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第434章 张监军伏兵待齐军

第四三四回 张监军伏兵待齐军

小五子、小六子找到了监军张大宾说:“大人,您别发愁。这个来护尔,依我俩所看,他不是来投营的,而是来偷营的,投营是假,偷营是真!我俩已然把他的诡计给识破了!”

张大宾一听:“不对呀,他在密信当中告诉我们,他在唐弼那里,就是以偷营为借口,才骗来了三千铁骑呀。怎么这偷营又成假的了呢?”

“哎呦!我的大人呢!您这么聪明,这点应该明白呀。所谓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呀。这个打仗跟咱们耍钱、推牌九、掷色子是一样的。有的时候,就得蒙!有的时候就得唬!有的时候就得诈呀!本来是假的,你愣说真的,对方可能就信以为真了。本来是真的,你告诉对方是假的,人家一相信,‘啪!’一翻宝,一看,是真的。嘿,到那个时候,对方不就傻眼了吗?这个来护尔跟唐弼就是使的这一招啊。他今天晚上偷营是实,告诉咱们投偷营是假的,其实那是真的,就是来偷营来了!”

“呃……这……这是咱们猜测的呀。他万一不是偷营,怎么办呢?”

“哎呀,大人呢!对这个铁匠大将来护尔,他是不是个反叛?我们认为,宁可相信他是个反叛,也不能相信他不是反叛。咱得把这个人往坏处想。往坏处想,最后一看,哎,人家是个忠臣,皆大欢喜。如果说现在我们都相信他是个忠臣,一旦他真地杀进营来,杀咱们一个人仰马翻,咱们任何防备都没有。到那个时候,罪过是咱的呀。”

“嗯!你们说的倒也有道理。但是现在该怎么办呢?”

“大人呐,您这样。您告诉裴仁基说您就有这个怀疑。然后,先把兵埋伏起来,先当这个来护尔是偷营的,到时候看。万一来护尔真地偷营了,那正好钻进咱们的口袋里。那时候,大人您就等于识破了来护尔的奸计。如果到时候,人家来护尔确实是来投偷营的。哎,到那个时候,咱那伏兵不往外出。这算加一道保险,也不为过做。大将者谨慎小心,那还为过吗?大人,您说呢?”

“嗯!所言即是啊!说实在话,我真的宁可让这来护尔是反叛。这样一来呢,我可以让来护尔去对付裴元庆啊,两败俱伤啊。”

“所以,大人,这来护尔投降,甭管真的假的,他投降都对咱没好处啊。他过来,您多了一员劲敌呀。他又是靠山王杨林的人,人家又当过齐郡的监军。咱关起帐来没外人,大人,说句实在话,咱在军营的经验没人家丰富啊。人家一旦投回了大隋,那必然得到朝廷重用。到那个时候,大人您往哪放啊?您立功的机会就没有了呀!”

“说的有道理!那你们俩的意思呢?”

“我们俩的意思呀——甭管他是真降是假降。您最好都当他假降。他如果真降,您到那个时候,能诈他一下也炸他一下。诈他,他不敢降了,那更好;他如果假降呢?显得您识破了他的诡计!”

“嗯……嘿!哎呀……还得说你们俩呀。我让你们俩当我的军师,真是选对了!哈哈哈哈……回头立下大功,重重有赏!我现在就去找裴仁基!”

张大宾被小五子、小六子给说动了。然后来到裴仁基大帐之中。

裴仁基这个时候跟三个儿子正在研究地图呢,怎么攻打齐军?这时,张大宾走进来了。

张大宾告诉裴仁基:“裴将军呐,我刚才到我大帐里呀,左思右想,我觉得今天这个铁匠大将来护尔前来投营有点蹊跷,这里头别再有诈呀?会不会是他的一个计策呀?他、他不是来投营的,他确实来偷营的。拿这封信把咱们给稳住了?”

