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农家子弟安天下>第65章 大功臣

暴雨来的猛,去的也快,下了一个小时,就停了。

清早,雨过天晴,阳光明媚。

吃过早饭,齐流海跑到李守仁身边,好奇的问道:“阿仁,昨晚你梦中那个老神仙长什么样啊?”

弟弟妹妹们也围到李守仁身边,一双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李守仁。

李守仁轻咳一声,故作高深的说道:“我没有看清老神仙的脸。只记得他是仙风道骨,高深莫测!”

齐流海可惜道:“什么?你居然没有看清老神仙的脸。多好的机会啊!就让你白白浪费了!”

李守智说道:“会不会是老神仙施法,不让大哥看清的?”

李守信附和道:“应该是,我听说神仙都是很神秘的!”

齐流海也认可了这种说法,惋惜道:“老神仙怎么不给我托梦呢?”

徐灵笑着说道:“因为这是守仁哥哥的家啊!等回到书院,说不定老神仙就给你托梦了!”

齐流海大喜道:“灵儿妹妹说的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老李头对着贾氏说道:“老婆子,等忙完这阵子,你就去庙里烧几柱香吧!”

贾氏问道:“去哪个庙啊?阿仁不是说他没看清老神仙长什么样吗?”

“把附近的庙都去一遍。”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鞭炮声与村民的叫喊声。

“李老弟,阿仁在家吗?”

周泰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李家人出门一看,周泰带着那些昨晚及时收麦子的村民们前来道谢。

村民们手里都还拿着不少东西。

老李头问道:“周老哥,你们这是干嘛?”

周泰笑着说道:“昨晚多亏了你家阿仁,要不然咱村里可就不好过了!”

周大娘说道:“阿仁可是咱溪谷村的大恩人啊!”

“大小我就看阿仁这孩子行!”

“阿仁有仙家保佑!将来一定能当大官!”

“……”

周大娘拿过一筐鸡蛋,“李老哥,这是我们家的一点心意。别嫌弃!”

村民甲:“这是我家的…”

村民丁:“还有我家的…”

“我家也有……”

老李头连忙推辞道:“心意我们领了。东西都拿回去吧!谁家都不容易,况且都是一个村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用不着这样!”

周大娘说道:“哎哟!李老哥,你就收下吧!就当给阿仁补身体了。”

“对,周嫂子说的不错,你们就收下吧!”

“收下吧!”

老李头哭笑不得道:“你们这是干啥!”

“大力,你娘身子不好,把鸡拿回去给你娘炖了。”

“六子,你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把肉拿回去给他吃。”

“小花,你家……”

老李头说了一大堆,还是得挡不住村民们的热情。

李守仁笑着上前对着老李头说道:“爷爷,既然乡亲们这么热情,您老就别推辞了。”

随后,对着周泰说道:“周爷爷,您看这样,中午我家就用乡亲们送的这些食材,在村里多摆几桌。

您带着乡亲们过来一起热闹热闹!也算庆祝一下咱溪谷村今年丰收。”

周泰闻言,乐呵呵的说道:“那行,就照着阿仁说的办!”

转身对着村民们说道:“每家多出几个人,帮把手。”

说干就干,村民们放下手上的物品,有的回家搬桌子;有的回家拿板凳;有的甚至连自家的大锅都搬来了。

老李头与周泰在屋里闲聊。

老李头问道:“里长,咱村里昨天哪家没有收麦子啊?”

周泰叹了口气说道:“唉!七八家吧!我知道的就有张家、郑家、吴家、林家这四家没收。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老李头说道:“那他们几家今年可都不好过了!”

李守仁有一个埋藏多年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附近的村里都是种小麦的。而不是种水稻。

有人曾说过,南水北麦。

南方种水稻,北方才种小麦。

李守仁之前问过老李头他们。

老李头也只是说:老一辈都是种小麦的,他也就接着种小麦了。

李守仁将这个问题说给周泰。

周泰想了一会儿说道:“我小时候听我爹说过,好像是他那辈村里连年大旱,一年到头也下不了几场雨。村里的那条河都干了。

种水稻基本上是颗粒无收。后来有人从北方回来,说种小麦比种水稻还强呢。

这样,咱们村里才开始种小麦。你别说,这小麦还真比水稻强一点,最起码的温饱能解决了。

后来附近的几个村子也开始跟着种小麦了,这才把那几年的大旱度过去。”

李守仁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齐流海问道:“那渡过去之后,为什么不继续种水稻了呢?”

周泰说道:“怕再遇到大旱。你们小一辈的人没经历过。

那时的大旱可谓是民不聊生啊!多少村民易子而食啊!

没有人想在经历这种事了!”

李守仁想到刚才老李头与周泰聊的哪家没收麦子。

提议道:“那不如让他们几家趁着五月,先把水稻种上吧!这样还能赶上一波秋收。”

周泰皱眉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他们家中的余粮都不多了。恐怕撑不到……”

老李头打断道:“里长,咱们村里今年丰收,每家每户借他们一点呗,等他们家水稻熟了,按量换回来就是了!”

周泰摇摇头说道:“这粮食对于村民来说就是命啊!谁肯轻易往外借呢?”

李守仁上前说道:“周爷爷,这还不简单!一会儿您去把那几家人都请来,由我出面与村民们说!”

周泰眉头一松,“对啊!阿仁现在可是村里的大功臣啊!要是没有阿仁,哪家不得损失不少。”

随即站起身子,“行,有阿仁出面,这事就好说了,我马上去把他们叫来。”

女的聚在一堆洗菜摘菜,男的则劈柴架锅,好不热闹!

可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那几户没来得及收麦子的村民家中,十分寂静,只能听见女的抹泪,男的叹气。

周泰从李家出来,首先来到郑家。

“有福!在家吗?”

见没人回话,周泰直接走进屋里。

看见郑家一家人黯然神伤,气氛十分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