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241章 建设医学院,大汉月报

杨修成为了廖辰的主簿。

坦白说,这件事情让廖辰有些意外。他当然知道杨修了,这位在汉末也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虽然才学过人,却硬生生把自己坑死了。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有智商没情商。

不过这对于廖辰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既然杨修才学过人,那就老老实实跟着他当小弟吧,或许能够发挥出其作用。

有了杨修之后,一些杂务交给他,廖辰便轻松多了。

而杨修对廖辰,同样是好奇不已。

廖辰作为刘备麾下第一军师,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之前杨修只听说过廖辰的名号,却没有与之真正接触过,免不了有些好奇。

但杨修在廖辰手下办事,却没有看出廖辰有什么特殊之处。甚至于,很多东西他都无法理解,整个人恍如梦中。

有时候,廖辰随口一句话,都能让杨修脑袋死机。

就像是大小两块石头,虽然在后世大部分人都知道其结果。但是,廖辰将此事告知杨修,杨修却被震惊了。

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种东西。

而验证之后的结果,也令人匪夷所思,难以置信。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竟然是同时落地的,这样的结果,如果没有实验,谁能猜到呢?

这些小事,让杨修对廖辰越发敬重起来。

他隐约意识到廖辰的过人之处。

虽然廖辰不像那些才子,吟诗作赋,但他的才学,绝非世人能够比拟。

平常杨修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的才华无人能及。但是在廖辰面前,他彻底服气了,廖辰随口一句话,就能问得他哑口无言。

这就是差距。

可以说,廖辰的一些话,给杨修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或许,很多之前无法理解的事情,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不知不觉间,杨修已经下定决心,他要跟着廖辰学习,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杨修的改变,廖辰当然看在眼里。

面对求知若渴的杨修,廖辰并没有拒绝。虽然杨修是杨彪之子,是大汉顶级世家。但是,当杨修走上这条路的时候,他的身份已经发生改变。

相信以杨修的才智,只要他愿意,肯定能够有所成就。到时候,将会为大汉的建设,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

大汉书店如火如荼。

而报纸还在酝酿,在不久之后就会登场。

而廖辰没有闲着,他继续给刘备提出建议,想让他建立一处医学院。

虽然中医一直在发展,后世还有许多名医出现。但在东汉末年的两位神医,华佗和张仲景,他们绝对是中医史上重要的先驱者。

想要让百姓生活更好,让大汉发展更加昌盛,合理有序的医疗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大汉当然没有后世医院的条件,刘备也没办法做到。

但是,如果能够培养更多的医生,那就能给更多人带来希望。

自古以来,医生的地位虽然不低,却没有太多人愿意学医。如果有官府的力量加持,这件事情便会简单不少。

所以廖辰才会提出建议,让刘备一边修建医学院,一边寻找名医华佗和张仲景。

只要能够找到二人,医学院便是稳了。

刘备听得廖辰之言,不免有些意外,但经过慎重考虑,也明白了廖辰的用心。

一个人不可能一直无病无灾,哪怕刘备自己,也有可能生病。这个时候,医者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医学院不只是对一人,而是对天下人有利。

明白这一点之后,刘备也没有过多迟疑,便是一声令下,让人开始建造医学院。

至于华佗和张仲景,二人游历天下行医,能不能找到,只能看运气了。

——

亦是在此刻。

大汉书店中,终于是开始售卖报纸了。

这是大汉月报。

因为现在的印刷技术有限,廖辰与刘备商议之后,便是将报纸定为一月一期。

虽然时间有点久了,却也问题不大。

毕竟如今报纸横空出世,还需要适应一番。接下来,如果效果好的话,完全可以加以改进,现在操之过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在大汉书店之中。

现在的大汉书店,是真正的人满为患。

每天都是人挤人,以至于已经无法在书店之中安心看书了,只能买了书,回去细看。

但是,这并没有阻碍许昌城内众人的热情。因为纸书的价格摆在这里,不只是读书人,连普通百姓都来凑热闹了。

反正大汉书店也没有说,要什么身份才能买书。只要他们付了钱,便可将书带走。

倒不是说,一本书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却给了他们更多的希望。或许,家族之中,可能出现一位读书人,让他们的家族走向新的道路。

不管希望是否渺茫,他们都愿意尝试一番。

这正是廖辰所期待的结局。

一个国家,想要真的变得强盛,就不能一味的用愚民手段。愚民虽然好管理,但是对于国家发展来说,却是适得其反的。

大汉不会止步于此,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汉,廖辰都会将之改变。

现在就是一个铺垫。

等更多的人愿意尝试,他们不甘心被命运束缚,他们愿意向前而去。

那一天,大汉才能够真正变得强盛。

书店之中。

进门位置,旁边多出了一个架子。

往日,这里并没有书架,是一条过道。

这个架子很是显目,瞬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他们全都凑上来查看。

“大汉月报?这是何物?”