“哎——”裴仁基一摆手说,“监军大人,您这个多虑了。我对这个铁枪大将来护尔啊,比较熟悉,当年同殿称臣嘛,我们经常在一起参加军机会议过多次。这个人呢,性格直来直去,对朝廷忠心耿耿。如果说他真地投降了唐弼、真地来偷营啊,我觉得他会带更多的兵马,不会只带三千兵马。那么现在带三千兵马,一定是在唐弼那里坑过来三千、骗过来三千。我觉得这个铁枪大将来护尔前来投降,应该是真的,不必多虑。咱们如果想太多,回头传扬出去,寒了人家投降者的心呢。”

“啊——不不不不……裴将军,我跟你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宁可把这事往坏处想,也别把这事儿往好处想啊。哎,谨慎小心,没错!我们常说,谨慎使得万年船!三位少将军,你们以为如何呢,嗯?”

他一问这话,裴元绍、裴元福这两人是窝囊废呀,看看爹。就见裴仁基对他们一使眼色,那意思:你们就甭听,甭搭理就完了。“哎、哎呀……这个……呃……我、我、我们也说不好。”来这一句就打哈哈了。

张大宾又看了看裴元庆,裴元庆眼珠一转:“呃……爹,我觉得监军所言有道理。这个铁匠大将来护尔既然跟随唐弼这么多天了,怎么这个时候才投降呢?有可能这次投降是假的、是诈降!”

哎,嘿!张大宾一听,“不错!三公子跟我这属于英雄所见略同啊。裴将军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依我看,咱们还是当他诈降来对待。如果投降,更好;如果真是诈降,也不至于把咱们杀一个措手不及。您说呢?”

“呃……”裴仁基没想到三儿子也持这个态度。

说:“裴元庆怎么也持个态度啊?”这个态度其实也是对的。打仗嘛,多加小心,总归无错呀。尤其对待降卒,那更得加一层小心。无所谓相信不相信,既然是降卒,那他肯定没自己手下的兵对自己忠诚度高啊。所以,多加点小心,一点没有坏处。

其实,裴仁基人家早已经暗中做了防范了。只不过老将军行事更加谨慎,没告诉大家罢了。因为,如果今天晚上铁将大将来护尔果真是来投营,那我偷偷地就把这个防范队伍给撤了,以后就无人再提及,此事也传不到来护尔的耳朵眼里,来护尔也不至于伤心。别让人家投降者伤心,影响士气。所以,对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是越少越好。分派几个偏将、牙将各自领命埋伏好就行了。但是,现在张大宾突然提出来了。裴仁基一看,既然监军和我儿子都对这来护尔持怀疑态度,那我就不能反对了。“行啊,那监军大人,您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应该设下伏兵,以备万一啊!”

“好,那就依监军大人。不过,呃……万一人家是真的来投营而不是偷营。我希望,大家尽量对此保密呀。否则,一旦传到来将军耳朵眼里,恐怕人家多想了。”

“嗨!他一个反复之将,多想又能怎么的呀?听我的,今天晚上就当他偷营准备!”

所以人家这边把兵将都埋伏好了,就当这来护尔是偷营的,那怎么还会迎接你呀?

这来护尔满心期待,以为来到这里,张大宾也好、裴仁基也好,那都得列队迎接。可没想到,到这里一看,冷冷清清的,根本没人迎出来呀。不但如此,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杀呀——”这一下子,齐郡人马就杀进去了。来护尔想挡都挡不住啊。

