是战船。

不过周仓并未放松警惕,令手下校尉周福率领几只斗舰迎了上去。

“来船止步。”

对面船舱里走出一个颇有气度的中年人,背负双手,扬声道:“吾乃交州刺史朱符,前面是哪位将军?”

交州刺史朱符?

周仓想不到竟然会在这茫茫大海上遇到这位大人物。

在交州也呆过一段时日,周仓自然是知道朱符的,对朱符也没什么好印象,因为朱符的父亲是剿灭黄巾军的三大功臣之一的朱儁。

朱符是交州刺史,怎么跑到海上来了?

心怀疑惑,周仓令旗舰迎了上去。

“青州水军统领周仓见过刺史。”

朱符眉头一皱,和周仓产生了同样的疑惑,青州水军统领怎么跑到南海来了。

接着脸色一变,只见前面数十斗舰呈扇形迎了过来,对自己手下的船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毕竟出自官宦之家,朱符很快换了一副表情,朗笑道:“原来是周将军,你来的太及时了,交州夷人作乱,将军助我平定此祸,我必向朝廷表奏将军之功。”

交州因为距离中原太远,中央朝廷并不重视,监察不到位,地方官员大都是当地的土皇帝一般。

朱符便是因为横征暴敛,欺压太甚,激起了民变,导致百姓与山贼联合作乱。

朱符虽是名将之后,用兵水平却是极差,带兵镇压,结果损兵折将,只带少数手下逃入大海,正好遇到了周仓一行。

这时,郭旭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明白朱符的身份之后,急匆匆的来到周仓身旁。

“将军,天助我也。”

周仓不解道:“先生何处此言?”

“把他弄上来,以后我们做事就名正言顺了。”

周仓眼睛一亮:“先生的意思是学曹操。”

郭旭微笑颔首。

两人相视一眼,心照不宣。

周仓转过头,做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道:“这些南蛮不尊王命,不知教化,真是该死,刺史放心,某这次带来了精兵五千,定能助你平定这些南蛮。”

说着,放下木板,将朱符和他的手下,接上了旗舰。

看着朱符仅剩的数百士卒,周仓明知故问道:“使君为何如此狼狈?叛军很强?”

朱符顿时有些难以启齿,说叛军很弱,那岂不是显得他自己更弱,可说叛军很强,万一把这些人吓跑了怎么办?就算是周仓头铁,吓不跑,真要交战了,结果发现叛军很弱怎么办?

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一个借口:“都是些乱民,突然作乱,我等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对,这才落败。”

周仓笑道:“原来如此,等靠了岸,我等定会助使君平定叛乱。”

见周仓没有一上船就动武,朱符也稍稍松了口气,大喜道:“一言为定。等平定叛乱,我上报朝廷,表奏将军为南海太守。”

这时管承也凑了上来:“那我呢?”

“这位是?”

周仓在一旁介绍道:“这位是平南将军管承,我家君侯亲传弟子。”

朱符拱手道:“原来是管将军,等平定了叛乱,管将军为苍梧太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