有一人面露诧异之色,看着报纸很是惊奇,心中好奇之下,他便是从中取了一份报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甚至还有插画。

当然了,大汉月报是正经报纸,上面的内容也是天下大事,并非那些风月报。

这书生只是看了两眼,便是被惊住了,见左右密密麻麻都是人。顾不上考虑太多,连忙拿着报纸付钱,离开了大汉书店。

他得找个地方,好好看看这报纸。

虽然方才只是惊鸿一瞥,但这些文字,已经成功吸引了书生的注意。

离开了大汉书店。

书生找了个酒楼,便是看着报纸之上的内容。报纸之上并不单调,反而是分了好几个板块,有国家大事,也有大军战报。

甚至于,上面还单独划分出一个板块,用来宣传廖辰提供的小知识。

很多东西,在世人脑海中已经形成常识,却从来没有人思考过,也不曾尝试过。

廖辰此举,也只是为了提前铺垫,为后面新学出现做准备。等众人多了解一些,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并非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当今天下,依旧群雄割据,但皇叔麾下兵强马壮,平定乱世是迟早的事情。如今张翼德将军,已经出兵向西而去……”

书生一边看着,一边面露思索之色。

正在此刻,书生背后出现一道身影,见其如此专注,忍不住上前笑道:

“伯恭兄,你在这酒楼之中做什么?”

书生闻言回身,来人乃是他的好友,便是迫不及待分享起自己发现的好东西:

“祯明,你快来看看,这是大汉书店之中买到的大汉月报,上面写的东西颇有意思。”

此言一出,被唤作祯明的男子,立刻来了兴趣。毕竟这可是大汉书店买来的,这段时间,大汉书店之名,早就传遍了许昌城。

“竟有此事,让我看看!”

男子向前两步,便是在书生身边坐下,那一份报纸已经摊开。果然是琳琅满目的内容,只不过,最吸引人的,反而不是那些国家大事。

只见男子的目光,被角落之中的科普吸引了。

“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头,从同样的高度落下,落下的时间相同……这怎么可能,若是两块石头大小不一,多半是大的先落地才对。”

男子不由得皱起眉头,按照他的常识,明明是重的一方先落地,怎么可能是同时落地?

书生同样诧异,喃喃自语道:

“这可是朝廷颁布的报纸,既然上面敢这样说,你我何不找个地方尝试一下,自然就知道结果了,你我认知,未必就是对的。”

这时候男子才反应过来,虽然他一直以来,都认为重的东西会先落地,却从来没有实验过,现在也只是猜测而已。

既然好友开口,男子缓缓点头道:

“伯恭所言极是,那就试上一试,自然知道答案,但大小两块石头,差距如此之大,怎么可能同时落地,吾还是不相信。”

书生哑然失笑,却也没有纠结,现在纠结这个没有任何意义,晚些自然就知道答案。

就这样,男子找来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直接从身前放下,书生则是仔细观察。

“砰!”

两块石头同时落地,反正肉眼看不出来。

“祯明,竟然是真的,这两块石头竟然同时落地,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男子闻言愕然,他显得难以置信,毕竟没有亲眼目睹,纠结了一下,他又向书生提议,让书生来放石块,他来查看结果。

就这样,又进行了一次测试,结果和之前一般无二。男子表情错愕,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感觉自己以往的认知,直接被打破了。

便在此刻,又有数人围了过来,都是二人相熟的朋友,他们看见二人在此忙碌,不知道干些什么,便是凑上前来看热闹:

“伯恭、祯明,你们二人在此干什么?”

此刻的二人,确实显得有些古怪,盯着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发愣。

听到旁边传来的动静,男子便是开口解释了一番。虽然这件事并不重要,但是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

明白了二人想法,有人开口道:

“原来如此,这倒是有些意思,但这两块石头虽然大小不一,差别却不算大。并且,你们在此测试,也不够高,如何能够得到答案?

不如我等找个更合适的地方,试试结果是否如一,不就能验证答案了吗?”

既然有热闹可看,众人都来了兴趣,不管结果如何,看看也没有损失。

最重要的是,他们确实很好奇,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真的能同时落地吗?

这不合常理啊!

就这样,一行人来到三层阁楼,并且找来两块差别更大的石块。

他们围在一起,有人已经去下面等着了。

“如果这里掉下去,两块石头还是同时落地,那大汉月报之中说的,多半就是真的了。”

一人若有所思的说道。

众人准备就绪,也没有耽搁时间,便是将两块石头平放,接着同时落下。

“砰!”

一声清脆的响动传来。

在阁楼上的,便是开口问道:

“伯恭,结果怎么样?”

只见下方围观众人,大多脸色微变,倒吸一口凉气,片刻后有人答道:

“是真的,这两块石头掉下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想不到世上竟会有这样的事。”

“不过想来也正常,这大汉月报乃是朝廷发布,若是消息没有经过验证,岂能胡乱公布,日后多看看这大汉月报,便能了解天下事了。”

众人低声议论着。

他们的想法很统一,一方面是震撼于同时落地的两块石头。另一方面,则是对大汉月报的认同,也让朝廷公信力有所上升。

此前,众人对于大汉月报上的消息,还未必相信。但经过自己实验之后,他们不知不觉间,便对大汉月报更加认同。

可以说,这是意外之喜了。

毕竟廖辰也没有想到,自己随手的操作,竟会取得这样的效果。

而这样的测试,不只有一处。

购买到大汉月报的人很多,在许昌城内各地实验的也不在少数。当今的读书人,并非寻常腐儒,如今可不是大宋,他们还有着自己的思考能力。

经过测试之后,虽然答案与他们想法大相径庭,但这就是现实,又有什么好怀疑呢。

大汉月报的影响力,随之扩散出去。

一份报纸,价格不算昂贵,却能了解天下之事,还有其他朝廷政策。

可以说,朝廷的威望越盛,大汉月报的销量就越高。而大汉月报销量越高,也会让朝廷的影响力增强,二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