说:“这怎么回事啊?”您还看不明白吗?来护尔等于让这唐弼摆了一道儿啊。唐弼什么人呢?咱不止一次说过,老谋深算、文武双全呢!在官场之中混迹多年。尤其在杨林眼皮底下,战战兢兢做官做多年呐。那什么事情都精打细算,什么事情都谨小慎微呀,踩着刀尖儿生活,把这唐弼就锻炼出来了。年岁没多大,也就四十,但是非常老成,那眼里不揉沙子。既然决心要反,开弓没有回头箭。朝廷招安?招安也不去!怎么呢?你已然反了,反了就是反了,再去投降啊?嗨!得不到好啊!所以,这是一条不归路!那就得走到底。走到底那就得收揽人心呐。唐弼本来在齐郡就深得民心,这些年不白干。靠山王杨林那么想把唐弼由打刺史位置上给扒拉下去,就是没找到唐弼一点毛病啊。按现在话来说,唐弼的工作做得太到位了。不管是官,不管是民,只要齐郡这一代老百姓对这位唐弼唐刺史交口称赞:这刺史不错!即便是国家给压下来的赋税、压下来的劳役,唐弼不得不去向老百姓征收时,唐弼也会演戏呀。在老百姓面前就扮做一个受夹板气好官:我没办法呀,我也不想给大家增加压力呀。可是,上支下派。本来朝廷要收大家十两银子,我呀,顶着压力、咬着牙,给上面抗争,给大家争取到五两银子。我的能耐就这么大呀。各位啊,如果觉得我不行啊,你们可以上告啊。到那时候,调来其他官员,我回家抱孩子去,我、我这官,我、我早就不想做了,太累了!呜呜呜……他这么一哭、这么一演,把老百姓的心都给打动了,大家都感动了:哎呀,也觉得唐刺史真不容易,这是为咱着想啊。如果他走了再换来一个不像他这样的官,完全朝廷说什么是什么,那我们不还得交十两银子吗?到那个时候,你不交也不行啊。哎呀……唐刺史是好官啊,要怨就怨这个无道的朝廷,要怨就怨这个无道的皇上!所以,这一代老百姓把怒气全发到朝廷上了。唐弼的名声非常好,深得民心。那唐弼对手下之人就更不用说了,人唐弼真会管理呀,极尽拉拢之能事啊。把手下每一个人管理得是服服帖帖,由打心眼里就觉得跟唐刺史贴心,家里有红白喜事,人家唐弼准到;逢年过节无多有少的,准给发点奖金呐、发点米面呀、发点福利什么的;家庭遇到事儿了,遇到困难了,唐弼仗义疏财,从自己薪水里扣,自己带头给这位同僚募捐。所以,唐弼手下没有一个人没受过唐弼的恩惠的。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人对唐弼唐大人也都是心服口服,甘愿为唐弼赴汤蹈火,这就是一个人的管理能力。不然的话,就五万人,唐弼就敢跑到齐郡扯旗造反,他胆子也太大了吧?他心中有底,知道齐郡的军民人等都跟自己贴心呢,自己可以控制住这个地盘儿。所以,这才扯旗造了反,当了济南王啊。

这一称王,唐弼首先开始拉拢人才,他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呀,只要齐郡周围愿意投我的有才能的,我都封高官厚禄。唐弼知道,自己手下缺能征惯战的大将啊,张转、杨和、李吉、何辉就靠这几个旗牌官,那不行,那以后征战天下少了大将是没法干的。那么自己手下倒是有一员上将,就是铁枪大将来护尔啊。但是,唐弼也知道来护尔现在的心还在朝廷那里,对自己不服啊。这有历史原因,也有他本身对朝廷忠心这个思想在作怪。那么我怎么能够收服这个来护尔呢?

首先,唐弼先用阳谋,那就是先打温情牌。正巧来护尔家中逢凶事,唐弼一手操办丧事,把来护尔感动得了不得呀。另外,拿自己一颗热心去暖这来护尔,甭管你来护尔投靠不投靠我,我都按时给你薪俸,而且给得很自然,给得让人难以拒绝。说:“这玩意儿怎么给呀?”怎么给,咱就不会了。咱要会了,那就不说书了,咱也当官儿去了。这世上就有这种人呐,人家办事情就会办的特别好,人家给你东西让你难以拒绝。哪像咱似的?拎着猪头到人家庙门了,咱都不好意思给人送,咱都不好意思给人点个头、说个好话。所以,每个人的能力表现在不同方面。人家唐弼就有这方面的能力!弄得这来护尔也有点不好意思。为什么来怀儿走出齐郡他觉得有点愧对唐弼呀?其实就是唐弼平常春风化雨般那么浸润的结果。

但是,光有阳谋不够。唐弼知道啊,光这么暖,很难把这来护尔给暖回来。这就得刚柔并济、恩威并用,有阳谋,那还得配合着阴谋。怎么配合阴谋啊?对来护尔实施二十四小时日夜不间断地监视,看看他每天都干什么。然后,从中再寻找战机。“哦,这也是战机?”当然了,去发掘人才、收揽人才,那跟打仗是一个样子的。

不但如此,唐弼还对来护尔的心腹开始进行公关了,是一个个地暖。无论是用钱、用情、用官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人家唐弼对这些人一一做分析,人家准能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把你给拿下。

所以,经过几个月,来护尔他不知道自己那些心腹手下百分之九十都已经被唐弼收买了。但表面上,这些人还是来护尔的心腹啊。所以,这来护尔商量个什么事儿,能瞒得住唐弼吗?早就有人报告给唐弼了。那来护尔后来设定之计——想借着偷营之机,其实是投奔隋营。就这个计谋,人家唐弼早就知道了。所以,无论开军事会议,来护尔主动请缨也好,无论给来护尔拨三千人马也好,无论是同意来护尔的心腹带这些人马也好……来护尔以为唐弼中自己的计了、唐弼蒙在鼓里呢。其实,都是人唐弼逗你玩呢,人家给你演戏呢。人家都安排好了。告诉来护尔儿手下的心腹:“你们去,带着三千兵马到了隋营,你们就真杀实战,当然不要深入。为什么呢?我告诉你们,隋营那边早就做好准备了。你们如果深入了,肯定回不来。你们就喊杀喊打,能点两个帐篷最好。然后,赶紧往后撤。我给你们配备最好的快马呀。只要你们撤回来,未来你家来将军也会投奔我的齐郡,跟你们仍然在一起。我告诉你们,人家大隋朝不会相信来护尔的。不信,到时候你看人家大隋朝那边肯定有伏兵啊,没办法呀,我想劝来护尔,我知道劝不住他呀。你们是他过去的心腹,所以我这么做是为了你过去的主人呢。你们也算救了你过去主公一把。”这些心腹一听:“我们都听唐大人的!我们也觉得现在再投大隋也够呛。”“对喽,不信,你们到时候就看,看看我说的对不对。”这边安排好了。

来护尔那封密信也送出去了。其实送密信的那就是来护尔的心腹,这个心腹就已然被唐弼收买了。拿了密信就报告唐弼了,说:“这信送不送?”

“送!”唐弼说:“他叫你怎么送,你就怎么送,一点儿也不用管其他。叫你怎么说,你就怎么说。明白吗?这信送过去,回头我重重有赏!”

“哎!”送信的一看,“你看,我这也不算背叛我家来将军。”

“当然了,我是为来将军好,没让你背叛人家。”

“哎,明白了!”

就这么着,人家由打墙头上顺下去了。不然的话,那么容易由打齐郡跑出一个送信的呀?那都是唐弼故意把他放出去的。

这人一走,唐弼立刻就把张转叫过来了,给张转一盒金银珠宝、一布袋金珠子,让张转:“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去说说小五子、小六子。”怎么说说?咱说过了,就不再重叙了。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小五子、小六子去游说张大宾不要接纳来护尔。唐弼知道,像小五子、小六子这种市井无赖的脑海当中根本就没有国家概念,只有一己之私啊。再把自己多年在官场观察总结的那一套道理给他们一说:来护尔要一过去,张大宾就得倒台。张大宾一倒台,你们俩跟谁呀?你们俩就没有大树靠了。所以,为了你们俩的利益,不能够让张大宾收留这来护尔!

果然,小五子、小六子用这种言语一说说张大宾,张大宾立刻觉醒啊:“对呀!我根本就不能收留来护尔!”所以,才埋下伏兵。

来护尔刚一过来,来怀儿手下心腹就喊了一嗓子“杀”。

这一声“杀”,“嘿嘿!”张大宾看了看裴仁基:“怎么样啊?被我识破了吧?就是诈降啊!我说裴元庆!”

“在!”

“赶紧给我拿下这个反贼!”

“是!”

裴三公子“嘡啷啷”一碰八棱梅花亮银锤。这才引出三杰斗二猛。